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遼寧省平均養老金

遼寧省平均養老金

發布時間:2020-12-17 00:40:24

『壹』 遼寧省一般養老金保險交多少錢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養老保險用人單位一般每月8號之前繳納費用。
相關規定:
2011年7月實施的《社會保險法》已明確規定,每月前5日內申報,申報後3日內繳費,即申報繳費為每月8號之前。如遇法定假日等特殊情況,則正常順延。
比例:
養老保險月繳費金額=養老保險繳費基數*養老保險繳費比例
需要注意的是,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和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組成的。
養老保險繳費比例一般以百分比的形式出現,而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相關的規定如下:職工個人以上年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用人單位以職工個人繳費基數之和為繳費基數。
政策規定:
當職工上年月平均工資收入低於上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60%時,以上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費基數;職工本人上年月平均工資高於本市上年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以本市上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作為用人單位和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基數,超過300%的部分,不作為用人單位和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基數,也不作為計發社會保險待遇的基數。
用人單位和職工補繳社會保險費時,補繳的基數按照職工各年度的實際工資收入和有關規定確定。
對於新參加工作(包括職工流動到新單位)的職工,其用人單位和職工以職工本人取得的第一個月工資收入作為繳納社會保險費基數。當職工工資收入低於上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60%時,以上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費基數;職工工資收入高於本市上年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以本市上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作為用人單位和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基數。
【社會保險法解讀】
1、用人單位的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
關於繳費基數,有的地方以企業工資總額為繳費基數,如遼寧、吉林、河南、浙江等多數省、市;有的地方以全部職工繳費工資之和為基數,如北京、天津、深圳等部分省、市。用人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一般不超過企業工資總額的20%,具體比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目前,遼寧省用人單位的繳費比例為21%。用人單位繳納的社會保險費計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用於當期的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支付,實行現收現付。
2、職工個人的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
職工個人按照本人繳費工資的8%繳費,計入個人賬戶,繳費工資為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月平均工資超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低於當地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60%計算繳費工資基數。職工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全部計入個人賬戶,形成個人賬戶基金,用於退休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發放。目前,個人賬戶實際上是「空賬」運行,每年按照一年期存款利率計算收益,遼寧自2001年開始試點做實個人賬戶。
3、靈活就業人員的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
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為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繳費比例為20%,其中8%計入個人賬戶。

『貳』 遼寧省養老保險電話是多少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按照國家統一部署,今內年遼寧將繼續提高容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和城鎮居民醫保政府補助標准,遼寧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有望實現「十三連漲」。
從2004年起,遼寧開始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經過連續12年的調整,由2004年的月人均531元提高到2016年的月人均2304元。2016年,全省企業養老保險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並軌後,按略高於6.5%的標准提高了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遼寧參加企業養老保險的人數達到了1699.1萬人,退休人員達到642.4萬人,去年年底,我省用於企業退休人員養老保險總支出已達到1790億元。
省人社廳表示,從國家人社部工作計劃來看,今年國家還將繼續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但具體調整幅度、標准還未出台政策。遼寧目前已按國家計劃著手進行前期准備工作,待國家政策出台後,我省將立即執行,並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叄』 2021年沈陽市養老金按遼寧省平均工資發放,是真的嗎

2021年沈陽市養老金難,遼寧省平均工資發嗎?發放是真的嗎?是。

『肆』 2017年遼寧省退休養老金是多少

按月領取: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 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專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注意:基屬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伍』 遼寧省基本養老金是多少

各地略有不同,詳情請撥當地勞動與社會保障咨詢電話 12333

成都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實施辦法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

成都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實施辦法

《成都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實施辦法》已經2006年11月8日市政府第89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二○○六年十一月十八日

成都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實施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目的依據)
為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保障勞動者離退休以後的基本生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和《四川省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施辦法》的規定,結合成都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適用范圍)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適用范圍:
(一)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各類城鎮企業、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以下簡稱企業)和與之建立勞動關系的法定退休年齡內的勞動者(以下簡稱職工);
(二)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法定退休年齡內的城鎮個體工商戶及其僱工,城鎮自由職業者、城鎮靈活就業人員(以下簡稱個體參保人員);
(三)參加了本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企業離休、退休(含退職,下同)人員,個體參保領取基本養老金人員;
(四)法律、法規規定或經省、市政府批準的其他單位和人員。
第三條(原則)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制度。
第四條(權利義務)
企業和職工、個體參保人員應當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並按規定按月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不得減免。
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和個體參保人員,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及規定的繳費年限,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第五條(管理主體)
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主管全市養老保險工作,區(市)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養老保險工作。勞動保障部門所屬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承辦基本養老保險管理的具體事務。
第二章基本養老保險費
第六條(繳費基數和比例)
企業職工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共同繳納,個體參保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本人繳納:
(一)企業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按全部職工繳費工資總和作為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為20%。
(二)職工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按本人上月工資作為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為8%。職工本人工資按國家統計部門規定的列入工資總額統計的項目確定。職工本人上月工資超過上一年四川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部分,不計入繳費基數。職工本人上月工資低於上一年四川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按60%計算繳費基數。
(三)個體參保人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按上一年四川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為20%。對未享受社會保險補貼的個體參保人員,繳費基數實行逐年過渡到位,2006年,繳費基數可按上一年四川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80%、100%確定;2007年,繳費基數可按上一年四川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80%、100%確定;2008年起,繳費基數按上一年四川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確定。
(四)城鎮個體工商戶按其僱工繳費基數的12%為其僱工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僱工個人按本人繳費基數的8%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五)職工和個體參保人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至符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並辦理退休或領取基本養老金手續之月為止。
第七條(繳費列支渠道)
企業為職工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從企業管理費中列支。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所在企業在發給其工資時代扣代繳。企業和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從納稅義務人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第三章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第八條(個人賬戶建立)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國家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發布的社會保障號碼(國家標准GB11643-89),為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和個體參保人員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以下簡稱個人賬戶)。
第九條(個人賬戶規模)
從2006年1月1日起,職工個人賬戶按本人繳費工資的8%建立,全部由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形成。個體參保人員按其繳費基數的8%建立和記入個人賬戶。
個人賬戶儲存額包括:
(一)2005年12月31日以前按原規定建立的個人賬戶的本金和利息;
(二)2006年1月1日以後做實的個人賬戶的本金和收益;
(三)2006年1月1日以後未做實的個人賬戶的本金和利息。
第十條(個人賬戶收益)
做實的個人賬戶儲存額,按照國家規定運營,並計算收益。
2005年12月31日以前的個人賬戶儲存額,以及2006年1月1日以後未做實的個人賬戶儲存額,按規定的記賬利率每年計算一次利息,所計利息並入個人賬戶儲存額。
個人賬戶儲存額的記賬利率根據四川省的有關規定執行。
職工退休和個體參保人員領取基本養老金後,個人賬戶儲存額余額繼續計息。
第十一條(個人賬戶保留)
職工、個體參保人員中斷、終止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個人賬戶予以保留,個人賬戶儲存額連續計算利息。
第十二條(個人賬戶轉移)
職工、個體參保人員在本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范圍內流動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做實的個人賬戶儲存額隨同轉移,未做實的個人賬戶儲存額不轉移。跨本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范圍流動的,按國家和省的規定辦理轉移手續。
已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和個體參保人員,調入或招入已建立養老保險制度的機關事業單位的,應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個人賬戶中的全部儲存額;調入或招入未建立養老保險制度的機關事業單位的,暫不轉移個人賬戶,繼續由調出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管理。
第十三條(儲存額用途)
個人賬戶儲存額用於職工本人退休和個體參保人員本人領取基本養老金以後支付個人賬戶養老金,或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以及死亡後一次性支付個人賬戶儲存額,不能提前支取。
第十四條(出境人員個人賬戶退還)
職工在職期間出國、出境定居的,按個人賬戶實際儲存額一次性退給本人,同時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個體參保人員領取基本養老金前出國、出境定居的,其以個體參保人員身份參保繳費期間,按規定個人繳納的全部基本養老保險費(含個人賬戶的收益和利息)一次性退給本人,同時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第十五條(個人賬戶繼承)
職工退休前死亡,其個人賬戶儲存額中的個人繳費部分,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一次性支付給法定繼承人或指定的受益人。2005年12月31日以前從企業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中記入個人賬戶部分,並入社會統籌基金。
個體參保人員在領取基本養老金前死亡,其以個體參保人員身份參保繳費期間,按規定個人繳納的全部基本養老保險費(含個人賬戶的收益和利息),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全部一次性支付給法定繼承人或指定的受益人。
企業退休人員、個體參保領取基本養老金人員死亡,其個人賬戶儲存額余額按規定計算的繼承額,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一次性支付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的受益人。
第十六條(社會保險卡)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向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和個體參保人員發給社會保險卡,職工和個體參保人員可以持卡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查詢本人個人賬戶儲存額等參保信息。職工和個體參保人員應當妥善保管社會保險卡,遺失或破損須及時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重領。
第四章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七條(待遇范圍)
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包括基本養老金、喪葬補助費、一次性撫恤金。
基本養老金中的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調節金由社會統籌基金支付;個人賬戶養老金由個人賬戶儲存額支付,個人賬戶儲存額不足支付的,在社會統籌基金中列支。
第十八條(領取養老金條件)
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和個體參保人員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條件,按國家和省的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計發辦法)
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個體參保人員到達規定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的當月辦理領取基本養老金手續,從次月起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從2006年1月1日起,基本養老金按以下辦法計發:
(一)1996年1月1日以後參加工作,個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以上的職工和個體參保人員的基本養老金計算公式為: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職工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個體參保人員到達規定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不發給基本養老金;其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實際繳費年限每滿1年再發給1個月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並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二)1995年12月31日以前參加工作,個人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以上的職工和個體參保人員的基本養老金計算公式為: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調節金。
(三)1995年12月31日以前參加工作,個人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0年不滿15年的職工和個體參保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本條第(二)項的規定計發。
職工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個體參保人員到達規定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0年,不發給基本養老金;其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實際繳費年限每滿1年再發給1個月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並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四)相關計算公式:
1.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四川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1%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四川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按從1990年1月1日以後至職工辦理退休手續或個體參保人員辦理領取基本養老金手續當年,歷年繳費中的當年本人繳費工資與對應的職工平均工資比值的平均數確定。本人歷年繳費工資指數,2005年以前按2001年市政府發布的《成都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實施辦法》(市政府令第83號)的規定執行;2006年起按歷年繳費中的當年本人繳費工資與上一年四川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比值確定。
2.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表退休年齡計發月數退休年齡計發月數退休年齡計發月數40歲23351歲19062歲12541歲23052歲18563歲11742歲22653歲18064歲10943歲22354歲17565歲10144歲22055歲17066歲9345歲21656歲16467歲8446歲21257歲15868歲7547歲20858歲15269歲6548歲20459歲14570歲5649歲19960歲13950歲19561歲1323.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四川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1995年12月31日以前未建立個人賬戶的累計繳費年限×1.3%
4.調節金
調節金=70元×計算比例
計算比例從2006年起至2010年每年分別為90%、70%、50%、30%、10%。2011年起不再計發調節金。
第二十條(養老金限額)
退休人員、個體參保領取基本養老金人員按本辦法第十九條規定計算的基本養老金,不得超過退休時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第二十一條(過渡期計發方式)
對在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5年過渡期間退休和個體參保辦理領取基本養老金手續的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本辦法計發辦法與原計發辦法對比計算確定:
(一)本辦法計發辦法與原計發辦法對比計算時,原計發辦法計算基礎養老金的上一年成都市職工月平均工資基數統一使用2005年成都市職工月平均工資。
其中政策性關閉、破產企業提前退休人員,困難國有企業軍轉幹部提前退休人員,企業因病或非因工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退職人員計算基本養老金時,原計發辦法應按規定每提前一年扣減2%的基本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除外),本辦法計發辦法不再扣減。
(二)在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中當年退休的,按本辦法計發辦法計算的基本養老金高於按原計發辦法計算的基本養老金部分,在原計發辦法計算的基本養老金基礎上,分別按10%、30%、50%、70%、90%的比例加發,一次核定後不再重新計算。
(三)在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中當年退休的,按本辦法計發辦法計算的基本養老金,低於按原計發辦法計算的基本養老金部分,予以補齊發給。
第二十二條(離休待遇)
符合離休條件的人員,離休待遇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第二十三條(原養老金發放)
2005年12月31日以前已經離休、退休和個體參保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人員(含符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應辦理領取基本養老金手續而未辦理的人員),不按本辦法計發辦法計算基本養老金,仍按原計發辦法的標准發給基本養老金,同時執行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
第二十四條(養老金調整)
退休和個體參保領取基本養老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調整,按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執行。
企業離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調整,按國家和省對企業離休人員的專項規定執行。
調整增加的基本養老金,按規定分別從個人賬戶儲存額余額和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基金中列支。
第二十五條(喪葬撫恤)
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離休、退休人員和個體參保領取基本養老金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後,其親屬要在15個工作日內向支付其基本養老金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報告。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在接到報告並審核死亡證明材料有效後,應及時辦理支付喪葬補助費和一次性撫恤金的手續,同時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一)喪葬補助費標准:離休人員按本人死亡當月基本養老金的10個月計發。其中本人基本養老金低於上一年四川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按死亡時上一年四川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10個月計發。退休人員和個體參保領取基本養老金人員按本人死亡時上一年四川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個月計發。
(二)一次性撫恤金標准:離休人員按本人死亡當月基本養老金的10個月計發。退休人員和個體參保領取基本養老金人員按本人死亡當月基本養老金的8個月計發。
(三)喪葬補助費和一次性撫恤金領取條件、支付辦法等按有關規定執行。
(四)離休、退休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由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付喪葬補助費和一次性撫恤金後,企業不再承擔喪葬補助費和一次性撫恤金。
第二十六條(禁止重復參保)
參保人員只能享受單一的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參保人員不得重復參保。
第五章企業年金
第二十七條(企業年金)
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具備條件的企業,可為職工建立企業年金。
企業年金基金實行完全積累,採取市場化的方式進行管理和運營。企業年金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企業繳費在工資總額4%以內的部分可以從成本中列支。
企業年金方案和基金管理合同應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備案。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要切實做好企業年金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六章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
第二十八條(基金來源)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來源:
(一)企業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
(二)職工、個體參保人員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
(三)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利息收入、運營收益;
(四)基本養老保險費滯納金;
(五)按規定從外地轉入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
(六)財政補貼;
(七)其他收入。
第二十九條(基金支付范圍)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支付范圍:
(一)納入統籌項目內的基本養老金;
(二)按規定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增加的基本養老金;
(三)離休、退休人員和個體參保領取基本養老金人員死亡後,按有關規定支付的喪葬補助費、一次性撫恤金;
(四)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時以及死亡後一次性支付個人賬戶儲存額;
(五)按本辦法第十九條規定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時支付的一次性費用;
(六)按規定轉往外地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
(七)國家規定的其他支出。
第三十條(基金管理)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應納入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專戶存儲,專款專用,禁止擠占挪用。
第三十一條(基金監督)
勞動保障、財政部門應認真履職、密切配合、依法監督,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加強基金管理和日常稽核。審計部門應加強對基金的審計監督。
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二條(滯納金)
企業未按規定繳納和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不繳納的,除補繳欠繳數額外,從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2‰的滯納金。滯納金並入社會保險基金。
第三十三條(行政處罰)
企業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報應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數額時,瞞報工資總額或者職工人數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並處瞞報工資數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騙取社會保險待遇或者騙取社會保險基金支出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退還,並處騙取金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四條(責任追究)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章附則
第三十五條(時間界定)
本辦法所稱以前、以後、以上、以下、以內,均包括本數。
第三十六條(實施細則)
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市財政部門根據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報市政府備案。
第三十七條(解釋機關)
本辦法應用中的具體問題由成都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八條(與上位法的銜接)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實施辦法有關內容的調整,國務院和四川省政府已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十九條(施行日期)
本辦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2001年3月13日市政府發布的《成都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實施辦法》同時廢止。

===================================================
免責聲明:
本站(law-lib.com)法規文件均轉載自:
政府網站、政報、公報、國內媒體等公開出版物。
對本文的真實性、准確性和合法性,
請核對正式出版物、發文原件和轉載來源
本文來源:http://www.cheng.gov.cn/wenjian/detail.jsp?id=1049&ClassID=0201050103
網站聯系:0571-88086486、88312697或發電子郵件

『陸』 遼寧省2014年退休養老金怎麼計算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內指容數


遼寧2014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方案細則

  1. 符合勞人險【1983】3號文件規定的建國前參加工作的退休老工人,每人每月增加130元。


2.1949年1月1日至9月30日參加工作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125元。


3.1949年10月1日至1953年12月31日參加工作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120元。


4.1954年1月1日後參加工作、2008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118元。退職人員每人每月增加100元。


5.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95元。退職人員每人每月增加80元。


6.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退休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25元。退職人員每人每月增加20元。

『柒』 遼寧省退休人員在2017年上漲退休金細則是多少

遼寧省2017年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還沒有出台。

2017年4月13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發出《關於2017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人社部發〔2017〕30號),從2017年1月1日起,對2016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調整基本養老金,總體調整水平按照2016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5%左右確定。要求各地區要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合理確定調整水平和調整辦法,於2017年5月31日前報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審批後組織實施。

當前,遼寧省的具體方案還沒有發布,如何調整還不明確,請耐心等待。

『捌』 遼寧省,工齡30年,基本養老保險33600元左右,退休大約開多少工資

目前政來策,退休以後的養老金由源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老金組成(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參加工作的,還有過渡性養老金)。
計算方法如下:
一、基礎養老金=(參保人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因為,目前不知道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額和你的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繳費年限,以及養老金個人帳戶上的儲存額,所以無法准確計算退休時能拿多少養老金。
(註:
①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②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是指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人員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平均值,稱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它是由參保人每年的繳費基數除以當地上年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得出繳費當年的繳費工資指數,如此每年計算一次,到退休時,把每年的繳費工資指數相加,然後再除以實際繳費年限得出的。)

『玖』 2017年遼寧省退休養老金多少

按照國家統來一部署,今年源遼寧將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和城鎮居民醫保政府補助標准,遼寧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有望實現「十三連漲」。
從2004年起,遼寧開始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經過連續12年的調整,由2004年的月人均531元提高到2016年的月人均2304元。2016年,全省企業養老保險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並軌後,按略高於6.5%的標准提高了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遼寧參加企業養老保險的人數達到了1699.1萬人,退休人員達到642.4萬人,去年年底,我省用於企業退休人員養老保險總支出已達到1790億元。
省人社廳表示,從國家人社部工作計劃來看,今年國家還將繼續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但具體調整幅度、標准還未出台政策。遼寧目前已按國家計劃著手進行前期准備工作,待國家政策出台後,我省將立即執行,並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閱讀全文

與遼寧省平均養老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壽早餐吃多少 瀏覽:810
孝敬父母的事作文200 瀏覽:599
中老年人跑車多少錢 瀏覽:860
老年人活動中心管理使用辦法 瀏覽:474
沈陽2017年退休金記算 瀏覽:651
什麼水果長壽不老 瀏覽:761
關於孝敬孝道感恩的段落 瀏覽:178
各各城市養老保險金 瀏覽:530
怎樣治療老年人痴呆 瀏覽:518
東莞哪個醫院能做體檢報告 瀏覽:580
供銷社下崗職工怎麼交養老金 瀏覽:79
老年人摔倒用什麼自救 瀏覽:648
天津的最低養老保險 瀏覽:397
五歲孩子常規體檢哪些項目 瀏覽:693
居民養老保險有繳費年限的嗎 瀏覽:354
養老機構上牆制度與職責有哪些 瀏覽:859
父母親用英語怎麼能記得快 瀏覽:89
江西省哪個地方養老最好 瀏覽:456
常州老年大學學費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747
老年人股骨骨折了晚上睡不好 瀏覽: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