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梅艳芳怎么去世的
梅艳芳(Anita
Mui),中国女歌手、演员。1963年10月10日出生于香港,2003年12月30日凌晨因子宫颈癌病逝香港,得年40岁。1968年五岁的梅艳芳开始跟着妈妈所创办的锦霞歌舞团走唱公园、街头、歌剧院。1982年凭借《风的季节》获得第一届新秀歌唱比赛冠军,就此步入娱乐圈,成为香港八零年代最受欢迎的女艺人。
从梅艳芳去世那天开始,其母因女儿死后留给自己的财产太少,就此和梅艳芳生前的经纪人王敏慧、好友刘培基展开了历时半年的遗产争夺战。而在梅艳芳去世4个月后,曾经骗过梅艳芳钱的同胞哥哥梅启明在接受电台采访时,表示梅艳芳并不是病死的,而是有人谋财害命。此后,梅启明不断爆出各种有关梅艳芳死因、遗产、保险存在蹊跷的说法。在这期间,他曾质疑保险公司赔偿存在问题而专门召开记者会,几次声称梅艳芳死因不明并在梅艳芳治疗的医院门口以及灵堂前挂起横幅聚众示威。
参考资料:
http://ent.sina.com.cn/s/h/2006-01-02/0200947725.html
Ⅱ 什么是HPV
HPV病毒是人类乳头瘤病毒的缩写,是一种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是球形DNA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主要类型为HPV1、2、6、11、16、18、31、33及35型等,HPV16和18型长期感染可能与女性宫颈癌有关。
该病毒主要感染区域有人类表皮和粘膜鳞状上皮,至今已分离出130多种,该病毒只侵犯人类,对其它动物无致病性。
(2)90岁老人子宫颈癌扩展阅读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是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目前已分离出130多种,不同的型别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根据侵犯的组织部位不同可分为:
⑴皮肤低危型:包括HPV-1、2、3、4、7、10、12、15等与寻常疣、扁平疣、跖疣等相关;
⑵皮肤高危型:包括HPV-5、8、14、17、20、36、38与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有关,其他还与可能HPV感染有关的恶性肿瘤包括:外阴癌、阴茎癌、肛门癌、前列腺癌、膀胱癌;
⑶黏膜低危型:如HPV-6、11、13、32、34、40、42、43、44、53、54等与感染生殖器、肛门、口咽部、食道黏膜;
⑷黏膜高危型:HPV-16、18、30、31、33、35、39与宫颈癌、直肠癌、口腔癌、扁桃体癌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HPV病毒
Ⅲ 女性常规体检有哪些女性体检除了常规检查还需要什么
定期体检是及早发现疾病、预防疾病的最佳手段。对女性来说,一生中随着年龄增长,生理上的变化会导致不同疾病易发,情况比男性更为复杂,体检更有必要。
未成年:有症状时做B超
中小学生在校体检男女差别不大,由于未发育成熟,因此很多家长认为这个时期只需完成在校体检即可,无须做女性相关检查,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临床上,有的女童腰围明显增粗,家长以为是吃胖了,没有在意,后来发现孩子像妊娠一样,才带她到医院检查,结果是卵巢肿瘤。所以,未成年女性虽然一般不做针对女性方面的体检,但若出现腰腹明显变大、剧烈痛经、腹部摸到包块等情况,就要考虑尽快做额外的体检。一般来说,腹部B超检查,就可以发现卵巢肿瘤、子宫畸形等幼年时期也会发生的疾病。
另外,女性尿道口比较短,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某些肾炎儿童多发,如果常规检查尿常规,就能及早发现血尿等情况,避免恶化到尿毒症。因此,尿常规是各个年龄段的女性体检都不能忽略的,临床上有10%~20%女患者的疾病是在尿常规中首先被发现的。
18~35岁:重点妇科检查和HPV排查
这个阶段女性逐渐步入社会,大部分人开始有性行为,此时学校、单位体检集中在体重、血压、视力、耳鼻喉和常规实验室检查项目,对女性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只要有过性生活,女性都应该做妇科检查、白带常规、宫颈刮片和子宫附件B超,有条件的最好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测(TCT)排查宫颈癌,这些检查可以发现早期子宫颈癌、子宫肌瘤以及阴道炎、宫颈炎等疾病,及早治疗。长期阴道炎、性生活开始早、性伴侣多的女性,可以加做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检查(HPV-DNA),若其结果持续呈阳性,就需要特别注意,把TCT改为半年一次;如果HPV和TCT均为阴性,则可以延长到两年查一次TCT。
这一年龄段并非乳腺癌高发期,每年常规外科触诊和B超相结合就可以了。很多女性体检时发现乳腺增生,便急着找医生治疗,其实,多数增生属良性,跟月经周期有关,不一定非要治疗,也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定期复查并结合乳房自查即可。
血脂、尿酸水平与年龄、饮食等相关,体形不胖、喜好青菜水果、吃肉较少的女性,不一定要将这两项列入检查,但要注意血常规中红细胞、血红蛋白数值,年轻女性较易患贫血。
35岁~50岁:关注乳腺、宫颈、甲状腺和雌激素
乳腺癌从35岁起进入高发期,除了外科触诊和B超,体形肥胖、有家族史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钼靶摄影。如果因为经济或其他原因,也可以选择彩超,它能比红外线乳透更清晰地显示乳腺内部和肿瘤情况,是一种重要而方便的早期诊断乳腺癌手段。
宫颈癌此时开始进入高发期,一定要把宫颈癌检查作为最重要常规项目之一,方法上主要是妇科检查和TCT,若平时存在性交后出血现象,一定要告知医生。
甲状腺疾病女性比男性高发得多,而且甲状腺位置比较深,刚发病时症状不明显,一般人很容易忽略,所以,三四十岁的女性最好能常规做甲状腺B超检查。
现代女性绝经有年轻化趋势,不少人在50岁前就有潮热、烦躁、月经紊乱等症状,可能是卵巢早衰的表现,体内雌激素水平持续降低将会对全身造成不良影响,也容易引起骨质疏松,这都需要女性常规检查性激素才能发现。
另外,随着年龄不断增加,尤其是45岁后,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恶性肿瘤等发生率逐渐升高,女性要对血压、大便常规、血脂、血糖、尿酸、腹部B超、骨密度、肿瘤标志物等愈加重视。
50岁后:注意子宫内膜癌、骨质疏松、心血管和糖尿病
子宫内膜癌是一个50岁以后多发的妇科病,特别是不孕、不生育或者生育年龄晚、肥胖、患高血压、糖尿病的女性,要特别注意。每年必须通过B超看看子宫情况,如有可疑,还需要通过刮宫活检看有没有变异细胞,或做宫腔镜作进一步检查。
绝经后女性随着雌激素水平在体内骤然下降,成为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骨密度也是重点检查项目之一。
老年女性躯体疾病的发生率跟男性趋向一致,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也进入高发期,对此,女性不仅要在医院检测血压和血糖,有条件者最好在家中购置相关仪器,定时检测。
颈部血管监测可以了解血流情况,看看颈部血管内有没有斑块形成,若有斑块容易造成脑梗等,脑超则是检查脑部的供血情况,两者可交替检查。
Ⅳ 二价,四价和九价HPV疫苗有什么区别
一、HPV是什么?一定要打吗?
HPV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根据他的致癌性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而宫颈癌就是由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所引起的。目前,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是仅次于乳腺癌的,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发布全球约每10万人中就有7人因宫颈癌死亡。它的发病高峰期在30岁-59岁,整体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但可观的是,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的一个病因比较明确而且可以预防的“癌症”。大家可一定要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