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社保繳費基數是每月的工資嗎
法律分析:社保繳納基數一般是指當月的工資。職工個人應以本人上年度工資收入總額的月平均數作為本年度社保繳費基數,其中:新進本單位的人員以職工本人起薪當月的足月工資收入作為繳費基數;參保單位以本單位全部參保職工月繳費基數之和作為單位的月繳費基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第六十二條 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申報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數額的,按照該單位上月繳費額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確定應當繳納數額;繳費單位補辦申報手續後,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按照規定結算。
B. 養老保險本月繳費基數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1、「養老保險基數」指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是計算現在應當交納養老保險費比例的基數。
2、這個基數主要與本人的工資基數有關,與未來的養老金數額、與社會平均工資一般無關。但是如果你的實際收入額過高或過低於社會平均工資時,這個基數則需要調整。
3、職工個人以本人上年度工資收入總額的月平均數作為本年度月繳費基數,其中:新進本單位的人員以職工本人起薪當月的足月工資收入作為繳費基數;參保單位以本單位全部參保職工月繳費基數之和作為單位的月繳費基數。
4、我國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一般是根據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計算,特殊情況下,有上限與下限之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六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行申報、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緩繳、減免。職工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用人單位應當按月將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明細情況告知本人。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直接向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繳納社會保險費。
C. 新入職第一個月社保繳費基數
根據社保相關規定,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根據本人上年的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但是新單位無法統計員工的上年度平均繳費工資,所以會按照入職首月的本人工資作為繳費基數,到第二年再根據上年度月平均工資計算。
社保繳費基數每年調整一次,確定之後,一年時間內不會變動。每個地區的社保繳費基數調整時間不同,大部分是在每年的4月到7月之間調整。一般是在當地公布新的社會平均工資數額後,從調整月開始多退少補。
社保繳費分為兩部分:單位繳納部分和個人繳納部分。 社保繳納基數一般是指當月的工資,社保繳費基數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繳納基數,比如社會平均工資是1000元,繳納的基數可以是600元--3000元。比如以北京為例,2020年北京社保繳費基數上限是26541元,下限是3613元。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二條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八條 第三項 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四十六條 第一項 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D. 養老金的計發基數怎麼算
個人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繳費基數的依據就是依據的工資基數。一般情況下就是員工的工資總額再除以12得到月均工資基數,然後職工所需要繳納的就是月均工資的8%就是員工每個月所需要繳納的養老保險的金額。E. 養老保險是根據工資基數計算的嗎工資基數怎麼計算
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繳費工資基數計算的。
按照現行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企業單位應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繳費工資基數由地方稅務機關審核確定。企業職工個人以本人上月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最高不超過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最低不低於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
養老金計算如下:
1、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3、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4、公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F. 養老保險基數怎麼計算
養老保險基數的計算方法是:如果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社會平均月工資3倍時,繳費基數就是按社會平均月工資的3倍計算,如果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社會平均月工資60%時,繳費基數就按社會平均月工資的60%計算。
養老金基數一般指「養老保險基數」,該基數指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是計算應當交納養老保險費比例的基數。這個基數主要與本人的工資基數有關,與未來的養老金數額、與社會平均工資一般無關。但是如果你的實際收入額過高或過低於社會平均工資時,這個基數則需要調整。
繳費基數計算方式
1、養老保險繳納比例為27%,繳費基數為企業上年參保人月平均工資。
2、失業保險繳納比例為1.5%,繳費基數為企業職工上年平均工資。
3、工傷保險繳納比例按行業差別費率確定(0.2%至3%),繳費基數為企業上年本企業被保險人月平均工資。
4、基本醫療保險費繳納比例為9%+1%,繳費基數為企業職工上年平均工資。
5、大額醫療費用互助資金繳納比例為1%,繳費基數為企業職工上年月平均工資。
G. 養老保險的基數是怎麼確定的
養老保險繳納多少,這與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員工的個人工資掛鉤。養老保險的繳納基數又會影響到養老金的領取。那麼,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什麼意思呢?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怎麼確定的?員工應該怎麼計算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怎麼確定的的知識,跟著我一起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