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重庆到长寿轻轨已经在修了么
截止2020年3月来20日,重庆到长寿的源轻轨暂没有开始修建。
为解决重庆主城区现有通道不足问题,促进区域交通安全和效率,促进城市功能、产业发展互融互补,加强重庆主城区与中、东部地区经济联系。需打通明月山隧道,有利于加快长寿至两江新区快速通道落地,时速350公里高铁有望纳入规划,轻轨延伸至长寿、涪陵或将变为现实
在2019年8月25日,在长寿区明月山综合交通新通道专家评审会获悉,明月山综合交通新通道(明月山隧道)通过可行性研究评审。
综上,重庆到长寿轻轨的修建工作暂时还没有开始。
(1)重庆长寿城区规划扩展阅读:
在2018年,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完成了《明月山两江新区至长寿公路隧道规划研究》。方案明确:两江新区至长寿区快速干道定位为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100千米/小时,双向6车道,全线设置立交节点5处(其中长寿区境内3处)。
快速通道项目西起两江新区三环高速与快速路六纵线相交节点,向东途径渝北区统景区域,穿越明月山后衔接渝长高速扩能通道,最终接入长寿区化北二路(货运通道)和菩提北路(客运通道),线路总长度约20千米(其中隧道全长约4.99千米)。
Ⅱ 重庆市长寿区的未来和发展怎么样啊
我可以非常明确地告诉你,重庆长寿区的未来发展定位是:
化工污染最严重城市、
极不适合人居住城市、
环境污染最恶劣城市、
空气污染最严重城市、
极难看见到蓝天城市、
带防毒面罩生活城市。
这些付出当然能换来一点点经济上的好。
我就是长寿人,我并不想贬低我的家乡,我很爱长寿,这点从我是网络知道长寿区分类名人堂第一就看得出来。
所以我说这些只是说出事实。
楼上的回答只盯着经济看,想想以牺牲环境和人民百姓们的健康为代价再好的经济有什么意义?
现在医疗这么贵,多挣那点钱够治病的吗?
健康都没有了,你还能有什么?
长寿区本来完全可以以发展旅游产业为主(长寿湖)以发展环保轻工业加工业为辅。现在却一定要发展重污染的化工业。
朋友你现在知道长寿区的未来和发展定位了吧
就是在不久的未来,它一定会改名字,不再叫长寿区,而叫。。。
Ⅲ 长寿能不能成为重庆主成区
这个不好说,主要还是看重庆未来的发展和规划,毕竟现在重庆的主城区范围比之以前也是扩大了不少,因此要是以后发展得更佳,说不定会将长寿等区县纳入进主城区。
Ⅳ 2020年重庆长寿区晏家街道有什么大的投资项目
重庆长寿区延安街道呢是没有大的投资项目的。
Ⅳ 重庆长寿区是否属于两江新区规划里吗
不属于,而且长寿区是长寿区,北碚区是北碚区,长寿区是不会不属于北碚区的。
“两江新区”总占地面积约960平方公里,拟设区域主要由重庆市嘉陵江长江环抱的大片北部区域以及北碚区的蔡家镇构成。包括江北区大佛寺大桥以东的寸滩、鱼嘴、复盛等地,渝北两路组团和龙兴镇、石船、木耳、古路四镇,以及北碚蔡家组团和水土、复兴两镇。
Ⅵ 长寿区属于重庆市规划中的大城市吗
是的,长寿是重庆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大城市,重庆直辖市六大城市之一,成渝经济区把长寿区规划为百万人口区域性中心大城市!
Ⅶ 重庆市长寿区晏家街道城市拆迁后整体规划
这个目前还在计划中,还没那块,可以当地的街道直接问下
估计是这个是还需要一段时间,最少出通知还要有四五个月的样子
或者去当地的论坛和贴吧问下,比较详细点
上面的人毕竟都是挺多的关心的人,他们估计会给你明确的答案
最好是可以到当地的相关部门的网站问下最好了
这个上面可能你问的得不到最佳的答案
毕竟这个上面的影响力也是有限,如果上面开始安排了
那你就要做好准备的了,以及以后的一个房子规划
等等,要运筹帷幄,到时候受手访脚乱就不好了。
———————————最后祝你找工作顺利,工作顺心,生活开心————————————
—————————觉得好就请点采纳答案把,给个好评,祝愿你生活更美好——————————
Ⅷ 重庆长寿区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如何
按照市抄政府的总体规划,袭长寿区将会发展成为重庆市未来的化工区,以天然气化工和钢铁为主,带动旅游、生态农业来建设一小时经济圈内的中小城市。根据目前的发展态势,长寿区已经完成了“长寿化工园区”、重钢搬迁、桃花形成建设等重大的区域性的经济建设初步框架,还在继续建设中的上述区域中的投资仍在继续建设之外,还有连接桃花形成的渡州即将全面启动,主要是火车客运站也规划在该城区,届时目前的长寿晏家火车站将会成为货运站,主要功能将会是物流运输;大量的国外著名企业与合资企业还继续前往化工园区安家落户;居民聚集地除桃花新城之外,还有菩提山北部新区。长寿湖生态农业旅游风景区以沙田柚、广柑橘柑和生态鱼等喜迎外地观光客。长寿目前已经初步完成了交通网络骨架的建设,高速路四通八达,经济辐射作用强,市内公交车已经开通6路运行约两年了,很多外地打工者返乡后感觉比在外地收入相比收入差不多但是开支也减少了,返乡打工者购房者不少,毕竟桃花新城十几个楼盘的入住率提高已经聚集了大量的人气,商机无限。投资房产的收益效果与外地投资相比要大得多。未来10年,长寿的城市化规模将会超越涪陵,城市建设将会拓展更大的空间。
Ⅸ 重庆市长寿阳鹤村总体规划在什么时候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长寿区城乡总体规划(2013年编制)》的批复
长寿区人民政府:
你区《关于报批长寿区城乡总体规划(2013年编制)的请示》(长寿府文﹝2013﹞33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重庆市长寿区城乡总体规划(2013年编制)》(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长寿区是国家重要的石油及天然气化工基地,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中的新型制造业基地、都市农业基地和休闲旅游区,区域性物流中心。实施《总体规划》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要优化城镇布局,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把长寿城区作为城镇化主要载体,促进功能组团、镇的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要保护好生态资源,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把长寿区建成宜居宜业的山水园林城市。
三、科学引导城乡空间布局。要按照五大功能区战略布局的要求,立足长寿区功能定位,在全域范围内合理分布产业要素和人口。至2025年,全区常住人口98.2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7.9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全域城镇建设用地规模106.3平方公里,形成长寿城区(包括中心城区和长寿经开区两部分),长寿湖、葛兰、云台、新市4个中心镇,邻封、但渡等9个一般镇的“城区/镇”的城镇体系等级结构。
四、合理控制城市规模。至2025年,长寿城区城市人口54万人(其中中心城区45万人、长寿经开区9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89.5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39.5平方公里,长寿经开区50平方公里),形成“一心两片”的城市空间结构。“一心”,即菩提山、牛心山为主体的城市绿心;“两片”,即承担城市综合职能的中心城区和以工业发展为主要职能的长寿经开区。要积极引导产业与城市人口分布,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防止城市规模盲目扩大与人口过度积聚。
五、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体系。要统筹城乡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长寿区与主城区交通的一体化进程,建立公路、铁路、水运相协调的城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城市道路网布局,形成由快速路、主次干道和支路构成的功能明确、级配合理的城市路网体系。坚持公交优先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共客运服务系统。重视镇乡村交通建设,规划建设镇乡村客运站。要统筹规划和建设城乡给水、排水、污水、燃气、通信、电力和固废垃圾处理设施,逐步建成覆盖全域的市政基础设施。要充分重视防灾工作,建立防洪、抗震、地灾、气象灾害、危险品防护、消防、人防等城乡综合防灾体系。
六、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减少城乡建设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实现水环境、大气环境、固废处理、噪音污染治理的各项环境保护目标,改善环境质量。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环境容量,按规定对生态保护区域进行管制,包括长寿湖等风景名胜区、楠木院等各级森林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连片区域、铜锣山和明月山“四山”管制区及因灾害原因设立的特别管制区等区域。
七、提高城乡人居环境水平。统筹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城乡均衡化。按照承担全域综合服务中心的职能要求,在长寿城区布局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医疗、社会福利、文化和体育活动设施。按照区域综合服务中心的要求,在各镇布局义务教育、卫生院、社会福利等设施。立足满足农村生产生活基本服务的要求,在中心村布局卫生室、小学等设施。
八、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要妥善处理城乡建设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桓侯宫和周恩来题词纪念亭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汉崖墓群和东林寺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认真做好三道拐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保护。
九、严格实施《总体规划》。《总体规划》是长寿区城乡建设、发展和管理的基本依据,涉及城乡空间发展和建设的规划以及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活动都必须符合《总体规划》要求。长寿区人民政府要依法公布《总体规划》,加强《总体规划》的宣传,强化公众和社会监督,提高全社会遵守规划的意识;要根据《总体规划》,组织编制详细规划;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实施《总体规划》的重点内容和建设时序;依法对规划区范围实行统一、严格的规划管理,区级规划管理权不得分解下放;统筹区内各单位遵守有关法规及《总体规划》,共同努力,把长寿区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
你区要根据本批复精神,认真组织实施《总体规划》,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保持其稳定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总体规划》。确需修改的,应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市政府有关规定办理。市规划局要加强对《总体规划》实施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重庆市人民政府
2014年5月22日
Ⅹ 重庆长寿化工园区的规划发展
以天然气乙炔制VAC、PVA、VAE、维生素项目,以30万吨/年醋酸乙烯项目、300万吨/年甲醇项目等项目,着力发展下游产品,打造中国最大的天然气化工产业集群。该产业集群形成后,投资总额达300亿元以上,产值达300亿元以上。
以1000万吨炼油项目和40万吨MDI项目为龙头,构建西部一流的石油化工产业集群。该产业集群建成后,投资将达到600亿元,产值达600亿元。
以燃料乙醇项目为龙头,构建西部地区先进的生物化工产业集群。重点以60万吨/年甘薯制燃料乙醇项目,结合生物香料洋茉莉醛等项目,着力打造西部先进的生物化工产业集群。该产业集群形成后,力争投资达到80亿元,产值达到200亿元。
以6万吨/年聚甲醛项目、40万吨/年MDI项目、10万吨/年聚碳酸酯项目等为龙头,构建西部先进的新材料加工产业集群。该产业集群建成后,投资额达200亿元,产值达2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