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固定工與合同工在繳納基本養老保險方面有什麼不同
在繳納基本養老保險方面沒有什麼不同,適用的政策法規是一樣的,都是實施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明確的相關規定。
1 .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2.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指繳費達到法定期限且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國家和社會提供物質幫助以保證年老者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的社會保險制度,其目標是實現「老有所養」。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由三部分組成,即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企業固定工與合同工統一參加和執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3.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十五年。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五年後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繳費至滿十五年。
4.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個人在達到法定的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前離境定居的,其個人賬戶予以保留,達到法定領取條件時,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其中,喪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可以在其離境時或者離境後書面申請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收到申請後,應當書面告知其保留個人賬戶的權利以及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後果,經本人書面確認後,終止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並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⑵ 中國的養老金制度是固定給付繳費養老金
養老金的繳納和給付不是固定的,因為我國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隨著社平工資或個人收入的變動而變化的,各地區也有差異,同樣,退休養老金因地區、時間、基數、個人繳費總額等方面不同,領取退休金就不同。
⑶ 農民也是固定工作,為什麼沒有退休金希望社會關注一下這個問題。
有的,滿70多歲每月有一百元了,買鹽是吃不完了,很多農民還在誇GF政策好不用交公糧和提留款了,你還能說什麼呢?城裡人退休天天跳舞,農村人干不動了就到城裡掃大街,力量不同待遇也不一樣。
⑷ 父母每月有固定的養老金,兒子還需要盡怎樣的贍養義務
贍養分物質贍養和精神贍養。
老人物質生活自足,就多些精神贍養。
常回家看看,做些專力所能及的事屬,如歌詞所說的,按按肩膀揉揉肩,刷刷筷子洗洗碗,嘮叨嘮叨生活和工作的事。兒女平安老人就知足了。
老人身體若好,條件允許,可陪著去旅遊。
重視體檢。
⑸ 退休養老保險每月固定嗎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固定工和勞動合同制職工繳納養老保險的起始時間不同。
固定工是指1986年9月30日以前在國家計劃指標內由勞動(人事)部門分配到國有或縣以上集體單位工作的正式職工,以及1986年9月30日以前入伍、復員、轉業、退伍後到國有或縣以上集體單位工作的正式職工。《勞動法》實施之後,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都是勞動合同制職工。固定工繳納養老保險的時間,雖然一些地方在八十年代後期開始退休費用統籌,但是個人並不繳費,實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個人繳費始於1991年國務院《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1991]33號)發布之後,自1992年開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時間不一),最晚不超過1993年初。
1986年7月12日,國務院國發(1986)77號發布了四個決定,其中包括《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自1986年10月1日起執行,招用的職工均為勞動合同制職工,企業和個人均需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國務院
《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
國發[1991]33號
二、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步建立起基本養老保險與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和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相結合的制度。改變養老保險完全由國家、企業包下來的辦法,實行國家、企業、個人三方共同負擔,職工個人也要繳納一定的費用。
國務院
《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
國發【1986】77號
第二十六條國家對勞動合同制工人退休養老實行社會保險制度。退休養老基金的來源,由企業和勞動合同制工人繳納。退休養老金不敷使用時,國家給予適當補助。企業繳納的退休養老基金,在繳納所得稅前列支,繳納的數額為勞動合同制工人工資總額的15%左右,由正式開戶銀行按月代為扣繳,轉入當地勞動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社會保險專門機構在銀行開設的「退休養老基金」專戶。對逾期不繳者,按照規定加收滯納金。勞動合同制工人繳納的退休養老基金數額為不超過本人標准工資的3%。由企業按月在工資中扣除,向當地勞動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社會保險專門機構繳納。退休養老基金存入銀行的款項,按照城鄉居民個人儲蓄存款利率計息,所得利息轉入退休養老基金項下。
⑹ 國家養老保險的政策和規定
2018年養老保險政策及規定:
1.繳交比例方面:企業繳費額=核定的企業職工工資總額×20%;職工個人繳費額=核定繳費基數×8%(目前為8%);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22%繳納。
2.個人繳費全部和單位繳費的3%計入個人養老帳戶,單位繳納的19%劃轉為社會統籌,而新政策將單位繳費的3%也劃入社會統籌用來解決養老空帳問題。
3.個體勞動者(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繳費額=核定繳費基數×18%。
其中:繳費比例分作以企業參保和以個體勞動者參保兩類:各類企業按職工繳費工資總額的20%繳費,職工按個人繳費基數的8%繳費。職工應繳部分由企業代扣代繳。
4.個體勞動者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按繳費基數的18%繳費,全部由自己負擔。核定繳費基數則以本省上年度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簡稱省社平工資)為基準。
5.企業職工凡工資收入低於省社平工資60%的,按60%核定繳費基數;高於省社平工資60%的,按實際工資收入核定繳費基數,但是最高不得高於省社平工資的300%。
6.個體勞動者可以在省社平工資以上至300%的范圍內,自主確定繳費基數。
7.單位必須按照規定為員工繳納養老保險,不繳納屬於違法行為。
中國社會養老保險體制構架按照人口類型可分為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和農村養老保險三大部分。中國最初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即是城鎮養老保險制度。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保險制度是從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中分離出來的,其後,在制度變革過程中又經歷了合並和分離的過程。
2014年12月23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上關於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中明確,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建立與城鎮職工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養老金「雙軌制」矛盾將從制度和機制上得以化解。
⑺ 基礎養老金是固定的
人社部宣布的是調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
城鎮職工退休後的養老金是按以下辦法計發的:
目前政策,退休以後的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老金組成(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參加工作的,還有過渡性養老金)。
計算方法如下一一
一、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⑻ 中國現行退休金計劃是固定福利型還是固定繳費型
這個是根據國家的政策來執行的。
⑼ 養老金固定繳款計劃 是什麼意思啊
Defined Contribution Plan
養老金固定繳款計劃
一種養老金計劃,每年為員工預留若干金額或若干百分比的專資金,以支付有關養老福利屬。
但對員工無需支付罰款提取資金的時間及形式有限制
===========================================
柳浪聞鶯各位芝麻竭誠為您解答
您的採納是我們堅持網路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