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公司交的養老金跟自己有關系嗎
公司交的養老金跟自己有關系。
養老保險的繳費模式是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單位為員工繳納一部分養老保險金,員工本人繳納另一部分。這種模式結合了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單位繳納的部分用於社會統籌,個人繳納的部分計入個人賬戶,兩者構成個人未來領取的養老金。單位和個人的繳費確保了養老金的來源和養老保障的可持續性。
養老金的計算方式:
1、個人賬戶養老金:根據個人繳費年限和個人賬戶累計額度計算得出;
2、基礎養老金: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結合個人繳費年限和平均工資水平確定;
3、過渡性養老金:針對某些特定年齡段的退休人員,按照特定公式計算;
4、企業補充養老金:由企業根據自身情況和員工協議額外提供的退休金。
綜上所述,養老保險採取單位與個人共同繳費的模式,其中單位部分用於社會統籌,個人部分計入個人賬戶,這種機制確保了養老金的穩定來源和養老保障體系的持續性,體現了社會共濟與個人責任相結合的原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貳』 個人養老金和企業養老金有什麼區別
個人養老金屬於個人自願繳納的養老保險,從分類上來說,屬於社保的第三支柱。其中第一支柱為基本養老保險,包括職工保險和城鄉居民保險,第二支柱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第三個支柱就是包括個人養老金在內的個人自願開展的各類養老儲蓄了。那麼個人養老金和企業養老金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1、個人承擔的比例不一樣
企業養老金屬於基本養老金,由企業和個人分別承擔,現在一般企業養老金個人承擔的比例大概在8%的樣子,從工資中扣除,而企業承擔的部分達到了16%,這部分進入企業成本,也就是說,整體上來說,個人只承擔了企業養老金大概33%的樣子。其中企業繳納的部分進入社會統籌部分,個人繳納的養老金進入養老金個人賬戶。
但是個人養老金是補充養老保險,全部由個人出資設立。
因此,企業養老金和個人養老金的區別在於個人承擔的比例不一樣。
2、功能不一樣
企業養老金屬於基本養老保險的范疇,屬於第一支柱,承擔了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保障的功能。現在全國企業退休人員中,都是通過年輕時繳納企業養老保險,然後到退休年齡辦理的正式退休手續,然後拿到了養老金。
而個人養老金屬於個人自願的養老保險,屬於自己出資給自己買一份額外的養老保障,屬於輔助養老保險。如果年輕時收入高,那麼就可以再多繳納一份個人養老保險,這樣到退休的時候,就能夠在領到基本養老保險的同時,再領一份個人養老金,這樣有可能讓養老生活過的更好一些。
現在來說,企業養老金規定個人繳納的金額有上限也有下限。如果你的工資超過了當地平均工資的3倍,那麼繳納個人養老金最高限可以達到當地平均工資的三倍。而如果你的工資比較低,最低限可以繳納當地平均工資的60%就可以了。
而現在個人養老金規定,每年繳納的上限是12000元,當然了也可以不繳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