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國股市為什麼散戶少
1、美國股市「去散戶化」,是被嚴厲監管的眾多證券投資基金,贏得了美國家庭理財的普遍信賴與青睞;
2、是規模龐大的私人養老金,成為了美國資本市場上最大的機構投資者。正是這兩股「市場化」的力量感化並「招安」了廣大的美國散戶,讓他們心甘情願地自動退出股市。
3、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社會化的理財工具,它集合大量散戶小額資金進行批量組合投資,以期獲取高於市場平均收益率的收益,這是世界股市「去散戶化」的啟蒙與嘗試。
4、除少數個別成功的牛散外,大多數散戶炒股的長期收益率,剔除通貨膨脹後可能均為負數。
5、美股「去散戶化」的基本邏輯很簡單:由於美國民眾構建了「社保+私人養老金+商業人壽險」的三條腿的養老儲蓄體系,並由此獲得了從搖籃到墳墓的全程保障。
6、機構投資者的不斷壯大,必然導致散戶逐漸淡出。
(1)美國養老金拋售美股擴展閱讀:
中國散戶的炒股水平比美國散戶高:
1、美國股市包括其他一些海外市場,其機構投資者隊伍較為成熟,所以對於海外市場以及美國股市來說,其散戶們的投資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賴於機構投資者的。他們更願意把資金交給機構投資者來打理,或者將一部分資金交由機構投資者來打理。
也正因如此,在投資的過程中,這些美國的散戶們未必象中國散戶這樣用功。畢竟在A股市場,機構投資者被稱為是「大散戶」,機構投資者還很難贏得大多數投資者的依賴。所以,在A股市場投資,中國的散戶更多地只能靠自己來進行投資。因此,中國的散戶更加刻苦用功,中國的散戶能說出一大堆連高西慶都聽不懂的公式出來並不令人為奇。
2、正是由於A股市場的不成熟,因此A股市場上存在著不少違法違規行為,同時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陷阱。包括內幕交易、價格操縱、以及包括技術上的各種騙線、多頭陷阱、空頭陷阱等。也正因如此,A股市場上的投資者為了在市場上生存,並能夠獲得一定的投資收益,投資者就必須鑽研各種各樣的投資技巧,以防止上當受騙。相反,美國股市在這方面相對規范很多,所以,美國的散戶沒必要象中國散戶這樣鑽研各種各樣的投資技巧。
3、正因為美國股市相對於中國股市規范得多,這也包括對上市公司的監管也嚴格規范得多,所以,美國上市公司的運作都是很規范的,包括信息披露上都是很透明的,這也方便了投資者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因此,投資者只需要把握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就可以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但A股市場公司的運作並不太規范,有的上市公司信息泄漏,有的上市公司弄虛作假,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很難憑借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來作出投資決策,而只能更多地根據對技術面的判斷來作出投資決策。這就倒逼中國散戶必須掌握更多的投資技巧才能適應A股市場的生存。
❷ 美國股市連續瘋狂、止不住大跌,美國是否從此衰落
美國的衰落不是從現在才開始的,而是從它占據世界Gdp一半以上的時候就開始了。雖然表面上看,美國的軍事力量長期保持對所有大國的絕對優勢, 科技 水平依然世界第一,經濟總量雄冠全球,文化產業風靡世界。但它的衰落早已有了種種徵兆。
美股一個多月以來的連續暴跌,主要由公衛事件和油價暴跌為導火索共同觸發,但終極原因還是在美股本身。美國股市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展開了長達近11年的大牛市,金融史上都很罕見。美國的經濟增長率和美股的市值增長率根本不相匹配,其中積累了巨大的泡沫。因為美國政府和居民部門擔負的龐大債務,需要以美股為主的美元計價資產來支撐,美國人只能通過企業回購等手段不斷推升美股價格,以維持美元信用、避免債務問題爆發。
目前泡沫以極其劇烈的方式刺破,對美國的影響會是巨大的。這不是單純的股市危機,它將是整個金融體系、經濟體系危機的總爆發。由此引發的債務危機或將重創美元信用,影響美聯儲的隱性全球央行的地位,進而影響美國霸權。現在危機尚在進行中,還不能斷言發展到什麼程度,但對美國國力的巨大削弱是毋庸置疑的。
目前美元的流動性極其緊張,美元指數今天已經突破102,資金湧入債券市場避險,導致美債收益率屢屢創出 歷史 新低。美聯儲會鋌而走險大肆開動美元印刷機器嗎?如果這樣,雖然暫時薅了世界各國的羊毛,但美元的信用也會不保,世界貨幣的地位有可能喪失。
美國的霸權地位有兩個重要支柱:軍事霸權和美元世界貨幣地位為支撐的經濟霸權。一旦二失其一,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也就成了明日黃花。
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美國的衰落也不會一蹴而就。預期美國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仍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即使這次陷入巨大危機,但仍有可能以對外戰爭等手段予以緩解。
這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將有幸見證。
大白話說 財經 ,我是 斷斷斷水刀。 歡迎關注歡迎交流。
美國因此衰落是完全有可能的,邏輯上講,美國這么一個全球第一經濟大國,而且引領著西方的發展潮流,是不應該在一個小小的流行病面前倒下的。
但是,美國的經濟已經完全不同於傳統的人類經濟,那就是以積累來體現財富,而是以過量消費來提振經濟。
這樣形成的後果就是,整個國家都在大量借貸,而且逐漸陷入了依靠借貸消費的習慣。習慣一旦形成,真的很難扭轉,除非浴火重生。
從當前的狀況來看,美國的負債率已經達到了產出率的140%,也就是說,他的產出遠遠低於負債,就更別說盈餘了。而這個龐大的負債還不是圈定的,隨著債券到期贖回,利息支付等,即便美國拚命賺錢恐怕也趕不上債務增長的速度。
綜合這些趨勢性的長期信息來看,美國在疫情初期階段(是不是初級階段還無法定論)就一再熔斷,經濟狀況已經是哀鴻遍野,並不是偶然性的崩潰,而是各種不利因素的積累到一定層度後觸發了爆發契機。
加之關鍵時期,俄羅斯與歐佩克沒有達成限產協議,原油市場出現了價格屠宰,這就讓美國的金融市場更是雪上加霜。
綜合其恐怖性的負債情況,市場信心已經崩潰。盡管美聯儲動用了 歷史 上少有的干預手段,卻依然是熔斷不止。倘若這一波新冠疫情在美國大規模爆發,不能短時間止息的話,美國將會陷入經濟災難,這個可以預期。
美股暴跌剛剛開始。。
這一輪衰退不是美國幻想的任何敵對國家或者對手在打擊美國,而是美國自己的 社會 治理體系正好被新冠肺炎疫情打中了腰眼。。
前期的掩蓋,讓美國疫情的具體數據一直沒有暴露出來。。可是全 社會 都能看到已經出現大面積的 社會 傳播,尤其是名人和政治人物甚至軍人都有染病,美國人心理很清楚,美國確診新冠肺炎患者絕不是6000+人,也許是驚人的六萬人,有的州長說的數據比六萬還要多。。
人類最終會打贏疫情是必然的,但是這中間必須經過封城,經過全民免費醫療,而這兩項會刺破美國股市的泡沫。。美國經濟的七成來自消費, 娛樂 旅遊 體育 電影購物吃飯等等消費項目因為封城要微縮一半以上,這會在未來幾個月重創美國GDP,下滑30%都不稀奇。。
而全民免費醫療因為美國的醫療機構全部私有化,造成治療費用非常高,如果國家免費給每個人看病,私人醫療機構的獅子大開口會讓美國的財政破產。。
更嚴重的問題是企業債和垃圾債券就要到期要還錢了,而美國銀行前天宣布不再給美國企業發行企業債做抵押支持,這意味著依靠企業債借新債還舊債的擊鼓傳花就此斷裂無數企業就要倒閉,石油大跌頁岩油等等垃圾債券也要違約。。
對於這些華爾街看的非常清楚,今天美國股市的問題可不是2008年,有幾個國家幫忙,湊幾萬億美元就能挽救,現在的美國股市需要十幾萬億美元甚至幾十萬億美元托底。。
就一個波音要黃攤子,就需要美國拿出多少億,讓他黃攤子上萬家配套商就是連鎖反應也要黃攤子或者虧損,如果要救波音飛機未來幾個月封城都沒有生意,美國財政持續輸血拿不出那麼多錢。。
更可怕的是無數企業都在排隊等待美國財政救援,萬千新冠肺炎患者在等待美國財政出錢救命,萬千流浪漢和非法移民在等待免費的食品,而美國是絕不敢收富翁稅的,所以說華爾街大亨們認為美國財政解決不了問題,只能踩踏出逃。。
至於說有人做空發了財,那是賭場有人發財就有人虧損,股市下跌就是實實在在的美國經濟受到重創,這件事的性質洗地也沒有用,經濟學專業的都懂。。
有消息說美軍要動用預備役參與防疫戰,這是挽救生命之戰,當然很多患者拿不出錢,美國財政只能給軍方托底,面對這樣的無底洞美國的金融市場恐慌指數一直在 歷史 高位,這就是美國股市持續下跌的根源。。
壞消息說完了,股市就會上漲。。問題是,美國的壞消息剛剛開始說一兩個壞消息,後面的八九個壞消息未來幾個月會慢慢說出來。。
武嘯來回答這個問題。
答案是美國的衰落不是從此開始,美國的衰落早就開始了。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股市連續暴跌,往往意味著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不太好。但這次美股的暴跌,是突發性的,它最核心的因素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新冠疫情波及全球,二是國際油價暴跌。這兩個因素都不會導致美國就此衰落。
我們先說新冠疫情。美國對新冠疫情的態度是一直變化的。最初是完全忽視,將其當做普通流感對待,覺得沒啥大不了的。美國政府既不檢測,也不著手防控。可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美蔓延,美國政府的不作為,直接引發資本恐慌。資本出於避險心理,大量出逃股市。當災難來臨時,股市裡的錢一文不值,最重要的是把錢握在手裡,隨時應急。
再說國際油價暴跌。這是沙特犧牲價格來搶占市場的終極殺招,直接將美國頁岩油公司打趴在地。沙特油價一降,美國石油作為全球第一石油出口國,影響最大。大批美國石油公司陷入虧損境地,不得不停產虧損經營。
在疫情和國際油價的雙重打擊下,美國資本大量拋售股票,轉而購買美國國債等其他更為保守型金融資產。資本的出逃,直接導致美股開盤就暴跌,進而觸發4次熔斷機制。
這4次熔斷機制,都是在美國防控疫情措施不明朗的情況下出現的。國際低油價的短期和長期也是不明朗的,這時,整個資本市場都充滿了恐慌和疑惑。但是,現在不同的,美國已決心以舉國之力防控疫情,而不出意外,國際油價將長期維持低價策略。
這樣,市場很清晰明朗,資本就又會回歸到理性,從而重新流入股市。隨著美國疫情防控的深入,美國股市很快就會重新提振。這個可以參考中國A股。全球股市暴跌,唯有中國A股成了避險地。可以看出,這不是全球性經濟危機,這只是資本對市場一時的恐慌。
那麼,既然美股會重新提振,又為何說美國早就衰落了呢?大家看,冷戰過後,美國對外作戰,幾乎戰無不勝。但從敘利亞戰爭開始,美軍在全球節節敗退。戰爭是政治和經濟的延伸。美國經濟雖然總體上也在增長,但中國、歐盟、日本、韓國等,也都在增長。而且,這些地區和國家增長得更快。相對而言,就沖抵了美國的實力。美國的衰落不是他自己衰落了,而是對世界的影響力逐漸被其他國家所沖銷。
回望 歷史 ,人類文明奔湧向前,但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強國體系。不是說你在變強,你就沒有衰落。你跑的慢了,被別的國家超越了,你一樣在衰落。地球這么大,此消彼長的零和 游戲 ,不是沒有道理的。
也許這是一個新的輪回的開始。中華民族始終應該站在世界的巔峰。因為我們有強大的文化,這種文化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勤勞吃苦的精神。一起努力建設,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相信14億人口的聚合力量,我們相信自己一定能重回第一。
在企業的競爭里,只要企業自身不犯大錯,靜靜地等待我們的對手犯大錯,就能實現超越。其實國家也一樣。
美國暫時不會衰敗,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不要忘了「美元」為什麼叫「美金」[摳鼻][摳鼻][摳鼻]
只要疫情嚴重,美國衰落是定數,世界領導地位換人,前提條件是美國有5O萬人感染新冦肺炎病毒。
這問題問得很幼稚。美股這幾年暴炒,現在在疫情和國際油價的引爆下,雖然數次熔斷暴跌,但始終遵循"漲多了跌,跌多了漲"的股市規律。根本不能說明美國就此陷入衰落。
股市跌,美國薅世界羊毛,股市漲美國人發財!不好破,美元主導結算
幾乎每個10年世界范圍內就會出現一次大的金融危機,期間伴隨著大的投資銀行倒閉,跨國企業破產,2020年是否是一次金融危機還不能做定論,股市的下跌並沒有導致經濟的崩潰,或許這還只是開始。
但美國這次股市的大跌,確實 歷史 罕見的,巴菲特2020年以前,只經歷過一次股市熔斷,而目前2020年才剛過了一個季度,目前巴菲特經歷的熔斷次數是5次。
那麼股市暴跌,到底對美國有何影響
一、對美國GDP間接產生影響
股市與GDP有明顯關系,GDP增長良好,經濟環境好,上市公司可以賺更多錢,會通過盈利提升和預期來影響市場,從而推動股市上漲。對於美國來說,股市對GDP的影響顯大於其他國家,這是因為美國資產證券化率高,股市體量巨大。
二、對美國個人經濟產生影響
美國大量家庭通過共同基金的方式間接投資美股,美股暴跌,上百萬億市值蒸發,對應的也是很多人的資產快速減少。
美國人的養老金,也就是401K,基本也都在股市中投資,這些天美國人不僅面對嚴重的疫情,自身的財富也在大幅縮水中。
三、對企業產生影響
美國很多居民的財富受到股市大跌影響而減產,財富減少了,消費就會減少,從而影響美國的消費力市場,進而影響服務業,最後影響就業率,對經濟帶來影響,從而影響GDP。
美國大量公司都是上市公司,通過資本市場可以提高資本利用的效率,不斷融資做大做強,美國股市能形成長達十年的牛市,就是因為美國的上市企業通過不斷的回購自家企業推高股票的市值,從而能發行更多的債券進行融資,融到的資金進一步買自家的股票,形成一個不斷上漲的形勢,但不得不承認,這樣的作法產生了很大的泡沫,當美股暴跌時,會使得融資渠道受到影響,同時也會使得證券抵押貸款金額大幅減少,進而影響股市向實體經濟的輸血能力,從而影響企業的擴張,一方面是需求受到影響,另一方面是企業資金鏈受沖擊,會進一步對實體經濟造成影響。
美國是否將走向衰落,還為 時尚 早,世界上最成熟最強大的經濟體,不是說坍塌就坍塌的,何況美國的突然衰落,對全世界都將是一場災難,美元全球化會將全世界平攤這些風險,最終可能是全世界為美國的危機進行買單。
❸ 美國股市蒸發19萬億,如何計算出來的
根據總市值減少多少算出來的,當然還有流通市值,通常有很多限售股還不能賣,所以流通市值要遠遠小於總市值。美國的經濟主要就靠股市,因為所有人的養老金都買的股票,如果股市跌了,很多人的養老金就會縮水,等他們退休的時候生活就會很難過了。
❹ 沒錢別慌,看美國人是怎樣存下養老金的
經常有人稱社安署要倒閉了,
養老金體系已經不行了,
退休時根本拿不著錢。
針對這一說法,別慌!
社會安全署(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區域辦公室主任阮棟明(Doug M. Nguyen,譯音)今年6月表示,有關社安署將破產的消息,純屬謠傳,不過到2034年時,由於領取社會安全金的人口,將從6000萬暴增到1億5,000萬人,在納稅人沒有太大變動下,除非有新的資金籌措政策公布,否則現階段平均每月發放的社安金1,400元,將降到1,050元,縮水幅度約四分之一。
美國人退休後需要多少錢養老?
當然是越多越好了,如果一定要給一個數字,這么多年專家都建議至少需要一百萬美元。不過現實中一項針對富人和普通工薪層的調查顯示:
富人普遍認為要存250萬美元,才足夠保持退休後的生活水平。另外,Employee Benefit Research Institute的一個調查顯示,10%的工薪層認為要存150萬美元。EBRI的調查還顯示,69%的人認為100萬以下就夠了,20%的人認為存25-50萬即可。事實上,根據政府的統計,年齡在55-64歲之間的美國人退休戶口中平均只有10,400美元,65-74歲之間的美國人平均有148,000美元。
看了這個數字,我們不得不感嘆美國老百姓還是很窮的,所以過去10年中,美國人對退休年齡的看法發生很大變化,當今社會流行活到老就要干到老的風氣!
既然大家都沒錢,社安金又要減肥了,那麼現在能做的就只剩下攢錢了!說到攢錢退休,你了解下面這些方法嗎?
如果您現在離退休還有時間
401K(企業退休福利計劃)
是美國於1981年創立的一種延後交稅的退休金賬戶計劃,因相關規定在國稅法中的第401條款中,所以俗稱401K。401K只適用於私營公司的雇員,由公司提供,只要你是公司雇員即可參與。而非盈利組織,例如學校,也會提供類似福利,叫做403B。由於兩者十分類似,在這里我們統稱其為401K。
2015年401K的上限是$18,000美元,如果你已年滿50,上限為$24,000。許多僱主會按照雇員的401(k)計劃繳款額提供一定比例的搭配繳款。一般是您工資年收入前6%的那部分給你50%的match,也就是給你3%的 free money。
比如這樣:
如果你年薪10萬,投$6,000在401K,僱主可能會免費多給你$3,000match,當然你投滿18,000也還是給3,000,你要注意的是這個錢如果你不買401K,公司是不會平白無故送您的(這也是鼓勵員工購買養老計劃的一項措施)但是!!很多公司並沒有match這項或者做不到這個比例(具體要看每個公司了)。
401k最大好處可以延稅(不是免稅),您現在可以不用交稅,將來取出來時候再補稅,現在還有Roth401K的選項,就是你把稅後的錢放在401K計劃裡面,這樣就沒有了第一個抵稅的好處,但它的收益是永遠不用交稅的,而且公司一般也提供match。
總結
401K和Roth401K的區別就是一個是現在不交稅拿出來時交稅,一個是現在先交稅,拿出來時不用交稅。究竟哪個更好呢?這個要因人而異,如果你在職業生涯的初期,預計未來的工資和稅負會超過現在,而你的投資會在裡面增長許多年,那我會建議選擇Roth401K;如果你現在的收入很高,那麼抵稅對你來說更重要,就放401K。
IRA(傳統個人退休金賬戶)
是除401K以外另一個美國人管理退休金的常用賬戶類別。就IRA賬戶而言,任何有收入(Earned Income) 的個人都可以開立IRA賬戶。IRA的2015存入資金上限50歲以下是$5,500,50歲以上是$6,500。上限會每年根據通貨膨脹進行調整。
IRA也分傳統IRA和Roth IRA((羅斯個人退休帳戶),跟401K一樣,區別在於現在不交稅拿出來時交稅,一個是現在先交稅,拿出來時不用交稅。
401K與IRA的相似之處都有每年存入資金的上限。資金通常要到退休時才可以自由取出,否則要有罰款。特殊情況(大病或者購買首套房首付等)例外。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401K和IRA都是稅收優惠(Tax Advantage)賬戶。
總結
401K與IRA兩者區別:IRA投資范圍更大,401K賬戶通常只能投資基金,不能投資單獨的股票,一般情況下401K里會有10-20種不同的基金供選擇。而IRA 賬戶可投資的股票債券基金等都可以。其次,上文說了401K不少公司會給你match一部分錢,但是IRA就是你自己買多少是多少了。最後,傳統型IRA 的稅收抵免(Tax Dectable)有一個收入限制,而401K就沒有。如果你的個人年收入大於71,000美元或者家庭年收入大於118,000美元,那麼你存入 IRA的資金就不能抵稅了(Non Dectible)。
股票投資:
小編顫抖的寫下這條,如今的大市場大家也看到了,這幾年美國股市動盪,但是從長遠角度來看股票年平均回報率約9.5%,這意味著如果每年投資5,000美元在股市,30年總計投資金額是15萬美元,屆時市值可達近75萬美元。
以上來源於網路數據,如果大家真心想投資美股,可以回顧下我們的《美股真人秀》節目:兩位選手「打」的不可開交,又趕上大選,公投這類全球事件,憑借「股市波盪起伏」兩位少年產生了多少恩怨情仇,估計這么一上電視,都要影響找媳婦了。
如果您馬上就要退休了
年金(Annuity)
也是一種退休計劃,但一般人不太了解,年金不能抵稅,但可以延稅,放多少錢沒有上限,這是年金的二大好處。放進年金的錢20年、30年,只要不拿出來不交稅。可別小看延稅,長期下來威力很大。
比如這樣:
你拿$10,000去投資,產生了$1,000的收益,若是在一般的共同基金中,這$1,000要交稅,假設20%的稅,你還有$800去再投資,若是在現金中這$1,000當年不用交稅,這$1,000可以再投資,$1,000再投資產生的收益當然比$800多。
即取年金立馬投錢立馬取錢
美國年金產品類型很多,但總的特性差不多,那就是為投保人養老提供保險。最流行的年金有四種:即取年金(immediate annuity)、固定年金(fixed annuity)、可變年金(variable annuity)、指數年金(indexed annuity)。
即取年金就如同其名一樣,投保人立馬投錢,也就開始立馬取錢。這種年金的特點是對已經到了退休年齡的人較為有利,投保人在購買年金後可以每月領取一定金額的年金,一直領到過世。
比如這樣:
一個75歲的老人購買了10萬美元的即取年金,保險公司依據利率和這位老人的預期壽命計算,每個月付給這位老人725美元,一直到老人過世。老人82 歲時身體還很健康,而他領取的年金已超過10萬美元。如果老人活到90歲,保險公司等於要貼上七八萬美元為老人提供養老金。如果老人在購買年金後2年後過世,年金本金還剩下8萬多美元,老人的受益人可以繼續按月領取本金,直到本金全部領完。即取年金通常也會計算利息收 入,可謂較保守的投資。
固定年金如同高利率定期存款
固定年金就如同銀行中的定期存款,但這是一種專為退休而設定「存款」。固定年金鎖定利息率,通常從3%至10%不等,年限從3年到15年。固定年金的好處是所有投資可以延稅,而且保險公司為了拉攏客戶,還會發放獎金。比如一個投保人購買10000美元的年金,保險公司會發給600美元的獎金,這就等於投保人還沒大展拳腳就先賺進了6%的利息。
固定年金是美國人購買的最多一種年金,約佔美國年金總額的75%。固定年金的優點較多。首先這種年金的收益不會受到金融市場的影響,本金不會損失,而每年的收益率在4%至8%之間。
比如這樣:
吉米在50歲時投資50,00美元購買10年期固定利息年金,到他60歲退休開始領取年金時,他的投資本金和利息加起來可以達到81,445美元。
投資固定年金的另一大好處是可以延後繳稅,年金的利息收入當年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只有在開始領取年金以後才按照收入繳納個人所得稅。固定年金還有一項利息保證條款,當投保人利息率低於保險公司保證的利息率超過一個百分點時,投保人可以免於繳納任何罰金,將本金和利息提出,另外尋求更高利息率的年金。
比如這樣:
比如,雪莉購買了10萬美元的固定年金,期限是5年,保險公司保證3年內的利息率是6%。第四年利息率降到4.5%,雪莉有權將10萬美元的本金和三年內獲得的利息一次性提出,而不會受到罰款。
可變年金有高風險投資保障
可變年金(variable annuity)是投資型年金,而且還有收入保障,有的年金保證每年增加5%,但投保人要慢慢取錢,不能看到投資收益大,一次就把所有投入的資金連本帶利全部取走。
比如這樣
約翰投資10000美元購買了可變年金,其中5000美元用於購買股票,5000美元購買了債券。股票的的年收入率為10%,債券的年收益率為5%,兩者相加10000美元一年中的收益為750美元。可變年金因為帶有投資性質,因此基金公司會收取管理費。這種年金同其他年金一樣也是可以延稅的,因此如果收入較高,可以在這類年金上多投放些錢。
可變年金大部分會投資到共同基金上,但這種年金和民眾退休基金投資共同基金有很大不同。退休基金(如401K)投資股票市場,投資人要自行承擔投資風險,賺了喜笑顏開,賠了呢則悲痛傷心。而可變年金的投資風險雖然也是由投資人承擔,但本金卻由保險公司托底。(以上關於年金內容摘自《理財周刊》)
年金這么多優點,為什麼大家不全買年金?因為它的缺點也不少:
第一:傭金:因為年金是由保險公司的銷售人員或者代理商發售的,有的傭金可達10%
第二:解約金:如果在不允許的情況下,您想支取部分年金或者解約,比如一年後解約,大概會收取總額的7%,以後每年降低一個百分點,有些因為金額巨大,可達到20%,可是誰沒有個著急用錢的時刻呢?所以如果是閑錢可能更適合高額買年金。
第三:高額年費:如果是可變年金的話,每年可能需要繳納至少1.25%的保險金,0.5%-2%的年金投資管理金等。
總結
所以建議大家59.5歲之前不要提取年金,因為提前支取的罰金不少,另外金蓮選擇投資公司直接購買年金,這樣可以省下一筆保險經紀人傭金。
人壽保險
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退休計劃,但各種永久性保險(WL,UL,VUL,IUL) 都有現金值,假以時日,10年,20年,可以累積一筆相當可觀的現金值 (取決於premium多少,時間長短以及回報率) 。退休後可以通過 Withdraw 或Loan的方式,把現金值的一部分或大部份拿出來,作為退休基金的一個補充。在人壽保險有效時,把現金值拿出來不用交稅,若是借(Loan)則會有一些利息, 大概是在0.5-2%之間。你過世了,保險公司賠你家人一筆錢﹔你活得好好的,可以把現金值拿出來用。
小心意外開銷 吃掉退休金
多人接近退休時,預測到未來生活花費,努力提高儲蓄以便靠固定收入仍能舒服過日。但是未能預見的意外開銷,卻可能使退休者的財務陷入麻煩。
MarketWatch網站報導,《精算師學會》最近的研究顯示,有兩大意外開銷讓退休者預算吃緊,一是出乎意料的房屋修理和升級費用,例如換新屋頂或大型電器,接著就是看牙費用,因為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並不包括牙齒醫療,而牙齒保險往往只給付例行開銷。
在這兩項開銷中,修理房屋應較容易預先想到,但是退休者常常未做准備。一些房子到了一定年限後,從屋頂到內部再到電器,錢是嘩啦啦地留走。
退休就搬家 省錢又舒心
個人理財網站WalletHub比較美國 150個最大城市,根據負擔能力、活動、生活品質和醫療這四個標准,公布2015年最適退休者居住的城市。以下是前五名的退休天堂:
❺ 怎麼能買到美國養老金股票
1、直接去美國辦理。
投資者直接去美國開設股票賬戶,只需要投資者有出入美國的證件即可,但是所花費的時間,和成本相對要高一些,投資者可以選擇去美國旅遊順便開通。
2、通過美股券商的官方網上平台開戶
通過美股券商的官方網上平台開戶,比如,老虎證券,投資者需要提前准備一些資料:1、身份證明:用中國大陸的居民身份證或護照均可;2、居住地證明:可以用水電煤賬單做居住地證明。
同時中國人炒美股不用交資本利得稅,投資者在開戶時一定記得填寫W-8Ben表。
3、通過國內券商的香港子公司或者委託香港公司進行復委託開立美股賬戶。
❻ 養老金入市是什麼意思以及真正意義
養老金入市一直是很多市民關心的問題,然而還有一部分市民不知道養老金入市的意思、養老金入市的原因以及養老金入市對股市的影響。下面是我帶來的關於養老金入市是什麼意思的內容,歡迎閱讀!
養老金入市的意思
養老金入市是指把基本養老 保險 基金中的個人賬戶基金進行證券投資。把養老金投資於市場,可以實現養老金保值增值,也可以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2015年10月27日,人社部表示2016年啟動養老金入市,規模或超過2萬億。養老金入市於2016年5月1日施行,以目前中國養老金規模約2萬億人民幣估算,如果投資額度達30%,最高將有6000億人民幣養老金入市。
養老金入市的時間
2015年8月17日
養老金為什麼要入市
養老金多元化投資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受形勢所迫。中國的老齡化速度加快,在這種情況下,我國養老金保值增值壓力巨大,養老金必須走出銀行,戰勝通脹。
養老金入市能帶來多少錢
2015年8月23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發布規定:養老金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於養老基金資產凈值的30%。
數據顯示,截止到2015年底,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資產規模為39937億,但在扣除預留支付資金外,全國可以納入投資運營范圍的資金總計約2萬億元。以30%的入市上限計算,最終會有6000億元左右可以入市。
養老金入市,股市就能漲嗎
養老金入市無疑將給A股市場帶來大量的長線資金,此外,養老金是“保命錢”,養老金入市常被市場人士認為國家發展資本市場的決心更加堅定,它的進場更提高了 其它 場外投資者進場決心。
上世紀80年代,美國“401K”資金入市,開啟了美股一輪長達10年的大牛市,很多市場人士期待這一幕會在A股重演。
養老金入市對股市的影響
1、養老金入市對於股市無疑是正面的,屬於級別較高的利好消息,因為資金就是股市的血液,只有資金充足了股市才能活躍,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
2、由於養老金關繫到國家的民生保障,不容有失,誰能保確資金入市後的安全問題。因此需要管理層不斷完善資本市場制度和監管機制,雖說這還很長遠,但從對的方向去做了總比什麼沒做好。回到股市的角度,假如養老金入市資金正式啟動,將是一個市場信號。
3、養老金入市與股市長期上漲行情之間沒有絕 對聯 系,但可以肯定的是,養老金投資追求長期穩定收益,最大程度確保資金安全是一定的。
4、養老金對股市的市場環境要求比較高,其入市可以推動股市相關法律、法規的修訂,促使其進入健康發展軌道。
5、養老金作為長期性資金,有助於調節A股市場投資者結構,提升A股市場上長期資金的佔比,從而為穩定股市做出積極貢獻。
6、以散戶為主的中國股市,市場情緒很容易受事件影響,國家將養老金投資股市是一次全新的嘗試,養老金本身擁有良好聲譽,其入市的信號效應會非常強勁,就好像巴菲特說他在買入某隻股票一樣。
養老金入市是利好還是利空
今天無疑是個黑色星期一,A股日遭遇斷崖式下跌,滬指盤中暴跌9%創2007年來最大單日跌幅。上周A股一周跌去了11%,可謂是慘絕人寰,周末監管層祭出救市大招。8月23日,國務院對外公布《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辦法》已於8月17日正式印發並實施。與徵求意見稿相比較,養老基金各類資產投資比例未變,其中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於養老基金資產凈值的30%。
消息一出,市場頓時沸騰了。經濟學家、券商機構紛紛開始對此消息進行解讀。曾參與《辦法》設計的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齊傳鈞表示,養老金入市對資本市場是重大利好,從長期看有助於改善投資者結構。而《辦法》此時出台,首先有助於改善投資者的恐慌情緒,給市場一個積極的信號;其次,在市場大跌後入市,對養老金保值增值也是好事。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也認為,養老金入市利於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屬於資本市場的重大政策,利於穩定市場預期。
當然,也有一部分否定的聲音認為,養老金入市短期內對股市沒有實質影響。主要原因在於各地資金從籌措到委託需要一定時間,具體的受託機構、投資管理機構遴選也需要一個過程,預計基本養老金實際入市運作要到2016年以後。另外,實際入市養老金規模遠不到萬億,即使對於遠期來說是一定的買盤力量,但規模太小。有分析人士估算,真正買股票的投資大約為2500-3500億元。這點錢尚不到此次證金公司會同有關各方一起救市資金的四分之一,即便這些資金立即買股票,也僅是杯水車薪。正所謂養老金的遠水解不了股市的近渴,A股今日快速暴跌或許也驗證了這一點。
養老金入市的投資機會
1、參照社保基金
養老金和社保基金的性質相同,社保基金的投資思路或許就是養老金入市後的選股思路,因此可以參考社保基金重倉股來考慮。
2、 估值相對便宜的藍籌股
養老金對資產的安全性要求非常高,甚至被認為是不能虧損的錢,在此背景下這類資金就非常重視投資的穩健性。那麼估值相對便宜的藍籌股無疑會對他們形成很大吸引力。
3、低估值、高成長標的
❼ 美股突遭兩年來最慘烈拋售,美聯儲9月或會加息100個基點嗎
因最新公布的8月CPI報告顯示美國通脹回落速度“意外”不及預期,令投資者對通脹“退燒”、美聯儲“轉鴿”在即的樂觀情緒備受打擊,美國三大股指全線應聲暴跌。 截至13日收盤,道指跌3.94%,報31104.97點,創2020年6月11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標普500指數跌4.32%,報3932.69點;納指跌5.16%,報11633.57點。
作為9月議息會議前,美聯儲能夠參考的最後一批重要經濟數據報告之一,8月CPI數據的意外高企,令市場普遍轉向預計美聯儲將連續第3次加息75個基點,繼續猛踩剎車對抗通脹。還有觀點認為,該報告可能導致美聯儲繼續激進加息的幅度乃至本輪緊縮周期的時長,都要超過投資者此前的普遍預期。
❽ 誰是美股熔斷的幕後推手
美股多次熔斷,如果有先知先覺者事先在高位做空,瞬間就能成為人生贏家。誰有實力成為暴跌的推手呢?
美股是誰在做莊
美國三大養老金機構是美股的天然莊家,正是這三大巨無霸,才實現了美股的長期穩定,所以每次美股出現風吹草動,美國政界人士就要出來喊話,因為事關全美人民的福利,所以喊話是絕對的「政治正確」。
美股關繫到全美人民的福祉,大肆做空美股就是做空全美的福利,那麼有人敢逆龍麟太歲爺頭上動土的嗎?
從道理說,只要有利潤,就會有人垂涎,那種禁止做空,在投資人眼裡就只是道德綁架,不值一提,但是真正有能力做空美股的卻是少有。
做空是一種能力
做空是一種能力,不是有錢就能做空,在股市裡跌宕起伏多年的你懂的,只有真正的高高手才能做空,而高高手通常是跟隨趨勢,而如果要做局,就意味著要扭轉趨勢,逆轉趨勢不但是比登天還難,而且由於做空必須通過期貨實現,一旦做反,付出的代價是破產。所以高高手都是跟隨趨勢,沒有人會傻到去冒著破產的風險去做局,因為跟隨趨勢就已經能賺到盆滿缽滿。
不相信陰謀論是一種智慧,能做局做空美股的人,能把世界90%的財富席捲於手中。
巴菲特看空不做空
巴菲特這次再次為人所稱道,在美股高位放空了大量籌碼,保持有近2000億美元現金在手。要知道當時美股可是形勢一片大好,美股當時已經實現突破,即將一馬平川的走出大牛市。而巴菲特卻選擇了堅定的看空,實在是高。
巴菲特看空的邏輯, 天下會會天下 認為,應該是當時世界主要股指都已經步入熊市,美股不可能獨善其身。
巴菲特為什麼看空不做空,主要是因為首先巴菲特從來不用期指來賺錢和規避風險,其次,用期指做空風險非常大,大到會血本無歸的地步,不符合巴菲特的理念。
連巴菲特都不敢做空,那麼做空美股的是什麼人?
做空美股的是趨勢投資者,他們是美股熔斷的幕後推手,當疫情來臨並在全世界擴散後,他們開始做空,然後等待牆倒眾人推。在突發性事件的情況下,是不需要太多的資金就可以實現的。
不要相信沙特的小薩勒曼能左右局勢
85後的沙特王儲小薩勒曼被陰謀論者描述成美股熔斷的幕後推手,這位年輕的大爺只是攪局者,不是做局者,他成功地推動了全世界向新能源的邁進。而最大的受害者是他們自己,石油貴族們將慢慢退出 歷史 舞台。典型的不作不死,這樣的智商硬要把他描述成做局者,我也是醉了。
如果非要找一個擔責者,那麼 美股本身高估值是主因,疫情躺槍催化劑,美當局需要為美股熔斷付主要責任,美聯儲負次要責任。
美股自2008年次貸危機之後,美陰差陽錯開啟了「頁岩氣」革命,正是因為「頁岩氣」使得美股在危機之後迅速暴漲,一點沒有在次貸危機中「元氣大傷」的樣子。
一邊感謝「頁岩氣」革命,使美股走出頹勢,走向「牛市」;一邊得「怪罪」頁岩氣革命,從一定角度來說,頁岩氣革命之後將美股推向了不該有的高度,一度漲到29500多點,嚴重與美股實際估值不匹配,下跌是早晚的事,只差一個「導火索」。
而疫情爆發就是這個「導火索」「催化劑」,疫情突然的爆發引爆美投資者恐慌情緒,投資信心劇增,大量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從股市拋售撤資,既造成美股資金不足,又造成美元流動性不足。
美聯儲自2008年次貸危機以後的11年裡,採取各種寬松化貨幣政策扶持美股不跌,因為美聯儲很清楚美股是美民眾投資的主要場所,也是世界游資、華爾街金融大亨「撈金」的場所, 美股不能倒,美股倒了意味著「富人」的財富將大量縮水;美股倒了勢必將利空傳導到美線下實體經濟,到時候勢必出現企業倒閉潮、職工失業潮。
因此美聯儲的寬松貨幣政策有點過了,本來應該調控美股,卻變成一味推高美股。
顯然,美當局要為美股暴跌負主要責任。 11年裡,美當局以默許的態度允許美聯儲「硬扶」美股。疫情開始出現擴散跡象後,又錯誤的選擇了「放棄疫情防控、全力保證美股」的錯誤政策,消極防疫,以美民眾的生命權、 健康 權換取美股不倒。
結果美當局沒想到的是,最終還是算計失敗,既沒保證美股不倒,又錯過了疫情防控的最佳時期,可謂「竹籃打水一場空」。因此,美當局必須負主要責任。
美股的暴跌是趨勢,政策並不能永遠保證美股處於「高位」,此次疫情催化之下美股瞬間崩塌也說明美股的脆弱,是基礎薄弱的空中樓閣。
美聯儲11年的寬松政策是對美股極度不自信的表現,美當局以「」緩抗疫、保經濟」的消極抗疫政策更是對美經濟不自信的表現。
對於股票交易,我是信奉「陰謀論的」,所以這個話題很對我的胃口:)
其實就兩個, 一是美國經濟基本面已經難以支撐股價繼續暴漲。 美股本輪大牛市,是以美國經濟基本面不斷走強為基礎的,道瓊斯工業指數從6000點開始,一路漲到29658點,差不多剛好5倍,但是美國企業的業績增長是受到技術條件和經濟規律本身制約的,不可能一直跟上股價上漲的腳步,美股的牛市都十年了,在這樣的情況下,股市越漲,與實體經濟的背離就越大,也就是說泡沫也就會越大,而泡沫越大,破裂的風險就越大,只是缺少刺破泡沫的那根「針」而已。 二是新冠疫情爆發情況超預期。 可以說,病毒就是那根刺破美股泡沫的「針」,這裡面有兩層意思,一層是疫情變成了全世界大流行,超出了市場預期。二層是白宮一開始對疫情的預估及准備不足,導致美國新冠疫情爆發超預期,從而對美國經濟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投資者出於避險的需要,本能拋售股票,引發大跌。
華爾街是最大的嫌疑人。 海外疫情爆發後,歐洲股市是率先暴跌的,華爾街不可能會對此無動於衷的。看過華爾街之狼1和2、大空頭等電影的朋友想必會對華爾街操縱市場謀利的情節心有餘悸,但同樣也不會懷疑華爾街對資本市場的專業和嗅覺。在疫情已經對亞洲和歐洲經濟和資本市場造成很大沖擊的情況下,華爾街不可能不研究和判斷美國的疫情及其影響。再有,美股這次暴跌,跌幅之大、跌速之快也是前所未有的,短短兩周內,就有4次熔斷,不斷刷新美股的 歷史 ,如果沒有做空勢力在背後推波助瀾,會跌這么狠嗎?那麼誰最有可能做到這一切,當然是華爾街,而且這個其實並不難調查,估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甚至都已經開啟了相關調查工作。
其他勢力,但具體是誰不好說,或許是「市場合力」吧。 美股對於美國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美國家庭資產的40%以上都在資本市場中,特朗普也是一直對任期內股市的不斷上漲沾沾自喜,這下好了,他任期內道瓊斯工業指數大概漲了10000點,這一次全給跌完了,還倒扣了不少點。美國的經濟霸權,全世界很多國家都不爽,特朗普任期內更是變本加厲,先是宣稱美國優先,搞貿易保護,到處跟人家起沖突。海灣國家長年繳納保護費,美國經濟一疲弱,就搞量化寬松,薅全世界的羊毛,作為全球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借外債也是最多的,美國人工作談不上多勤奮,但是日子卻過得很舒心愜意,生活用品價格低廉,油價和水一樣便宜。在這樣的情況下,利用特朗普政府對新冠疫情認知和准備不足的機會,抓住美股在 歷史 高位,泡沫大、風險大的良機,又選擇原油作為突破口,一舉將美股拉了下來,節奏把握的這么准,實在是太厲害了。
但是,美股的暴跌只之會對美國經濟造成短暫沖擊,如果不能繼續大跌,從而進一步引發美國企業債危機的話,對美國股市而言,反而是好事,等於是給他們排了估值高風險的雷,但事情會這么簡單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2020年3月份,美國證券交易所出現了四五次股市熔斷。 這些股市的熔斷現象之中,做空或者做多的幕後推手,未必是某個人或某個機構,可能是華爾街以及全球部分金融寡頭解體行為。
而且每一次壟斷幕後推手,不一定是同一批人。比如說美國媒體近期曝光出美國共和黨參議員,在新關疫情沒有在美國發酵的背景下,就開始大量拋售股票了。這就是屬於嚴重的金融內幕交易,美國證監部門應該追究其法律責任。
在美國股市第一次下跌熔斷中出逃的機構資金,無疑是先知先覺的機構投資者,還有少數國際證券投資高手。第二次壟斷的股票拋售者,未必屬於做空的幕後推手;他們很可能僅僅是進行股票減倉操作策略。以後幾次美國股市的下跌熔斷,屬於投資者在恐慌萬分的情況下的股市踩踏行為。
美國作為一個開放性的全球最大的證券市場,囊括世界各國的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 與內地股市所不同的是,美國股市具有做空機制。假如機構投資者預先購買了空單,可以對沖股市下跌的風險,減少減少投資損失。
雖然美國股市今年三月份的四次下跌熔斷,創出世界證券史上的奇跡。但是華爾街的金融投資機構,未必有百分之四十的損失。因為他們大概率動用了股指期貨的空單,來為股市下跌的。保駕護航。甚至不排除某些投資性很強的金融機構,比如索羅斯的量子基金等等;他們是不會放過證券市場做空機會的。而且索羅斯和羅傑斯等金融大鱷,本身就是股指期貨的高手,在做空證券市場上無人可及。
最近在內地的自媒體上,又有股評家在譏笑巴菲特抄底美國股市被套牢。然而 歷史 證明,每一次內地股評家譏笑巴菲特的時候,過不久就被現實啪啪打臉。因為巴菲特的股神是名副其實的,他是人間的股神,而不是神壇上的故事。
眾所周知,這一次美國股市大幅下挫中巴菲特持有很多現金,至於巴菲特有沒有做空美國股市無人知曉。但是等到潮水退盡之後,大家會發現巴菲特還是股神,這就是巴菲特兼備「 入世 」和「出世」的雙重能力了。
根據我們這些草根的信息來源,是無法得知美國股市有金融機構在翻江倒海;作為普通散戶,我們唯有當韭菜的命。不懂裝懂,隨意發表證券評論,最終會鬧出笑話的。
在過去一段時間美股持續熔斷了好幾次,這種非理性下跌並非是人為刻意製造的,多少跟美股的交易機制有一定關系。
一是美國採取的量化交易比例相對較大,所以你從美股的走勢上會看到很多的跳空缺口,這就是說交易通常會出現極端化的走勢,由機器根據消息面判斷,從而採取的機械式的有點極端化的看多和看空,那麼體現出來的是多空雙方的走勢通常很容易被放大化,這是一種模式。
二是美股的杠桿比例比較高,在美國的市場融資的利率是非常低的,所以會吸引大量的人採取杠桿交易,要知道這是個雙刃劍,上漲時候漲幅能夠翻倍的向上,殺跌的時候同樣會表現出非理性的一面,就跟2015年我們A股的走勢一樣,從5000點快速下來的那段行情,杠桿的在市場表現比較平和的時候沒事,如果遇到利空消息,資金會瘋狂的出逃,這樣導致價格出現暴跌的概率非常高。
綜合看待這次美股熔斷的幕後其實沒啥黑手,是遇到了重大的突發疫情事件,資金恐慌情緒達到了極點,而成倍的賣出造成的大幅度下跌,是杠桿和量化交易的制度欠缺帶來的災難,就想這兩天時間美股的反彈幅度就達到了17%,道理基本都是相通的。
從2月12日,道瓊斯指數摸高29568.57之後,開啟了瘋狂的下跌模式,截止美股當地時間3月20收盤,道瓊斯指數累計下跌了34.51%,納斯達克2月19日見頂之後累計下跌29.32%,同期標准普爾500累計下跌31.16%。
美股次輪暴跌根本原因是,2008年之後美國QE政策貨幣廉價、利率不斷降低、舉國舉債,導致經濟體空心化。而與此同步的是美股被流動無限吹大,在美股泡沫越來越大的過程中,企業舉債回購火上澆油,從而導致了美國股市十年長牛走勢。
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現在到了還債的時刻。
直接原因來看,溯源認為:
疫情是導火索,原油價格大幅下跌是幫凶,總統先生的代言人,華爾街是幕後推手。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對未來美國經濟肯定會產生負面影響,按照最新橋水基金達里奧的預估,疫情對全球產生約12萬億美元損失,於美國大約損失4萬億美元。2019年美國GDP為21.34萬億美元,其影響20%不到,這些擔心導致了華爾街拋售。但理性的說,這不至於讓美股2000+只股票市值腰斬,明顯反應過度。
這個反應過度就是疊加原油價格暴跌,雖然美國頁岩油在美國的GDP中佔比僅僅1%,但是這給全球投資者傳遞了更加恐慌的情緒,烏合之眾的人類於是想著現金為王。
這不?流動性擠兌就順勢出現。
在疫情點火,油價助跌的情況下,總統先生不斷呼籲美聯儲降息,釋放流動性。
於是美聯儲在頂不住壓力的情況下,連續祭出大招。例如:美聯儲3月3日第一次降息50個基點,隨後降息100個基點,同時疊加回購,萬億刺激計劃,重啟商業票據融資便利,貨幣市場基金流動性便利等等。
而上述所有過程和事件的發生,都是發生在華爾街每一次熔斷之後,換言之,即華爾街狠狠砸熔斷股指,倒閉美聯儲不斷釋放流動性 。
所以,結論是美股暴跌,華爾街是幕後推手!
美股熔斷間接原因是疫情,直接原因還是美國自己,我們分兩部分說,來解說這次美股的最後推手是誰?
首先是企業,大家都知道美國企業喜歡回購,美國企業每年資金沒地方投,所以索性每年拿去回購股權,雖然把股權稀釋掉,但是資金也沒了,換來的是股價的上漲。
本來銀行願意給你加杠桿,企業運營都很正常,但是今年疫情恰恰把貸款掐斷,銀行今年不提供現金流了,那各個企業就不好過了,況且疫情導致各個企業無法復工,導致企業難上加難,不得已,只能賣股換現,所以大量股東拋盤,這是第一個熔斷的起因
再者,美國居民,美國不像中國會把錢存銀行,不確切統計,美國每個家庭會有20%的存款會買ETF,所以每年都會源源不斷的資金湧入美國股市。那今年有了第一個熔斷,老百姓肯定著急了,辛辛苦苦存的錢一夜之間縮水,所以這就有了第二個,第三個熔斷,屬於恐慌性拋盤
最後,我們再看看誰在推動這一波危機,說到的還是美國政局,為何,大家都知道美國就喜歡發國難財,世界越亂它越高興,美國自己也意識到股市目前泡沫有點不堪重負,如果不自己刺破,要知道世界上沒有什麼是只漲不跌的,漲得高跌起來也狠,所以特朗普要蹭今年選舉搞一波,如果老特能平息這場風波,不就自然深得人心,所以最終還是政壇的一場陰謀
誰是美股熔斷的幕後推手?
海外疫情擴散,疊加原油大跌打擊了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使本來已經十分脆弱的情緒瀕臨崩潰,再加上指數化基金與程序化交易助推,造成流動性踩踏。
美國時間3月9日美股開盤暴跌,標普500指數觸發第一層熔斷機制。這是 歷史 上的第二次熔斷。僅兩個交易日,3月12日美股開盤6分鍾,三大股指集體跌幅超過了9%,再次觸發熔斷機制;3月16日美股開盤15分鍾,道瓊斯指數跌幅達到7%,罕見再度引發熔斷。3月18日美股再度上演接力賽。標普500指數再度觸發熔斷。至此,美國 歷史 上共發生5次熔斷,其中四次集中發生在最近的9個交易日內。
2020年3月9日-3月19日,註定將被載入美國股票證券交易市場的史冊。在這期間,道指期貨又多次觸發向上的熔斷機制,暴漲暴跌成了美股的明顯特徵。
1、高頻程序化交易惹的禍
高頻交易是指從那些人們無法利用的極為短暫的市場變化中尋求獲利的程序化交易。高頻程序化交易速度究竟有多快?眨眼的速度約為300到400毫米,而高頻交易比眨眼的速度還要快。高頻交易有著速度和技術的顛覆性優勢,憑借幾毫秒的交易時間差,就足以引領整個金融市場。在每次美股的劇烈波動中,高頻程序化交易都會造成較大影響。
盡管高頻程序化交易一直處於爭議的漩渦中,但是其已經成為美國最重要的交易方式之一。在2010年,就有報道指出,高頻交易的成交量現在約佔美國股票市場成交量的70%。這意味著,如果沒有了高頻交易美股的交易量將減少70%。
「高頻交易有著不同的策略。它會加速市場的暴漲暴跌,但是也在提供流動性,有時可以創造出驚人的利潤。2015年,外資伊世頓公司利用證券期貨市場的波動,利用高頻交易獲利高達20多億。但其並非穩賺不賠。2012年,從事高頻交易的美國騎士資本因工程師失誤,造成1小時內巨虧4.6億美元。
美股暴跌的直接導火索為疫情的持續擴散以及油價暴跌。但是,高頻程序化交易也被認為是美股熔斷的最大推手。事實上,每當市場上暴跌,程序化交易就會引來很多爭議。
程序化交易到底對熔斷負有多大責任?業內人士出現了分歧。當很多資金要利用相同的機會而高速發出指令的時候,融資出現擠兌、糾枉過正的情況,可能會造成快漲快跌,或加劇漲跌。「但是美股熔斷,本身是投資者對未來的悲觀預期導致的,與程序化交易關系並不大。」
高頻交易提供了大量的流動性,這種流動性是雙向的,既可以提供流動性也可以買斷流動性。高頻交易到底是否助漲助跌,主要取決於所採用的交易策略。「比如,在提供流動性時程序化交易起到了阻止暴漲暴跌的作用。」「但是,當行情劇烈波動時,大部分的高頻交易都是在拿走流動性,確實會助長暴漲暴跌。」每次熔斷發生時,高頻交易都加速了市場的暴跌。
如果市場持續下跌,程序化交易會利用速度的優勢搶在投資者吃掉價格高的買盤,讓投資者的價格成交到更低的價格。投資者產生恐慌情緒,就會形成大量拋盤,在這樣單邊情形下,程序化交易會加速下跌。
2、有人受損也有人逆勢賺錢
全球股市的暴跌,讓無數投資者損失慘重,反過來說卻也是千載難逢的賺錢機會。「交易的頻次達到了平時的10倍以上。而賺取的金額可能遠不止10倍,主要取決於交易金額。」
高頻交易的盈利邏輯是無論上漲還是下跌,只要有交易就能賺錢。它十分依賴市場的波動性,當市場劇烈波動時,交易更為頻繁,高頻交易也更為賺錢。Wind數據顯示,3月9日,道瓊斯指數的振幅達到了8.16,3月12日振幅為9.64,3月16日振幅更是達到了12.44%。
「市場波動劇烈,交易機會多,不計價格買入和賣出的投資者就會更多,這種價差波動率就會更大。而在普通行情下,每天捕捉到不計價格賣出的大戶可能只有兩三次。但是,一次熔斷行情可能有100次。熔斷時候的交易量是平時的10倍。」所以,高頻交易的利潤來源就是通過吃利差,賺取中間價格。
簡言之,高頻交易可以同時向市場提供買價和賣價,並利用電腦速度提前收益各方的交易價格,利用其中的價差來高頻次交易賺取利潤。
高頻交易賺取的利潤是驚人的。2015年,伊頓公司短時間就實現了20億元的盈利。目前,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銀行等歐美國際金融巨頭都大比例地使用了高頻程序化交易。它擁有驚人的賺錢能力,但它從來都不是只賺不賠。
「策略判斷失誤、硬體系統的故障、極端行情等、程序開發的小錯誤以及小數點錯誤等,任何一個意外,都會造成嚴重的損失。」高頻程序化交易對每個細節要求都極為嚴格。
典型例子在2012年,從事高頻交易且在華爾街名聲顯赫的美國騎士資本由於工程師的更新代碼疏忽,造成公司在一個小時內巨虧4.6億美元,導致騎士資本陷入經營危機,最終無奈被其他公司收購。光大證券烏龍指事件亦是由於程序化交易操作失誤所導致。
高頻交易並非是件易事。高頻交易是一個系統的金融工程,需要很多模塊與組織的配合。在網路速度、交易策略、代碼架構三個層面都有十分嚴格的要求。尤其對速度的要求達到了極致。因為幾毫秒的差距,就使你落後於競爭對手。
從事高頻交易,需要巨大的投入,同時對各方面要求很高,尤其是對人才的需求。但是程序化交易憑借自身的優勢,早已在爭議中站穩了重要地位。高頻交易早已成為了美股主流的交易方式。
3、ETF和美股暴跌有關
市場大跌,除了顯而易見的危機源頭——新冠病毒和油價暴跌外,近些年來種種市場變化也被分析者拿來解釋如此迅猛的下跌。這次美股下跌與2000年以及2008年的下跌不太一樣,主要體現在主導機構、主要產品和集中購買的東西不同。
美股從2009年到現在大概漲了11年,在2017年前,美股上漲在很大程度上靠頭部企業回購自己的股票得以不斷維系,但2017年後主導模式發生了轉變,過去風險偏好比較低的機構投資者通過ETF和機器交易大量投資 科技 藍籌股,巨大外生性沖擊導致投資者權益投資出現初始虧損、進而不斷進行調整導致了金融市場動盪。
「大量機器交易的標的資產就是ETF。機器交易同時賣出,容易形成踩踏,算是加劇波動的推手。」市場爆跌首先來自於市場流動性和融資流動性之間的負反饋惡性循環。也就是遭遇損失的投資者在滿足保證金過程中,需要拋售持倉。而這樣造成的持續下跌會使得願意提供流動性的交易對手消失。「這個過程本身是交易制度和監管制度共同造成的,各種策略的相似和集中性,才是這個過程難以避免的原因。」這些策略可以應付合理幅度內的價格波動,但一旦外生因素(例如疫情擴散,石油價格暴跌)導致波動幅度超出范圍,就會觸發這些策略都做出賣出決定,這樣就會造成市場流動性消失,並與融資流動性發生惡性循環。
個人認為,股市要企穩,需要一個預期。
也就是對未來局勢轉好的希望。
但現在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的擴散其實還只是剛剛開始,不要說控制,就是整個防疫工作也完全沒有半點步入正軌的意思。
也就是說,這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根本就是無底深淵,沒有任何一點可以寄託的希望。
10號美股的反彈是基於特朗普對市場放出的減稅消息,結果第二天這匆忙發出的消息卻偃旗息鼓無果而終了,所以沒有被證實的利好政策反而激起了市場對白宮緊急救助政策時效性的擔憂,進一步放大了利空,導致頭一天的漲幅完全被抹去。
而且今年是大選年,股市大跌對民主黨來說,其實等於是撿到槍的好機會,所以不管從任何角度考慮,民主黨都不太可能對特朗普救市,也相當於自救的經濟刺激計劃予以配合。
即便基於對未來美國經濟走勢的擔憂,或者防止明年接受一個過爛的攤子,終究民主黨還會支持某些政策的推出。
但可以預見到的是,其刺激力度和時效性必定會大打折扣,特朗普想隨心所欲,不顧後果,只能是痴心妄想了。
個人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1.疫情擴散。股市是經濟增長的雨晴表,然而疫情的全球蔓延超乎大家的預期,歐洲和美國成為全球疫情蔓延的中心,受疫情蔓延的影響,美國航空業, 旅遊 業,餐飲業及線下實體店造成很大沖擊,造成許多上市公司業績下滑,從而造成股市動盪。
2.原油暴跌。石油輸出國組織和其盟國最終未能達成新的深化減產協議,沙特決定增產石油,獲取更多的石油市場份額,石油股指期貨暴跌,從而促使美股加速熔斷。
3.套現需求。美股經歷了十年的長牛,許多投資的收獲頗豐獲利了結,漲得太多了,本身也有調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