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個人養老金賬戶余額一般有多少
個人養老金賬戶余額是跟自己繳納的金額有關系的,如果自己過去工資高,繳納的多,繳納時間長,那麼個人賬戶養老金就會多一些,如果過去工資低,繳納的少,那麼個人賬戶余額就會低一些。
一般來說,2000年以前,工資是比較低的,繳納的社保是比較低的,到2000年以後,工資逐漸上漲,而且上漲的還比較快,這個時候,繳納社保一般都會逐漸增加,好多人社保個人賬戶都累計了越來越多的錢。
比如你從2000年工作到現在,工資比較高,而且也一直繳納養老保險,如果過去20年月工資平均是1萬的話,那麼平均每年個人繳納社保大概是9600元,這些錢都進入個人賬戶了。
這樣繳納到現在,基本上你的個人賬戶大概擁有9600*20=19.2萬元,如果算上利息收入的話,可能個人賬戶將會超過20萬元了。
但是如果你過去20年工資收入不算高,過去20年平均工資大概是6000元,那麼每年繳納的個人社保大概是5760元,那麼20年下來,大概也就是繳納11.52萬元,那麼算上利息收入,可能現在個人賬戶也就是十二三萬的樣子。
如果你在過去二十年都是按照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繳納標准比較低,大概按照60%的標准繳納,那麼你的個人賬戶中錢就不算多了。比如過去20年, 社會 平均工資大概是3000元左右,你按照60%的標准繳納,也就是1800元,你需要繳納20%,其中8%進入個人賬戶,這樣算下來,可能你現在個人賬戶中也就是有3.456萬元,即使是算上利息收入,那麼可能也只有四萬元左右的樣子。
綜上所述,個人養老金賬戶余額是跟自己繳納的金額有關系的,如果自己過去工資高,繳納的多,繳納時間長,那麼個人賬戶養老金就會多一些,如果過去工資低,繳納的少,那麼個人賬戶余額就會低一些。
我見過最多的是20多萬。不過因人而異。很多人個人賬戶余額只有五六萬元,沒有超過10萬元。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個人養老金賬戶余額一般有多少錢?
兩種不同的個人賬戶余額
目前中國有兩種養老保險制度,分別是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所以個人賬戶有兩種。
不同的參保途徑,進入個人賬戶里的錢也是不同的。
一是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如果你是在單位參保的話,繳費比例是8%,進入到個人賬戶。
比如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5000,每月繳費400元進入到個人賬戶,一年就是4800元。
如果你是靈活就業人員個人參保的話,繳費比例20%,其中8%進入到個人賬戶,也就是40%繳費進入到個人賬戶。
比如養老保險繳費基數5000,每月繳費1000元,其中400元進入個人賬戶,一年也是4800元。
二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
按年按檔次繳費,個人繳費全部進入到個人賬戶,同時還有政府繳費補貼。
比如選擇3000元繳費檔次,全部進入到個人賬戶,同時還有繳費補貼200元,一年進賬3200元。
個人賬戶余額因人而異
總體上看,個人賬戶養老金余額多少,還是要看你的繳費基數高低,繳費年限長短,繳費基數高,繳費年限長,那麼個人賬戶余額就會越多,這是顯而易見的。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的個人賬戶余額只有五六萬元,沒有超過10萬元,往往是繳費了15年,繳費水平也一般。
比如參加職工養老保險,按照5000元繳費基數,繳費15年,每年進賬個人賬戶余額只有72000元。
目前社保繳費存在上下限,最低是當地平均工資的60%,最高是 社會 平均工資的300%。
所以一個地區,個人賬戶余額最低的就是按照社保下限繳費15年的人,而按照上限繳費的,是要高出很多的,正所謂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目前我見過最多的是個人賬戶余額有20多萬,是一位央企職工,請我給他估算養老金。當時比較震驚,因為沒見過這么多的。
你的個人賬戶余額有多少了?歡迎留言分享。
個人養老金賬戶余額一般是多少?這個題目表達的意思不是很清楚,只有根據自己的理解來做一個系統的回答。凡是繳納養老保險的人員,都分為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而在養老金計算時分為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所以單純要回答你個人賬戶養老金余額是多少,這是要難倒很多英雄好漢的,這就是你這個問題回答人數比較少的原因。
不管是單位繳費還是個人繳費,在我們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用時,都要分為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在單位繳費中,養老保險是由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來組成的,其中單位繳費部分為16%,全部計入統籌賬戶,個人繳費8%全部計入個人賬戶;如果屬於靈活就業人員,在繳納的20%的養老保險費用中,有12%計入了統籌賬戶,計入個人賬戶的還是只有8%。計入個人賬戶的8%,是按照月度計入的,繳費年限越長,繳費基數越高,計入個人賬戶的資金余額就會越高。
養老保險的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兩個賬戶的功能是完全不一樣的。統籌賬戶的主要功能是用於支付基礎養老金、國家每年調整提高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領取完之後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支付、退休人員死亡後的死亡待遇支付等;而個人賬戶主要用於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是按照個人賬戶資金余額來除以相對應的計發月數,個人賬戶余額越高,計發月數越少,個人賬戶養老金就會越高。個人賬戶資金余額的高低取決繳費基數的高低和繳費年限的長短,個人賬戶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賬戶資金余額的高低。
比如繳費基數為每月5000元,按照8%的繳費比例計入個人賬戶,那麼每月計入個人賬戶的資金余額為400元,每年就是4800元,繳費15年個人賬戶資金余額就是72000元,繳費20年個人賬戶資金余額就是96000元,繳費30年就是144000元,當然這只是個人賬戶本金部分,每年還要計入相對應的記賬利率,而每年的記賬利率是由國家統一公布的,最高可以達到8%左右,最低不能低於銀行同期利息。個人賬戶養老金主要是根據個人賬戶資金余額來計算的。按照上面的例子,繳費15年,如果都是按照60周歲來辦理退休,繳費15年的個人賬戶資金余額為72000元,每月個人賬戶養老金余額為518元;繳費20年個人賬戶資金余額為96000元,每月個人賬戶養老金余額為691元;繳費30年個人賬戶資金余額為144000元,每月個人賬戶養老金余額為1036元。
綜上所述,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年限的長短決定了個人賬戶資金余額的多少,個人賬戶資金余額的多少,決定了個人賬戶養老金余額的多少。繳費基數越高,繳費年限越長,個人賬戶資金余額就會越高,相對應的個人賬戶養老金余額就會越高。
個人養老金賬戶余額一般有多少錢?這和三個因素有關系,一個是你交費的時間長短,另一個是你每個月的交費額度,第三個是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收益率,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
1、個人養老保險的交費時間
我國從1995年左右開始推行養老保險制度,從那時候起個人開始交納養老保險金,不過由於不同的單位實行的時間不一樣,再加上個人參加工作的早晚不一,所以每個人的交費年限是不一樣的。
拿我來說,我們單位從1998年開始繳納養老保險,到現在為止,我已經交納了23年的時間,相對來說個人賬戶的養老保險金就多一些。
再舉一個例子,比如2010年參加工作的人,如果他入職開始單位就繳納養老保險,那麼他的交費時間是10年,如果他的單位從2014年才開始繳納養老保險,那他的交費年限只有6年,養老保險金就少一些。
2、養老保險個人交費額度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資金主要是個人交費的累積,以及由此產生的利息,每個人的交費額度是不一樣的,最早的時候是按照定額繳納,後來改成按個人上年度實際收入繳納,最高按 社會 平均工資三倍封頂,個人繳納比例為8%。
比如我現在的月工資是6500元,每個月交費額度是6500元乘以8%,也就是每月交納520元,20多年的時間,合計繳納大約10萬元左右。
3、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理財收益
最早的時候,養老保險基金除了銀行存款之外,幾乎不做其他投資,因此收益率很低,只有1%~2%,現在國家允許部分養老金入市,每年養老保險基金的收益率大概在6%~8%左右,長時間積累的話,這部分收益也是比較可觀的。
這樣看來,每人個人養老金賬戶余額差別還是比較大的,剛參加工作的人是從0開始的,交費時間比較長,繳費額度比較高的人,賬戶余額應該能夠達到30萬元以上,到目前我還沒有發現有人的個人賬戶余額超過40萬元。
因繳費基數、繳納年限而定,所以光說個人養老金賬戶余額一般有多少錢,這個是很難確定。
假如社保以3000元作為繳費基數,其中個人承擔8%,也就是240元,而這筆錢將全部劃入到個人養老保險賬戶內,繳納年限為15年,個人賬戶大概有43200元,這個是在沒計算利息的前提的金額。
所以說個人養老金賬戶余額是和繳納基數、繳納年限而確定的。
我是曉梒,接下我為大家深入解析「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
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是由 社會 統籌賬戶和個人養老保險 兩個賬戶組成的,其中存入到個人養老保險賬戶就好比存在銀行一樣,是你的也有利息,只不過這筆錢只能在你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之時才可以以養老金的形式提取出來,但並不是一次性都能提出來,而是根據一定比例的,也就是個人賬戶養老金。
即: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計發月數,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個人賬戶的余額是由那幾個因素而決定呢?
在 社會 保險法中提到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有繳納年限、繳納基數、個人賬戶余額以及退休當年當地 社會 平均工資幾個因素。
而影響個人賬戶余額的多少,則在於繳納基數、繳納年限有關
至繳納年限,我國退休政策,也是就想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需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男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第二,養老保險累計繳納滿最低15年。
所以說15年是最低的繳納年限。
綜上所述,想退休後收到較高的養老金,在養老保險繳納時就是繳得越多,繳得越久才行,而這個也正是我國養老保險講求的「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激勵機制。
養老金個人賬戶總金額跟你的繳費年限,繳費基數成正比的,繳費年限少,繳費基數低,個人賬戶余額就低。反之,個人賬戶金額就高。
比如青島到2019年,按最低繳費基數,繳納15年,個人賬戶余額才26679元。但按照300%基數繳納社保15年,個人賬戶是13萬多元。
一、養老金的計算包括兩部分
1.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那個人賬戶養老金是根據個人賬戶的總金額除以計發月數來計算的。而個人賬戶的總金額與你歷年來的繳費年限和繳費基數是成正比的。
2.個人賬戶的金額是怎麼來的呢?是根據個人繳費基數的8%全部計入個人賬戶,有單位的,也就是說自己交的錢,都計入個人賬戶。按靈活就業繳費的,12%計入統籌賬戶,8%計入個人賬戶。
所以個人的繳費年限越長,繳費基數越高,那麼個人賬戶的總金額就越高。那個人賬戶總金額越高,計發月數越少,個人賬戶養老金就越高。
3.個人賬戶的錢,也是可以計算利息的,養老金的利率,2019年公布的利率為7.6%。比銀行存款利率是要高很多的。每年的記賬利率是由國家統一公布的,最高在8%左右,最低不能低於銀行同期利息。
二、我見過的個人賬戶比較高的
1.一位央企的職工,從1993年國家建立養老保險賬戶以來,繳納27年,個人賬戶余額為22萬元。退休金,大概能拿7000多元。
2.一般經濟水平發達的地區,社保繳費高,個人賬戶金額就會高,像北上廣等地區。
比如有一位上海的職工,繳納10年社保,個人賬戶就有11萬。
北京2019年全口徑社平工資是每月7855元,按最高繳費基數來繳費的話,一年個人賬戶金額在2萬多元。
寫在最後的話
個人繳費基數高低,繳費年限的長短,決定了個人賬戶總金額的高低。
繳費基數高的,繳費年限長的,個人賬戶的總金額就會越高。相應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就會越高。
所以大家盡量多繳費,長繳費,養老金才能領的高。
我叔叔他交了22年社保,社保余額才五萬!估計這個地區大部分都是這個水平!
謝悟空邀請:這個問題樓主問的有點籠統。「個人養老金賬戶余額一般有多少?」因人而異,每個行業都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它與歷年來個人繳費的比例和基數有直接的關系。
一、同年同月參加工作,因為崗位、職務 、職稱不一樣,有的人可能按300%基數繳納養老金,有的按100%徼納的,也有的人是按60%繳納的。
二、就拿我本人來說吧,我是75年5月份下鄉,建立個人賬戶的時間是1996年1月,視同繳費為20年。從1993年實行個人繳納 社會 養老保險到正式退休時,我個人賬戶儲存額為47493.70元。
三、我有一位同事,他是單位的副總,08年我內退以後,我的養老金每月是按60%繳納的。他一直在領導崗位上,他的養老金是按照300%繳納的,他到退休時個人賬戶中的余額就是6萬多元。我們兩人同年同月參加工作,同年退休,他退休金每月是拿5000多元,比我多拿1400元。
下面這張表格是17年9月份我退休時社保處列印出來的清單。毋庸置疑,內行人看到了我這張退休表格上的內容,自然而然的就會明白這裡面的道理了。
首先,每一個人的養老金賬戶余額是不相同的。一般來說,如果平時個人的月工資很高,那麼,他的余額就會很高。
其次,同一地區、不同單位的工作人員,即使工齡相同,繳費比例也相同,由於平時的工資標准不一定一樣,他們的個人養老金賬戶余額也是不可能相同的。
再者,即使是同一地區、相同單位、相同的工齡人員,如果職稱不同,最後個人的養老金賬戶余額,也是不會相同的。
那麼,個人養老金賬戶余額一般是多少呢?
可以籠統地說,一般應該是個人從工作開始到退休之間所有工資總和的8%。請看下面這個網友自己上傳到網上的個人賬戶養老金余額(繳納養老保險12年之後):
其中的個人實繳36775.19元就是他12之內繳納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余額。
其實,從開始工作,一直到退休,個人賬戶養老金余額到底有多少,個人是不容易計算出來的。是可以通過手機,在當地的「養老查詢」APP應用程序上查詢。
樓主你好,個人養老金賬戶的余額一般會有多少錢?其實個人養老金賬戶很多人都是並不關心的。因為我們的個人養老金的賬戶僅僅只體現在你的個人賬戶,部分退休金的待遇,但是個人賬戶部分的退休金待遇僅僅只佔有我們養老金總額的大約1/3左右,其中大部分並不是來源於個人賬戶養老金,而是來源於基礎賬戶養老金。
基礎賬戶養老金的計算方式是根據你的繳費年限,平均繳費指數和 社會 平均工資來決定的,當你擁有一個足夠長的繳費年限,那麼你一定會獲得一個較高養老金的待遇,所以說更多的人他關心的是自身的累計繳費年限,而不會去刻意的關心自己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待遇,實際上個人賬戶對於自己來說實際意義其實並不是很大,因為這也不是退休的必備條件。
而且在當前年代退休的人群,那麼基本上都是來源於60年代的人群居多,60年代他們在80年代以後參加基本工作,由於92年之前還沒有交納基本養老保險,所以說這個時候是不會建立個人賬戶的,那麼在92年以後開始繳納養老保險,由於初期繳納養老保險的水平和費用是比較少的,所以說即便他們到退休的年限,可能自己會擁有40年的工齡,但是個人賬戶的余額一般情況下都不會超過10萬塊錢。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② 現在個人交養老保險一年多少錢2021
現在個人繳納靈活就業養老保險一般都是繳納八千多塊錢左右,養老保險費用每年都會遞增,明年可能還會浮動上漲!
③ 養老保險退休金每個月能領多少錢
她理財認為,關於養老保險你首先需要了解下面幾條常識:
1. 繳費基數最高為統籌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最低為統籌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
2. 養老保險分為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兩部分。
3. 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低於銀行定存利率,免徵利息稅。
4. 被保險人死亡,個人賬戶余額可繼承。
5. 享受基本養老保險的條件: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
那麼,繳納了很多年養老保險,退休之後一個月能拿到多少錢呢?她理財用一張簡單的圖幫你看懂:
資為5000元,你的月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為1,截止到退休你的繳費年限為30年,那麼你退休後第一個月領到的養老金=(5000+5000*1)/2*30*1%+80000/170=1970.59元。
有財蜜問到,如果離職了,社保怎麼辦呢?這通常分兩種情況:
離職了,暫時沒工作。養老保險和醫保是可以個人繳納的,具體如何辦理各地有差別,建議咨詢當地社保局。
換了新工作,有新單位繼續繳納即可,養老保險繳納年限可累計。即使你換工作去了不同城市,養老保險仍然可以異地轉移並累積。
④ 個人養老金需要多少錢
意見明確,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戶制度,繳費完全由參加人個人承擔,實行完全積累。參加人通過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台,建立個人養老金賬戶。參加人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的上限為12000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發展情況等因素適時調整繳費上限。個人養老金完全是個人繳費,這跟在單位參加職工養老保險不同,在單位繳納職工養老保險,是單位和職工共同繳費。
⑤ 社保能領多少退休金
社保交滿15年,並且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根據養老金的公式計算:
第一,基礎養老金,等於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1+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第二,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退休時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累計余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⑥ 個人養老金退休後大概能領多少
2022年養老保險交滿15年退休後每月能領多少錢
養老保險需要累計繳費15年,退休後才能領取。當然,繳費滿15年後,可以決定是否繼續繳納養老保險。15年養老保險,退休後每個月能拿多少?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領取養老保險的條件
1。連續繳費滿15年;
2.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
符合以上兩點的退休人員可以領取養老保險。
15年養老保險後每個月拿多少?
養老保險主要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如果繳費年限是15年,那麼我們可以按照這個年限來計算。
1.基本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全區城鎮單位職工月平均工資為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算月數。
假設王先生已繳納養老保險15年,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為繳費時3000元,退休時6000元,則基礎養老金=600020%=120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300.6萬)28%(您繳納養老保險的個人比例)15年退休後,王先生個人賬戶養老金可領取64880元因此,王粲先生一個月領取的養老金總額=1200540元=1740元。
⑦ 現在職工養老保險每月能領多少錢
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養老金儲蓄額÷計發月數
基礎養老金= 退休時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數×1%。
⑧ 個人養老金時代到來,繳費標準是多少能給繳費人員帶來什麼好處
個人養老金的制度也是正式出台了,個人養老金每年的繳費上限是12,000元,也就是說最多我們每年可以繳納12,000塊錢,但實際上我們可以根據個人的經濟情況來決定繳費的金額。如果說個人的資金比較的充足,那麼可以直接選擇繳納12,000元,因為你繳的越多到退休之後,拿到的錢肯定也越多。但如果自己資金比較緊張的話,那每年就可以少繳納一些,比如說可以繳納8000,甚至可以繳納3000,因為這個並沒有最低的額度限制。個人養老金制度能給繳費人員帶來很多的好處,總體來說總共有以下這三點。
其實我們個人養老金賬戶裡面的錢是可以用來進行投資理財的,比如說可以用來購買一些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或者是購買一些商業養老保險,還可以購買一些金融產品。而且這些理財產品都是經過相關部門篩選的,風險相對來說比較的低,但並不代表不存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