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谁知道广西巴马 他们的长寿老人和我们生活习惯有什么区别
巴马人有良好的性格、心态.性格开朗,心态平和:思想单纯,忠厚传家,与世无争,老人对生活没有苛求,没有嫉恨,知足常乐,上山劳动,爱唱山歌,或作呼啸,怡然自乐。他们人际关系良好,邻里互相关照,人人敬老,儿孙尽孝。
巴马人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规律:巴马人生活安静,睡眠充足,早睡早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常年坚持劳动和家务。他们比较讲究卫生,注意自我保健,很少吃药。爱穿宽畅、保暖、透气的土棉布。少数人吸烟(自种生烟)、较多人饮酒(自制低度玉米酒)。
他们的居住环境:多在山区、河浜、林区,植物丰富(2000种以上),日照丰富,气温宜人。日照年平均1530小时,平均气温摄氏18——20度。四季常青,空气新鲜(负氧离子高达3万/立方厘米),无污染,居住分散、安静、无噪音。住房多木瓦(或草篱)泥墙三层,人住二层,干燥、通风、凉爽。保存粮食不易霉变。
他们饮水:全用山泉水或地下水。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具有高锰、富锌、低铜、低镉的特点。山区农作物多用农家肥,不用或少用化肥、农药,使土壤、水源、食物链少受污染。
饮食特点:低热量、低动物蛋白、低脂肪、低盐、低糖;高维生素、高纤维。饮食清淡、粗糙,以自然素食为主,主粮玉米,每日三餐玉米粥,同时搭配豆类、薯类;常吃蔬菜、野菜,老人爱吃苦麻菜、藤藤菜和竹笋。肉食每月1——5餐;常吃植物油,搭配少量猪油。老人爱吃火麻油和茶树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食盐很淡。火麻仁含有丰富的植酸,有利于防止冠心病。杂粮、豆类和新鲜蔬菜对降低血脂和防癌都有好处。老人爱吃当地芭蕉、香蕉、柚、桃等水果,有丰富的维生素。
他们的家庭较稳定、和睦;多数晚婚晚育。一是巴马敬老之风,代代相传,日常生活处处可见,吃饭要长辈坐上,先动碗筷;行路相逢得立于路旁让长辈先走,见挑担得主动帮挑;凡遇重活,年轻人争先去干,不让老人受累;子女亲友要给凡满60岁者举行“祝寿补粮礼”,大姑爷要送牛筋椅;见老寿星更崇敬有加。二是奇特的恋爱婚姻方式。巴马土瑶、番瑶有“浪希结”(由若干对男女青年结队订约合种爱情地,同耕同唱,自由恋爱)“诗歌筷子择婚期”,新婚之夜不同房、婚后常住娘家,生育和才长住夫家,这些习俗对于养性节欲、健康长寿很有好处。
Ⅱ 这些百岁长寿老人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女性比男性更长寿,2010年,美国的8万百岁老人中,85%为女性。科学家猜测女性心脏疾回病风险较低、男性吸答烟率、车祸率高可能是造成该现象的因素。不过好消息是,男性百岁老人通常比女性百岁老人更健康,他们不容易残疾。出生年份影响寿命,2011年英国政府发布报告称,2011年出生的男孩和女孩活到100岁的几率分别为1/4和1/3;2011年达到20岁的男性和女性活到100岁的几率为19.5%和26.6%;50岁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4.6%和10%。35岁后生孩子,在最新的新英格兰百岁研究重发现,40岁之后再生孩子的女性活到百岁的概率是别的女性的4倍,35岁之后生孩子的女性也能够长寿。这主要是因为晚育可能说明生殖系统老化较慢,身体其余部分可能也是一样的。适度焦虑,莱斯利·马丁说,性格悲观,倾向于自责的人寿命较短。但另一方面,对于任何年龄的人,适度的焦虑可降低50%的死亡风险。适度焦虑者不冲动、不冒险、生活总有计划,这些都是长寿的有利因素。
Ⅲ 老年人要怎样生活
长寿是人类的梦想,如何才能长寿跟很多因素有关,其中心理因素是很关键的一点,以下谈谈长寿老人常常具有的心理特点,古人认为:凡欲身无病,必先正其心。
《内经》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体所有脏腑组织都受大脑神经的调节支配,这种支配在心理健康的情况下,能使机体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提高,从而让人延年益寿。长寿老人多半有以下心理特征:
(1)兴趣广泛大多数长寿老人,都有业余爱好,兴趣比较广泛。如种花养鱼、吹拉弹唱、书法绘画、集邮写作、河边垂钓等。生活充实,才能“乐以忘忧”,并且使大脑和全身各器官得到锻炼,延缓衰老。
(2)乐观豁达长寿老人大都胸襟开阔,心态平和,为人处事热情,乐于工作,善于助人,遇事不怒。他们生活得自由自在,轻松大方,没有压力。事实证明“心胸窄,忧患多;心胸宽,人快活:人快活,疾病躲”。
(3)节哀制怒在人生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坎坷、挫折,甚至灾难等,这些自然会让人气愤。而长寿老人遇到这种情形,都能尽量做到制怒,顺其自然,想得通、看得远,在逆境中自强自立,努力走出困境。
(4)宽以待人长寿老人大多能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凡事不斤斤计较,不患得患失。当自己吃亏时,能为国家、集体和他人着想,做出一些让步和牺牲,平时能多看他人的长处和优点,取长补短。具有这种良好心理和精神境界,心理上自然容易保持平衡,有益于延年益寿。
(5)热爱生活长寿老人多数有“老骤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显得精力充沛,生气勃勃。这主要是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家庭。他们每天读书看报,能与时代共前进,每天有事干,精神有寄托。而且他们具有比较科学的生活方式,起居有规律,睡眠有保证,能顺应自然。基本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平衡。这些自然有益于健康长寿。
(6)知足常乐研究表明,一个人有过多的奢求,必然会经常失望,心理出现不平衡,影响健康长寿。而长寿老人则多具备知足而乐的心态。因为他们知道,高兴是一天。不高兴也是一天,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呢?所以,他们能够从实际出发,对自己和他人从不苛求。这种和善、平静、知足的心理,使他们的身心与环境长期处于平衡而有规律的状态,为健康长寿铺平道路。
Ⅳ 长寿老人最“懂”养生,那么有什么生活习惯可以借鉴
长寿老人最“懂”养生,这些生活习惯常借鉴,长寿也会向我们靠近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依然存在长寿老人,据记载,孔子活了73岁、孟子活了84岁、道家老子活了101岁、唐代大医药学家孙思邈活了101岁;现代的长寿老人更是不胜枚举。也许就在你的身边就有很多现存的例子,世界上也有许多长寿区、长寿村。为了揭开人类长寿的秘密,对长寿老人进行了许多调查,发现他们有诸多共同的生活特点。
五、少盐多醋
长寿老人饮食清淡,不嗜好咸,反而多数喜吃醋。一来是醋味比较开胃,所以大都做菜是都有用醋调味的习惯。特别是凉拌菜更是不可或缺。少盐食物也是非常有利健康的。
现在生活条优越,越来越多人渴望长寿,其实我们只要注意养生就好了,长寿只是一个结果,我们过程注意好了,结果自然也就在过程之中,执着的追求反而适得其反。养成良好的习惯,顺其自然就是养生。
Ⅳ 长寿的人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长寿的人常有以下共同特征:
1.很少去看病,很少住在养老院。在中年时未遭受重大疾病,也没有罹患老年痴呆症。
2.身材中等,平均身高男性为171cm,女性为157cm,体重不过重或过轻,而且在他的后半生中,体重变轻,肌肉张力佳。皮肤看起来年轻,握力佳,常运动。
3.天赋较高,对于时事相当感兴趣,理解力高,并且拥有良好的记忆能力。
4.独立自主,通常从事农业或养殖业,或为法律、医学及建筑专家。有一些是自己经营小生意。较晚退休。
5.无忧无虑,懂得享受生活。个性乐观且有幽默感,容易感到愉悦。能够在别人认为丑陋的情形下,看到美好的事物。
6.适应力很强,虽然他们之中有许多人都怀念童年时光,但是没有人希望回到过去,大多喜欢生活在多变的现在。
7.不会太关注死亡的问题。
8.饮食节制,乐意尝试新的食物。食物多样,蛋白质含量高且脂肪含量低。
9.都有早起的习惯,平均睡眠时间为6至7小时,而且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10.喝酒都是浅尝,极少数偶尔会饮酒过度。
11.一生中使用药物的量很少,甚至比有些人一周的药物用量还少。
Ⅵ 长寿老人都有哪些特质,如何能做到呢
长寿者特征很多,其实每个人的长寿秘诀不同,也有遗传的长寿。但最主要的还是都有一个共同点,不挑食,没有不良嗜好,爱运动、心态良好。
不挑食
在农村里,多数长寿老人以素食为主,结合肉、蛋均衡饮食,五谷杂粮,瓜果蔬菜,粗茶淡饭,内容丰富,不饱餐,不暴饮,很少有那个老人出现“三高”症状。城市长寿老人们都在以科学饮食为主,也荤素搭配,饮食结构合理,实行“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原则,基本上能均衡膳食营养。
心态良好
长寿老人们都是心胸开阔、性格开朗的人。他们都很少生气,不与人争高低,也不与人斤斤计较,也从不紧张、焦虑。每天笑嘻嘻的,遇事冷静,从来不着急不生气上火。心态平和即“平常心”是长寿老人最普遍的特征之一:气血运行通畅、利于血压血糖的控制,新陈代谢速度正常,脏器功能发挥良好,就会不生病或少生病,这是长寿老人的必备要素。
Ⅶ 为何家有长寿老人,生活反而不太平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水平越来越高,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吃苦的时候比较少,人们的寿命自然也就越来越长了,以至于家里的一些老人都会比较长寿。人们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家里有长寿老人本身是件非常有福气的事情,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家里有着长寿老人似乎生活反而变得不太平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来看看这几个65岁儿媳的实话。
结语
老人年纪大了,免不了会身体有一些毛病,会不健康的时候,所以说年纪越来越大,越是需要有人照顾,而且年纪大了,人就会越加孤单,希望有人在身边陪伴,脾气变得古怪,变得最强,只是这样会让身边的人不愿意接触,关于照顾老人的这件事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说辞,都觉得自己忙,不愿意付出,就是因为这样,所以会有着许多的争执,有着许多的推脱,以至于家庭矛盾容易大。
Ⅷ 中国有很多长寿老人,他们的生活状态都是怎样的
他们一般都有乐观向上的心态,另外经常锻炼身体,保持身心健康。
Ⅸ 影响老人长寿的生活习惯有哪些
老年人都希望自己能长寿,这样才能陪伴自己的家人,其实不用过分依赖保健品,只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就行了,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下面为大家介绍有益老年人长寿的七种生活习惯,供大家了解。
每天至少闭眼休息6个小时
老年人每天最少需要6个小时的深度睡眠时间,才能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整。调查发现,百岁老人都把睡觉当成头等大事。
不要过分焦虑
百岁老人不喜欢把烦恼事藏在心里,也不会反复思索困境,而采取避重就轻的方式来应对压力。如果你不具备这种天生的性格,其他方式也能帮你应对压力,如瑜伽、游泳、冥想、太极,甚至几次深呼吸也能起到效果。坐在电视机前大嚼特嚼薯片和饮酒只会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
每天清洁牙齿
口腔保健能保持动脉的健康。每天都用牙线清洁牙齿会降低口腔内引发牙龈疾病的细菌数量。这些细菌会进入体内循环的血液,引发动脉炎症,大大增加患上心脏病的可能性。因此,每天至少清洁牙齿2次。
运动起来
到健身房去锻炼并不是唯一的选择,每天都到附近的公园、街区和购物中心散步30分钟,同样能起到良好的效果。通过力量训练增加肌肉也是理想的选择,瑜伽中很多姿势能起到类似的力量训练效果。
吃一份富含膳食纤维的谷物早餐
这样有助于血糖在一整天内都保持平稳,从而降低患上糖尿病的可能,延缓了人体老化的过程。
吃天然食品而不是补品
一个普通的西红柿中就含有200多种不同的类胡萝卜素和200种不同的类黄酮,这些化学物质加在一起会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其发挥的健康功效要远远超过单一的营养素。老人要少吃那些缺乏营养素的精加工食品(如面包、面粉和白糖),多吃色彩鲜艳的新鲜果蔬。
严守作息习惯
百岁老人日常起居安排得很有规律,每天都在同一时刻睡觉和起床,这种好习惯让人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人体进入老年后,生理功能就变得脆弱,如果缺觉或是酗酒就很难让身体功能恢复原状,从而削弱免疫系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