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商業性養老保險每年繳納1萬,20年後有25萬的回報合適嗎
商業養老保險每年繳納1萬塊錢,20年以後有25萬回報,合適嗎?我認為這個商業性的養老保險,它能夠當做大家社保的一種補充性的養老保險來使用。換句話說大家在擁有社保的前提下,能夠去購買一份商業性的養老保險,自然實際這一商業性養老保險是怎樣回報的,是由各大車險公司自主制訂的,因為他事實上叫保險更多它是一種產品。
❷ 年金型商業養老保險
商業養老保險是以獲得養老金為主要目的的長期人身險,它是年金保險的一種特殊形式,又稱為退休金保險,是社會養老保險的補充。商業性養老保險的被保險人,在交納了一定的保險費以後,就可以從一定的年齡開始領取養老金。這樣,盡管被保險人在退休之後收入下降,但由於有養老金的幫助,他仍然能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選擇哪一種商業養老保險產品則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而定。保險專家介紹,目前市場上有養老功能的保險產品主要分為傳統型、兩全型、投連型和萬能型等四種。傳統型養老保險的預定利率是固定的,並且以年金產品居多;兩全型產品兼具保障和分紅功能,對抵禦通貨膨脹有很好的效果;投連型產品的話,不設保底收益,不過保險公司要收取賬戶管理費等費用,盈虧由投保人自己負責;萬能型產品一般有保底收益,保險公司也要收取保單管理費、初始費等費用,此類產品適合長期投資,一般要在5年以上才能看到投資收益。第二、應該買多少最好:保額在20萬元左右即可需要購買多少商業養老保險比較合適呢?保險專家介紹,商業養老保險提供的養老金額度應佔到全部養老保障需求的25%-40%.因此,建議消費者在擁有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購買保額在20萬元左右的商業養老保險比較合適。對於商業養老保險的繳費方式和繳費期限,保險專家介紹,商業養老保險除了一次性躉繳以外,還有分3年、5年、10年和20年等幾種期繳方式。專家建議消費者應該適當縮短繳費期限,這樣的話所需繳納的保費總額將會低不少。怎麼領取養老金是消費者購買商業養老保險最關注的地方,這部分大致包括養老金的領取年齡、領取方式以及領取年限。領取年齡在投保時可與保險公司約定,目前市場上一般限定50歲、55歲、60歲和65歲等幾個年齡段;領取方式則分為一次性領取、年領和月領等三種;對於養老金的領取年限,各家保險公司各不相同,有的規定20年,有的規定可以領到100歲,有的規定可以領至身故。對於商業養老保險買多買少是根據自己的實際經濟情況而定的,可多買,也可以少買,這是自由的。對於保險公司的分紅,是根據每家保險公司的盈利狀況而定,可有可無,具有明顯的不確定性.買保險最重要是買到適合自己的商業養老保險。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❸ 社保和商業養老保險到底有什麼區別哪個更劃算
社保是我們每一個員工最基本的權利,社保又稱之為「社會保障」,顧名思義它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保障,而不是保險。而且繳納社保是我們每個職工都要盡到的義務,同樣也是一份權利,只要你在單位就職,那麼你所在的單位就必須給你繳納社保,這是我們無法選擇。
換句話說,如果你單買商業養老保險而不買社保,那麼多年之後,你可以領到的商業養老金沒有變化,而物價已經上漲到更高層次,這就意味著你的商業養老金已經大大貶值。
所以筆者在此要強調一點,千萬不要把商業養老保險作為主要保險,如果要購買商業養老保險,那麼就一定要先購買社保。如果經濟條件不好的,可以不考慮商業養老保險,因為它並非強制性措施,但如果你的經濟條件允許,多選擇一份養老保險也是不錯的決定,可以說這也是一種明智的投資想法。
❹ 商業養老保險的缺點有哪些
居民在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可以相應的投保商業養老保險,不過商業養老保險也有自身的缺點。商業養老保險的缺點主要有哪些呢?商業養老險主要可以分為四種,這四種養老險都具有自身的缺點。對於養老金教育金等收益保險問題,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2020年收益率最高的8款養老和教育金榜單
傳統型養老險缺點:很難抵禦通脹的影響。因為購買的產品是固定利率的,如果通脹率比較高,從長期來看,就存在貶值的風險。
分紅型養老險缺點:分紅具有不確定性,也有可能因該公司的經營業績不好而使自己受到損失。要挑選一家實力強,信譽好的保險公司來購買該類產品。保險公司哪家強,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最新榜單!全國十大保險公司排名
萬能型壽險缺點:存取靈活是優勢也是缺點,對儲蓄習慣不太好、自製能力不夠強的投資人來說,可能最後存不夠所需的養老金。有哪些好的壽險推薦,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最新榜單!全國保險公司熱門人壽險排名!
投資連結保險缺點:是保險產品中投資風險最高的一類,如果受不了短期波動而盲目調整,有可能損失較大。
保哥提示:商業養老保險的缺點主要集中在傳統型養老險、分紅型養老險、萬能型養老險和投資連結養老險身上。商業養老險主要可以分為四大類,這四種類型的養老險並非適合所有人,居民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