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社保各個檔位的退休工資一樣嗎
當我們年老喪失勞動力之後,年輕時候繳納的社保就能夠為我們提供退休金,保障我們的生活。而我們也都知道,社保必須要繳納滿15年後並且達到退休年齡才可以逐月領取退休金。大家也一定發現,只要繳納的時間越長,退休後能夠領取的退休金也就越多,不少人都選擇繳納滿15年之後繼續繳納,目的就是為了得到更多的退休金。
而還有一種情況往往被大家忽略了——這就是社保一般會分為一檔、二檔、三檔,而這三檔繳納的社保費用都是不一樣的。
現在只是知道了如何算社保需要交多少錢,那麼如何計算退休後的工資?就是基本養老的金額加上個人賬戶中的養老金金額。
假設基本養老金金額為500元,退休後「第一檔」將獲得500+480=960元,退休後「第二檔」將為500+640=1040元,退休後「第三檔」工資是500+800=1300元。
然而,在看完上述數字後,我們知道退休後的工資當然是不同的。
B. 如果企事業統一標准計算養老金,養老金差異還大嗎
不,如果已經是了。事實上,自2014年10月1日起,企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後,企事業單位統一了繳費標准和養老金計算標准。但歷史原因、制度原因、監管力度等諸多因素產生共鳴,使得改革目標可以一蹴而就。在我看來,企業、機關、事業單位過去、現在、未來的養老金都會有差別。總的趨勢是差距會繼續縮小,但難以消除。
個人認為,無論過去、現在、未來,企事業單位的養老金都會有差距。然而,國家正在不斷採取改革措施,完善對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障的監管,以縮小這一差距。比如2019年5月,用人單位養老保險繳費率降低到16%,比如社保費提升為稅收徵收等。我相信未來會陸續推出新的改革措施。因此,未來的總趨勢是,企業與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之間的養老金差距將繼續縮小。但從實際角度來看,很難完全消除。其實只要沒有明顯差距,就已經很理想了。我期待著這一天的早日到來。
C. 公司繳15年社保與個人繳15年社保,退休後到手養老金有多大差距
一般來說:企業繳納社保15年和個人繳納社保15年,退休後的養老金還是有一定差距的。除非繳費年限、繳費基數、退休時間地點等所有因素都一致,退休後的養老金才有可能一致,但是發生這種事件的概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大家可能會陷入一個誤區——認為實際繳費年限相同,退休後的養老金就一定相同。
也就是說我們最終所想到到養老金的待遇是相同的,只要保證自己有一個相同的繳費條件,那麼將來享受到養老金的待遇一定是完全一致的,但是有些時候可能不是同一年退休或者說累計繳費年限不相同,可能會導致養老金有一定的偏差,但是這絕對不是因為計算過程發生的變化,而是因為你的參保條件發生了變化造成的一個差距。
D.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差距大嗎是如何計算的
兩者繳費的差距比較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按年繳納,居民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選擇不同的繳費金額按年繳納,最低100元,最高可達5000元。而職工養老保險,每個城市有所差異,一線城市每月繳納800元左右,一年將近1萬元,不過並非都由職工繳納,公司也會承擔一部分。
此外養老金的計算方式也不同,職工養老保險計算方式較為復雜,每月領取的養老金有所波動,主要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由於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全部由國家補貼發放,按照當地經濟情況發放標准有所不同。
E. 社保繳納10年與20年,領取到的養老金差別大嗎
大家對於社保養老保險都是由一定了解的,養老金的繳費年限至少要15年,並且需要領取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那麼職工交10年和20年社保養老金有什麼區別呢?下面小編為您詳細介紹。
一、職工交10年和20年社保養老金有什麼區別
1、按照《社會保險法》規定,只要員工在退休前累計繳納15年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交10年是不滿足領取養老金的條件,交20年滿足了領取養老金的一個條件。繳納滿15年之後,年限不同的唯一區別就是退休後領取的數量不同,交20年的領取的養老金相對於就多一些。
2、這是因為養老金領取的數額和繳費基數與繳費年限有關: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通過建立養老保險制度,有利於新老更替,實現就業結構的合理化;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一項重要措施,有利於社會穩定;能夠激勵年輕人奮進,提升工資標准,為退休後的生活提供保障,有利於從側面上促進經濟發展。
養老問題不僅是社會問題,而且是一個全球性問題,關繫到一個國家或社會的經濟、文明發展,需要我們予以足夠的重視。由於養老保險的實施范圍很廣,被保險人享受待遇的時間較長,費用收支規模龐大,因此,必須由政府設立專門機構,在全社會統一立法、統一規則、統一管理和統一組織實施。
F. 請問:個人繳社保和單位繳社保,退休後『拿的退休金有什麼差別嗎
繳費比例,繳費年限都一樣,就沒有任何區別。
G. 企業繳納社保15年和個人繳納社保15年,退休金會有什麼差距嗎
錢有缺口。企業在領取養老金的時候往往會收到很多養老金。但是如果是個人接收,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的手續,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往往需要在企業接收。公司繳納十五年社保和個人不工作十五年一樣嗎?其實這個問題困擾著很多小夥伴,因為在現實社會中,很多人都是在職員工,但是很多人都是自由職業者。這兩個不同的群體必然會有這樣的疑惑。
綜上所述,只要繳納較高的社保費用,在可以享受退休養老金的年齡享受較高的賬戶儲存額,反之則會較少。養老保險還是很有比較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我也希望你能幫助我轉發,點贊,多多支持我,多多關注我。如果有什麼問題和請求您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會一一回復。
H. 同樣繳納15年社保,企業交和個人繳納,退休後待遇差別大嗎
無論是個人交費還是企業交費,兩種養老保險的養老金待遇計算公式是相同的,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
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基礎養老金=(全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退休時本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的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195月、55歲170月、60歲139月)。
統籌賬戶由國家根據退休時的社平工資及物價等因素綜合決定。
一般情況下,企業交納15周年和個人交納15周年,在同一個地區的兩個人,並且是同一年退休,那麼基本上獲得的退休金待遇是相差無幾的。因為不論企業單位交費也好,還是個人繳費也好,那麼都可以繳納相同的一個養老保險,也就是說企業單位繳納60%,那麼我個人也可以選擇交納60%,而且在年份相同的情況下。實際上在同一地區退休的兩個人都可以獲得一個相同的養老金待遇。
I. 企業職工社保與機關社保怎麼計算退休金為何差距那麼大
2014年10月機關事業單位施行養老保險制度變革以後,我們能夠發現養老金差距的確能夠表現在養老金計算公式上。企業職工養老金的計算公式主要包括根底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三部。
機關事業單位計算公式也是包括以上三局部,但是還額外多了一項職業年金。
總體來說,隨著時間的推移,機關事業單位視同繳費年限時間越來越短。最終全部轉化為實踐繳費年限以後,大家的養老金計算公式會完整相同,只不過會多了年金待遇。
機關事業單位是屬於一類較好的工作崗位,就跟各個互聯網大廠和金融企業一樣,工資高、福利好。有條件的年輕人能夠努力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