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城鄉養老保險怎麼算領多少
【法律分析】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基礎養老金:標准統一,建議咨詢當地人社局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准,目前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包括:個人繳納保險費、政府代繳保險費(僅限繳費困難群體)、政府補貼、利息。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貳』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計算公式是什麼
法律分析: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計算公式:
1、補繳金額:補繳金額=補繳時上年度社會職工平均工資×應補年度的欠繳指數×繳費比例×補繳系數。
2、個人帳戶金個人帳戶金=補繳時上年度社會職工平均工資×應補年度的欠繳指數×11%×補繳系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叄』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退休金如何算退休後能領多少
關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退休後養老金如何計算,在此我給大家分享。
准確的說目前我國企業職工的養老金多數只有退休時工資水平的40%,所以對於養老的問題光靠社保是遠遠不夠的,自己也要提前做好其他方面的安排。綜上,居民養老保險的退休金就是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基礎養老金由社保所在地制定標准,個人賬戶養老金則跟繳費檔次有關。
『肆』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計算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計算公式是:
1、補繳金額:補繳金額=補繳時上年度社會職工平均工資乘應補年度的欠繳指數乘繳費比例乘補繳系數;
2、個人帳戶金個人帳戶金=補繳時上年度社會職工平均工資乘應補年度的欠繳指數乘11%乘補繳系數。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辦理條件是:
1、具有本市戶籍且年滿16周歲及以上,60周歲以下的人員(全日制在校學生、參加其他養老保險、享受其他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除外);
2、2009年8月31日前年滿60周歲以上且沒有享受其他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申報材料有:
1、戶口簿原件及復印件(主頁、本人頁、增減頁);
2、本人居民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3、銀行卡原件及復印件;
4、如是重度殘疾人員還需提供一、二級殘疾證原件及復印件;
5、如是獨生子女家庭還需提供戶籍所在地計生辦出具的獨生子女資格確認表。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辦理程序如下:
1、每月1-20日申請人向戶籍所在地的鄉鎮社保所提出申請;
2、社保所在收到申請材料後,當場予以審核。對符合條件的進行參保登記。不符合條件的,退還資料給申請人並說明原因;
3、參保人員達到退休年齡的當月,並足額繳納養老保險費後,1-20日到申報地社保所進行養老保險待遇資格初審;
4、鄉鎮社保所對養老待遇資格初審合格人員的相關材料報縣社保局居民養老科,居民養老科1-24日進行資格復審;
5、縣社保局按月支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伍』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領取計算方法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計算:
一、計算方法
1.補繳金額:補繳金額=補繳時上年度社會職工平均工資×應補年度的欠繳指數×繳費比例×補繳系數。
『陸』 怎麼計算城鄉居民養老金
法律分析:城鎮居民社會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 計算公式:月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總額÷139。 基礎養老金=標准為55元(今後隨國家政策調整)+繳費滿15年後每多繳1年基礎養老金增加1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分為多個檔次,具體各地不一樣,最低檔次一般為幾百元每年,最高檔次為幾千元每年,每個地區的繳費檔次都不同,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確定。選擇什麼樣的繳費檔次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來確定,繳費檔次越高,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60歲後領取到的養老金也就越多。另外,各地居民基礎養老金是不一樣的,有些地區可能是800多元甚至上千元,而有些地區可能才一兩百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四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柒』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怎麼計算
我國建立覆蓋城鄉全體居民的養老保險制度,對於逐步縮小城鄉差距,維護社會公平意義重大意義,市民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後十分關注已經領取待遇。那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怎麼計算?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下面我們看看詳細的介紹。對於養老金教育金等收益保險問題,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2020年收益率最高的8款養老和教育金榜單
計算公式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
月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總額÷139。
基礎養老金=標准為55元(今後隨國家政策調整)+繳費滿15年後每多繳1年基礎養老金增加1元;
個人賬戶總額=個人繳費+政府補貼+集體補助+社會和個人資助+上述金額產生的利息;
計算系數=139(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系數相同)。
案例分析
假如你今年46歲,每年按100元標准繳費,連續繳費15年,個人共計繳費1500元,年滿60周歲時的月養老金標准=[55元+0(繳費滿15年後每多繳1年基礎養老金增加1元)]+{[(100+30)×15年+0(集體補助、社會及個人資助等)]+利息(本次測算是按銀行最新利率3%的不變數計算的復滾利息)}÷139= 72.39元。年養老金合計868.68元,不到2年就能收回全部個人繳費,按人均75歲壽命計算,15年可領取養老金13030.20元(個人收益11530.20元)。若你每年按2000元標准繳費,連續繳費15年,個人共計繳費30000元,月養老金標准為326.62元,年養老金合計3919.44元,7年多就能收回全部個人繳費,按人均75歲壽命計算,15年可領取養老金58791.60元(個人收益28791.60元)。
保哥提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怎麼計算?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其中基礎養老金=標准為55元(今後隨國家政策調整)+繳費滿15年後每多繳1年基礎養老金增加1元;個人賬戶總額=個人繳費+政府補貼+集體補助+社會和個人資助+上述金額產生的利息。
『捌』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領取計算方法
養老保險領取計算方法是:職工退休時上年度所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之和的平均值(即兩個數之和的一半)作為計發基數,繳費每滿1年(含視同繳費年限,計算到月)發給1%。
具有本市戶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非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工作人員,不符合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城鄉居民,均可在戶籍地自願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主要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構成。其中個人繳費部分,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居民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目前設定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12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12個檔次,各縣(市)、銅山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個人繳費方式實行金融機構代收代扣。市根據國家、省要求和經濟發展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有條件的村集體應當對本集體經濟組織內的農村居民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准由村民委員會民主確定。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城鄉居民參保繳費提供資助。
政府對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市本級基礎養老金由省、市、區財政共同承擔,其中省財政補貼外的資金,鼓樓區、雲龍區、泉山區由市財政和區財政各按50%比例承擔,賈汪區、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由市財政承擔25%、區財政承擔75%。各縣(市)、銅山區基礎養老金由省財政(含中央財政補助)給予補助。
地方政府對參保人員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准根據選擇的繳費檔次確定,每人每年30-150元;有條件的地區可提高補助標准,補助標准限低不限高。對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縣(市)區政府為其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其中一級殘疾人每人每年代繳100元,二級殘疾人每人每年代繳50元。各縣(市)、銅山區參保補貼和為殘疾人代繳養老保險費的具體標准和辦法由縣(市)區人民政府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