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農民養老金到底漲不漲

農民養老金到底漲不漲

發布時間:2023-02-18 06:29:32

A. 2022年農村養老金上漲多少

農村養老金上漲4%-5%。上漲基數不高,每年都發放養老金上漲消息,但上漲基數很小。以2021年度4.5%的養老金增長為例。如果2020年領取的月養老金為2500元,則在此基礎上增加4.5%,即2500x45%=112.5元,即比上年每月增加100元以上。 預計2022年養老金將上漲4%-5%。根據近兩年養老金的增長幅度,2020年養老金上漲5%,而2021年養老金上漲4.5%,因此,2022年的增長幅度預計將徘徊在這兩個數字之間。

農村養老金是我國針對農業戶口的農民,實行的一項優惠養老補貼。同時也設立了一項農村養老保險,現在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合並,統稱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我國的農村養老保險是從2006年開始試點,2009年大面積的推廣試點,2010年在全國全面實施。農村養老金對於農民的生活起到了改善作用,至少保證了農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盡管農村養老金全國平均在100多元,可是這100多元對於老農民來說,至少能夠解決水電、鹽醬醋的問題。因為在以前農民一分錢沒有,好多老人根本沒有零花錢,一年到頭也花不了幾個錢。

農村養老金的推廣實行以後,只要達到60周歲的農民,就可以無條件享受農村養老金待遇。我國農村養老金的最低標准,也叫基礎養老金。

目前基礎養老金已經有50元上漲到目前97元,各個省份根據經濟發展狀況不同,可以在基礎養老金的基礎上再進行上調。但任何地方絕不允許低於基礎養老金的發放標准。

目前我國最高的地方是上海地區,今年每人每月又上漲了100元的農村養老金,現在上海地區的老農民每人每月養老金發放為1200元。按照目前農村的消費水平來說,每個月一位農村老人發放1200元的養老金,可以解決其生活需求。

其次最高的就是北京地區的老農民了,他們每個月目前發放的養老金為930元。接著就是天津直轄市,每個農村老人發放養老金也達到了430元。

B. 2023年農村養老金上漲了嗎

2023年1月起,三地上調農民養老金。

01、三地上調農民基礎養老金。

這三個上調農民基礎養老金的地區分別是福建、寧夏、廣東的東莞市。

福建發布通知,為鞏固拓展社會保險扶貧成果,從2023年1月1日起,福建全省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將從每人每月上漲。同時為了保障養老金的發放,財政提前下達了2023年的補助。

寧夏也將提高農民養老金標准。為了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待遇水平,寧夏在2022年到2025年期間,每年都會增加居民基礎養老金,2022年已經增加了,2023年1月開始,將繼續增加,直到2025年。

根據東莞市《關於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按年齡加發待遇標準的通知》,從2023年1月1日起,對於不滿75周歲的人員,每人每月加發;年滿75周歲不滿85周歲的人員,每人每月加發;年滿85周歲及以上的人員:每人每月加發。該加發待遇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02、多地有希望繼續上漲居民基礎養老金。

居民基礎養老金並不是全國統一進行的,並且調整標准也不是固定的,只要符合國家規定的最低標准即可。所以,2023年還會有哪些地區上調居民基礎養老金,並沒有準確答案。

根據歷史經驗來看,上海、北京、江蘇等少數幾個地區上漲的可能性比較大。

上海目前是全國的最高水平,2023年繼續上調的可能性依然很大。上海每次的養老金調整也很大氣,調整的步子邁得也比較大。

北京的居民基礎養老金待遇也不錯,如果2023年繼續調整。

江蘇居民基礎養老金調整的步子也很大。江蘇的經濟比較發達,雖然江蘇省的省定標准不高,但江蘇省不少城市的居民基礎養老金標准都高於省定標准,個別城市的標准高出省定標准一大截。

03、除了基礎養老金,農民養老金的高低,還要看個人繳費水平。

農民的基本養老金包括兩部分,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是國家白給的,也就是文章前面給農民朋友發的基礎養老金待遇。如果當地基礎養老金待遇不高,農民選擇的個人繳費檔次比較高,退休時的待遇也不會低。

這樣的待遇當然不能與那些基礎養老金高的地方比,有錢多花,沒錢少花,保持健康樂觀的心態才是最重要的。農民要想取得較高的養老金,還是要盡量選擇高的繳費檔次,多一份付出就多一分收獲,在養老金領域,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永遠都是正確的。



C. 2022年農民的養老金真的要漲嗎

是的,農村養老金上漲4%-5%。預計2022年養老金將上漲4%-5%。根據近兩年養老金的增長幅度,2020年養老金上漲5%,而2021年養老金上漲4.5%,因此,2022年的增長幅度預計將徘徊在這兩個數字之間。農村養老金是我國針對農業戶口的農民,實行的一項優惠養老補貼。同時也設立了一項農村養老保險,現在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合並,統稱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一、個人養老金領取條件: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已辦理了退休手續;
2、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養老保險並履行了養老保險繳費義務;
3、個人繳費至少滿15年(過渡期內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 目前,我國的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為:男職工60歲;從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職工55歲;從事生產和工勤輔助工作的女職工50歲
二、個人養老金領取所需材料:
1、居民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
2、本人的戶口;
3、本人人事檔案;
4、登記照片一張。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D. 農村養老金漲了多少

農民基礎養老金,實際上是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包含全國基礎養老金和地方基礎養老金,因此,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上漲也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全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的上調,另一種是地方基礎養老金的上調。

先來看一下全國基礎養老金。依據2022年政府報告,在今年的也會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規范。換句話說,全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水平將會迎來增漲,現今規范每月93元。實際再漲要多少錢,現在還沒有官方宣布,讓我們拭目以待。再來看看一下地方基礎養老金。2022年,已經有不少地方提升了本地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規范。在其中,上海和北京市在上調退休職工養老退休金的前提下,也公布提升了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二者是同_上調的。

在其中,上海的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從每月1200元提升到了每月1300元,上調了100元,上漲幅度達到8.3%。上海的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水準都是全國第一,此次上調以後仍然讓所有省區自愧不如。

北京的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漲到每月887元,這個水平都是全國第二高的水準。南京的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近又上調了,從每月500元漲到每月530元,上調了30元,升幅做到6%。自然,上調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的地方肯定不止這種,2022年毫無疑問還有很多地方上調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因為今年我國明確表示會上調全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地方里的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不得低於全國最低水平,因此,全國最低水平增漲,地方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還會節節攀升。

跟退休職工養老金上調不一樣,城鄉居民養老金上調,指的是基礎養老金的上調。退休職工養老退休金包含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保險金都可以參加增漲,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的個人帳戶養老保險金不可以上調,上調的是基礎養老金,由於基礎養老金是財政局來收取的,因此,基礎養老金的上調必須本地財力支撐,有所不同地方的財力情況不一樣,當然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的上調和能力也不一樣,上海的財政總收入是很高,財力水準相當不錯,因此,基礎養老金也是非常高的。因此,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的上調,充分體現了一個地方的財力水準。

E. 今年農村養老金漲多少

我國養老保險制度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職工養老保險,一種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農民繳納的一般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年限達到15年,就可以辦理退休按月領取養老金,不過,由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較少,所以相應地領取到的養老金也不多。根據人社部統計數據,2020年全國城鄉居民養老金的年人均水平是2088元,平均每人每月也就174元。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大家都希望養老金能夠有所提高。
目前,多數地區城鄉居民養老金調整還沒有建立全國性的常態化調整機制,多數地區為不定期調整,有的一年調整一次,有的兩年調整一次,時間是不固定的。在今年6月1日召開的國常會上,明確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准,中央也上調了最低標准,明確從2022年7月1日起,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全國基礎性養老金最低標准由原來的93元提高至每人每月98元,即在原每人每月93元的基礎上增加5元。
隨著全國基礎養老金的增加,各地也有所響應,積極增加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不過,農民基礎養老金增加標准並不高,從2012年到2021年,居民基礎養老金從82元上漲到179元。盡管一直在上漲,但是10年間也僅有97元,相比職工一年能上漲一兩百,還是每年都能上漲,農民更需要多漲這300元。另外,各地農民基礎養老金標准不一,比如上海、北京基礎養老金分別達到1300元、887元,而廣西、貴州只有131元、113元。因此,有人建議,農民養老金統一上調,低於500漲300,高於500不漲,這樣做不僅可以提高農民養老金收入,還能縮小養老金差距,可謂一舉兩得,那麼這樣做是否可行呢?這里明確告訴大家,這樣做並不可行!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不符合養老金「長繳多得」「多繳多得」的激勵原則。
養老保險制度之所以能夠長期穩定地發展下去,主要是依靠年輕的、在職的人們繳納養老保險,使基金收入得以保障,才有足夠的錢用於給現在正在領取養老金的退休人員發放養老金。所以養老金要有投入才有回報,投入越多回報越大,並不是吃大鍋飯,也不是平均主義,更不能一味地提低控高。
城鄉居民養老金較高的退休人員,一方面是由於當地的基礎養老金較高,另一方面,也是依靠自身繳費檔次較高、繳費年限較長,比如北京的農民養老金雖高,其中一個原因也由於其繳費檔次也不低,目前,北京最低繳費檔次達到1000元每年,最高為9000元每年,比一些地區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標准還要高。而貴州最低繳費檔次只有300元每年,最高3000元每年,部分困難特殊群體仍然可按照100元每年標准繳費。所以,雖然各地養老金有高有低,但也要看到繳費也有天壤之別。
試想一下,如果低於500元的每人每月上漲300元,高於500元的不再上漲。那麼誰還願意年輕在職的時候多繳費、長繳費呢?多繳費、長繳費的目的就是為了領取更高的養老金,享受更高的上漲標准。如果500元以上的不再上漲,500元以下的每人漲300元,那麼通過上漲,養老金較低的退休人員就能追趕到養老金較高的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這樣一來就沒有人願意多繳費長繳費,都想著反正經過幾年上漲都能夠上漲到較高水平,這樣對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十分不利。
第二,養老基金難以負擔。
根據人社部統計數據,截止2020年末,領取城鄉居民養老金的人數為1.6億人,比領取職工養老金的人數多出3000萬人。所以,雖然農民養老金不高,但上漲難度較高。今年中央基礎養老金從93元上調到98元,雖然只有5元錢,但平均的漲幅卻超過5%,高於職工養老金人均上漲水平。
按照我國目前領取城鄉居民養老金的人數和養老金水平,粗略估算有1億農民養老金低於500元,如果都增發300元的基礎養老金,總計要支出300億元。在農民繳費較少,國家單項提高養老金的狀態下,將出現的就是上百億的養老金發放缺口,使養老基金難以負擔。
第三,不符合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工資水平、物價水平不同的實際。
《社會保險法》第十八條要求,養老金是根據物價和工資水平調整的。若給養老金500元以下的農民一次性上漲300元,最高漲幅甚至超過了300%,將引起巨大的通貨膨脹。
此外,之所以目前各地基礎養老金標准不同,也是由於各地發展水平、工資水平和物價水平不同,不同地區的農民生活成本不一樣,所以如果全國農民養老金統一上調,低於500漲300,高於500不漲,將使部分地區農民養老金有所富餘,部分地區農民則出現不夠維持基本生活的情況。
綜上所述,農民養老金統一上調,低於500漲300,高於500不漲,是不可行的。

F. 農民的養老金待遇,每年是不是會正常增長

農民的養老金待遇,每年是不是會正常增長?

農民的養老金工資待遇,每一年還會正常的提升嗎?這種情況該是許多農民所關心的。畢竟在申請辦理進行退休以後,雖然都是可以按照月領到養老金待遇。但好像農民退休以後,養老金的增長並不是很顯著,甚至還有許多農民,一度覺得自己的養老金待遇,也就沒有增長過,那樣為什麼會有這類感覺呢?我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自身農民退休養老金待遇也不是很高,特別是參與新農村建設協作社會養老保險的人群。

閱讀全文

與農民養老金到底漲不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蚌埠市老年大學有那些課程 瀏覽:312
職工養老保險最高交多少一個月 瀏覽:542
員工到退休年齡強行上班有沒有工資 瀏覽:547
長壽花葉子發黃不發亮怎麼辦 瀏覽:686
養生館適合哪些地方 瀏覽:813
父母不可能不肯付出說明什麼 瀏覽:267
體檢後多久可以復查 瀏覽:293
社區老年人跳舞活動方案 瀏覽:885
只買社保不買醫保退休工資是不是一樣的 瀏覽:175
老年人的早飯還可以吃什麼 瀏覽:858
跟女朋友分手了怎麼跟父母交代 瀏覽:928
老年人直接參加社會的政治活動 瀏覽:739
現行退休金支付方案 瀏覽:934
中斷交養老保險 瀏覽:281
老年人過六一的好段子 瀏覽:125
孝順兒子事跡 瀏覽:701
脈脈長壽 瀏覽:422
老人耳聾聽不見電視聲音怎麼辦 瀏覽:806
章瑩穎父母是什麼電影 瀏覽:442
蘇州智慧社區養老品牌有哪些 瀏覽: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