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退休養老金調整最新消息養老保險如何「並軌「方向明確
計劃經濟時期,我國企業基本上都是國有性質,企業職工是「單位人」,在職時的工資、退休後的養老,完全由單位負責。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的國有企業改革沖擊了傳統的勞動保險制度。為平衡不同企業的退休費用負擔,廣東等地開始試行退休費用社會統籌。隨著企業用工制度和工資福利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1991年,國務院頒布了《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規定社會養老保險費用由國家、企業和個人三方共同負擔,實行社會統籌。統賬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在企業大規模覆蓋是從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開始的。當時,我國國有企業普遍出現經營困難,許多企業發不出退休金。有的企業用賣不掉的產品抵退休金,有的乾脆不給辦退休。在此背景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加快擴面,並提出了「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的任務目標,解決職工「領不到養老金」這個最突出的矛盾。企業職工養老從「單位保障」邁向了「社會保障」。在這個階段,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也進行了研究探索,但改革進程相對滯後,仍實行單位退休養老制度。改革的不同步,兩種制度在籌資方式、待遇計發調整和管理方式上均不同,形成了所謂的養老「雙軌制」。胡曉義認為,「單位保障」模式實際上是企業自我保障,覆蓋面窄、基金規模小、共濟性差,難以適應企業競爭和勞動力自由流動的需要。通過社會保障改革,引入社會保險機制,實現了由企業自我保障向社會共濟的制度轉變,使社會保障的責任從企業自負轉向國家、企業和個人三方共擔,有利於均衡企業負擔、促進公平競爭和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現代企業制度。養老「雙軌制」,是造成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待遇差距的原因之一,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但胡曉義認為,比較待遇水平不能簡單化,要作全面、具體的客觀分析。其一,待遇計發辦法和調整機制不同。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與本人歷年繳費工資、繳費年限和當地職工平均工資掛鉤,有的職工繳費工資低,繳費年限短,退休後養老金也低。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退休費以退休前基本工資為計發基數,其職業特點決定,這通常是本人職業生涯的最高工資水平。調整企業基本養老金,綜合考慮了經濟發展、物價上漲、職工工資水平增長、養老保險基金承受能力等因素,調整次數多但幅度小;機關事業單位目前調整基本退休費和退休生活補貼是與在職人員調整工資或津補貼同步的,頻次低而波動較大。其二,待遇對比有多種口徑。總體水平對比企業退休人員低於機關事業單位。具體分析: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全部是國家統一制度規定的待遇,此外,一些企業還發放統籌外項目待遇和企業年金;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退休費是國家統一制度規定的,其水平與企業同類人員大體相當,而退休生活補貼占退休人員全部待遇的比重過大,而且地區之間、單位之間差距很大。這需要與工資制度改革統籌考慮,合理調整工資和退休待遇的結構。其三,人員結構不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中高學歷、高職稱的人員比重大,在職時平均工資收入較高,工作年限也長於企業一般員工的平均繳費年限,因此其總體平均待遇水平比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平均水平高一些是正常的;關鍵是差距要適當,差距過大,特別是同類人員之間待遇差別過大,就應想辦法調整。胡曉義說,目前,國家已採取多種措施,積極推動養老「雙軌制」所導致的不合理差距問題的解決。一是從2005年開始,連續9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對反映差別較大的企業退休高級職稱科技人員,在這幾年調整待遇的過程中一直給予傾斜。同時,對退休早、養老金偏低的高齡退休人員,也一直給予適當照顧,並已形成一定機制。二是推進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2008年國務院確定山西、浙江等5個省市開展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但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事業單位分類人事制度、工資制度、財政體制改革緊密相聯,需要同步推進。三是加快推進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等補充養老保險制度發展,進一步提高職工在退休後的生活水平。胡曉義表示,制度的最終統一,也就是「並軌」,這個大方向是明確的。實際的推進,要考慮兩方面情況:一方面,機關事業單位現行退休養老制度已實行60多年,從以往的經驗看,對這類「老制度」進行徹底改革,必須是循序漸進的,才能實現制度的平穩過渡,減少社會震盪。另一方面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本身也需要繼續改革完善。所以,所謂「並軌」並不是簡單地把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制度「並入」企業養老保險制度,而是朝著一個共同的方向改革和推進,最終取消「雙軌制」。這就需要做好頂層設計。如果缺乏深思熟慮而倉促上陣,就可能造成新的矛盾和問題。人社部正在抓緊研究養老保險頂層設計方案,將在適當的時候廣泛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方案成熟後,所涉及的各項改革舉措將逐步實施。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2. 2019企業職工退休金如何計算
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簡單來說,就是退休時你的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這涉及到兩個問題:一是個人賬戶儲存額是多少,取決於你的繳費工資和繳費年限;二是計發月數怎麼算,取決於退休年齡。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基金會計制度》第二十六條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包括養老保險待遇支出、轉移支出、補助下級支出、上解上級支出、其他支出。養老保險待遇支出包括按規定支付給參保城鄉居民的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以及喪葬補助金。基礎養老金指按規定計發標准,由各級財政為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參保城鄉居民全額予以補助的養老金待遇。個人賬戶養老金指參保城鄉居民達到養老保險待遇領取條件時,按照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支付給參保城鄉居民的養老金待遇,以及個人賬戶一次性支出。個人賬戶一次性支出指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由於死亡、出國(境)定居以及在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重復繳費等情況下退還其本人個人賬戶存儲額的支出。喪葬補助金指在建立喪葬補助金制度的地區,參保人死亡後,政府給予遺屬用於喪葬的補助費用。轉移支出指跨統籌地區或跨制度流動轉出的個人賬戶資金額等。
3. 2019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方案是什麼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關於2019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經國務院批准, 從2019年1月1日起 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以下簡稱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調整范圍。 2018年12月31日前 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
二、調整水平。總體調整水平按照2018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 5%左右 確定。
三、調整辦法。繼續採取 定額調整 、 掛鉤調整 與 適當傾斜 相結合的辦法,並實現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調整辦法基本統一。定額調整要體現公平原則;掛鉤調整要體現「長繳多得」、「多繳多得」的激勵機制,可與退休人員本人繳費年限(或工作年限)、基本養老金水平等因素掛鉤;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可適當提高調整水平。繼續確保企業退休軍轉幹部基本養老金不低於當地企業退休人員平均水平。要兼顧公平與激勵,合理確定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三部分比重。
四、資金來源。調整基本養老金所需資金,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從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的從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對中西部地區、老工業基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在京中央國家機關及所屬事業單位,中央財政予以適當補助。未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調整所需資金由原渠道解決。
五、組織實施。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措施,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廣大退休人員的親切關懷。各地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加強宣傳解讀,正確引導輿論,確保各項工作平穩進行。要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於2019年5月31日前報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審批。要嚴格按照兩部批準的實施方案執行,切實採取措施加強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管理,提前做好資金安排,把各項調整政策落實到位,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不得發生新的拖欠。對自行提高調整水平、突破調整政策、存在違規一次性補繳或提前退休行為的地區,將予以批評問責,並相應扣減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在京中央國家機關及所屬事業單位的調整方案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制定並組織實施。
4. 關於企業2019年養老保險的最新政策
2017職工養老保險新政策
1.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如何參加養老保險、繳納養老保險費?
答:對城鎮個體工商戶和未在企事業單位就業的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個人身份到各人事代理機構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冀政函〔2014〕88號文件規定,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其僱主和僱工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按8%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單位部分按20%繳納。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達到規定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後,按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待遇。根據冀人社發〔2011〕72號規定,從2011年10月1日起,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可根據自己的收入狀況,申請選擇按全省上年度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40%至300%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繳費基數調整後,仍實行低繳費低待遇、高繳費高待遇的原則。因此,個人在選擇繳費基數時,應根據自己的承擔能力,盡可能選擇較高的繳費基數,以利於到達領取養老金年齡時,能夠領取較高的養老金。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5. 四川省社保廳關於2019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最新內容
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四川省財政廳
川人社發[2015]17號
關於2015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有關問題的通知
各市(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
按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規定,經省政府批准,現就做好我省2015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工作通知如下,請遵照執行。
一、調整基本養老金的對象和時間
2015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對象為2014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完退休(退職)審批手續的退休(退職)人員。符合上述條件,但在2014年12月31日以前已死亡或終止養老保險關系的企業退休人員除外。增加基本養老金從2015年1月1日起執行。
二、調整基本養老金的標准和辦法
(一)定額調整辦法
每人每月增加120元。
(二)掛鉤調整辦法
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不含15年),對超過的年限(不滿一年按一年計算),每年增加7元。
(三)適度傾斜辦法
屬下列情形的企業退休人員,先執行定額調整和掛鉤調整辦法,再按以下標准和辦法增加基本養老金,同時符合本款下列兩類及以上情形的,可重復累加享受:
1.企業高齡退休人員
(1)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老工人,每月增加80元。
(2)建國後至1953年12月31日前參加革命工作人員,每月增加30元。
(3)原個體工商業者,每月增加30元。
(4)年滿70周歲及以上人員,每月增加40元。
2.艱苦邊遠地區新增退休人員
(5)2014年年度內我省艱苦邊遠地區新增退休人員,適當增發養老金,其中一、二類艱苦邊遠地區人員,每月增加40元;三、四類艱苦邊遠地區人員,每月增加50元;五、六類艱苦邊遠地區人員,每月增加60元。艱苦邊遠地區的范圍和類別,按國人部發〔2006〕61號及川人發〔2007〕8號文件執行。在此前調待中已經享受人員不重復享受。
3.企業退休軍轉幹部
(6)對基本養老金偏低的企業退休軍轉幹部,繼續按照中辦發〔2003〕29號文件予以傾斜,確保其基本養老金不低於全省企業退休人員平均水平。
(四)本次增加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對企業退休人員年齡周歲計算的截止時間為2014年12月31日。
三、調整基本養老金的資金渠道
(一)調整基本養老金所需資金,除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補助外,主要從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並列入2015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預算。各地要按照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要求,進一步強化市(州)范圍內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統收統支管理。各級政府要進一步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養老保險基金的補助力度,統籌安排資金,確保增加的基本養老金及時足額兌現。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進一步加強基本養老保險的擴面、征繳、清欠工作。
(二)未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企業退休人員,調整基本養老金所需資金按原渠道解決。
(三)由省社會保險局直接管理的重點森工企業退休人員,調整基本養老金所需資金,由省社會保險局統一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核撥。
四、調整基本養老金的其他有關規定
(一)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有關規定,企業退休人員增加的基本養老金應按退休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等項目各占基本養老金的比例,分別從個人賬戶儲存額余額和社會統籌基金中列支。
(二)企業退休人員截至2015年1月1日仍在服刑、強制戒毒、被判處管制、有期徒刑宣告緩刑和暫予監外執行、假釋期間的,不增加基本養老金。因涉嫌犯罪被通緝或在押未定罪的,暫不增加基本養老金。
(三)有關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企業退休人員、企業退休軍隊轉業幹部的范圍,按《四川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關於貫徹2002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有關問題的通知》(川勞社辦〔2002〕87號)的規定認定。
(四)退休人員的繳費年限、年齡,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已確認記載的數據為准,視同繳費年限按職工符合國家和省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不含折算工齡)確定,年齡按實際周歲確定。
五、切實做好調整基本養老金工作
(一)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廣大企業退休人員的關懷。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財政部門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在當地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高度重視,集中力量,落實責任,在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的基礎上,抓緊組織實施,確保在2015年4月底以前將增加的基本養老金發到企業退休人員手中,把黨和政府的關懷落實到每一位退休人員身上。
(二)企業退休人員調整基本養老金的審批,由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具體辦理。
(三)本通知下發後,各市(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社保經辦機構要及時按工作調度要求,向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社保局報告工作進展情況。各市(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要在5月18日前將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工作的完成情況,包括各市(州)本級和縣(市、區,含擴權強縣試點縣市)增加人數、平均增加水平、資金數額及資金渠道解決方案等專題報告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
(四)各地在本次調整基本養老金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基本養老保險的有關政策,不得將不屬於基本養老保險范圍的其他人員納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付范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將對此進行監督檢查。
六、本通知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解釋
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四川省財政廳
2015年3月31日
如有其他保險疑問,請來:多保魚講保險!,
6. 2019年城鄉基本養老金是多少
2019年城鄉基本養老金是多少?
農村老人養老一直是 社會 關注的一個焦點。從2005年到2018年,我國城鎮職工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巳經實現了14連漲,而且2019年勢必還會有所上調。那麼,2019年城鄉基本養老金又會達到多少呢?
由於城鄉居民養老金的發放每個地方不盡相同,目前養老金發放最多的是上海,達到了930元,都快接近1000元了。另外湖北是150元、湖南是100元、內蒙古是130元、江西是105元,還有河南是98元。
可能很多人會問,養老金憑什麼差距這么大?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城鄉居民養老金的組成部分,它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其中的基礎養老金由政府財政進行補貼給老人,大家要看清楚是由政府財政補貼給老人,所以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也直接決定了當地基礎養老金的多少。而個人賬戶養老金是退休之前由本人購買養老保險所產生的養老金。
據了解,2017年我們國家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基礎養老金是70元,那麼通過2018年的上調,目前全國城鄉居民養老金的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是88元,實際是增長了18元。但這個數字只是國家規定的一個最低的基礎養老金的數據。各地根據經濟發展情況可以高於這個數字來發放養老金,但絕對不能低於這個數字。於是便有了上面介紹的很多省份實際上都大大高於了這個數字。所以題主問2019年城鄉基本養老金是多少,這個問題真的很難有個准確的答案。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根據官方的說法,2019年城鄉居民的養老金應該還會上漲。至於能漲多少得由國家說了說,現在還沒有到公布相關政策的時候,具體的漲幅國家需要參照經濟發展增速、通貨膨脹、工資及收入增長、財政增長等各種情況來決定。我們只需要靜靜的等待時間的到來,然後享受這個養老金上調的待遇就可以了。
城鄉基本養老金是我國公民的基本保障, 社會 保障是民生最主要的事件,而養老是最大的 社會 保障。目前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已經實現「制度全覆蓋」,作為14億人口的國家,這個養老保險可以說是世界上的一項壯舉。
最近幾年的養老保險制度不斷變化,2012年我國「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同時實現「制度全覆蓋」,而到了2014年2月21日,國務院決定把這兩個制度合二為一,發布了《關於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現在合稱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對於養老金來說,每個人都不同,這是由於每個人繳費的金額還有年限等條件的不同,導致退休後所領取的養老金都會有所不同,畢竟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是遵從「低繳費、低給付」的原則,因此,國內地區發展差距大,經濟發達程度和財政實力不同的省份之間,繳費水平和給付水平都會存在較大的差異。
在給予標准上,全國統一設定的基礎養老金最低月標准:2009年到2014年設為55元,2014年7月1日首次提高至70元,各省可在這個基礎上制定不低於全國標準的本省基礎養老金的最低標准。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補貼
基礎養老金=上一年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個人平均繳費指數×累積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累積存款÷退休年齡對應計發月數
當前基礎養老金補貼,國家補貼88元,省補貼12元,市補貼5元,合計補貼105元。
來到2019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已經是連續15年上漲,而城鄉居民的基礎養老金也有上漲,不過只有11個省市上調,最低標准依然是88元,每個地區的標准都會有有所出入,對於現在還在職工作的人來說,多交養老保險,退休時候的養老金就會多一點。
我們國家有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它的養老金待遇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
(1)基礎養老金 ,是國家對達到符合條件的人發放的一種待遇,資金來源主要是地方政府預算的補貼。目前全國設有最低基礎養老金標準是88元每月,各地方政府可以在國家基礎上進行額外提升,比如河南、雲南、湖南等一些省市是103元每月,遼寧省是108元,重慶市是115元,山東省福建省是118元,江蘇省148元,浙江省115元,廣東省170元。
另外,國家也明確規定對基礎養老金繳費年限15年以上的人群進行額外照顧,一般是繳費年限每增加一年會額外增加基礎養老金1~10元,有的地區是增加基礎養老金1%~2%。
對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基礎養老金也是有額外的照顧,全國多數地區是普遍增加基礎養老金2~10元。
(2)個人賬戶養老金 ,來自於個人繳費、國家補貼和集體補助。個人繳費部分,是自由選擇繳費檔次的,從100元到2000元不等。各地可以根據當地的經濟 社會 發展情況自行確定繳費檔次,比如青島市是100元到12,000元,河南省是200元的5000元,寧夏自治區只有100元到3000元。
為了鼓勵和引導大家繳費,國家設立了國家補貼機制。繳費檔次越高,國家補貼越多。比如寧夏按照100元檔次繳費,政府補貼30元,按照3000元檔次繳費,政府補貼320元。上海市按500元檔次繳費,政府補貼200元,按5300元檔次繳費,政府補貼675元。
集體補助是一些有條件的村集體對於參保繳費居民的一種補助,多數地方是針對失地農民留存的一部分資金。
個人繳費、國家補貼、集體補助全部進入個人賬戶,會按照當地公布的計息利率計發利息,等到退休時計算余額,然後計算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余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退休年齡是60歲,因此計發月數都是139個月,計算方法跟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是完全一樣的。
如果我們參加了一段時間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然後轉為職工養老保險的話也可以。退休時可以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並入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統一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居民養老保險不會白交的。
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劃入錢數是按照繳費基數的8%劃入的。由於劃入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比例不同,計算方式的不同,實際上按照每年8000元檔次繳費15年,和按照靈活就業人員最低檔次繳納社保15年,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產生的養老金待遇是差不多的,都是每年1000元左右。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既體現了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思維,又體現了國家對於全體居民的 社會 福利,另外還能體現出職工養老保險和居民養老保險相互銜接的靈活性。
所以,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收入情況選擇參保的種類。
樓主您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他的這個養老金實際上也不是統一的,因為是根據你養老保險交費的多少來決定的,也就是說你的養老保險交費越高,那麼也就意味著你的這個養老金拿到的也就越多。
如果你只按著每年100元來交費的話。交費15年,實際上你最終也僅僅只能獲得每個月不到100元的養老金待遇,當然我們國家的基礎養老金基本上都是在八九十塊錢,所以說加上基礎養老金可能拿到的錢僅僅每個月只有100塊錢左右,因為本身你交的是比較少的。
但是,如果你按照每年2000元來繳費的話。這種情況累計交費15年以後,基本上退休可以拿到350多元的退休金待遇。所以說根據不同的繳費標准來確定不同的退休金待遇。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我是農村老人今年七十一歲2019年養老金事業單位、企業單位發多少我們管不了,我們只希望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500元就行了。
農民過去交公糧,人老了,國家應該幫助他們。現在每月幾十塊錢是太少了,吃糧吃菜可以不考慮,但是買點油,鹽,小葯等這點錢肯定是不夠的,起碼300元以上。
其養老金是按當地該種人上年平圴收入計算得出的,不同地,不同年,不同工種不一樣,且買保險時間長短有關系,要當地有關部門才知道。毎年根據經濟發展都會有升的。
湖說橋旦能來四川嗎?
低檔小1萬吧
7. 企退養老金調整細則
法律分析:目前關於2021年的具體調整方案還沒有出來,仍然沿用2019年的規定。
法律依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2019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經國務院批准,從2019年1月1日起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以下簡稱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調整范圍。2018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
二、調整水平。總體調整水平按照2018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左右確定。
三、調整辦法。繼續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並實現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調整辦法基本統一。定額調整要體現公平原則;掛鉤調整要體現「長繳多得」、「多繳多得」的激勵機制,可與退休人員本人繳費年限(或工作年限)、基本養老金水平等因素掛鉤;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可適當提高調整水平。繼續確保企業退休軍轉幹部基本養老金不低於當地企業退休人員平均水平。要兼顧公平與激勵,合理確定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三部分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