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拜泉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電話
五七工」指的是上世紀60、70年代在省內國有企業從事生產自救或企業輔助性崗位工作的人員
一、什麼是「五七工」、「家屬工」?
「五七工」、「家屬工」是指上世紀七十年代,曾在石油、煤炭、化工、建築、建材、交通、運輸、冶金、有色、制葯、紡織、機械、輕工、農、林、水、牧、電、軍工這19個行業的國有企業中從事生產自救或企業輔助性崗位工作的,和城鎮街道居民委自行組建的從事生產自救工作的具有城鎮常住戶口、未被勞動部門錄用、沒有企業正式職工身份、未參加過基本養老保險統籌的人員。
這些人員多數是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初響應毛主席「五七」指示,走出家門參加生產勞動,組建街道「五七」廠或進入企業不同崗位的城鎮職工家屬,因此統稱為「五七工」、「家屬工」。
「五七工」、「家屬工」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臨時工。首先,他們多數是在計劃經濟時期企業計劃用工不足時的一種特殊用工形式,一般都與企業形成了較長時間的勞動關系,並且都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才能被企業錄用。其次,這種用工形式的存在在計劃經濟時期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後期有的行業或部門出於政治需要有意識地保留了這一群體。第三,改革開放以後全國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諸如「行動軍事化、勞動集體化、思想革命化」這樣的政治口號不再提倡,據統計這部分人員參加工作時間一般都在1980年以前。
二、「五七工」、「家屬工」和城鎮集體企業職工有何區別?
「五七工」、「家屬工」與未參保城鎮集體企業退休人員之間有本質區別。前者在計劃經濟時期沒有勞動部門招工手續,沒有國家承認的連續工齡;而未參保城鎮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在計劃經濟時期有勞動部門招工手續,是國家正式納入用工計劃統一管理的人員,因此他們有國家承認的連續工齡。
未參保城鎮集體企業退休人員過去沒有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企業效益不好,沒有能力為這些人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二是由於統籌層次較低,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從基金平衡角度出發沒有積極引導他們進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范圍。按照國發[1991]33號文件、國發[1995]6號文件、國發[1997]26號文件,他們屬於「應參保而未參保」群體,將他們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范圍等於將他們早已擁有的參保權還給他們。而「五七工」、「家屬工」沒有勞動部門的招工手續,在計劃經濟時期就業與保障一體化的體制下,勞動部門按照計劃指標給了某人招工手續,就等於同時給予了他的養老保障權益,因此在計劃經濟時期政府並沒有賦予他們養老保障權益,從理論上看他們的養老保障權益在企業或其它用人單位。
三、為什麼要解決「五七工」、「家屬工」養老保障問題?
第一,解決「五七工」、「家屬工」等人員的養老保障問題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也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一項重要步驟。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因此,解決「五七工」、「家屬工」養老保障問題是完善我省社會保障體系的必然要求。
第二,將「五七工」、「家屬工」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范圍是保障民生的需要。農村人口一般有土地作為養老保障,盡管土地保障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遇到了很多困難,但確能給廣大農民提供最起碼的基本生活保障。而「五七工」、「家屬工」作為城鎮人口,他們沒有土地作為養老保障,也沒有制度性的養老保障。
第三,將「五七工」、「家屬工」等人員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范圍是我省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清盤」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在國際金融危機形勢下拉動內需、刺激我省經濟發展的有效措施。
四、為什麼要求「五七工」、「家屬工」工作滿三年以上?
這項規定主要是考慮在計劃經濟時期企業用工一般先從學徒開始,學徒期一般為一年至兩年左右,之後可能轉為長期工或正式工。所以一般的「五七工」、「家屬工」工作年限至少應該在三年以上。
五、為什麼「五七工」、「家屬工」必須具有我市城鎮戶口?
對「五七工」、「家屬工」採取特殊辦法將其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時,各級政府首先要承擔20%的補助,如果將來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出現支付困難,各級政府還要承擔管轄范圍內人員支付的相應責任。我市的養老保險統籌基金,主要用於解決我市的基本養老保障問題;而其它省市的「五七工」、「家屬工」不由我市管轄,他們的養老保障問題所在省市也會有相應的解決措施。
六、為什麼以城鎮個體勞動者辦法將「五七工」、「家屬工」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范圍?
由於「五七工」、「家屬工」沒有國家承認的連續工齡,按照基本養老保險權利與義務相對應的原則,只有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繳納一定的費用後才能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范圍。「五七工」、「家屬工」原所在企業大多早已解體或不存在,因此只能按照個體勞動者的參保辦法將其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范圍。
七、「五七工」、「家屬工」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范圍繳費標準是如何確定的?
按照國家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員繳費年限必須滿15年並達到規定退休年齡後方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根據測算,從1996年1月1日實行「統賬結合」制度至2008年,以歷年全省社平工資為基數,按照城鎮個體勞動者基本養老保險辦法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至今,繳費年限為13年,不足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必須滿15年的規定;考慮到這部分群體絕大多數都已超過規定退休年齡的實際,剩下兩年的繳費以2008年全省社平工資為基數一次性躉繳;按以上辦法每個人應當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為36474元。
考慮到「五七工」、「家屬工」的身份和年齡等方面因素,年滿75周歲及以上人員,按10000元標准繳納;75周歲以下人員在10000的基礎上,按與75周歲每相差1年(不足1年的,按1年計算)增加1500元的標准繳納。其中繳費額度的80%由個人承擔,20%由各級政府和相關中直行業、系統企業承擔。
八、政府和企業為什麼要給予一定的繳費補貼?
政府和企業為這部分人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給予一定的補貼,主要是考慮到這部分人員在歷史上曾為我市做出一定的貢獻,與純粹的城鎮個體勞動者有一定的區別。
這部分人員由於未享受到制度性養老保障,沒有固定收入,年齡又較大,所以他們大多數生活比較困難。由各級政府承擔補貼,主要是為了體現當地政府對這部分人員的養老保障承擔最終責任;相關企業給予補貼主要是考慮這些企業仍然存在,他們是解決這部分人員養老保障問題的責任主體,也可以說這是從計劃經濟時期延續下來的責任。
九、「五七工」、「家屬工」基本養老金是怎麼核定的?
按照城鎮個體勞動者參保繳費辦法,以「統賬結合」後歷年全省社會平均工資為基數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後(含按2008年工資基數躉繳兩年部分),共需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為36474元。按照這一繳費額度,根據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的基本養老金為368元/月;鑒於全省城鎮企業退休人員都已經領取了45元/月禦寒津貼,這部分人員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范圍後也應當享受這一待遇,因此這部分人員納入後實際核定基本養老金標准為413元/月。
十、將「五七工」、「家屬工」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范圍後基本養老金如何調整?
鑒於「五七工」、「家屬工」這一群體的特殊性,在以後按國家規定調整城鎮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時,這部分人員作為一個整體統一調整。其中普遍調整部分,所有納入人員執行同一標準定額調整;特殊調整部分按以後國家及省基本養老金時的相關傾斜政策執行。
十一、基本養老金如何發放?
納入人員的基本養老金實行社會化發放。由社保經辦機構為其在指定的銀行辦理存摺或銀行卡,並按月將基本養老金劃撥到戶。
十二、何時能領到基本養老金?
將這部分人員納入基本養老保障統籌范圍需逐級申報、認定、審核、審批、錄入,各級政府要做大量的工作。因此這部分人員基本養老金從今年7月1日開始計發,年底前全部發放到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㈡ 拜泉縣社保局咨詢電話是什麼相關資訊
社保局統一熱線電話號碼12333,如有需咨詢的問題可以撥打此號碼。
㈢ 農村養老保險電話號碼
現在社保中心都有一個統一服務熱線,電話號碼為12333,你可以通過12333查詢所需電話號碼,或者咨詢社保方面的有關問題。
㈣ 遼寧省農村養老保險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1,你母親是不是以前曾城鎮集體企業,同時也沒有參加養老保險。
2,如是。根據遼寧省的《關於進一步理順未參保城鎮集體企業已退休(職)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由職工本人自願申請補繳,按政策確定基本養老金。即:從實行企業職工個人繳費制度之月起,按自由職業人員繳費辦法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至法定退休年齡當月,繳費基數統一按同期本市全部職工月平均工資(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0%,2005年底前的繳費比例為18%、2006年後的繳費比例為20%。補繳後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點政策規定計算確定退休(職)人員基本養老金,加上退休(職)後歷次調整基本養老金政策增加的基本養老金。
從96年開始補交15年,即2011年,包含利息,全部費用需要這么多。至於需要多少錢,社保機構是根據歷年繳費基數和相應費率、銀行利率來進行計算的。其中有35%左右是劃入個人賬戶的。
3,辦理後次月即可享受退休金待遇。退休金是個人賬戶/169+基礎養老金(一般是退休時在崗職工平均的20%+調節金。肯定劃來的。退休金大概能拿到700多。每年還有待遇調整。基本上6年全部賺回來了。剩下的就是全部是國家來支付養老金了。
㈤ 農村新農保電話
12333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簡稱新農保)是以保障農村居民年老時的基本生活為目的,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一項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社會保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養老待遇由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與家庭養老、土地保障、社會救助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模式。
2009年推行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們俗稱(新農保)有個人繳費和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三個籌資渠道,農民每月(五十五元)基礎養老金由中央財政直接支出每個參保農民在年滿六十周歲後就可直接按月領取,因為農民人口數億所以每人每月(五十五元)這個支出很龐大。
數千年農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養老金。
新農保辦理流程
1、參保范圍
具有本地農村戶籍且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
2、所需證件
(1)身份證原件、復印件二份。
(2)戶口本原件、復印件二份。
(3)4張1寸免冠照(60周歲以上人員6張)。
3、辦理方法
到戶口所在村委會填寫《登記表》4份,《戶籍表》2份,貼相片,並由本人簽字按手印確認。16—59周歲人員自主選擇繳費檔次(100—1000)繳費,由村街經辦人員開具收據並填寫《繳費明細表》。60周歲以上人員不需繳費,填寫《待遇申領表》2份,提交存摺復印件兩份。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㈥ 黑龍江農村養老保險查詢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各地農村養老保險辦公室電話不一樣,可以打114查號台,查詢到當地的農保查詢電話和地址。
農村養老保險查詢如下:
1、登陸當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或者社會保險網上辦事大廳;
2、撥打社保局電話或者社保電話12333;
3、攜帶相關資料,前往新農保經辦機構,在服務窗口辦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查詢相關業務。
㈦ 農村養老保險的咨詢電話是多少呀
農村養老保險查詢情況如下:
1、社保中心查詢
帶上自己的社保卡或者身份證到內當地社保局辦事大廳容進行查詢;
2、撥打當地社保局的電話
如果不方便出行的話可撥打本地社保電話」12333」進行查詢;
3、上網查詢
打開網頁,登錄所在地區的勞動保障網,在【個人社保信息查詢】窗口中,輸入本人的身份證賬號和密碼,即可查詢;
4、微信查詢
打開微信錢包,找到」城市服務「點開,找到」社保「然後用自己的手機號碼進行注冊再用身份證登陸,登陸之後即可看到農村養老保險,點擊查看即可;
5、支付寶查詢
打開」支付寶「點開全部應用在便民生活一欄找到』城市服務」點開,然後在政務一欄找到「社保查詢」點開之後即可查詢到農村養老保險;以上就是農村養老保險怎麼查的幾種方法,大家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進行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