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人和兒子一起生活,而女兒卻把老人的養老金按點取走,這是不是違法
可以要回來呀,她取走的錢都有流水,可以去打出來了,讓你們幾個兄弟姊妹一起去給你的老母親要回來,憑什麼她既不管母親又要拿母錢的錢,要是想和這些兄弟姊妹都斷絕關系就不拿了,就當你母親生了個騙子,你的這個姐姐一點良心都講。
她理財認為,關於養老保險你首先需要了解下面幾條常識:
1. 繳費基數最高為統籌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最低為統籌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
2. 養老保險分為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兩部分。
3. 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低於銀行定存利率,免徵利息稅。
4. 被保險人死亡,個人賬戶余額可繼承。
5. 享受基本養老保險的條件: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
那麼,繳納了很多年養老保險,退休之後一個月能拿到多少錢呢?她理財用一張簡單的圖幫你看懂:
資為5000元,你的月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為1,截止到退休你的繳費年限為30年,那麼你退休後第一個月領到的養老金=(5000+5000*1)/2*30*1%+80000/170=1970.59元。
有財蜜問到,如果離職了,社保怎麼辦呢?這通常分兩種情況:
離職了,暫時沒工作。養老保險和醫保是可以個人繳納的,具體如何辦理各地有差別,建議咨詢當地社保局。
換了新工作,有新單位繼續繳納即可,養老保險繳納年限可累計。即使你換工作去了不同城市,養老保險仍然可以異地轉移並累積。
❸ 地方養老賬戶金本金是指的是什麼
地方養老賬戶金本金指的是用戶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中個人繳納的那部分金額。個人賬戶養老金指的是個人在退休期間用於提供退休儲蓄服務的基金,它是基本養老保險福利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強制提取,個人在退休前不得提前提取。
養老金實質上是一種社會保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消費者養老金。消費者養老是一種新興的養老模式,其核心是消費者在購買企業產品時,企業應將消費者消費視為對企業的投資,並在一定的時間間隔內將企業利潤返還給消費。一定比例的消費者,使消費者不僅關心他們購買的商品的數量和質量,而且還關心購物後的收益。企業將在消費者和大量回扣中成為一個強大的資本市場,為養老保險提供廣泛而巨大的資金來源,在不增加消費者負擔的情況下,逐步為消費者積累可觀的養老基金,從而解決許多問題。這個問題與養老金有關。
拓展資料
等額本金還款指的是貸款人應該把本金分攤到每個月,同時及時付清上一交易日至本次還款日之間所產生的利息。這種還款方式相對於等額本息,總的利息支出會比較低,但前期支付的本金和利息會比較多,還款負擔呈逐月遞減的態勢。一般來說,這種方式比較適合收入水平較高,並且提前預計到未來收入會減少的群體。現在,有很多中年及其以上的人,在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打拚後,已經基本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此時,他們大多數會考慮到年齡、退休等相關因素,那麼此時選擇這種還款方式就比較適合。
改革開放後,受到市場經濟的干預,「單位人」逐漸演變為「社會人」,單位福利待遇也變得越來越少。許多企業在改制之後,使得很多職工完全失去了享受單位福利和退休後實行社會管理的機會,對職工的生活也造成了一定的困擾。到目前為止,靠單位提供各種養老服務的模式早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社區、企業和各種組織提供的一系列的養老服務。家庭養老是一項、中國傳統,歷史悠久,是現在養老的一種主流方式。不過受到經濟發展、社會轉型和人口變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和限制,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重新構建養老服務體系和制度已成為當務之急。
❹ 養老保險金怎麼算
法律分析:養老保險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具體計算公式如下:1、基礎養老金=(參保人所在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除於2乘以繳費年限乘以1%。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蓄額除於計發月數。養老保險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具體計算公式如下:1、基礎養老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十三條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❺ 養老保險金如何計算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抄如何計算襲
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職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養老保險是按繳費基數的20%繳納的,其中繳費基數的12%劃入統籌賬戶,繳費基數的8%列入個人賬戶。
以後退休時計算養老金金額同樣分二部分。一部分是從統籌賬戶中計算,就是基礎養老金;另一部分從個人賬戶中計算,就是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一般為8%)。
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部由自己負擔。
❻ 養老退休金怎麼計算方法
以下(企業職工)養老金的演算法。
養老金與繳費金額、總繳費年限、退休年齡、地區社會平均工資 等因素有關。
一般,養老金是: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其他津貼。
(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資金總額 除以 某個數字,這個數字按退休時的年齡決定。
退休年齡 、數字(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50 195
55 170
60 139
假設:60歲退休,退休時個人賬戶里有13900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139000 / 139= 1000 元。
(2)基礎養老金。為繳費年限 乘以 1% 乘以 退休那一年的當地社會平均月工資。
假設:當地社會平均月工資為8000元、繳費年限25年。
基礎養老金 = 25年 * 1% * 8000元 = 2000 元/月。
注意1:這是假設一直按當地平均工資水平繳費的,繳費高的話,1%這個數字(依據個人繳費基數和社會平均工資算出的)會高,比如1.5%,繳費低的話,會不足1%,比如0.6% 。
注意2:一般,當地養老保險制度開始才實行個人繳費,之前的工齡,只要有合同、檔案等證明,全部視為已經繳費,叫做視同繳費年限。
軍齡也算視同繳費年限。
以上(1)和(2)舉例的情況下,兩項合計是每月:1000+2000=3000元/月。
(3)其他津貼:勞模、獨生子女、地方補充、過渡津貼、繳費年限津貼等。
以上(1)+(2)+(3)全部,構成退休第一個月的養老金。一般每年上調一定比例,2020年上調5% 。
❼ 養老保險金怎樣計算
基數賬戶養老金的金額會影響到養老金的領取金額跟個人養老賬號的金額。養老金領取金額,等於本人個人賬戶中養老金數額加基礎賬戶中養老金數額。個人賬戶養老金數額等於個人賬戶養老金儲蓄額除計發月數,計發月數:50歲的,會發195個月、55歲的,會發170個月、60歲的,會發139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