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農村戶口可以自己交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嗎
可以。
1、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
2、社保繳費比例一般如下:
養老保險:單位20%,個人8%;
醫療保險:單位8%,個人2%;
失業保險:單位2%,個人1%。
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各在1%左右,個人不需要繳納。
3、繳費基數按個人工資水平(在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300%—60%范圍)來確定,不得低於最低繳費標准。假如繳費基數2000,那麼養老,個人出2000*8%=160,單位出2000*20%=400,其它照些計算。
(1)農村人可以交養老統籌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的作用有以下:
1、有利保證勞動力再生產
通過建立養老保險的制度,有利於勞動力群體的正常代際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長勞動力順利就業,保證就業結構的合理化。
2、有利於社會的安全穩定
養老保險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人數也越來越多,養老保險保障了老年勞動者的基本生活,等於保障了社會相當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
3、有利於促進經濟的發展
各國設計養老保險制度多將公平與效率掛鉤,尤其是部分積累和完全積累的養老金籌集模式。勞動者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的數額,與其在職勞動期間的工資收入、繳費多少有直接的聯系,這無疑能夠產生一種激勵勞動者的職期間積極勞動,提高效率。
❷ 農村戶口可以一次性繳納養老保險嗎
農村戶口可以一次性繳納養老保險。 新農村養老保險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 新農村村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可以分別按照5%、10%、20%、30%的比例按年繳費,具體繳費比例由參保居民自主選擇,交費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1.定期交費。 在收入比較穩定或比較富裕的地區和人群採用這種方式。如鄉鎮企業可按月、按季交納保費,富裕地區的農民可按半年或按年交納保費,其交費額既可以按收入的比例,也可以按一定的數額交納。
2.不定期交費。 多數地區因收入不穩定而採取的方式。豐年多交,欠年少交,災年緩交。家庭收入好時交,不好時可不交。
3.一次性交費。 多數是歲數偏大的農民,根據自己年老後的保障水平將保費一次交足,一直到60歲以後按規定領齲 (2)農村人可以交養老統籌擴展閱讀: 國家出台補繳養老保險費新政策,對未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單位和人員及中斷繳費企業和人員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做出明確規定,為各類人員補繳以前中斷期間的養老保險費,接續養老保險關系提供了政策依據。
只要男滿45歲,女滿40歲即可進行養老保險補繳,但一次最多隻能補繳10年,需繳納62952元。而男滿60歲女滿55歲則可以一次性補繳15年,需繳納94428元。到法定年齡後,根據各地情況每月可領取800-1300元的養老保險,若每月1300元,則需6年回本。若每月800元,則需9.8年回本。
❸ 農村戶口可以繼續交養老保險嗎
農村戶口抄可以繼續交養老保險。
1、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
2、社保繳費比例一般如下:
養老保險:單位20%,個人8%;
醫療保險:單位8%,個人2%;
失業保險:單位2%,個人1%。
3、繳費基數按個人工資水平(在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300%—60%范圍)來確定,不得低於最低繳費標准。假如繳費基數2000,那麼養老,個人出2000*8%=160,單位出2000*20%=400。
(3)農村人可以交養老統籌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❹ 農村人想交社會養老保險怎麼辦
目前在農村想交養老保險,可以去鎮政府民政部門去咨詢,不過都是統一辦理的,一次性把錢交夠。
不過,現在網路發達,你可以通過支付寶交養老保險,方便快捷。
❺ 農村戶口怎麼交城鎮職工養老保險
基本養老保險分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兩種。對於戶口在農村的居民,只能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1、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
2、社保繳費比例一般如下:
養老保險:單位20%,個人8%;
醫療保險:單位8%,個人2%;
失業保險:單位2%,個人1%。
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各在1%左右,個人不需要繳納。
3、繳費基數按個人工資水平(在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300%—60%范圍)來確定,不得低於最低繳費標准。
假如繳費基數2000,那麼養老,個人出2000*8%=160,單位出2000*20%=400,其它照些計算。
(5)農村人可以交養老統籌擴展閱讀:
辦理條件
1、具有本市戶籍且年滿16周歲及以上,60周歲以下的人員(全日制在校學生、參加其他養老保險、享受其他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除外);
2、2009年8月31日前年滿60周歲以上且沒有享受其他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
申報材料
1、戶口簿原件及復印件(主頁、本人頁、增減頁);
2、本人居民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3、銀行卡原件及復印件;
4、如是重度殘疾人員還需提供一、二級殘疾證原件及復印件;
5、如是獨生子女家庭還需提供戶籍所在地計生辦出具的獨生子女資格確認表。
辦理程序
1、 每月1-20日申請人向戶籍所在地的鄉鎮社保所提出申請;
2、 社保所在收到申請材料後,當場予以審核。對符合條件的進行參保登記。不符合條件的,退還資料給申請人並說明原因;
3、 參保人員達到退休年齡的當月,並足額繳納養老保險費後,1-20日到申報地社保所進行養老保險待遇資格初審;
4、 鄉鎮社保所對養老待遇資格初審合格人員的相關材料報縣社保局居民養老科,居民養老科1-24日進行資格復審;
5、 縣社保局按月支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參考資料: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網路
❻ 農村戶口可以一次性繳納養老保險嗎
農村戶口的養老保險不可以一次性補交。
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6)農村人可以交養老統籌擴展閱讀:
基本作用:
養老保險是以老年人的生活保障為指標的,通過再分配手段或者儲蓄方式建立保險基金,支付老年人生活費用。它的實施具有以下作用:
1、保證勞動力再生產
通過建立養老保險的制度,有利於勞動力群體的正常代際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長勞動力順利就業,保證就業結構的合理化。
2、有利於社會的安全穩定
養老保險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人數也越來越多,養老保險保障了老年勞動者的基本生活,等於保障了社會相當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
3、有利於促進經濟的發展
各國設計養老保險制度多將公平與效率掛鉤,尤其是部分積累和完全積累的養老金籌集模式。勞動者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的數額,與其在職勞動期間的工資收入、繳費多少有直接的聯系,這無疑能夠產生一種激勵勞動者的職期間積極勞動,提高效率。
❼ 農村人可以自己交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嗎
1、《社會保險法》規定,基本養老保險包括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鎮居民版社會養老保險、新型農村權社會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包括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三個險種。
2、三個險種分別覆蓋不同的人群,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主要覆蓋企業職工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主要覆蓋未參加職工醫保的城鎮戶籍居民;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合作醫療主要覆蓋農村戶籍的居民。
3、對於農村戶籍的居民如果以個人身份參加社保,可在戶籍地參加當地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憑本人身份證到當地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如果當地的新農合是當地衛計部門管理的,可憑本人身份證到當地的合管辦辦理新農合的參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