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外有沒有養老保險
國外養老保險有哪些類型
1、傳統型養老保險。以美、德、法等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為代表,保險對象通常是工薪勞動者,養老保險費由僱主及雇員共同負擔。待遇水平中等,如美國的平均基本養老金替代率在43%左右。其待遇支付對低收入人群有利。
2、福利型養老保險。福利型養老保險以英、澳、加、日等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為代表,所有退休國民,都可以從政府領取一定數額的養老金,所需資金由政府稅收支付。
3、混合型養老保險。此險種的養老待遇通常要比普遍年金的待遇要高,主要資金來源於僱主和雇員的繳費及基金的投資收益。
4、國外社會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繳費,外國統一組織實施,工人參與管理,待遇標准統一,保障水平較高。我國在計劃經濟時期也採取了這種養老保險制度。
國外養老保險現狀
1、德國:法律規定「延遲退休年齡」
德國社民黨及基民盟聯合政府已於2012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通過的提高退休者年齡的法案。
2、芬蘭:鼓勵延長工作年限
依據新的養老金法,養老金參照職工整個工作年限計算。芬蘭人若從20歲開始工作,52歲退休,退休後每月可獲得退休前工資的45.6%的養老待遇。若62歲退休,退休後每月可領取退休前工資的60%。而若67歲退休,退休後每月則可領取退休前工資的80.45%。
3、法國:養老金體系碎片化
在法國,可享受退休養老待遇的法定年齡為60周歲,但另有規定,受薪者一定要交滿160個季度的養老保險費才可以享受養老待遇。也就是說只有在20歲起工作整整40年,才可以在60歲退休時領取全額退休金。
4、英國:改革時間表已定
於2011年起,其國家女性開始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每2年增加1歲,最終於2020年與男性持平,提高到65歲。從2020年起,無論男女領取養老金的年齡都會進一步提高,到2026年、2036年、2046年,所有開始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將分別提高到66歲、67歲和68歲,每10年增加1歲。
㈡ 從法國公司辭職養老金能取出來嗎
從法國公司辭職,如果這個公司在你入職的時候給你簽訂了退休保障,那麼養老金能取出來,但是要跟公司協商,走正規的法律程序。如果公司就沒有退休保障機制,那麼無法取出養老金。
要想拿到養老金,在入職之前,你可以咨詢當地養老政策一般就是撥打12333轉外國人窗口,詢問外國人應當可以享受哪些福利和以及公司和個人所需要提供的材料,同時起初就要與該公司洽談。
拓展:
國外養老保險有哪些類型
1、傳統型養老保險。以美、德、法等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為代表,保險對象通常是工薪勞動者,養老保險費由僱主及雇員共同負擔。待遇水平中等,如美國的平均基本養老金替代率在43%左右。其待遇支付對低收入人群有利。
2、福利型養老保險。福利型養老保險以英、澳、加、日等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為代表,所有退休國民,都可以從政府領取一定數額的養老金,所需資金由政府稅收支付。
3、混合型養老保險。此險種的養老待遇通常要比普遍年金的待遇要高,主要資金來源於僱主和雇員的繳費及基金的投資收益。
4、國外社會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繳費,外國統一組織實施,工人參與管理,待遇標准統一,保障水平較高。我國在計劃經濟時期也採取了這種養老保險制度。
㈢ 養老保險查詢個人賬戶繳費明細如何查詢
電話查詢,直接撥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電話咨詢服務熱線12333,根據語音提示進行操作,也可以選擇在工作時間轉人工服務進行查詢。 使用身份證號碼或社保卡登錄該區域的人力資源和社保網路,輸入密碼進行查詢,點擊個人社保信息查詢,可以找到個人養老金余額的詳細信息。自助終端查詢 您可以攜帶身份證和社保卡到最近的街道、城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或最近的區社保經辦自助查詢機。 窗口查詢 攜帶身份證和社保卡到社保中心窗口查詢。
拓展資料
1. 社會養老保險,又稱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是由社會統籌基金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和個人賬戶養老保險兩部分組成。它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的五大重要類型之一,以國家和社會的某些法律法規為依據,它是為解決勞動者達到國家規定的勞動義務終止的勞動年齡限制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而退出工作崗位後,解決勞動者基本生活問題而建立的社會保險制度。只有在法定范圍內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會工作生活後,養老保險才自動生效。這里所說的「完全」,其特徵是工人與生產資料分離;所謂「基本」,是指參與生產活動尚未成為社會生活的主要內容。應該強調的是,法定年齡限制(不同國家的標准不同)是切實可行的措施。
2. 養老保險的目的是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他們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養老保險是以社會保險作為實現保障目的的手段。養老保險是世界各國普遍實行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 系統類型 養老金的安全 世界各國的養老保險制度分為以下幾類: 節儉的養老保險 以新加坡、智利等為代表的一批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實行了公積金保險制度,強調自我保護原則,實行全積累基金模式,建立不同類型的個人養老保險賬戶或「公積金」賬戶。 國家養老保險 以前蘇聯和東歐國家為代表的大多數計劃經濟國家都曾實行過國民養老保險制度。
3. 按照「國家交鑰匙」的原則,用人單位支付,國家統一組織實施,職工參與管理,待遇標准統一,保障水平高。 傳統的養老保險 由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如美國、德國和法國,傳統的養老保險實現了「選擇性」的原則,也就是說,它並沒有涵蓋所有公民,但選擇一些社會成員參與,強調治療和工資收入和支付之間的聯系(稅)。因此,也可以稱之為「收入相關養老保險」。 福利養老保險以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等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為代表。它貫徹「普惠制」的原則。
操作環境
vivoX27 OriginOS
360瀏覽器 1.0.100.1094
㈣ 在法國商簽後可享受法國的養老保險嗎
只要按照規程繳納了法國的養老保險基金,就可以享受,不論國籍和所持身份居留/簽證
不過商簽好像並不能在法國國境從事領薪職業活動,除非你想說的是商居
㈤ 歐美國家有沒有社保勞保養老保險住房公積金等社會福利待遇
和國內差不多。
前段時間專門看了下法國的情況。
法國現在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比國內還要高。法國去年將退休年齡改到了65周歲。
美國主要是通過遺產稅及個人捐款等補充養老保險的缺口。
㈥ 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的農民等窮人或以前沒有正式工作的人有沒有養老保險
歐美地區保險非常發達,社會保障體系也比較好。這也是中國許多人削尖腦袋往國外擠的回真正原因。
以法國為答例,正式退休的人有根豐厚的養老保險。如果失業,法國有失業救濟金兩年,一個月兩千左右稅前。如果還找不到工作,又有個貧困人口生存保障,政府給房子住給飯吃,每個月三百來塊。
社會保險是必須買的。所謂社會保險就是比如醫療等花費,保險公司替你支付百分之七十。如果工作,則用人單位必須為你補到百分之百的保險。也就是說看病拿葯理論上來講是不花錢的。甚至一些重病包括交通,飲食都是報銷的。
如果實在沒有錢可以申請讓政府買。所有人收入都是透明的。政府知道每個人通過銀行的每筆錢的進出,根據這些發放住房補助,生育補助,教育補助,雜七雜八算下來,許多法國年輕人寧願失業去乞討。
㈦ 求:法國的社會保險制度
人們常說法國是一個帶有「社會主義」色彩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這種「社會主義」在老百姓看來就是人人都能享受到的高福利、多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從1898年4月出台的第一部有關工傷事故賠償的法律條文算起,法國社會保障體系經過一百多年的演變、發展,逐漸形成一套覆蓋面之廣、社保內容之深、手續之完善的社會保險制度 (Sécurité sociale)。從提供的保險服務內容來看,主要包括三個領域:疾病醫療(生育、殘疾、死亡、工傷事故、職業病等)、退休養老和家庭補助金。其中尤以疾病醫療保險惠及人群最廣,甚至來法國讀書的外國學生也從中大受裨益。「人人都有權接受醫療」早已成為社會原則和共識,「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福利制度同「自由、平等、博愛」共和精神一樣讓法國人引以為豪,也形成了法國特殊的社會保障模式。
醫療保險受眾廣
法國疾病醫療保險制度建立於1945年,發展到今天,保險內容覆蓋了百姓的絕大部分醫療需要,被稱為世界上最慷慨的醫療保險制度之一。根據受保人的收入方式劃分,參加醫保的人群包括領薪者(即領取雇方工資的從業者);自由職業者(包括手工業者、商人、從藝人員、農業經營者及神職人員等);無職業活動收入者(包括失業者、退休人員、學生、家庭主婦、服刑人員等)。此外,該原則對所有合法逗留在法國的外籍人士同樣適用,即便無合法身份者在一定條件下也能獲得有關醫療服務。由此可見,醫療保險在法國屬於一種全民基礎社會福利保障制度,政府對保險費的強制徵收也確保了人人參保的廣泛性。
對領薪階層來說,員工的醫療保險費占工資總額19.6%左右,由企業和員工按比例分攤,通常情況下從員工工資總額扣除6.8%,其餘由企業承擔繳納。自由職業者根據收入情況按一定比例繳納醫療保險費,而無收入人員則只需繳納少額甚至免交保險費就可享受醫療保險,如在校大學生一年繳納190歐左右,就能獲得基本醫療保險服務。失業人員則可以申請免費的疾病統保(CMU)。
看病報銷保障高
通常說的疾病醫療保險指全民均享的基礎醫保,除此之外,社會還提供各種自願參加的互助保險服務。後者是一種補充性保險,主要填補基礎醫保不能報銷的開支部分。根據醫保規定,受保人看病費用的70%由基礎醫保報銷,剩下30%屬於病人自理費用,如果同時參加了互助保險,個人承擔的部分就能再次甚至完全被報銷。這種多層次、互補性的醫保服務最後終形成一個覆蓋全民范圍的醫療保險網。
2004年,法國政府對醫療保險有所改革,制定了一系列新規章,只有投保者嚴格遵守規定才能充分享受保險服務。新規定要求每個投保人首先要為自己選定一位「主導醫生」(Médecin traitant),類似曾經「家庭醫生」的角色。參保人每次看病首先要經過主導醫生的初步診斷,如需進一步治療,則要在主導醫生的推薦下去看專科醫生。此外,病人的醫療匯總報告和醫療檔案也由主導醫生撰寫和管理。政府希望主導醫生幫助病人合理、高效組合診斷資源,尤其保證第一時間為病人提供就診服務,減少「病急亂投醫」的盲目行為。當然,也有例外情況,如看眼科、牙科、婦科和長期慢性病或特殊情況下急診,病人可以不通過主導醫生直接聯系治療。反之,不按醫保流程看病產生的費用,病人就得不到相應報銷補償。
雖然就診程序復雜,但讓病人欣慰的是絕大多數治療費、葯費,甚至住院費可以高額報銷。法國崇尚的平等、博愛、互助團結的精神在醫保體系中得到充分體現,越是疑難雜症、重病大病,參保人員越能享受到近乎百分百的醫療報銷。生活困難 、接受社會救助的弱勢群體甚至可獲得免費醫治待遇。
首先,治療費和參保人就診的醫生有關。根據醫生和社保機構簽訂的協議關系,醫生身份不同,診費標准不同,繼而影響報銷權益。第一類協議醫生,即採用統一的固定就診費向病人收費;第二類協議醫生,在固定診費基礎上可以「適度提高」收費標准;第三類非協議醫生,他們則完全自由決定診費,病人在醫保機構得到報銷補償極少。因此,選擇合適的醫生達到治病、報銷兩不誤,是非常重要的考慮。根據規定,非協議醫生必須在治療前向病人出示各項診費的價格情況。如果是在前兩類醫生處就診,通過全民醫保可報銷診費的70%,餘下部分再通過補充醫療保險報銷或由病人自己承擔。
其次,各種檢查費用如化驗、拍片、出具報告等費用可在基礎醫保和補充保險里實現互補報銷。然後是用葯報銷,本著大病優先、貴葯優先的原則,法國醫葯管理部門對應用於重大疾病或尚缺乏有效治療手段的疾病、且與可替代品相比優勢顯著的葯品,報銷比例為65 % ~ 100 %,如用於治療癌症、白血病、艾滋病等重病的葯物在基礎醫保中便可獲得100% 的報銷;治療一般重病、有一定應用價值或與替代用葯相比有優勢的葯物實行報銷35%~ 65%,如治療糖尿病葯物可報銷65%;最後是普通常見病用葯和常備葯一般報銷35% ,甚至不予以報銷,這類葯物價位本身也較低,並多屬於非處方葯。
最後是住院費用的報銷情況。按法國疾病醫療保險規定,凡在公立醫院或簽醫保協議的私人醫院,住院醫療費的80%直接由社會保險中心支付;在未簽醫保協議的私人診所里,病人需先支付全部費用,再將有關醫療信息傳給社保中心獲得部分費用報銷;住院期間伙食和額外護理費需自行承擔,不過護送病人住院就診的交通費可報銷65%。此外,一些重病或慢性病如癌症、艾滋病、高血壓或其他遺傳病症住院治療時,社保中心可報銷全部相關醫療費用。可見,法國的全民基礎醫療保障體系是對重病者更顯照顧和關愛。
醫保改革需慎行
至於報銷手續,法國政府也在努力不斷簡化相關程序。2001年6月,一種電子醫療卡——社會健康保險卡(Carte vitale)開始進入百姓生活,這張存儲個人醫療保險信息的電子卡大大提高了人們看病付費和報銷的效率。憑借它,葯房購葯、辦理住院手續甚至不用付現金,醫院和社保中心通過信息接受網路便及時處理了報銷費用。無疑,社會健康保險卡成為法國人隨身攜帶的又一重要的「信用卡」。
不過,如此高福利的醫保體制也給法國政府帶來沉重的支出負擔,國家補貼是維持醫療保險運轉的重要資金來源。隨著社會老齡化加劇,徵收的社保繳納金遠遠不能滿足參保人員的治療費用,國家財政撥款也日益舉步維艱,公共赤字不斷攀升。因此,醫療系統的改革也成了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這塊醫保「乳酪」究竟如何動?動了之後效果如何?還需要假以時日認真研究。
㈧ 法國養老服務券流通模式的好處
法國社會福利好,醫保力度大,老年人住養老院有床位補貼,有家庭醫生,居家養老,日間照護,整個大的環境比較優越,所以他們的醫療和養老行業都發展的比較成熟。只要按照規程繳納了法國的養老保險基金,就可以享受,不論國籍和所持身份居留/簽證不過商簽好像並不能在法國國境從事領薪職業活動,除非你想說的是商居
㈨ 法國獨特的「多軌制」養老金體系具體指的是什麼
法國的多軌制養老金是繳費年限短,退休年齡低,待遇高。
由於法國現代養老金制度存在許多不同的類別,其中許多已經過時。如果這些由特殊退休制度覆蓋的公司和雇員能夠在養老金中承擔自己的損益,那麼如今法國政府也不會改革。由於在特別養恤金計劃下許多工業的養恤金繳款率不足,這些特殊工業部門不僅受益於遠遠超過法國社會平均水平的大規模養恤金福利。為了維持這一特別福利,他們還必須依靠法國政府的資金來彌補養恤金的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