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25歲交養老金計算方法

25歲交養老金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3-02-18 12:32:08

1. 養老金計算公式和方法

養老保險計算公式如下:
養老金計算公式: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br>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從公式中可以明顯的看出,交的年限越高,獲得的養老金也就越多,所以,十分建議交滿15年後,繼續繳存。

衷心希望這個答案能夠回答您的疑問,為您提供良好的幫助,也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裡您能夠一帆風順,在生活事業當中穩步前行,不偏不倚,找尋到屬於自己的生活,「長風破浪會有時,只掛雲帆濟滄海」,只要堅持不懈,一定能夠取得成功。

 

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難,也不要放棄「沉舟側伴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即便萬般不如意,只要我們能夠繼續走下去一定取得成功,不經歷風雨怎見彩虹,不經歷苦寒又哪裡來的梅花香。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有的時候,我們更應該遵循著李白那一套樂觀主義精神,現實上的枯燥無法磨滅內心深處那活躍起舞的思緒,縱使世事艱難,也可以選擇踏歌而行,持一柄長劍,去世界之外的世界看看,尋找適合自己的一方凈土。

 

2. 養老金的計算方法有哪些

養老金計算方法有哪些呢?繳費年限又該怎樣計算呢?

養老金計算方法--基本養老金計算

計發辦法: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從2006年1月1日起,參加大連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人員,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實際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以上的,按月計發基本養老金。

計算標准: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達到退休條件時全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之和的平均值為基數,實際繳費年限(計算到月)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本人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按照國發[2005]38號規定執行。

過渡性養老金:建立個人賬戶前參加工作,2006年1月1日以後退休的人員,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以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基數乘以建立個人賬戶前的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再乘以過渡系數1.4%。

調劑金:建立個人賬戶前參加工作,2006年1月1日以後退休的人員,不再發給調劑金,到底之前,分年度發給定額補貼。其中,地處瓦房店市、普蘭店市、庄河市的退休人員2006年至五年間各年定額補貼標准分別為每人每月85.5元、66.5元、47.5元、28.5元、9.5元;地處其他區市縣的退休人員2006年至五年間各年定額補貼為每人每月112.5元、87.5元、62.5元、37.5元、12.5元。1月1日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定額補貼。

養老金計算方法--繳費年限計算

全部繳費年限計算到月,每個月按1/12年計算。全部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個人賬戶年限=退休時間-參加工作時間-扣減年限。

超過法定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的,按相關文件規定,其超過退休年齡的繳費不記入個人賬戶,不計算繳費年限,仍以達到退休年齡之月為退休時間,審批的次月支付養老金。

辦理正常退休的年齡為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殊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滿15年的,可延長繳費至滿15年。7月1日前參保、延長繳費5年後仍不足15年的,可一次性繳費至滿15年後,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養老金計算方法與公式

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其中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a1/Al+a2/AZ+....+an/An)/N

公式中,a1、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繳費工資額;A1、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當地職工平均工資;N為企業和職工實際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計發月數

例如:上海一名男職工,其60歲退休,上海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3566元。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個人賬戶中有50000元,本人平均繳費指數為0.6。那麼,他的基礎養老金=(3566元+3566元*0.6)+2*15*1%=427.92元。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50000元/139=359.79元;上列兩項合並,他的月基本養老金為427.92元+359.79元=787.71元。

養老金新政策與制度的調整情況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是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不僅取決於退休時計發的數額,還要隨國家基本養老金水平的調整而增加。計發辦法只是計算確定了參保人員退休時的養老金待遇水平,而參保人員退休後平均還要生活25年以上,需要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因此,必須建立基本養老金的正常調整機制。在調整時需要考慮到工資增長、物價、養老保險基金和財政承受能力等多種因素,以當地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和上年度企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率的一定比例確定。

3. 今年25歲每年交1000元養老保險退休後怎麼算

對於繳納養老保險(一般也簡稱養老金、養老社會保險或「社保」),人們有兩種常見態度:
在白領以及各種企事業單位工作的人當中,最常見的態度是希望單位能夠替自己盡量多的繳納養老保險,以便在自己年老以後獲得較好的保障;
而對於農民工(和一小部分養老保險唱衰者)看來,養老保險是靠不住的,他們希望能夠少交或者完全不交養老保險,最典型的表現就是新勞動法實施以後,每年都出現農民工退保潮。
在這篇文章里我們用一個粗略的計算來分析,多交養老保險和少交養老保險哪一種行為比較正確。
公民交納的養老保險由統籌部分和個人賬戶兩部分組成,由企業「代繳」公民收入的20%進入統籌賬戶,公民直接交納收入的8%進入個人賬戶。一個常見的誤區是,人們以為統籌賬戶企業代繳那20%「自己沒出錢」,因為那筆錢沒有經過自己的手。實際上那20%仍然是自己出的,因為企業在計算人力成本的時候,並不是以員工的名義工資進行計算,而是以企業在人力上的實際支出進行計算。
如果一家企業以每月6000元錢的成本僱傭一個打字員,那麼這個打字員的養老保險,公積金等等一切都只能包含在這6000元之內,而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企業給出一份6000元的工資,然後發工資的時候才發現還需要替職工「代繳」養老保險、住房公積金等支出,導致這筆合同超出預算。
可見代繳是一個非常聰明的設計:一個人領取了6000元工資,然後養老保險拿走了1400元,這和(提前抽走1000元,)給他發工資5000元,然後養老保險只從他手裡拿走400元給他帶來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即使高福利的歐洲國家如德國等,養老金占工資比重也不會超過20%,但是中國的養老金比重高達28%,民眾卻並不感覺到負擔沉重,這種代繳制度是一個主要的原因。
現在我們來算一下交養老保險劃得來嗎?
職工退休以後領取的養老金也兩部分組成,即統籌部分加個人賬戶余額。
統籌部分的發放標准為:以辦理申領基本養老金手續時的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繳費年限每滿1年增加1%,個人賬戶的余額發放男女不同,女性55歲退休計發170個月,男性60歲退休計發139個月。
說是170個月和139個月將個人賬戶上的錢全部發完,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計算方法,在實際操作中,養老保險只是按照1/170或者1/139個每個月支付,而不管你的個人賬戶里的錢是否發完,其原因也非常簡單:不能夠使得退休人員在某一個時點以後的退休金有大幅度的下降而造成社會問題。
我們假設某人25歲開始工作,工作35年至60歲退休,繳納養老保險金35年,並於75歲死亡(中國目前平均年齡74歲),可領取養老金15年。為了便於計算,我們先假設社會平均工資在未來的60年不增長,社會年平均工資永遠為1。那麼該員工共繳納養老金為0.28×35=9.8
退休之後,他每年可以領取統籌部分=1×35×1%=0.35
個人賬戶養老金=(0.08×35)×12/170=0.197647(按170個月計算)
兩者相加,該員工每年領取0.35+0.197647=0.547647的養老金,生前領取養老金總計0.547647×15(退休後的生存年數)=8.2147,
交了9.8,只領回8.2147,該員工領取和繳納養老金之比為0.8382,每交100元養老金只能拿回來83塊多,顯然劃不來。
反駁者也許會說,工資水平不可能永遠保持不變,如果我們考慮到工資逐步增長,那麼購買養老保險就是劃算的。
我們再來假定公民年工資平均初始值為1,年均工資增長率為5%,工作年限為35年,計算可知:
1年工資期末值:1×1.05^(35-2)=5.2533
年工資和值:(1-5.2533×1.05)/(1-1.05)=90.3200;
2總計交納退休金90.3200×28%=25.2896
3其個人賬戶余額:90.3200×8%=7.2256;
統籌部分為1×1.05^(35-2)×0.35=1.7511
個人賬戶為7.2256×12/170=0.5100
總計領取退休金(1.7511+0.5100)15=33.9165
交納25.2896,領取33.9165,比例為1.3411,似乎只要社會保持增長,看上去確實能賺一點。
不過35年的零存整取,最後獲取的收益僅為總額的1.34倍,這實在是一個低得可憐的利息回報,為什麼不用這錢投資點別的呢?
考慮通脹因素,再算一筆賬
還有一個必須考慮的要素是通貨膨脹,任何社會長期來看都必然是一個通脹的過程,今天的人民幣和美元英鎊的購買力,都非三五十年前可比。
假設我們的養老保險制度是從1980年開始實行的,當時剛參加工作的某甲和某乙工資都為60元,某甲不相信養老保險,他要求單位只按最低的標准繳納養老保險,每個月交給養老保險四塊八毛錢;而某乙相信多交養老保險能讓自己有一個幸福的晚年,在以後的十年當中都堅持讓單位以較高的標准繳納養老保險,甚至每月多給養老保險交15元。
三十年過去了,某甲和某乙如今都到了退休的年齡,他們回頭審視自己的生活:某乙在八十年代很長一段時間(工資較大幅度提高以前),生活品質都只有某甲的四分之三,他換來的唯一好處是,在養老保險賬戶上比某甲多1800元,在他領養老金的時候,多交的這1800元甚至達不到城鎮職工一個月的平均工資。
按中國的通脹速度,很有可能前二十年交的養老保險費在數額上只等於最後5年交的錢。從個人賬戶來看,年輕時多交老了多拿是沒錯,但多拿的錢遠遠比不上年輕時多交造成的損失。
顯然,個人賬戶是一筆很壞的投資,前二十年多送進個人賬戶的錢會被通脹嚴重稀釋,幾乎等於打了水漂。而統籌賬戶那部分錢比較劃算,因為領取的標準是根據退休前一年的平均工資水平制訂的,所以統籌賬戶具備一定的抗通脹功能。
中國正處在老齡化過程中,以後適齡勞動者越來越少,退休者越來越多,養老保險的支出還將越來越大,收入也將越來越少,這是養老保險的可見前景。而目前中國社保基金投資收益率幾乎是世界上最低的,跟通脹水平比起來,養老錢實際處於貶值狀態,且就目前情勢看來,隨著養老保險基金規模越來越大,貶值損失也越來越大,指望將來的養老金政策有較大改善,甚至幫你抵禦通脹的沖擊,這也是不大可能的。
文章結尾總結一下,三個推論送給大家:
1,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應該為自己的養老作出打算,不要指望多交養老金能讓你過上幸福晚年;
2,養老金交得越多越不劃算,在和僱主的談判中,多要求工資,少要求社保;
3,人類的經驗證明,對大多數普通人而言,最好的養老屏障是家庭和子女,最好的養老投資是生孩子。
沒交滿到了法定退休年齡一次性退個人賬戶的的呢百分之八我他媽我叫了5年也後悔了大家快來看我貼別再被蒙到鼓裡了交的多虧的多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4. 社保養老金計算方法

一、社保養老金計算方法是什麼
1、社保養老金計算方法是,基本養老金等於基礎養老金加個人帳戶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等於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加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除以2乘以繳費年限含視為繳費年限乘以1%;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個人帳戶積累額除以計發月數。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二、養老包括哪些險種
養老包括以下幾種險
1、養老保險,是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2、醫療保險,為了補償勞動者因疾病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而建立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
3、工傷保險,指勞動者遭受意外傷害或患職業病導致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死亡時,勞動者或其遺屬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4、失業保險,因失業而暫時中斷生活來源的勞動者提供物質幫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
5、生育保險。在懷孕和分娩的婦女勞動者暫時中斷勞動時,由國家和社會提供生育津貼。

5. 個人養老金計算公式和方法

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有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而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其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本人平均繳費指數,在上面的繳費中我們了解到,最高為300%,最低為60%,那麼指數在0.6-3之間)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其中,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12(一年12月)。

舉個例子:小新繳費30年,目前養老金賬戶中有20萬,假設江蘇省2019年月平均工資為5164元,小新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為10328元。假設小新每年月平均工資為當地社會月平均工資的200%,小新55歲退休,對應的計發月數為170。

那麼:基礎養老金=(5164+10328)÷2×30×1%=2323.8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200000÷170=1176.47

小新退休後,每月到手的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2323.8+1176.47=3500.27元。

6. 25歲交社保交到退休能拿多少錢

法律主觀:

勞動者的社保繳納滿15年的,一般男性同胞是年滿60歲,女性同胞是年滿50歲的時候,可以按月 領取養老金 。無法給計算出來退休金具體是多少的。但是這筆退休金可以保障退休後的基本生活。下面是社會保險退休金計算方式,養老金能領取多少,主要看個人繳費年限長短、個人繳費基數高低和當地社會平均工資。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計算工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基礎養老金,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 基本養老保險 ,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 個體工商戶 、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 靈活就業人員 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第十一條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 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 法定退休年齡 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或者城鎮居民 社會養老保險 ,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 養老保險待遇 。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7. 養老金計算方法

您好,退休金發放的標准一般和兩個標准關系密切:一個是繳費基數,一個是繳費年限(繳費年限必須在退休前累計繳納15年方可發放養老金)
1、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3、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4、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5、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
二、養老金的領取期限
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基礎養老金,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平均繳費指數就是去年按1000基數繳納,而社會當年平均工資2000那當年指數就是0.5,把每年的算出來平均,很容易,到時候可以計算多少養老退休金的。關鍵是要知道自己的單位是按照什麼基數繳納的。
關於養老金發放計算問題的解答如上所述,繳納養老金時會分為兩個賬戶進行繳納,因此在計算養老金發放的金額時會累計計算兩個賬戶的金額,只要交納法律規定的養老保險繳納年限,退休後就會根據繳納的金額按月發放,不會造成老無所養的狀況,這是一種很長遠的打算。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

8. 養老金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所謂統籌養老金,原先稱為基礎養老金,就是指從用人單位繳費組成的統籌基金中向退休者支付的那部分養老金;而所謂個人賬戶養老金,就是指從職工個人賬戶積累中向退休者支付的那部分養老金。這兩部分養老金的計發方法分別是:基本養老金=統籌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養老金計算方法與公式

養老保險待遇計算公式:

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其中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 * 繳費年限*1 %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a1/Al+a2/AZ+ ....+an/An)/N

公式中,a1、a2 .....an 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 年.......n年本人繳費工資額;A1、A2 … … An 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 年當地職工平均工資;N 為企業和職工實際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計發月數

例如:上海一名男職工,2010年其60歲退休,上海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3566元。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個人賬戶中有50000元,本人平均繳費指數為0.6。那麼,他的基礎養老金=(3566元+3566 元*0.6)+2*15*1%=427.92元。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50000元/139 = 359.79 元;上列兩項合並,他的月基本養老金為427.92元+359.79元=787.71元。

養老金新政策與制度的調整情況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是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不僅取決於退休時計發的數額,還要隨國家基本養老金水平的調整而增加。計發辦法只是計算確定了參保人員退休時的養老金待遇水平,而參保人員退休後平均還要生活25年以上,需要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因此,必須建立基本養老金的正常調整機制。在調整時需要考慮到工資增長、物價、養老保險基金和財政承受能力等多種因素,以當地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和上年度企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率的一定比例確定。

;
閱讀全文

與25歲交養老金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員工到退休年齡強行上班有沒有工資 瀏覽:547
長壽花葉子發黃不發亮怎麼辦 瀏覽:686
養生館適合哪些地方 瀏覽:813
父母不可能不肯付出說明什麼 瀏覽:267
體檢後多久可以復查 瀏覽:293
社區老年人跳舞活動方案 瀏覽:885
只買社保不買醫保退休工資是不是一樣的 瀏覽:175
老年人的早飯還可以吃什麼 瀏覽:858
跟女朋友分手了怎麼跟父母交代 瀏覽:928
老年人直接參加社會的政治活動 瀏覽:739
現行退休金支付方案 瀏覽:934
中斷交養老保險 瀏覽:281
老年人過六一的好段子 瀏覽:125
孝順兒子事跡 瀏覽:701
脈脈長壽 瀏覽:422
老人耳聾聽不見電視聲音怎麼辦 瀏覽:806
章瑩穎父母是什麼電影 瀏覽:442
蘇州智慧社區養老品牌有哪些 瀏覽:583
老年人刊物 瀏覽:934
長壽花稻米油 瀏覽: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