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谁知道湖南平江县那里的酱干怎么做的
长寿五复香酱干产于湘、鄂、赣制边区重镇长寿街,已有悠久的历史;制作酱干的创始人是何维丰。据《平江县志》载:清朝咸丰7年,何维丰老人在镇上开设了一家冷酒店。有一次,他在剩菜汤里捞起几块盐皮干,觉得丢了可惜,便烤干自食,发现其味道不错。偶尔的尝试,使何老板得到了启发,他把豆腐皮用卤汁卤好,再用炭火烘干,将这种新产品起名为“多珍五香酱干”。其配方严格保密,世代单传。 1956年,何家后人在长寿五香酱于厂任技师,献出了配料秘方。五香酱干用料考究,采用上等的黄豆、当地深井泉水,加上10多种配料烤制而成。近年来,又新增了麻辣酱干、压缩酱干等新品种,加上了真空外包装,经高温灭菌,保鲜期大大延长。五香酱干黑中透红,香气四溢。吃在口中,松脆而又耐嚼,开味生津,特别宜于佐酒,如果用青椒或葱花小炒,又是一碟味道鲜美的下饭佳肴。长寿五香酱干曾就湖南省“优质传统土特产品”称号,产品供不应求。
『贰』 湖南长寿街五香酱干的制作方法
一种五香豆腐干的制作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①选用优质黄豆进行清洗、然后浸泡8-小时;②将浸泡的黄豆进行粉碎打浆、分离豆渣;③将分离后的豆浆进行蒸汽高温煮开,通过卤水将煮沸的豆浆点制成豆腐脑,再将豆腐脑放入模具内进行过滤压闸,经逐步过滤压闸3-5小时后即为白坯豆腐干; ④将成型的豆腐干放入内含有适量的八角、丁香、桂皮、盐、糖、味素的汤中进行卤制,温度为60-80℃、时间为5-8小时;⑤将卤制好的豆腐干进行真空包装,包装后进行高温或紫外线灭菌后即为成品。
豆腐干含水率为豆腐的40%— 50%。制作方法如下:
(1)备料。上等黄豆3公斤,精盐 600克,酱油250克,桂此15克,姜丁25克,香葱15克,味精10克。
(2)磨浆。先将黄豆洗净,用清水浸泡一昼夜,然后磨成浆,滤渣后备用。
(3)煮浆。将磨好的生豆浆上锅煮好后,再添加 20%-25%的水,以降低豆浆浓度和减慢疑固速度,使蛋白质凝固物网络的形成变慢,减少水分和可溶物的包裹,以利压榨时水分排出畅通。
(4)凝固。浆温降至8_0_-90℃时,即可用卤水点浆。点浆时应注意均匀一致,要勤搅,但要防止乱搅。当浆出现芝麻大小的颗粒时停点,盖上盖约过30-40分钟,当浆温降至70~C左右时上包。
(5)划脑。上包前要把豆腐划碎,这样既有利于打破网络放出包水,又能使,豆腐脑均匀地摊在包布上,制出的产品质量紧密,能避免厚薄不匀,空隙较多。
(6)上包。先将包布铺在格板 (板上的格子按所需要的豆腐干的尺寸制定)上,再将豆腐脑加在包布上,这样一层豆腐脑一层布地加,豆腐脑要铺匀,可稍高于格子几毫米,数量要根据豆腐干的厚薄来确定,但每批厚薄要一致。然后将包布包扎紧,加压成型,1小时后拆下包布,用刀将豆腐干按格子印割开,放在清水中浸包 30分钟左右取出。
(7)浸泡。先将500克精盐放人3公斤清水中搅匀,再把晾凉的豆干置干盐水缸内,浸泡半天后捞出,沥去水分。取7公斤清水倒人锅内,放人100克精盐、姜丁、桂皮(用纱布袋装好)、酱油、香葱、味精,制成卤水。
(8)煮干。将已制成的卤水回锅烧沸加人豆干,煮30分钟左右,取一豆干观察,如色呈棕红,味道香美,即可取出。
『叁』 平江县原本记忆老酱干厂地址
位于加义镇新江村,距平江县城约40分钟车程,可以免费磨豆浆,吃酱干
『肆』 平江酱干利润大吗
特产。。还行吧。全国闻名。
『伍』 酱干是什么做的
平江酱干起源于湘鄂赣边塞重镇长寿街,故又名长寿酱干。这长寿街是以长寿老人多而得名的。传说年寿最高的是一百八十岁。 长寿街名字的来历是个带有神奇色彩的传说,但这里历来出长寿老人,到如今依然是不争的事实。据科学研究,爱吃豆腐对人的健康极为有利。长寿街的人寿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的人特别喜爱吃豆腐。 长寿街的豆腐自古就很有名气,特别嫩。长寿酱干也是一种豆腐制品,它的出现是近代的事情了。 有人开玩笑说,出酱干和出将军,是长寿街以及平江县近代对中国的两大贡献。平江县共出将军五十多位,在长寿街就有十位。 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老家的那个村子附近方圆五里就出了八位,人称“五里八将军”。张震副主席如今八十多岁,身板硬朗得很,是名副其实的“长寿将军”。 酱干则是清咸丰年间百岁老人何维丰(1847—1947)的首创。他在长寿街上开有一家酒店。当时下酒的冷碟佐菜无非是花生米和猪头肉之类。何维丰老人想,我们长寿街人喜爱吃豆腐,要是豆腐能作冷碟下酒,该多好啊!他决心自己来闯一闯。经过多次试验,老人采用长寿街传统的卤制与烘烤食品工艺,将特制的豆 腐干先用鸡汤、茴香、桂皮等卤制,再用木炭火慢慢地烘烤,让其入味,终于生产出了方寸大小、铜钱厚薄、乌黑油亮、芳香四溢的豆腐干,取名“多珍酱干”;每十片用棉线一匝,谓之一筒。由于味道醇美,耐嚼爽口,酒客们在店里喝完酒总是还要带几筒酱干回去。这样一来,酱干生意竟比酒生意还好。何维丰老先生干脆打起招牌开办酱干作坊。 到民国年间,长寿酱干已是香遍湘鄂赣边区,成了平江的一大特产。建国以后公私合营,长寿供销社聘请何维丰老人的儿媳为技术员,逐步扩大了酱干的生产量。
『陆』 吃平江酱干会长胖吗
任何豆制类品,都是高蛋白质,糖分较低滴,对于任何人都可以吃的,
『柒』 作文400字《平江的酱干
平江的酱干
长寿五香酱干产于湘、鄂、赣边区重镇长寿街,已有悠久的版历史;制作酱干的创始权人是何维丰。据《平江县志》载:清朝咸丰7年,何维丰老人在镇上开设了一家冷酒店。有一次,他在剩菜汤里捞起几块盐皮干,觉得丢了可惜,便烤干自食,发现其味道不错。偶尔的尝试,使何老板得到了启发,他把豆腐皮用卤汁卤好,再用炭火烘干,将这种新产品起名为“多珍五香酱干”。其配方严格保密,世代单传。 1956年,何家后人在长寿五香酱于厂任技师,献出了配料秘方。五香酱干用料考究,采用上等的黄豆、当地深井泉水,加上10多种配料烤制而成。近年来,又新增了麻辣酱干、压缩酱干等新品种,加上了真空外包装,经高温灭菌,保鲜期大大延长。五香酱干黑中透红,香气四溢。吃在口中,松脆而又耐嚼,开味生津,特别宜于佐酒,如果用青椒或葱花小炒,又是一碟味道鲜美的下饭佳肴。
『捌』 平江酱干卤煮的配方
制作方法:
主料: 火烧 猪肺 猪心 猪肝 猪肠
辅料: 葱 姜 黄酒 盐 酱油回等
1、猪肠用盐、答黄酒、醋反复抓洗(内壁、外壁都要洗干净哟~,用温水冲洗效果会好一些哟~)
2、锅中放清水,将猪肠放进去焯水(凉水下锅哟~)
3、另起锅,加开水、八角、桂皮、花椒、姜、葱、香叶、黄酒、陈皮、生抽、老抽、干辣椒大火烧开,小火卤肠
4、面粉加水揉成团,醒一会儿
5、将醒好的面揉光,分割成小面剂,揉圆
6、将圆面剂擀成圆片
7、平底锅抹少许油,将饼烙熟(我们第一锅抹油了,以后就没再抹)
8,卤好的猪肠切小段
9、锅中放少许油,煸炒郫县豆瓣,将卤汤回锅,烧开,加清水,加盐、酱油、醋、冰糖、黄酒、蒜汁、南乳汁等煮开,
10、放入猪肺、猪肝、猪心等熟食及豆腐泡炖
11、最后加入猪肠煮开即可。
12、将烧饼切小块,汤料及汤汁浇在烧饼上,加辣椒油、蒜汁、小葱末、醋调味。
『玖』 湖南平江的特产三角酱干,能吸引顾客购买的广告语!
平江酱干是一道美味可口的传统小吃,属于湘菜系。起源于湘鄂赣边专塞重镇岳阳市平属江县长寿街,又名长寿酱干,是清咸丰年间百岁老人何维丰(1847—1947)首创。采用长寿街传统卤制与烘烤食品工艺相结合手法,烧制出具有方寸大小、铜钱厚薄、乌黑油亮、芳香四溢的豆腐干,取名“多珍酱干”。每十片用棉线一匝,谓之一筒。味道醇美,耐嚼爽口,到民国年间,长寿酱干已是香遍湘鄂赣边区,成了平江的一大特产。
长寿的干,绿色的干,好吃的干。
『拾』 平江酱干的酱干的制作
长寿酱干是浓缩型的绿色食品,它取材用料十分考究。加工须用籽粒饱满的本地上等八月黄豆,浸泡豆籽的水系深井泉水,无任何污染,清澈透底、甘之如饴,富含矿物质。石磨出浆后,掌勺徐徐舀浆入缸,其浆纯白润滑,稠淡相宜。豆腐汁入榨箱襟布压制成二分厚薄,切成一寸见方的豆腐片,即入卤锅卤制一盏茶功夫。卤汁配料采自山林,有八角、小茴、肉桂、公丁、母丁、孜圆、波扣等中草药材,辅以桂皮和姜末,林林总总三十六味香料熬制而成。当然卤汁中最重要的是酱油,酱油要选七蒸七晒四十九天发酵后慢慢用篾笼漏子渗出的豆酱原汁。众香凝结为异香,十里飘溢,馨香窜鼻,提神醒脑。“上色”后的香干子入鸡汁汤锅煮熟入味。鸡之选料,必须是食虫蚁、谷穗的地方鸡种,靓汤鲜美,汁稠味浓。最后一道工艺是出锅上篾折在炭火上烘烤。木炭也有讲究,作坊主亲自到山中炭窑边选购,非香樟树木和桎木烧制的硬质白炭不可,文火反复烘烤,过之而糊焦,烤之不足绵软无韧性,更无烤香,火候把握得恰到好处。出灶即浸润在麻油中。麻油是柞树土榨榨出的农村小磨麻油,浓香扑鼻。这样,乌黑油亮、芳香四溢的“五香酱干”便生产出来了。“豆香、卤香、鸡肉香、烤香、芝麻香”,谓之“五香”,其实又何止五香?
五香酱干的制作首要的还是豆腐坯子的制作。民国时期,有一种说法说“方生元”的酱干比“多珍”的好吃,原因在于豆腐的精细制作,即在豆浆凝固时,不是采取用石膏凝固 ,而是用隔夜的次水。均匀凝固的手法不是掺浆、扒浆和提浆,而是反复游动,这是一种更原始的传统制作工艺,名叫“游浆豆腐”。下卤锅之前还要用清水托掉次水味,上麻油是在上篾折烘烤之前,用棉布沾上麻油一片片地涂抹后用手指将麻油轻揉进去,烤一会儿又翻过来涂抹麻油用指揉,接着烤到麻油香渗透到酱干里面去。据行家说,酱干无别巧,味道要出来,巧在卤煮时间的长短要把握得恰到好处;香味无别巧,巧在烤制的原料一定要用木炭以及烘烤的火候。烤到成型的酱干轻咬一角看看,里面是黑色而不是白色。当然,还有更重要的是洁净,有人描述豆腐作坊工人在河边洗襟子布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手拈布的一角在河水中反复摆动,以摆掉布眼里的豆渣,然后要用木擂棰在青石板上棰去次水汁,如此反复十几次,绞干放入木桶中便大功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