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山東農村養老保險新政策2015解讀

山東農村養老保險新政策2015解讀

發布時間:2022-09-16 11:45:33

『壹』 農村養老保險新政策山東

農村養老保險最新政策是:
16周歲以上、不是在校學生、沒有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都可以參加。
開始的地區,年齡在60周歲以上的不用交費,直接領取基礎養老金(現在最低是55元,不斷上調)。年齡在60周歲以下的要交費。
(計算方式)退休後每月領取的養老金為:基礎養老金(現在最低是55元,不斷上調)+(個人交費總額+地方政府補貼+利息)除以139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貳』 2015年新政策農村養老保險繳費是多少

2015年農村養老保險繳費政策: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
參保人群: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願參加新農保。
參保手續及流程:1、參保辦理以村(社區、居委)為單位,參保單位辦理登記手續,首次參保時應填寫《參加養老保障(險)單位登記表》。2、符合參保條件的人員隨帶戶口簿、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一寸免冠照片一張,到村(含居委、社區,下同)勞動保障管理服務站提出參保申請,由村負責初審參保資格並填寫《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公示單》公示一周,無異議的人員填寫《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基本情況登記表》(以下簡稱」《登記表》");參保人員若為現已軍人或退伍軍人,提供人武部出具的從軍證明,填寫《農民基本養老保險服役士兵政府補助申請表》,報鎮(街道)勞動保障管理服務所。
農村養老保險制度
年滿 60 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 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新農保試點地區,凡已參加了老農保,年滿 60周歲且已領取老農保養老金的參保人,可直接享受新農保基礎養老金;對已參加老農保、未滿 60周歲且沒有領取養老金的參保人,應將老農保個人賬戶資金並入新農保個人賬戶,按新農保的繳費標准繼續繳費,待符合規定條件時享受相應待遇。
新農保繳費標准
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地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國家依據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叄』 山東新農村養老保險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採取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模式和個人繳費、版集體補助、政府補權貼相結合的籌資方式。年滿16周歲、不是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均可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滿60周歲以上的農村居民個人不再繳費,直接享受中央財政補助的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也就是說,只有年滿60周歲的農村老年人,並且其符合條件的子女參保繳費,才可享受政府發放的基礎養老金,這既是政府組織引導下的農民自願參加,又是「待遇享受」的必要條件。《指導意見》確定了一個基礎養老金低限標准,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提高本地基礎養老金標准。如果參保農民經濟條件允許,可以多進行個人賬戶積累,提高待遇標准。我們測算,如果按最低費率4%,最低繳費年限15年計算,一年可以拿到當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5%。養老金從60歲開始領,不分男女。2008年,中國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4761元。如果按該標准測算,符合條件的農民一年可以領到1190元養老金,「當然,屆時農民人均收入肯定要高於現在的水平。」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肆』 山東農村養老保險最新政策

農村養老保險最新政策是:
16周歲以上、不是在校學生、沒有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都可以參加。
開始的地區,年齡在60周歲以上的不用交費,直接領取基礎養老金(現在最低是55元,不斷上調)。年齡在60周歲以下的要交費。
(計算方式)退休後每月領取的養老金為:基礎養老金(現在最低是55元,不斷上調)+(個人交費總額+地方政府補貼+利息)除以139

『伍』 山東農村新型養老保險制度

山東省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省政府《關於加快建立全省社會保障體系的意見(試行)》,特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國家保障全體農民老年基本生活的社會保障制度,是政府的一項重要社會政策和行政職能。
第三條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要從實際出發,以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為目的,以個人交納保險金為主,集體補助為輔,國家予以政策扶持;堅持自我保障和國家、社會扶持相結合;堅持務農、務工、經商人員社會保險一體化。
第二章保險對象及交納保險金、領取養老金的年齡
第四條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對象是非城鎮戶口、不由國家供應商品糧的農村人口。其中村辦企業職工、私營企業、個體戶、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等,一般由村確認,組織投保。鄉鎮企業職工一般由鄉鎮或所在企業確認,組織投保。
第五條交納保險金年齡不分性別、職業為20周歲至60周歲。
第六條領取養老金的年齡一般從滿60周歲以後。
第三章保險金交納
第七條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金採取「儲蓄積累式」的辦法,由個人分月交納,集體適當補助。個人交納的保險金和集體的補助,都分別記在個人名下,由政府負責保值增值和如期兌付。
第八條根據自身經濟狀況,自願選擇每月2-20元的不同投保檔次。保險金可一次性交納,也可躉交。
第九條鄉鎮企業職工的集體補助,按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最高不超過20%)在成本中列支。
第十條投保對象遷往異地,可將其保險關系(含資金)轉入遷入地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若遷入地尚未建立保險制度,原所在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應退還其個人交納的保險金的全部本息。投保人招工、提干、考學等農轉非後,可將其保險關系(含資金)轉入其所在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或按有關規定退還其本人交納保險金的本息。
第四章養老金給付
第十一條養老金領取從年滿60周歲以後到死亡為止。根據交費標准及年數確定養老金數額。
第十二條投保人在交費期間身亡者,個人交納全部本息,退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
第十三條投保人領取養老金,保證期為十年。不夠十年身亡者,其保證期內的養老金可以繼承。如無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由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按規定支付其喪葬費。
第十四條給付權益不得轉讓、抵押和還欠貸。
第五章保險金管理
第十五條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金以縣(市、區)為單位統一籌集、核算與支付。省、市(地)、縣分級儲存,承擔風險,確保保值增值,儲存比例暫定為縣(市、區)85%、市(地)10%、省5%。管理費按當年收取保險金總額的3%由縣(市、區)民政部門統一提取,實行分級使用,逐級上解,縣(市、區)、市(地)、省、部四級留取比例分別為85%、7%、6%、2%。
第十六條民政部門對所籌集的養老保險金及提取的管理費,有管理權、支配權。民政部門對當年收取的保險金在提取管理費和按一定比例留備用金後,與財政部門簽訂使用合同,納入財政預算外專戶儲存。財政部門按民政部規定的利率計息,實現保值增值。
第十七條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金和按規定提取的管理費及農民個人領取的養老金,均不計征稅、費。
第十八條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金和管理服務費的使用,接受財政部門監督,審計部門審計。
第六章管理機構
第十九條各級民政部門為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行政管理、協調關系,制定發展規劃。
第二十條省、市(地)、縣(市、區)、鄉鎮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負責保險金及管理費的收付、管理、建檔等業務,經費實行自收自支。為加強對農村社會保險工作的領導和保持領導骨乾的相對穩定,下一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領導班子的配備調整,要徵求上一級業務主管部門的意見。
第七章附則
第二十一條本辦法具體實施事宜,由各市(地)、縣(市、區)制定具體補充規定,並報省民政廳備案。
第二十二條本辦法從發布之日起執行。凡與本辦法有抵觸的現行規定,以本辦法為准。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的解釋權屬省民政廳。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陸』 山東省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省政府《關於加快建立全省社會保障體系的意見(試行)》,特製定本辦法。第二條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國家保障全體農民老年基本生活的社會保障制度,是政府的一項重要社會政策和行政職能。第三條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要從實際出發,以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為目的,以個人交納保險金為主,集體補助為輔,國家予以政策扶持;堅持自我保障和國家、社會扶持相結合;堅持務農、務工、經商人員社會保險一體化。第二章保險對象及交納保險金、第四條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對象是非城鎮戶口、不由國家供應商品糧的農村人口。其中村辦企業職工、私營企業、個體戶、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等,一般由村確認,組織投保。鄉鎮企業職工一般由鄉鎮或所在企業確認,組織投保。第五條交納保險金年齡不分性別、職業為20周歲至60周歲。第六條領取養老金的年齡一般從滿60周歲以後。第三章保險金交納第七條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金採取「儲蓄積累式」的辦法,由個人分月交納,集體適當補助。個人交納的保險金和集體的補助,都分別記在個人名下,由政府負責保值增值和如期兌付。第八條根據自身經濟狀況,自願選擇每月2-20元的不同投保檔次。保險金可一次性交納,也可躉交。第九條鄉鎮企業職工的集體補助,按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最高不超過20%)在成本中列支。第十條投保對象遷往異地,可將其保險關系(含資金)轉入遷入地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若遷入地尚未建立保險制度,原所在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應退還其個人交納的保險金的全部本息。投保人招工、提干、考學等農轉非後,可將其保險關系(含資金)轉入其所在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或按有關規定退還其本人交納保險金的本息。第四章養老金給付第十一條養老金領取從年滿60周歲以後到死亡為止。根據交費標准及年數確定養老金數額。第十二條投保人在交費期間身亡者,個人交納全部本息,退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第十三條投保人領取養老金,保證期為十年。不夠十年身亡者,其保證期內的養老金可以繼承。如無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由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按規定支付其喪葬費。第十四條給付權益不得轉讓、抵押和還欠貸。第五章保險金管理第十五條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金以縣(市、區)為單位統一籌集、核算與支付。省、市(地)、縣分級儲存,承擔風險,確保保值增值,儲存比例暫定為縣(市、區)85%、市(地)10%、省5%。管理費按當年收取保險金總額的3%由縣(市、區)民政部門統一提取,實行分級使用,逐級上解,縣(市、區)市(地)、省、部四級留取比例分別為85%、7%、6%、2%。第十六條民政部門對所籌集的養老保險金及提取的管理費,有管理權、支配權。民政部門對當年收取的保險金在提取管理費和按一定比例留備用金後,與財政部門簽訂使用合同,納入財政預算外專戶儲存。財政部門按民政部規定的利率計息,實現保值增值。第十七條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金和按規定提取的管理費及農民個人領取的養老金,均不計征稅、費。第十八條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金和管理服務費的使用,接受財政部門監督,審計部門審計。第六章管理機構第十九條各級民政部門為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行政管理、協調關系,制定發展規劃。第二十條省、市(地)、縣(市、區)、鄉鎮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負責保險金及管理費的收付、管理、建檔等業務,經費實行自收自支,為加強對農村社會保險工作的領導和保持領導骨乾的相對穩定,下一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領導班子的配備調整,要徵求上一級業務主管部門的意見。第七章附則第二十一條本辦法具體實施事宜,由各市(地)、縣(市、區)制定具體補充規定,並報省民政廳備案。第二十二條本辦法從發布之日起執行。凡與本辦法有抵觸的現行規定,以本辦法為准。第二十三條本辦法的解釋權屬省民政廳。

『柒』 山東農村養老保險新政策

2009年9月4日,《國務院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以「國發(2009)32號」文件形式正式發布。國務院決定,從2009年起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新農保」)試點,2009年試點覆蓋面為全國10%的縣(市、區、旗),以後逐步擴大試點,在全國普遍實施,2020年之前基本實現對農村適齡居民的全覆蓋。

破繭而出的新農保,最大的亮點有兩個:一是籌資模式有了重大改變;二是養老金待遇有了重大調整。

首先,籌資模式上,新農保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雖然集體補助是不確定的,但政府補貼是實打實的。政府對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基礎養老金,其中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地方政府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30元。這樣,政府補貼對應於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單位繳費部分較為公平,社會養老保險的社會性也體現出來了。

其次,養老金待遇上,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一方面,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適當提高和加發。另一方面,國家為每個新農保參保人建立終身記錄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對參保人繳費的資助,地方政府對參保人的繳費補貼,全部記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儲存額目前每年參考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計息。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准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

補貼全覆蓋

參保者每人每年均享30元政府補貼

以往的政府補貼都是針對特殊人群,而我市此次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新政策的補貼范圍大幅擴大,將普通參保人員都納入其中。對參保繳費人員,統一按每人每年30元給予補貼。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中,對年滿16歲、不滿60歲的參保人員,在個人繳費基礎上,每人每年補貼30元,該補貼直接存入個人賬戶,不能用於抵扣繳費;對年滿60歲以上,且自願選擇一次性躉繳的人員,按一次性繳費年限,每人每年也給予30元補貼,但可抵扣繳費。」

該負責人說,補貼涉及400多萬符合條件的普通參保人員,目的在於提高個人養老保險待遇。而特殊人群的待遇可重復享受。

舉例 一位一、二級重度殘疾參保人員,其繳納最低標准100元的保險費,政府要給予40元特殊補助,即個人實際每年只繳60元,加上重復享受每人每年30元的普遍繳費補貼,其個人賬戶每年儲存總額則為60元+40元+30元=130元。

零繳費參保

60歲以上不繳費每月領養老金80元

新政策規定,在今年8月31日之前,年滿60周歲以上的城鄉居民,本人不繳費也可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標准為每人每月80元,比國家每人每月55元的標准高出25元。

「以往各類養老保險政策都須補足一定年限的參保費用,而今後參加我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則可不補繳。」該負責人表示,但60歲以上老人不繳費享受基礎養老金也是有條件的,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必須按新政策參保繳費,已參加其他社會養老保險則視為已參保繳費。

同時,有條件的老人可自願按每月40元、60元、90元3個檔次選擇一次性繳納養老保險費,這樣,除能按月領取80元基礎養老金外,還能領取按所選檔次發放的個人賬戶養老金,養老待遇水平將大幅提高。

舉例 一位65歲的參保人員,若選擇90元繳費檔次,他距75歲差10年,即120個月,一次性躉繳養老保險費為90元×120個月=10800元,再扣除政府每年補貼的30元,即30元×10年=300元,實際繳費10500元。每月領取的養老待遇為80元(基礎養老金)+9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170元,若享受獨生子女及高齡補貼,每月最多可領取190元。

降繳費檔次

增100元繳費檔次讓低收入者也能參保

據了解,國家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把年繳費標准分為5檔,分別是: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

而我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原先只有200元、400元、600元、900元4個繳費檔次,為與國家標准對接,也滿足經濟收入較低的參保對象需求,新政策增設了100元的最低繳費檔次。

該負責人說,保留高出國家標準的600元和900元兩檔,是為鼓勵多繳多得,為逐步縮小各項養老保險制度之間的待遇差距奠定基礎。

舉例 一位選擇年繳費900元檔次的參保人員,60歲時,按目前辦法靜態測算,繳費15年,每月可領取養老保險待遇194元;繳費30年,每月可領取養老保險待遇353元;繳費44年,每月可領取養老保險待遇558元。

取消繳費年限

45歲以上參保者不設最低繳費年限

按照新政策,45歲以下人員繳費年限須達15年以上,而對45~59歲人員,則不再設最低繳費年限,只要求按年繳費,到60歲方可按月領取養老金。

(15年個人賬戶總額/139個月)=248元。

閱讀全文

與山東農村養老保險新政策2015解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雷鋒日敬老院 瀏覽:405
長壽區新城在哪裡 瀏覽:539
如何克服父母急躁情緒 瀏覽:227
老人家經常夢到死人解夢 瀏覽:592
大型養老院怎麼收費 瀏覽:977
仙桃市退休金調整最新消息 瀏覽:803
60歲老人家肋骨5根斷了 瀏覽:817
歙縣75的老人退休金多少錢 瀏覽:8
50歲發型大全 瀏覽:518
聰明的父母有哪些權利 瀏覽:732
冫下崗失業退體養老保險 瀏覽:143
高職單招體檢費多少錢 瀏覽:390
家庭用什麼電器最長壽 瀏覽:643
一般婚前體檢多久出結果 瀏覽:375
濟南退休金大概多少錢 瀏覽:313
爸爸孝順爺爺作文 瀏覽:903
現在養老保險要交多少錢 瀏覽:239
養老院內部醫療機構審批 瀏覽:385
幼兒園重陽節掛飾 瀏覽:601
換駕駛證體檢多久能換證 瀏覽: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