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農民工在邢台怎麼辦理社保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有關負責人詳解《農民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辦法》
農民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特別是如何解決他們繳費難和轉移難的問題,更好地保障他們的養老保險權益,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負責人5日就正在公開徵求意見的《農民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辦法》接受記者專訪,對大家關心的一些問題作了具體的解釋和說明。
繳費難和轉移難制約農民工參保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負責人表示,現行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以下簡稱城保)在制度上規定覆蓋所有在城鎮企業就業的勞動者,也包括農民工,但在實際執行中,農民工參保的比例很低。
截至2008年底,全國參加城保的農民工2416萬人,只佔在城鎮就業農民工的17%。主要原因是現行城保制度的有些政策難以完全適應農民工的特點。
他說,目前農民工參加養老保險主要有兩難:一是繳費難。農民工工資收入普遍較低,使用農民工集中的企業經濟承受能力也普遍較低;而現行城保制度規定繳費標准較高(用人單位繳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工資的8%),許多農民工及使用農民工集中的企業感到難以承受,因而導致大量的農民工沒有參保。
二是轉移難。農民工就業的流動性很強,而且轉移目標地不確定,今年在這個城市打工,明年可能轉到另一個城市,也可能回到家鄉;而現行城保制度規定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時只轉個人賬戶資金,不轉移用人單位繳納的社會統籌基金,許多參加了城保的農民工不能肯定自己現在繳了費今後能不能領到養老金,因而在離開一個就業城市時往往選擇退保,只把個人賬戶的錢領出來,這實際上損害了農民工的養老保險權益。
明確轉移接續政策
據這位負責人介紹,針對農民工收入普遍偏低的特點,辦法規定:用人單位繳費比例為工資總額的12%,比目前規定的平均繳費比例低了8個百分點;農民工個人繳費比例為4%至8%,可以根據本人的收入情況合理選擇和確定。過去已經參加城保的農民工及用人單位,可以按照本辦法的規定調整繳費比例。
他說:「這樣規定,可以大大降低農民工及其用人單位的經濟負擔,以最大限度地將農民工納入養老保險制度覆蓋范圍。」
針對農民工就業流動性強的特點,辦法明確了農民工養老保險關系轉移和權益累計、接續的政策。
具體是:農民工離開就業城市時,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一方面要為其開具參保繳費憑證,證明他在本地參保的時間和累計繳費情況;另一方面暫時封存其權益記錄和個人賬戶。
農民工回到原就業城市就業並繼續參保的,其權益記錄和個人賬戶自然解封,養老保險權益得以延續;農民工到其他城市就業並繼續參保的,只要向新就業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出示參保繳費憑證並提出轉移申請,就可以轉移接續養老保險關系,其養老保險權益累計計算。
農民工由於各種原因未能繼續參保的,其權益記錄和個人賬戶一直封存,個人賬戶繼續按國家規定計息,直到其繼續參保或到達領取待遇年齡,已經參保繳費的權益不受損失。
據這位負責人介紹,採取以上措施後,農民工離開就業城市、中斷參保繳費的,原則上不再辦理「退保」。
農民工繳費15年可領養老金
這位負責人說,只要履行了同樣的參保繳費義務,就享有同等的養老保險權益。到達領取養老保險待遇年齡的農民工,按照與城鎮參保職工一視同仁的原則計發相關待遇。
繳費滿15年以上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繳費不滿15年的,而參加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新農保」)的,由社保機構將其養老保險關系及資金轉入其家鄉的新農保制度,按規定享受新農保待遇;沒有參加新農保的,比照城鎮同類人員,一次性支付其個人賬戶養老金。
據這位負責人介紹,國家正在組織開展新農保試點,農民工在城鎮參保與新農保之間的具體銜接轉移辦法,將按照切實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的原則另行制定。
辦法主要適用范圍
據這位負責人介紹,這個辦法主要適用於在城鎮就業並與用人單位建立了勞動關系的農民工。城鎮各類用人單位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時,必須明確農民工參加養老保險相關事宜,並為農民工辦理參保手續。
他說,在城鎮就業的農民工還有一部分是從事個體經營的,考慮到他們沒有用人單位繳費,如果參保將由個人負擔全部繳費,經濟上難以承受,因此,這部分農民工以及在鄉鎮就業的農民工可參加家鄉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跨區流動不需往返辦理手續
據這位負責人介紹,辦法規定,參保人員就業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參保登記、繳費核定、權益記錄和保存等工作,在參保人員離開就業地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開具參保繳費憑證。
參保人員在其他地區就業並繼續參保,只要提出接續申請並出示參保繳費憑證或信息,就能夠由轉出和轉入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手續,不必由參保人員本人在兩地來回奔波辦理,減少個人的責任和負擔。
個人身份證號將作為終身社保號
這位負責人表示,我們正在結合「金保工程」的實施,籌劃盡早建立健全全國查詢系統。由於農民工流動頻繁而且規模大,因此首先從農民工做起,建立全國社保信息查詢系統,逐步推廣到全部參保人員人人都有社會保障卡。
據這位負責人介紹,個人身份證號碼作為其本人全國通用、終身不變的社會保障號碼,加上密碼,在全國各個社保經辦機構都能隨時查詢本人的養老保險參保繳費等權益記錄信息。
他說,這有點兒像銀行的定期儲蓄,雖然不能在達到領取條件之前提取,但隨時能了解自己存了多少錢(積累了多少權益),讓參保群眾放心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❷ 邢台農村養老保險政策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農村養老金的繳費流程村級及鄉鎮辦企事業單位
1、為參加保險個人編個人保險號碼,進行個人基本情況登記
2、填寫個人繳費證,發給保險對象持有
3、繳費明細表填寫
鄉級保險管理機構
1、填寫個人繳費記錄卡,留鄉鎮存檔
縣級保險管理機構
1、做好編號單位和繳費單位的編碼
2、將個人基本情況和繳費明細錄入計算機存檔
❸ 邢台市居民養老保險交6000元政府補貼多少
政府補貼120。.
2021年繳費檔次設定為200元、300元、500元、1000元、3000元、5000元、8000元七個檔次。政府對當年正常繳費的參保人員給予一定補貼,按200元標准繳費的,補貼30元;200元以上檔次的,繳費每增加一個檔次,政府補貼增加15元,鼓勵繳費人按高檔次繳費,享受多繳費多補貼的惠民政策。
❹ 邢台市養老保險每月最低能領多少
1、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2、至於每月可以領多少養老金,要根據本人繳費基數、繳費時間及各地經濟水平來確定。退休時社保部門會作出核定。
❺ 河北邢台農村柒拾歲老人自今年7月後一個月的養老金能領多少錢錢
《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❻ 邢台市威縣農村養老保險每個月領多少錢
養老金領取計算方法: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回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答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年齡不到法定退休年齡,其個人賬戶累計存儲額的計發月數要比正常退休的多。
病退人員的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上年省市職工平均工資*20%+95年底前推算存儲額本息/120+調節金)*(1-提前年限*2%)
正常退休的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全國是一樣的,但病退各省、市、區有一定區別,要到當地社保經辦機構咨詢,以當地政策為准。
❼ 邢台養老保險最新政策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繳滿15年養老保險,退休後每月領取多少是無版法給予准確的數字回答權的,但是給出以下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你,
計算公式: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十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本人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參加工作至退休上一年歷年繳費指數之和/計算指數年限x退休上一年省月社平工資。
❽ 邢台城鄉養老保險/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1、當地是每年都可以辦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的,參保人在辦理出生申報戶口後60周歲之前,都可以參保;
2、但是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城鄉居民,年滿60周歲,且繳費年限滿15年的,才能按月領取養老金;
3、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以及國家規定的其他養老待遇的,不用繳費,可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4、以上參考資料來源及更多內容:《關於開展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實施》(邢政函[2012]39號)。
❾ 邢台市個人交納養老保險60%。交夠15年,到2018年退休的話,能拿多少養老金。
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
以橋東區為例,依據《橋東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實施辦法》第五條規定: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參保人死亡,個人賬戶資金余額可以依法全額繼承。
根據國家、省、市有關規定及我區經濟發展和物價變動等情況,適時調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的標准。參加我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年滿60周歲、累計繳費滿15年,且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9)邢台農村養老保險政策擴展閱讀: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相關要求規定:
1、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在繳費期間戶籍遷移、需要跨地區轉移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可在遷入地申請轉移養老保險關系,一次性轉移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並按遷入地規定繼續參保繳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
2、已按規定在我區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無論戶籍是否遷移,其養老保險關系不轉移,其生存認證由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
3、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優撫安置、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五保供養等社會保障制度以及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的銜接,按有關規定執行。
❿ 農村養老保險規定交費是多少
農村養老保險最高4000元。
只要符合條件的農民,男性年齡達到45歲、女性達到40歲,可以一次補繳最多10年。男性達到45歲、女性達到40歲,可以一次補繳15年。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標准調整為13個檔次,分別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7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3500元、4000元。參保人可按照自己的經濟條件合理選擇繳費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