Ⅰ 50岁跑20公里血压心率多长时间恢复正常
现代中长跑训练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一) 现代中长跑的训练内容很多,凡是能够决定和影响运动员竞技运动能力及专项运动成绩的因素(除先天因素外),都应列为训练的内容。这些主要内容有:专项素质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智能训练、恢复训练、思想政治教育等。 一、专项素质训练 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 中长跑运动员的一个特点是具有良好的耐乳酸能力。提高有氧和无氧训练水平是中长跑运动努力的方向。中长跑各个项目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的比重是不同的,跑的距离越长,有氧训练的比例就越大,而无氧训练与些相反(见表5.1)。 表5.1 不同时期各个项目供能系统百分率比 年代 400米 800米 1500米 5000米 10000米 有氧 无氧 有氧 无氧 有氧 无氧 有氧 无氧 有氧 无氧 1932年 17% 83% 33% 67% 50% 50% 80% 20% 90% 10% 1985年 5% 95% 5% 95% 25% 75% 70% 30% 80% 20% 发展有氧耐力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中长跑运动员的血乳酸值在4摩尔/左右时的跑速可确定为无氧阈速度。用无氧以下的跑速进行不间断持续跑是发展有氧能力的主要训练手段。无氧阈确定以后,可采用两种训练手段来发展有氧能力:分别取无氧阈速度的70%或80%-90%作为练习手段。例如某长跑运动员的无氧阈速度为5.2米/秒即每公里4'34",这种速度的不间断匀速跑占跑量的30%,心率在20-24次/秒时间不超过120分钟。采用这种跑的目的主要是为有氧能力的提高创造必要的条件。有时在大强度训练或病愈后也采用这种强度的恢复性跑。间歇训练时的间歇慢跑也属于这种类型的跑。 在采用第二种训练手段时,取无氧阈的80%-85%-90%即每公里3'05"-2'45",这种训练手段占问题的60%是提高有氧能力的最重要手段。心率为27-28次/10秒。这种训练手段也可应用间歇训练负荷法。在跑每一个快跑段落(200米至1000米)结束时心率为27-28次/10秒,而慢跑段落时心率为24-25次/10秒,快跑段的时间、长度及其反复的数量取决于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该训练阶段的任务。这种训练手段对提高耐力项目的最大有氧能力非常有效。 二、速度训练 速度素质是径赛运动员的最基本素质。800米运动员的速度与耐力素质可视为该项的法定性素质。例如:800米男子世界纪录为1'41"73,全程平均速度为6.75米/秒。由此可知,800米运动员的训练应建立在速度(无氧)训练的基础上。 在各种不同距离的比赛中,速度有三种表现形式种是绝对速度,表现为10-60米行进跑的成绩。可通过行进间计时取后30米的速度来计算。另一种是基础速度,可采用站立式起跑100米计时来计取。这个速度对运动员是很重要的。还有一种是相对速度,即短于专项距离的段落速度,如:800米运动员的相对速度就是100米到600米的成绩。各项目计取相对速度的段落如下: 专项 计取段落 800米 400-600米 1500米 800-1200米 5000米 3000米 10000米 5000米 了解运动员的相对速度水平是重要的,中长跑的成绩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数学效果,在确定成绩指标时,相对速度是一个主要参考指标。假如一个运动员400米成绩为60秒,那么他任何时候800米成绩也达不到2分。 发展速度的主要方法有: 跑的专门练习:30-100米的加速跑;接力跑和多人破纪接力跑;行进间跑;60-200米重复跑;快速跑;变速跑;阶梯跑练习;借助外力短距离跑(如顺风跑、牵引跑、下坡跑、在活动跑道上跑等);其它各种速度练习和素质性游戏,力量、弹跳力的练习及比赛训练法等。 上述所谈速度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在运动员青年和成年期都应采用。我们应在运动员的青少年时期就抓紧速度训练,这种速度训练应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进行。 速度训练课的安排,应在冬天每周安排1次,冬天到夏天的过渡期每周安排2次,在比赛季节每个周期(2个星期)安排3次。 三、耐力训练 耐力是运动员应具备的重要素质。耐力一般理解为在一定时间内,运动员能发挥最好的持续跑的能力。 耐力可分为一般耐力与专项耐力 一般耐力就是有氧训练能力,即时间长,速度慢,强度小的跑的能力,有氧训练是通过、走跑以及伴随着其它条件来进行。时间与速度有一定比例关系。如跑两小时,要求1千米/5分钟,而跑1小时则要求1千米/4分钟。一般耐力训练的强度要求通常为小于等于79%,而专项耐力训练的强度要求为小于等于80%-90%。 专项耐力是指运动员在整个跑程中保持始终如一高速度的能力,专项耐力对于中长跑运动员是至关重要的,专项耐力训练可称为无氧训练。在全年训练中,根据任务的不同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特别是在准备期训练中,成绩的好坏可影响正式比赛的成绩,在训练中,基础训练是最根本的。专项耐力训练几乎每天都要进行,不能中断,训练强度取80%-94%(发展一般耐力的强度为小于等天79%),(发展速度时的为95%-100%)一般耐力与专项耐力训练采用的手段和训练形式是一样的,其不同之处在于跑的时间、间歇时间、重复次数以及运动员的情况和强度等。例如:发展速度,用6×50米,强度为95%-100%,休息3'。发展一般耐力,用20×400米,强度为79%以下,休息慢跑200米。发展专项耐力,用2×(2×400米),强度80%-94%,慢跑200米,每组之间休息7'。 发展耐力训练主要可以采用以下手段: 待续跑、重复跑、间歇跑、法特莱克跑、缺氧跑、等距离跑或不等距离的变速跑、较长距离的大强度越野跑、长时间或较长时间的专门练习以及各种段落的计时跑;检查跑测验、比赛等。 (一)持续跑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特点是距离长、匀速的公路跑。初学者为达到训练效果,一次课至少要达到15分钟。优秀运动员要达到里迪亚德的标准,一周至少要跑160千米(现已达到每周200千米以上)一次课的跑量要达到12-20千米,对优秀运动员,跑的强度要高一些。如要求1千米 /3'20"-4'20"。通过此方式提高耐力水平及有氧训练水平。如果速度提高了,也可在训练过程中采取用无氧训练和无氧与有氧混合的训练。 (二)重复跑的方法 这与训练速度的重复训练法不同。重复训练法对中长跑和短跑训练老师很有效的。重复跑是发展速度和专项耐力的重要手段,还可以培养跑的速度感和节奏。一般比赛期采用较多。重复跑训练的距离范围很宽,50米至1000米、2000米、3000米、4000米,直到最长的8000米等。在训练中可使用变化距离或相同距离的重复跑训练。例如:5×200米2",休息5';或者2×150米21",休息3';3×200米27",休息5';2×150米20",休息3'。距离虽可以改变,但要掌握总的强度要接近,同时距离的变化不宜过大。 采用重复跑练习,选择的段落应短于专项距离为主。例如:800米运动员,以400-600米为主;1500米运动员,以700-1200米为主;3000米运动员,以1000-2000米为主;5000米运动员,以1000-4000米为主;10000米运动员,以1000-6000米为主。 当选用长于专项距离段落时,其超过的距离也不应过长,一般几百米则可。如:800米运动员,用1000-1200米;1500米运动员,用1600-1800米;3000米运动员,用3200-3600米。 在长跑训练中,基本上不采用长于专项距离的重复跑。 (三)间歇跑的方法 间歇跑的方法很重要,特别是400米、800米的作用较好。间歇训练法的实施是较为困难的,教练员只有真正地掌握了这种方法,并对运动员有了清楚的了解之后才能得以实施。该方法的特点是:第一,有节奏的交替,有相对的间歇。此方法虽可使运动员身体得到一定的恢复,但不能完全恢复。第二,训练强度不同。有与比赛速度相同的,也有大于或小于比赛速度的。第三,运动量大。例如:扎托贝克、库次、费林、穆思斯,曾经一次课完成过20-100次×100-400米的间歇训练。近年来段落跑的次数趋于减少,世界优秀运动员一次训练课中,跑同一段落不超过20-40次。 间歇跑与持续跑、重复跑的区别在于训练的休息时间。间歇训练的休息时间短,体力不能充分恢复,而且间歇时间相同,也不允许完全恢复。例如:6×200米27秒,每个之间慢跑200米,当脉搏恢复到12-130次/分就开始下一次练习。 间歇中的主要手段是:有氧-无氧混合训练、无氧训练。 间歇训练的内容包括:A距离、B强度、C重复的次数、D间歇的时间与内容。 A距离:要短于比赛距离。如800米运动员可进行200米、300米、400米的间歇训练,当然也有长距离的间歇跑,可达3000米。传统方法的范围在100-400米之间。 B强度:可根据任务(如发展一般耐力或专项耐力)而定。如:800米成绩为2分的运动员,可选择下列安排:4×200米,30秒+200米慢跑;4×200米,25秒+200米慢跑;4×200米,35秒+200米慢跑。 在传统的间歇训练法中,强度要逐步提高。 C重复次数:通常一次课中,间歇跑训练的问题不宜过多地超过专项距离的长度。 D间歇的时间与内容:间歇时间取决于运动员的水平。高水平运动员的间歇时间要准确。间歇时间可以用时间或脉搏来控制。各个不同专项的不同段落间歇跑的间歇时间,可以参考表5.2。 表5.2 不同段落跑间歇时间表 400米 800米 1500米 3000米 5000米 100米 35"-40" 30"-35" 30"-35" 20"-25" 15"-20" 200米 2'-2'30" 1'-1'30" 45"-1' 45"-50" 30"-45" 300米 2'30"-3'30" 2'-3' 1'30"-2'30" 1'-2' 1'-1'30" 400米 3'-4' 2'-3' 1'30"-2'30" 1'30"-2' 500米 2'30"-3'30" 2'-3' 1'30"-2'30" 600米 4'-5' 3'-4' 2'-3' 1000米 5'-7' 4'-6' 1200米 7'-9' 间歇休息的重点不是时间而在于休息的方式,不能停、坐、卧,而应慢跑或走。 (四)法特莱克跑的方法 法特莱克(速度游戏或跑的游戏)。这种在野外进行的变速跑可作为不同水平心率(130-180次/分)的有氧能力训练手段。同时在这种跑中加速跑还可发展无氧代谢能力。法特莱克跑时间为30分-2小时,可根据跑的速度和加速跑的长短而定。这种方法要贯彻全年,冬春宜多采用。 在法特莱克跑的过程中,运动员进行一系列100米到2-3千米的加速跑,而且事先既不规定这些加速跑的速度,也不限制慢跑的时间。在法特莱克跑时,运动员可用跑和跳专门练习代替加速跑。此方法对1500米至5000米的项目较为有效,而万米以上运动员,不常采用些手段。800米运动员也不宜采用这种大运动量的训练方法。 专项耐力训练中,强度要求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百分比强度要求法:计算某段跑强度要求公式为: 强度要求=个人最好成绩÷强度% 例如:运动员600米最好成绩为1'30"时,其85%强度要求为1'30"÷85%=1'45"9。不仅全程跑要有强度要求,不同段落也要有强度要求。为此,要了解运动员的最佳成绩如成绩,再计算强度要求的范围。 2.比赛速度要求法:先按某项预计的比赛成绩求出该项中的每100米平均成绩,在运用时,只要将该成绩乘以所跑段落的百米数,所得出的时间即为该段的比赛速度强度。如预计1500米比赛成绩为4分0秒,训练时以比赛速度跑800米的强度为:(4分0秒÷15)×7=16秒×7=1分52秒。 3.自然强度要求法:自然强度是指教练员只提出技术上或体力上的要求而没有提出具体数值的强度要求。采用这种方法必须是当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训练自觉性和训练水平时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这种方法一般是在训练阶段转换(如冬季转入春季)时,为了适应环境、气候变化或其它特殊情况时采用。 专项耐力训练在全年训练的准备期中,只保留一定的比重,而在竞赛前期和竞赛期中的比重大。
Ⅱ 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有什么区别
1、能量代谢系统不同
有氧运动是属于有氧代谢,无氧运动是属于无氧代谢。内
2、所需能量容不同
有氧运动所需的能量主要通过氧化体内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 ,运动时全身大多数的肌肉群都参与。
无氧运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分解血糖提供,供能过程中不需要氧气的参与。
3、最大心率不同
有氧运动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80%。
无氧运动运动时心率一般在170-180次/分以上。
(2)50岁短跑扩展阅读:
二者定义:
1、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即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
氧气能充分燃烧(即氧化)体内的糖分,还可消耗体内脂肪,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心理和精神状态,是健身的主要运动方式。
2、无氧运动
无氧运动是相对有氧运动而言的。在运动过程中,身体的新陈代谢是加速的,加速的代谢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人体的能量是通过身体内的糖、蛋白质和脂肪分解代谢得来的。
无氧运动大部分是负荷强度高、瞬间性强的运动,所以很难持续长时间,而且疲劳消除的时间也慢。
Ⅲ 50岁的人除了跑步、快走,还有什么较好的有氧运动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尤其是到了50岁的年纪,都把养生这个问题提上了日程,因为人的年纪到了50岁左右的时候,身体各个机能呈下降趋势。
所以50多岁的人不单要在饮食上面多多注意,平时也更加要多做一些运动,其实除了跑步和快手之外,还是有非常多的有氧运动,比如说游泳就是一个非常健康的运动。
但是作为年纪较大的人在进行这些野外运动,最好有同伴出行互相照料。最重要的一点是老年人必须要在一年做一次体检,这是最基本的,可以将那些疾病发生之前,能够有效的去治疗,而不是等到疾病已经体现在身体上的时候,再去治疗那个时候真的是治标不治本。
Ⅳ 如何让自己跑得快
不知道你是长复跑还是短跑,训练方制法不一样,短跑主要靠爆发力,起步动作要到位,起步在短跑中是重中之中,要多加练习,短跑是特别讲跑步技术的一种跑步。其二是中长跑,如果是经长跑,就需要注意能量的合理分配,稳定的心理和强烈的动机显得更为重要。这样的跑步一般来讲,比的更多的是内力,平时注重训练的投入,注重控制体重和合理的餐饮。如果你已经是身体素质比较好的那种即使晚上训练也不会睡不着的人,建议晚上训练。训练是很重要的,你去经常训练的话,自己慢慢就会有体会,还有就是在训练的时候要有教练,最好是参加一个团队一起有组织的训练,外部的压力可以帮你挖掘前能,一个人孤身训练,是逼不出潜能的。如果你只是要锻炼一下身体,建议您只要慢跑就可以了,时间要跑的长一点,保证每天运动,如果你是要跑的快,要参与竞争性活动的,比如比赛啊什么,那么没办法,你必须要刻苦付出的,还要分析一下你自己的先天优势,另外如非必要建议您不要参与竞争性训练,剧烈的职业化训练对身体有害无益。
Ⅳ 1945年到现在100米世界短跑名将有谁(男的)
吉姆.海恩斯来 美国源 、
卡尔文.史密斯 美国、
卡尔.刘易斯 美国、
勒罗伊.布勒尔 美国
多诺万.贝利 加拿大 、
毛瑞斯.格林 美国 、
蒂姆.蒙哥马利 美国 、
阿萨法.鲍威尔 牙买加
尤塞恩·博尔特、牙买加
其运动特性:是人们同时以最快的速度,在确定的跑道上跑完规定的距离,并以最先跑完者为优胜的项目;
在人体机能供能方面,表现为人体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本能,并以无氧代谢供能的方式供能。
中文名:100米短跑
外文名:100-metre dash
规则:采用蹲踞式起跑等
供能方式:无氧代谢供能
训练特点:发展爆发力练习等
现纪录保持者:尤塞恩-博尔特(牙买加)
前记录保持者:阿萨法-鲍威尔(牙买加)
Ⅵ 题目为阳光体育内容是短跑的作文
让我写信绝对不是一件难事,让我和父母沟通,更不是一件难事。在我们家,是很民主的,有什么事情大家都常常一起商量。虽然我已经是个大学生了,但还是有好多好多的事情会和他们说,比如: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宿舍里怎么样。
我的家是个比较开朗的家庭,这和我们三个人的性格是分不开的。尤其是自己开朗的性格,总可以给家里带来欢乐。当然我也不否认,如果家里出现龙卷风,也必定有我很大一部分因素于其中。我常常一回家就开口:爸爸,我爱死你了;妈妈,我好想你哦!发发嗲,撒撒娇,然后三个人,开怀的大笑,呵呵,幸福的时刻,有时甚至还会来几个大大的拥抱——心里偶尔会感觉一阵辛酸:爸爸老了,身躯小了,自己大了,有照顾他的责任了!
照理说,用第二人称直接和父母对话,然后回忆生命中每一个温馨的片段,谈我的理想,我的未来要怎么报答他们,以及自己从他们的行为里感受到的温暖——是不成问题的,可是我不敢,我害怕!我害怕自己一次次的感动,害怕自己一次次的落泪,我更害怕爸爸妈妈看到也掉眼泪。我想我这辈子最害怕的就是让他们掉眼泪了!
凭心而论,我算是个还比较孝顺的孩子。可是,我也是一个让爸妈操了很多心的孩子。每当家里刮龙卷风,必有我的一份:爸爸很倔强,身为他的后代的我也绝对绝对不比他差!所以如果和爸爸发生冲突,必定是10级的龙卷风!可是自从到了大学,我们两个都慢慢的在改变:如果爸爸发脾气,我就不会再象以前那样和他顶,我沉默,等他发完了,就好了;当我有时侯很任性的时候,爸爸也不会象以前那样向我大吼,而是选择耐心的开导我,甚至让我随意的撒撒娇。彼此都做出了同样的不约而同的退让,不一样的,我大了,爸爸却老了。
身上的每一件毛衣,都是妈妈亲手织的,朋友们总说我妈手巧,我很自豪,可是他们又知道不知道,妈妈织的每一针有多辛苦!这可已经是一个50岁的人了啊,让她为我一针一针的为我织毛衣,那种复杂的感觉,别人是永远无法体会到我的心情的。现在妈妈又在为我赶一件白色的毛衣,不久,我就可以穿上妈妈织的白毛衣和黑毛裙,再穿上妈妈勾出的红马甲,走在大学的校园里了。那种不一般的幸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最珍贵的——亲情!
中午的时候,爸爸打来电话给我,每次和爸爸打电话都有种不耐烦的感觉。因为每次我都要和爸爸说上n个bye-bye,爸爸才肯挂电话,不管是什么事情,即使再小的事情,爸爸也会一遍又一遍的提醒我,弄的我有些受不了他的罗嗦。有时他就想“大话西游”里的唐僧,而我真想象观音那样“掐死”他——当然这是一种比方,打死我我也不会掐死老爸的。有时侯两个礼拜回来一次,听不到老爸罗嗦还真不习惯。就这样在想听和不想听之间徘徊,我一路走了过来。
现在妈妈已经出去为我买苹果了。其实我可以自己去买的,可是却没有开口拦住她。我不清楚为什么这样。有的时候回家,我喜欢什么事情都不做,坐在电脑前,一句:“爸爸,我要喝水”,“妈妈,帮我拿一下xx”,其实这些我都可以自己去做的,可是我不,我就是有些任性的撒撒娇,想看到他们为我忙碌的样子,感觉好幸福——尽管这样做,有些自私。呵呵,人真的是一样很特别很奇怪的动物,很多感情是充满矛盾又无法解释的。
在家,和父母一起,我有时会没大没小。那时宿舍里的口头禅是:“去死”,我把它不知不觉的带到了家里。这是多么大逆不道的话啊,如果对父母说,但是爸妈没怪我,只是让我慢慢改掉,这样不好。。。他们对我的包容我可以感觉的到!在我的“教育”下,保守的爸妈也学会了说:“我晕”,还有用夸张的上海话语调说“受不了”,呵呵,真的很有意思。。。
不想打了,因为记忆就象一条小溪,慢慢的流淌在我心中,越来越多的感动涌现心头,如果再说下去,我怕:眼泪。
向爸爸妈妈汇报一下,我的大一第一个学期吧:
大一第一个学期过的有些糊,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感觉很迷茫。只是想尽力读好些书就可以了,不行也算了——比较空谈的话,从来没有什么实际明确的目标,也没有任何很大的动力,一直是得过且过。
但是此刻电脑前的我,已经不一样了。因为终于知道自己要什么了,有了一个很明确的目标——所以正在为自己的目标,开始奋斗。感觉很充实,活的很实在,很有意义。看到了好久没见过的阳光!
请你们再相信我一次,这次,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不会再让你们失望!
写信用手,用手亲手写,会显的诚心,可是这次,我选择了用电脑打。因为爱上了在电脑前一边打字一边听适当的音乐。其实,如果真的诚心,任何一种方式都会让对方感动,不是吗?那为何又非要
Ⅶ 怎么提高短跑的身体的协调性
协调性训练法大概有以下九种手段:
1、不习惯动作之各种身体练习;
2、反向完成动作;
3、改变已习惯动作速度与节奏;
4、以游戏方式完成复杂动作;
5、要求创造性改变完成动作方式;
6、采不习惯组合动作,使已掌握动作更加复杂化练习;
7、改变动作空间范围;
8、利用各器械或自然环境做各种较复杂练习;
9、适时用信号或有条件刺激以使运动员做改变动作之各种练习。
协调性训练法之频率愈是基层要愈高,当然,如果是两公尺以上长人,动作仍不协调,频率也要高。在准备期每星期之频率以二到三次较佳,动作项目最少十项,每项动作最少练习三次到五次。 协调性训练处方之安排,由于它是一种强化训练,所以在准备期与锻练期中,必需打好基础,在调整期与比赛期中,就没有专项的协调性训练。在处方安排上,可依据上述训练法所列的二十个项目,再加上教练另编项目来操作。强度以70%,频率以每星期三次。
动作如下:
1.纵跳:双脚并拢手弯向上跳。
2.前后跳:方法要领同上,但向前与后跳。
3.侧跳:方法要领同上,但向左与右跳。
4.方形跳:方法要领同上,但向方形位置跳。
5.转向跳:方法要领同上,但跳起后转向180度着地身体与双手要去维持平衡,可向左与向右跳。
6.跳跃转向:方法要领同上,但是以单脚跳。
7.侧向交叉步:有左交叉与右交叉两种。
8.手脚反向动作:单脚立双手与提起脚作方向相反。
9.站蹲撑立:先站立后蹲,然后双手撑地双脚向后蹬直,双脚再收回原地,最后站起。 此为一组循环。
10.陀螺翻滚、
11.左脚内曲用右手碰
、12.持球8字摆振、
13.站立抛接球、
14.坐抛接球、
15.抛球向前后跑向前接球、
16.蹲互推、
17.站立跳起互推、
18.站蹲撑立接球、
19.坐蹲立接球、
20.翻滚接球等。
当然,协调性训练在于要求速度与时间和动作之配合下完成,亦即动作越复杂学习效果越佳,所以教练可以再编十到二十项动作,计约三十个项目练习。
在锻炼初期,跑步的速度以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为限度,跑完的距离以没有吃力的感觉为宜。跑步后可能出现下肢肌肉疼痛,这是正常反应,坚持锻炼几天后这种现象就会消失。
为确定自己锻炼水平的等级,参加跑步锻炼三至四个月后可进行一些测验,测验时以12分钟跑完的距离为计算等级的起点。 30-39岁年龄组的人,12分钟跑完的距离达不到1.5-1.8公里,说明锻炼水平较差;如能达到1.8-2.6公里,说明锻炼水平为良好;如能超过2.6公里,即达到优秀锻炼水平。 40-47岁年龄组的人,锻炼水平较差者每12分钟跑完的距离为1.6公里以内;良好者为1.7-2.4公里;优秀者为2.5公里以上。 50岁以上较差、良好和优秀者每12分钟跑完的距离则分虽为1.5公里以内、1.6-2.4公里和2.5公里以上。
不要幻想在短期内取得理想结果,只有经常锻炼才会提高锻炼水平。如果一周只跑一次,跑的距离再长也没有多少益处。因为在中断跑步的六天里,身体组织已将跑步带来的好处消耗得一干二净。因此,一周内跑步不得少于三次。平常缺乏锻炼的人,一旦决心开始经常性锻炼后,往往运动过量,这样会导致不良后果。
在体育锻炼上应当循序渐进,每天应在日记中记录以下诸项:
1、锻炼的性质、内容、持续的日期和每次锻炼所用的时间;
2、锻炼前、锻炼时和锻炼后的自我感觉;
3、食欲和睡眠状况;
4、有无继续参加锻炼的愿望;
5、脉搏跳动情况。 根据上述记录不难分析出运动量的大小并及时对锻炼进行必要的调整。
一般来说,跑步5分钟后脉搏跳动不应超过120次/分,跑步10分钟后脉搏跳动不应超过100次/分。如果脉率过速,必须减少运动量。
Ⅷ 大家好,我儿子今年6周岁,在学校参加50米短跑,跑了9秒的成绩,老师
够年龄就将他送入(恒大足校)培养,踢前锋,
现今中国没有什么体育运动员多钱过中超足球员了,(田径是黑人天下)。
Ⅸ 练习仰卧起坐有助于短跑和长跑成绩吗
仰卧起来坐是减少源腹部脂肪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一种无负重的有氧练习,主要练习的是核心力量区域,除了可以锻炼腹直肌,还可以锻炼腹外斜肌和腰背部的竖脊肌,能有效缩小腰围和降低体脂量。
身体臃肿者或需要增加腹肌者可练练,跑步者练练更是不错的选择,强壮的身体核心肌肉能提高身体敏捷度和效率,还能使腿放松、提高身体在跑步时的平衡和协调能力。
仰卧起坐,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仰卧,两腿并拢,两手上举,利用腹肌收缩,两臂向前摆动,迅速成坐姿,上体继续前屈,两手触脚面,低头;然后还原成坐姿。如此连续进行。练仰卧起坐,速度要因人而异。最初可以尝试一分钟做5次,此后慢慢增加,直至达到50次左右。30岁以下的女性,很多是出于防止妇科病的目的练习的,这时频率最好控制在每分钟60~70个,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减,50岁以上的一分钟做25个就可以了。对于那些有一定健身基础的练习者,更多的是想通过练习达到增强腹部力量的目的,这样要保证一分钟做60次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