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發達國家養老金

發達國家養老金

發布時間:2023-02-13 00:23:02

1. 養老金有哪些理財產品哪種比較靠譜

再不理財就老了,所以避免等到那一天,老無所依,現在就趕緊理財吧。那麼問題來了:哪些養老理財產品比較靠譜,下面筆者就給大家詳細介紹幾個,不妨一起來看看吧。1、商業保險

為了補充社會保險的不足,很多人都選擇再添置一些商業保險。所謂商業保險,就是指通過訂立保險合同,以營利為目的的保險形式。為參保者提供商業類型的人身、財產保障的賠付形式。目前市場上的保險產品日益多樣化,比如傳統型養老險(強制儲蓄養老為主)、分紅型養老險(承擔一定風險,分紅收益也不確定)、萬能型養老險(保底利率、存取方便)、投資連結型保險(不設保底收益,盈虧客戶自負,風險性較高),筆者認為,適合自己的商業保險才是最好的,因人而異來購買。

2、穩健型理財產品

很多人選擇金融投資方式,使自己的資金保值增值,也成為時下儲備養老金的一種流行方式。金融市場投資品種和渠道增多,風險和收益各不相同。筆者認為,如果大家是通過投資來儲備養老金之用,建議「穩」字當先,盡量選擇一些安全性投資工具,比如定期存款,1年期年利率1.5%%;保本型基金,年利率4%左右;保本型的銀行理財產品,年利率5%;低風險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房易貸,年利率12%左右等。

3、以房養老

退休不心慌在當今社會,「以房防老」似乎比「養兒防老」來得更靠譜。房產本身強大的經濟價值,令它完全可以作為養老金儲備的一種形式。當然,「以房養老」更要注意流通性風險和產權風險。而且由於房地產市場在未來走向不明,價格上也存在風險。

4、養兒防老

養兒防老,一直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觀念,但是現在這種養老方式越來越不靠譜。現今有些中青年的敬老意識缺失,很多老人晚年生活都很凄涼。同時,筆者也呼籲一些年輕人,有時間就多陪陪父母,平時要多給他們一點關懷和照顧。

2. 日本退休金可以拿多少

日本是離中國最近的發達國家,許多人對日本的退休金感興趣,那麼,日本退休金可以拿多少呢?

日本的養老金制度由公共 年金 (日語中稱為「公的年金」)和非公共年金(日語中稱為「私的年金」)組成,而公共年金又可分為國民年金和厚生年金(或共濟年金)。所以實際上,日本的養老制度由以下三層構成。

第一層 覆蓋最廣的國民年金

日本法律規定所有20歲以上60歲以下的國民不分職業都有義務參加國民年金。參保者若為專職家庭主婦,則不需要繳納保費;參保者若為自營業者、大學生等,則目前每月要向國民年金保險上繳1萬6260日元(當前匯率約合人民幣997元)保費,目前從65歲開始平均每個月可領取5萬7000日元(當前匯率約合人民幣3494元)的國民年金。

第二層 厚生年金(或共濟年金)

在日本受雇於企業等的正式員工有義務參加厚生年金,保費繳納期間為從參加工作開始到退休為止,保費為月薪的17.828%,由個人和企業折半出資。而公務員等則參加共濟年金,保費則是由個人和國家折半出資。

厚生年金或共濟年金加入者領取的年金為國民年金+厚生年金或共濟年金,目前從65歲開始平均每個月共可領取15萬4000日元(當前匯率約合人民幣9440元)的年金。

第三層 非公共年金(企業年金、個人年金)

非公共年金是為了進一步增加人們年老後的收入,讓人們可以安心養老,並沒有法律義務。這一點不同於法律上規定了參加義務的國民年金和厚生年金(或共濟年金)。

非公共年金包括企業年金和個人年金兩部分。企業年金分為固定 收益 年金和固定繳費年金兩大類,個人年金則沒有固定收益年金,只有固定繳費年金一類。

固定收益年金是基本固定企業職工年老後獲得收入的金額,然後根據這一金額計算出現在每個月必須向該保險系統繳納的保費,這項保費也由企業和勞動者分擔。而固定繳費年金分為企業型和個人型兩類,規定了每個月繳費的金額,但收益要根據投資的效益決定。

綜上所述,日本老人的養老金實際上差距挺大。參加工作後一直屬於大企業或是公務員等比較穩定職業的人,退休後不僅能拿到公共年金、還有企業年金,足夠退休後的生活,而那些因為教育程度不高、無法找到穩定職業的人,老了之後不得不繼續工作,因為他們能拿到的養老金遠遠不夠生活需要。

以上是金投保險網我為您介紹關於日本退休金可以拿多少的問題,更多的保險知識請關注金投保險網。

免責聲明:文章中操作建議僅代表第三方觀點與本平台無關,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據此交易,風險自擔。

3. 國外都有哪些養老金制度

由於人口不斷減少和老齡化不斷加劇,降低退休金或再度延長退休者的年齡也難以避免,很多國外的養老制度也不斷的在改變。


按照新生效的法律,德國退休者的年齡將由過去的65周歲逐步過渡到67歲。所謂逐步過渡是指將延長的2年分為24個月。前12個月,用12年的過渡期,即每年在上一年的基礎上增加1個月的工作時間,這樣在2024年即可過渡到66周歲時退休。後12個月分6年過渡完,即每年在上一年的基礎上多工作2個月方可退休,這樣到2031年時即可執行67歲退休的制度。

總之,大多數國家都是讓你在年輕時創造更多財富,老了之後才會有好的養老保險,越來越多的國家選擇了延長退休年齡

4. 韓國很多老年人沒有退休金

韓國老人有退休金的。到退休時一次性付清退休金的,韓國老人平均退休金是1671元人民幣,相對比中國少,但他們上班時掙錢多。

在韓國大城市裡有種景象令人感慨,不少六七十歲的人還在工作,有的老人佝僂著身子撿垃圾謀生,他們屬於「老年破產」這一特殊人群:退休後收入銳減,靠養老金難以維持生計,只能找個活干以養家糊口。

老年貧困是全球現象,但韓國格外突出。在世界經合組織34個成員中,65歲以上老人的平均貧困率為12·6%,韓國高達49·6%,居該組織成員國之首。

韓國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0歲。而實際上,人們平均工作到71歲才會真正休息。退休年齡只是重新找工作的開始。在韓國,有420萬老人不是在工作,就是在找工作的路上,數量甚至比20多歲的打工青年還多。

韓國國民養老金調研機構28日說,50歲以上韓國國民維持「最低標准生活方式」平均每月需要至少145萬韓元(約合8852元人民幣),遠高於他們實際領取的養老金。

(4)發達國家養老金擴展閱讀:

韓國老年貧困現象嚴重:

1、養老金制度長期不到位。韓國雖被西化多年,但東方傳統文化、社會倫理依然影響很深。韓國沒有效法西方很多國家「高稅收、高福利」的作法,直到1988年才建立起全國性養老金體系,而這只能使1/3的65歲老人受惠,大多數人是在職業生涯結束後才加入這一體系,獲得養老金的比例非常小。

2、落後於時代的傳統觀念。西化這么多年,韓國卻不像西方國家那樣,孩子養到18歲就放手,讓他們自已闖盪,更多靠自謀生計。韓國父母「望子成龍、「養兒防老」的想法較重,為了培養孩子,不惜投入金錢和精力,指望將來子女會給他們養老送終。

據最新數據,在韓國,將一個孩子從小培養到大學畢業,花費約合人民幣170萬元,這相當月薪百十萬韓元者10年的收入。孩子結婚費用父母也得籌措,有了第三代有的還要幫襯一把。結果到退休時,收入驟減,沒有積蓄,有的還負債,生活陷入困境。

5. 出生率負增長的發達國家養老金怎麼領取

人口負增長對於交社保的我們會有什麼影響?會不會年輕時交社保錢,到老了拿不到養老金?

大家都知道,目前大多地區社保基金採用的是現收現付制,也就是離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由收取在崗人員繳納的保費來發放。雖然說社保基金還有個幾萬億元的結余,但是主要集中在個別一線和發達城市,許多地區已經出現社保基金虧空現象。

那麼,隨著人口的負增長,交社保的人越來越少,收到的基金自然會越來越少。

而領社保的人因為人均壽命的延長,加上特殊時期那一波嬰兒潮的老去,不但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於是有很多人擔心自己自己今天交社保,等自己老了領不到養老金。

其實,國家早在運籌帷幄,推行了年金這個養老第二支柱,去年又在全國36城試點了個人養老金制度,包括五城市開展養老儲蓄試點,還有延遲退休政策深入推進等工作,這一切都是為了應對老齡化和養老基金壓力的。

關於延遲退休和未來能不能領到養老金這個問題,你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記得關注我,每日了解有用的社保知識。

6. 美國有養老金嗎

養老金制度作為保障未來生活的基礎,受到世界范圍內各個國家的支持。但是由於各個國家經濟制度和發展水平的不同,各國間的養老制度也有所區別。
美國作為最典型的發達國家,其經濟發展迅速,各項制度發展完善,其養老金制度也是非常健全和完善的,被不少國家參考借鑒。
而近期我國關於個人養老金制度問題也是頻上熱搜,引起不少人的討論。美國作為經濟發達、社會保障制度相對完善的發達國家,其養老制度也是受到大家的關注。
據不完全統計,在美國目前約有近80萬個百萬美元養老金賬戶。這也就意味著賬戶主人可以完全不用再為未來養老問題發愁,哪怕退休也完全可以實現衣食無憂。
一、 美國的養老金制度
美國作為發達國家中的翹楚,社會保障制度也相對於完善健全,在國際上頗為出色。那麼美國的養老金制度主要包含哪些方面呢?
它的養老金制度主要包含三個方面。即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和個人儲蓄養老保險制度。
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美國的社會保險制度又稱為聯邦退休金制度,是由國家主導並強制實施的退休金制度。這是美國為了保障退休人員的生活水平提供的一種社會保障福利,也是最基本的保險制度。其最具特色的是該社會保障稅由國家強制收取個人工資比率的一部分,
轉入其相關機構設置的社會保障基金賬戶,用於保障未來的各項社保福利支出。
聯邦退休金制度鼓勵「多繳多得」,在職期間社會保障稅繳納越多,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也相對更多,這與我國的養老金繳納制度有異曲同工之處。當然為了保障社會公平性,聯邦退休金制度也限制應繳稅工資上限,即超出該部分的工資可不再繳納社會保障稅,也是保障了相對的社會公平性。
企業養老保險制度
企業養老金保險制度也被稱為年金計劃,即個人和企業共同承擔的養老稅金繳納的補充養老金制度。其中在美國最受企業歡迎的就是「401K計劃」,是以頒布的稅法條列來命名的。主要內容就是國家和企業為員工建立的養老金制度可以享受稅收減免優惠,降低了僱主企業的經濟壓力,保障了企業的利益。
401K計劃,是由企業和員工共同繳納一定比例的資金存入該賬戶,其賬戶積累資金主要用於員工到達退休年齡後領取該賬戶資金,用於保障生活水平。
不同於其他國家的固定賬戶資金,美國的401K賬戶通常會提供各種基金類型的投資以供員工選擇,自主選擇投資類型並承擔該投資帶來的收益或者虧損。
個人儲蓄養老保險制度
個人儲蓄養老保險制度又稱之為個人退休金計劃,即個人自願參與的補充養老金計劃。也就是說在繳費方面相對自由,可以根據個人收入情況,來確定自己的繳費金額。根據美國養老金納稅原則,也就是年輕的時候繳納的金額越多,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退休會領取更多的養老金。
不同於前兩個的養老保險制度,個人退休金計劃個個人補充性養老。
其主要特點是國家提供稅收優惠,個人出於自願原則建立的個人退休賬戶,也就是IRA計劃。這個賬戶主要由賬戶持有者自主管理,同樣的也可以將該賬戶資金用於投資,以獲取收益,同樣的,也要承擔該投資可能產生的各項投資風險。
二、 如何實現賬戶百萬美金
據不完全資料統計,截止2021年美國養老金賬戶已有高達80萬個百萬美金賬戶。這些賬戶的持有者可以完全不用擔心退休的生活,甚至實現財務自由,坐等退休。
那麼如何實現養老賬戶百萬美金?
對於美國的養老金制度來說,其賬戶資金可以用於理財投資獲取更多的收益。即401K賬戶雖然是由企業提供,但是也會提供各種理財組合用於員工選擇投資,其投資獲得的收益也會反饋到賬戶內,用於養老金領取。同樣的IRA賬戶則是由個人管理,很多人選擇使用賬戶資金用於各項高回報投資以獲取收益。
要實現賬戶百萬美金,一方面是國家、企業和個人繳納的養老金部分,另一方面就是將養老金賬戶的資金用於投資獲得的投資收益。當然投資有風險的,在投資過程中要量力而行,選擇穩健保險的投資理財才不會有較大的理財風險。
三、 養老金制度的意義
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說,國家發展是否全面,主要是看該國家的社會養老制度是否健全完善。而不同國家積極推出各項社會福利保障和完善養老金制度也是為了維護社會穩定和保障經濟的健康發展。
而美國養老金制度發展,也給我國的養老金制度發展帶來的一定的參考和借鑒意義。
美國養老賬戶資金可以用於各項組合基金投資,一方面是鼓勵居民積極投資個人養老;另一方面同樣的也帶動社會其他行業養老基金的發展,推動社會經濟發展。
將個人資金用於養老投資儲蓄,也有利於養成良好的養老投資習慣和個人理財觀念的樹立。對未來進行投資,有利於保障退休後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
小結:
養老金制度的不斷完善,不僅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發展實力,更多的是國家對於社會老年群體的保障。美國在社會福利保障制度方面和養老金方面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時也是值得其他國家參考的。但是養老金制度的是要符合國家發展和社會經濟狀況的,適合自己國情的才是最好的。
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對於社會保障制度的關注也越來越大,也在積極完善我國的社會福利保障制度和養老金制度。
對於美國的養老金制度你有什麼看法和意見嗎

7. 養老金對生活水準比例

養老金占工資比重僅五成影響退休生活水平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近日發布了——中國社會保障發展指數報告2012 報告顯示 2011年我國社會保障在中低水平運行各地發展不平衡問題仍然突出。養老保障發展總指數的前三名分別是山東、新疆與海南。

從最引人關注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替代率」指標看不同地區間差距較大。 2011年最高省份的養老金替代率為71.34%最低省份的養老金替代率為36.97%兩者相差34個百分點。

保障水平整體下降

報告顯示 2011年社會保障覆蓋面不斷擴大但保障水平呈下降態勢可持續性在中位運行有下滑態勢高效性在低位運行呈下降態勢公平性在高位運行總體有所改善。

從社保制度覆蓋情況看全國城鄉養老保險參保率明顯提高。全國城鄉養老保險參保率不斷擴大由2010年的39.00%上升到2011年的59.26%。全國城鄉養老保障覆蓋率水平不斷提高。由2010年的42.78%擴大到2011年的62.38%。

但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全國養老保險待遇有所提高但替代率呈下降趨勢。報告顯示全國城鎮職工養老金支出由2010年的月人均1395元提高到2011年的1558元待遇水平有一定提高。

1

1/5頁

但同職工平均工資對比基本養老保險替代率略有下降由2010年的51.92%下降到2011年的51.18%。

「替代率」是衡量養老保險保障水平的一個主要指標簡單說可以被理解為勞動者退休時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替代率下降意味著養老金的保障水平也相應貶值。按照國際經驗養老金替代率大於70%即可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如果達到60%-70%即可維持基本生活水平如果低於50%則生活水平較退休前會有大幅下降。此外國際勞工組織《社會保障最低標准公約》規定養老保險最低替代率為55%。

「由於受通貨膨脹、社會平均收入以及社會發展狀況等因素影響養老金的絕對數額不能准確反映不同時期、不同地區離退休人員真實的養老保障程度。而養老金替代率這一相對指標卻能夠規避上述因素的影響。 」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分析人士認為盡管養老金替代率下降的壓力在全世界普遍存在但原因並不相同。發達國家養老金替代率下降主要緣於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財政負擔迫使政府不得不降低養老金待遇。而中國的養老金替代率下降卻是產生在企業職工養老金「九連增」的背景下主要在於養老金提高幅度沒有趕超職工工資增長率。

另一方面一些企業為職工繳費基數低甚至按最低標准交夠

2

2/5頁

15年就停止這也是導致企業養老金替代率偏低的原因之一。

地區不平衡問題突出

報告顯示各地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仍然突出。 2011年社會保障發展總指數的前三名分別是北京、廣東與新疆 2011年養老保障發展總指數的前三名分別是山東、新疆與海南。

從全國養老保險負擔系數指標看各地區差距非常明顯最高省份的養老保險負擔系數為0.6324最低省份的養老保險負擔系數為0.1087 表明在養老負擔方面存在明顯不均衡。

從基金結余情況看同樣如此。 2011年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結余系數為1.5274基本處於合理區間。但各地區養老保險基金結余系數差距明顯最高省份的養老保險基金結余系數為4.0656 最低省份的養老保險基金結余系數為0.5613 表明在養老保險基金結余方面存在不均衡。

最引人關注的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替代率」 。從這一指標看不同地區間差距較大。 2011年最高省份的養老金替代率為71.34%最低省份的養老金替代率為36.97%兩者相差34個百分點。

養老金「雙軌制」形成待遇差

3

3/5頁

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與企業職工養老金「雙軌制」下兩者待遇差距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褚福靈計算中國事業單位和機關單位的養老金替代率居高不下總體維持在92%至107%水平。

但對此專家認為差距大不是絕對的大差距大小首先和現在企業制度本身的內在因素有關「繳費年限低、繳費基數低總體養老金水平就要低。 」褚福靈解釋影響養老金差距的因素。第一繳費年限偏低有的交15年就不交了甚至還有提前退休個人賬戶積累很少自然就低。第二繳費基數低現在北京平均工資五千繳費基數如果能達到80%或者70%就很不錯。繳費有一個區間即60%到300%大部分是就低交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養老金必然會偏低。

「調查發現一些企業老總養老金高於機關事業單位因為交的基數高還有補充養老金 」褚福靈說 「不能一概而論企業養老金就低盡管養老金高的人是極少數但是如果都按時交都交了20年、 30年企業養老金也不一定低。 」

此外對於解決待遇差距問題是否只能採取「雙規合並」的方法各方一直存在爭議。褚福靈認為公務人員退休保險制度也要在社會保險的總體原則下制定大方向是明確的但公務員和機關事業人員的保險制度最終與企業職工基本保險制度仍會有一定區別這是由於勞動性質不同決定的。

4

4/5頁

「有人說參加保險制度吃虧因為職工繳費公務員不繳費。對這個問題要做一個客觀的全面認知。 」褚福靈認為企業主要是面向市場部門如果破產就無法保障職工退休等福利的支付因此不宜實行退休制而是實行養老保險制度。而機關事業單位是公益性的所以其經費也通常來自國家財政撥款。就世界范圍來看這一部分人也不都納入社會保險制度或者納入也有一些特殊制度安排。「比如美國老公務員也不納入。即使有一些人納入了但是制度和我們企業職工的制度也是不一樣的而是有一個特有的制度相當於我們職業年金或者企業納金。 」

因此褚福靈認為即便是公務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都納入國家基本的養老保險制度中但是整個制度的架構可能與企業職工的基本保險制度還有一定不同或者說他的保障還應該更加充分保障水平應該相對較高 「這一點應當理解這是由於勞動性質不同決定的也是各國的慣例做法。 」褚福靈說 「破除養老雙軌制是個復雜的過程是極其艱巨的。改革是利益的調整一定要循序漸進逐步調整。 」

8. 目前主要發達國家養老金整體替代率水平約為75,這是什麼意思這指養老保險里是什麼意思

養老金替代率,是指勞動者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它是衡量勞動者退休前後生活保障水平差異的基本指標之一。養老金替代率,是一個國家或地區養老保險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反映退休人員生活水平的經濟指標和社會指標。
現狀:中國養老金替代率偏低
養老金替代率,這是我們退休生活質量的重要標志。楊燕綏的報告顯示,目前我國養老金替代率偏低,為社會平均工資的40%左右。
養老金替代率是指勞動者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個人養老金替代率=退休後的退休金/退休前的工資。它是衡量勞動者退休前後生活保障水平差異的基本指標之一。替代率越高,越能保證老年生活的品質,反之,則會影響養老生活。
以國際經驗來說,如果退休後的養老金替代率大於70%,即可維持退休前現有的生活水平,如果達到60%-70%,即可維持基本生活水平;如果低於50%,則生活水平較退休前會有大幅下降。1999年之前,中國企業職工養老金的替代率總體維持在75%以上,但之後呈逐年下降趨勢,到目前已下降至40%以下,而且不同人群養老金替代率的巨大差異也引起了各方廣泛關注。
試想,收入1萬元左右的職場白領,退休金降到4000元左右,對退休生活將帶來影響,我們也不得不面對退休生活的落差。目前來看,政府養老金只能起到兜底的作用。
一家外資保險公司養老年金理財師介紹,「從現在來看,每個人的養老保障由三部分構成:一是社會基本養老保險,二是企業年金,三是個人為養老准備的資金、包括商業保險、基金等等。」
目前,西方發達國家普遍建立了上述三大支柱、三大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以美國為例,整個養老保險體系分為4∶4∶2結構,40%是國家出,40%靠企業年金等,20%靠個人商業保險。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9. 發達國家養老金替代率

發達國家養老金替代率是70%到80%
什麼是「養老金替代率」?

養老金替代率,是指勞動者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比如退休前月薪1萬元,退休後每月領取5000元養老金,替代率就是50%。

世界銀行報告指出,養老金替代率達到70%至80%才能保障退休生活水平不下降;而我國基本養老保險的平均替代率還不到50%。可見,要想維持老年生活品質,迫切需要自己提早進行儲備、投資

閱讀全文

與發達國家養老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退休金怎麼變少了 瀏覽:933
進養老院工作應該學什麼專業 瀏覽:531
吉林百歲老人多少歲 瀏覽:197
孝順對父母 瀏覽:997
海口父母的房如何給子女 瀏覽:553
心臟病能長壽嗎 瀏覽:119
2018退休金最高上限 瀏覽:897
石家莊藕王養生湯加盟多少錢 瀏覽:51
鐵養生鍋多少錢一台 瀏覽:56
老年養老金加工資怎麼算 瀏覽:987
孝順鎮公交長度 瀏覽:183
老人血壓高能吃什麼鈣 瀏覽:315
為什麼養生壺燒水只到98度 瀏覽:366
養老保險交錢地址 瀏覽:102
如何拒絕父母學車 瀏覽:321
雲南農村赤腳醫生養老待遇 瀏覽:815
養老一金交五百國家補貼多少 瀏覽:907
事業單位體檢女生為什麼查附件 瀏覽:334
摩托車怎麼廷長壽命 瀏覽:691
中國現在長壽老人是多少歲 瀏覽: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