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齡與退休金對照表
如圖所示:
1、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指數化月平均工資=平均繳費指數×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平均繳費指數=各年度繳費指數/繳費年限;
繳費工資指數=當年繳費工資/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2、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1)退休養老金圖擴展閱讀:
本企業工齡在1987年以後它的范圍不限於在一個單位工作的時間,而是包括職工在各個單位按規定應計入的全部工作時間。是指工人、職員在本企業內連續工作的時間。一般工齡包括連續工齡,能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同時就能計算為一般工齡;但一般工齡不一定就是連續工齡。
連續工齡和本企業工齡在含義上有一些差別,即連續工齡不僅包括本企業連續工作的時間,而且包括前後兩個工作單位可以合並計算的工作時間。
若沒有可以合並的情況,連續工齡就是本企業工齡。國務院1978年6月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規定將「本企業工齡」改叫為「連續工齡」。
機關、事業單位為有別於企業用的"工作年限",實際上連續工齡和工作年限的含義和作用是相同的。
⑵ 退休後,我們能領到的養老金到底是多少
今天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為什麼退休後,我們能領到的養老金到底是多少?另外看的話,個人賬戶有多少?把我們每個月在個人賬戶上存的所有錢加起來,計算出那個數字除以月數,就是從個人賬戶上得到的錢。月數固定公式,即(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12,例如50歲退休,壽發月數為195,60歲退休,壽發月數為139。
基本養老金=全省上年平均工資*(1+養老金指數)÷2*繳費年限*1%養老金指數04-3,平均養老金基數越高,養老金指數越高。個人養老金(96前沒有繳納社保,按識同工齡計算的)=個人養老金賬戶/(男139,女幹部170,女紅人195)過渡養老金=全省上年平均工資*(1+養老金指數)÷2×(96年以前工齡)×1.3%。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標注來源的數據及相關資料均為引用。原創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⑶ 退休金一覽表
法律分析:基本養老金也稱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
2021年4月,人社部、財政部印發《關於2021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總體調整水平為2020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4.5%。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
四、按本人繳費工資11%的數額為職工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個人繳費全部記入個人帳戶,其餘部分從企業繳費中劃入。隨著個人繳費比例的提高,企業劃入的部分要逐步降至3%。個人帳戶儲存額,每年參考銀行同期存款利率計算利息。個人帳戶儲存額只用於職工養老,不得提前支取。職工調動時,個人帳戶全部隨同轉移。職工或退休人員死亡,個人帳戶中的個人繳費部分可以繼承。
五、本決定實施後參加工作的職工,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或地(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個人帳戶養老金月標准為本人帳戶儲存額除以120。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退休後不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其個人帳戶儲存額一次支付給本人。
⑷ 根據以下圖片所示,退休後,每月可以領取多少養老金
退休後,有些人的養老金可以達到幾萬,有些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只有2000-3000元。許多人不知道為什麼有些人的退休金這么高。實際上,只要您知道養老保險金政策和養老金政策,就可以輕松地計算出退休後可以領取多少養老金。
養恤金是分開計算的,並從個人賬戶和基本賬戶中共同分配。這意味著什麼?您可以領取的養老金數額取決於這兩個帳戶,您可以通過相應的計算公式來找出每個帳戶向退休人員支付了多少養老金。
拓展資料:
基本賬戶養老金計算方法
基礎賬戶養老金計算公式為: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從計算公式可以看出,基本賬戶養老金的支付額由上一年度職工平均月工資,平均支付額指數支付期限確定。指數的平均工資和在職員工的平均月薪是相關部門統計的結果,我們可以找到相關的內容。但是我們可以確定,支付期越長,基本賬戶中就會存入更多的養老金,退休後可以領取的養老金也就越多。 從個人養老金賬戶和基本養老金賬戶的角度來看,個人支付的養老保險金額也決定了養老金的支付金額。簡而言之,如果您支付更多,則收到的退休金將相應增加。
養老金是什麼?
養老金就是我們所繳納的社保裡面的養老保險金。當我們退休後,按照之前繳納的養老保險,每月發放一筆錢,用來保障年老後的生活。 領取養老金的條件是:
1、到達法定退休年齡,並按照規定辦理退休手續;2、養老保險累計繳滿15年。 因此,為了保障退休後的生活質量,在小編提醒,退休前社保至少要交15年。
養老金由「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
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儲蓄額÷計發月數。 這部分主要取決於繳費年限,繳的越多,儲蓄額越多。
2、基礎養老金=(社會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工資)/2*繳費年限*1%。 因為,本人指數化工資自己的工資/社平工資*退休時的社會平均工資,所以基礎養老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⑸ 2021年退休職工養老金計算方法
哪一年都一種計算辦法,這個不會年年變的,給你公式自己看。
基礎養老金=(社會平均工資x社保繳費基數+社會平均工資)÷2x社保繳費年限x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資金余額÷139(男)195(女)
兩道公式得出的數相加就是你的基本養老金。
⑹ 退休後養老金是怎麼發的,工資怎麼計算
1998 年7 月1 日以後參加工作: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1998 年6 月30 日以前參加工作,2006 年1 月1 日以後符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的被保險人: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本人指數化約平均繳費工資:
假設繳費開始,第一個月繳費為J1,第一個月對應的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P1;依此類推,第N個月繳費為JN,第N個月對應的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PN
則本人指數化約平均繳費工資=((J1/P1+J2/P2+J3/P3……+JN/PN)/N)*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55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70;60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39
(6)退休養老金圖擴展閱讀:
一、領取條件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就是說,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要領取養老金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二是累積繳納養老保險費滿15年。
按照相關規定,我國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以下稱特殊工種)的,
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二、中國養老金主要分為兩類: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和企業人員退休養老金。二者實行的不同制度,被輿論廣泛稱為養老「雙軌制」,兩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種歧視性的制度,在中國已經持續20年。具體表現為三個不同:
一是統籌的辦法不一樣即企業人員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准繳納,機關事業單位的則由財政統一籌資;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樣即企業人員由自籌賬戶上支付,而機關事業單位則由財政統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標准不一樣即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標准遠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差距大概是300%~500%。
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由於養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兩者之間待遇差異較大,且這種差異已引起群眾的不滿,要求縮小差距、統一制度的呼聲日益高漲。
⑺ 如何計算退休後的養老金是多少
您好,在我國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是全國統一的,就是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組成,具體數額取決於繳納年限和繳費數額大小。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繳費年限累計滿10年或15年及其以上者,基本養老金按以下辦法計發: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的實際繳費年限在10年或15年以上。參保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達到退休年齡而繳費年限不足的,繼續繳費直至繳足方可退休。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繳費年限累計滿10年或15年及其以上者,基本養老金按以下辦法計發: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退休金計算方法: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十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本人繳費年限)×1%。2.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有獨生子女證的,增加養老金總額的5%。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參加工作的,另有過渡性養老金。退休領取社會保險養老金的2個條件:1.參保人的實際繳費年限在10年(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參加工作的)或15年(1998年10月1日及以後參加工作的)以上;2.參保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達到退休年齡而繳費年限不足的,繼續繳費直至繳足方可退休)。
影響養老金多少的3個因素:1.退休時上年度省平工資(省平工資每年都在增加,養老金也就逐年水漲船高。所以,退休時間越晚,養老金越多);2.本人繳費年限(包括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為繳費年限。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越多);3.個人賬戶儲存額(繳費金額越多,養老金越多)。職工養老保險基數上限:超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計算繳費基數,即繳費上限,超過部分不作為繳費工資基數,也不作為計發基本養老金的基數職工養老保險基數下限:職工本人月平均工資低於當地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計算繳費工資基數,即繳費下限根據法律規定可以得知,正常退休的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全國是一樣的,但病退各省、市、區有一定區別,要到當地社保經辦機構咨詢,以當地政策為准。
注意:各地規定會不同,應以參保地的政策為准。以上是為您提供的退休工資也就是退休金的計算方法,各位可以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進行計算。通常要滿足了法律規定的條件後,勞動者才能依法領取退休工資,並且每個勞動者的退休工資都有可能不同。
【法律依據】《社會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⑻ 全國平均退休金一覽表
法律分析:我國各省、自治區在養老金支付方面仍然相互獨立,不是國家統一規定的金額,因此不同省份的退休工資差異很大。從下表可以看出,西藏已經超過北上廣,成為養老金第一的省份。全國只有四個省的養老金超過4000元,而廣東、江蘇、浙江等沿海發達地區的人均養老金也在3000元左右。目前,我國真正能領取4500元以上養老金的人數保守估計為2000萬人,機關事業單位至少900萬人,相當於40%左右。事業單位占參保人員總數的12.8%,但4500人以上養老金人數可佔40%。這個數據太羨慕了。前三十年看嘴,後三十年看編。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二條 工人退休以後,每月按下列標准發給退休費,直至去世為止。
(一)符合第一條(一)、(二)、(三)項條件,抗日戰爭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百分之九十發給。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百分之八十發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參加革命工作的,連續工齡滿二十年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百分之七十五發給;連續工齡滿十五年不滿二十年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百分之七十發給;連續工齡滿十年不滿十五年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百分之六十發給。退休費低於二十五元的,按二十五元發給。
(二)符合第一條第(四)項條件,飲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百分之九十發給,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發給一定數額的護理費,護理費標准,一般不得超過一個普通工人的工資;飲食起居不需要人扶助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百分之八十發給。
同時具備兩項以上的退休條件,應當按最高的標准發給。退休費低於三十五元的,按三十五元發給。
⑼ 2019全國平均退休金一覽表
均數只要社保核心比力清晰具體全國退休職工養老金平,國各個省因為全,區不-樣各個地,為高分,中,三類低,在4000元以上高的如一現城市,2000元擺布三現地域在,2000元以下第三類也就在,2500元擺布吧平均下來大要在。
參與人員的社會城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作為一個整體,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實際繳費年限(含檢查一樣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按月計發基本養老金。
根據最新養老金計算方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養老金=基本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儲存額禮物計發月基礎養老金=(省年在職職工月平均工資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出現2 x繳費年限x 1% =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平均繳費指數(I)存在2 x 1%的繳費年限。
(9)退休養老金圖擴展閱讀: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支付工人,男性滿60周歲,女幹部滿55周歲,女性工人至少50歲的時候,一種特殊類型的工作男性滿55周歲,女滿45周歲,並且有一份工作在12月31日之前,1997年,繳納養老保險和檢查繳費年限累計年限的捕獲滿15年,而1998年1月1日以後的工作,共繳納養老保險費年限滿15年。
退休後按月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繳費年限累計不滿上述規定年限的,不享受退休後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待遇。其個人帳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本人,同時終止養老保險關系。
⑽ 各地退休金一覽表
第31名吉林人均養老金2740元
第30名湖南人均養老金2857元
第29名海南人均養老金2869元
第28名廣西人均養老金2873元
第27名四川人均養老金2940元
第26名安徽人均養老金2943元
第25名貴州人均養老金2957元
第24名黑龍江人均養老金2957元
第23名河南人均養老金2959元
第22名甘肅人均養老金2973元
第21名江西人均養老金3010元
第20名雲南人均養老金3063元
第19名遼寧人均養老金3075元
第18名湖北人均養老金3164元
第17名河北人均養老金3213元
第16名內蒙古人均養老金3218元
第15名陝西人均養老金3251元
第14名重慶人均養老金3305元
第13名福建人均養老金3314元
第12名廣東人均養老金3363元
第11名江蘇人均養老金3422元
第十名寧夏人均養老金3497元
第九名新疆人均養老金3511元
第八名天津人均養老金3566元
第七名山東人均養老金3647元
第六名山西人均養老金3651元
第五名浙江人均養老金3899元
第四名青海人均養老金4264元
第三名北京人均養老金4561元
第二名上海人均養老金4668元
第一名西藏人均養老金5084元
作為全國第一,經濟大省的廣東,更是排在了十名開外,上海和北京的人均養老金位列前三,相信也是在大家的意料之中,畢竟,這兩個城市的人均工資水平,就已經領先於全國絕大多數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