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上海個稅遞延養老保險產品

上海個稅遞延養老保險產品

發布時間:2022-08-01 07:03:32

① 上海稅收遞延養老保險

財政部等五部門近日發出通知,決定自5月1日起,在上海、福建(含廈門)和蘇州工業園區實施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試點期限暫定一年。
那麼,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金起征點多少,下面就來看看吧。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金起征點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終於定了!很快,你用來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的錢,在1000元以內的部分將可以稅前列支,退休提取的時候再扣稅。有人說,這相當於在試點城市或地區將個稅起點從3500元提升到4500元。
例如:小馬(化名)工資減去社保個人繳納金額和住房公積金個人繳納金額後為5500元,個稅計算:(5500-3500)*10%-105=95元,如果其每月購買了1000元稅延養老險,其當期需交稅(5500-3500-1000)*3%=30元,當期少交稅65元,一年少繳稅780元。不過,小馬現在少交的稅款會在養老金領取時繳納,其繳納的公式就是退休時的養老金收入*0.75*0.1。如果小馬不購買稅延養老金,現在每月繳稅95元。如果購買稅延養老金,每月1000元,每年交滿12000元養老金,交滿20年,按5.5%的年收益復利計算,領取時每月繳稅237元。不過該數字考慮了投資收益(投資收益按5.5%年復利計算)帶來的養老金增值情況。如果不計算投資收益,僅按1000元每月的繳稅額,那麼未來每月繳稅75元,考慮到貨幣的時間價值,依然具有一定吸引力。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② 5月1日起實施個人稅收遞延養老險 這是上海符合要求的一定要參加的嗎 還是和企業年金那樣選擇性的

沒有強制要求,相當於國家的福利政策,通過稅收遞延政策鼓勵大家建立養老賬戶。
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是指投保人在稅前列支保費,在領取保險金時再繳納個人所得稅。由於在購買保險和領取保險金的時候,投保人處於不同的生命階段,其邊際稅率有非常大的區別,對於投保人有一定的稅收優惠。從而能拉動個人購買養老險的需求,也是拉動內需的一個催化劑。從短期來講,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的實施,即個稅的緩期繳納,勢必會減少財政收入,但實施這項公共政策後,保險公司會隨著業務量和營業額的大幅度增長,上繳的營業稅和所得稅也會大比例增長,顯然,這項政策可以間接地通過保險公司所增加的稅款來彌補個稅減少的那一部分。此外,以當下延遲的納稅,建立未來養老保險基金,不但可以舒緩我國養老的財政壓力,而且也有助於提升整體養老保障體系的內在品質。

③ 個人稅延型養老保險怎麼樣

4月12日,財政部、稅務總局、人社部等聯合發布《關於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版業養老保險權試點的通知》。通知明確,自5月1日起我國將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廈門市)和蘇州工業園區實施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試點期限暫定一年。

簡單說就是投保人青壯年時期投保,而領取保險金的時候已經退休。這中間的20-30年,綜合考慮通脹、個人收入降低和個稅起征點等稅收政策,等於稀釋了個稅,給投保人帶來一定優惠。

④ 怎樣看待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

5月1日起,上海市、福建省和蘇州工業園區已經開始試點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期限暫定1年。

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指的是購買了相關養老保險產品的個人,所繳納的保費可以在稅前扣除,等到將來領取保險金時再繳納個人所得稅。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在降低個人當下的稅務負擔,同時為將來的養老准備一份錢。

指引明確,凡16周歲以上、未達到國家規定退休年齡,且符合《關於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規定的個人,均可參保稅延養老保險產品。

月繳1000元 60歲後月領2764元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算過一筆賬:假設一位參保人從30歲開始購買個稅遞延商業養老保險,每月拿出1000元投保,產品保證收益率是復利3.5%,等60歲退休時,總共繳納保費36萬元,但賬戶價值變成了61.8萬元。通過精算,一個月可以領到2746元。

工資高於4320元的人群適合參與

稅延養老保險採取的模式是繳費時稅前扣除,領取時扣稅的模式,稅收優惠幅度和工資收入是直接掛鉤的,因此,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參與。

比如目前還不用交個稅的人,也就談不上稅收優惠了。因各地的社保繳費比例不同,所以這個最低線也不同。以試點城市上海為例,目前的個稅免徵額是3500元,上海的「五險一金」繳費比例為19% ,因此,月工資低於4320元的人群並不適合買這個產品。如果稅前工資是15000元,每個月可以少納稅180元。月薪2萬的可以少納稅250元。

多一個選擇,多一份保障。

來源:央視新聞

⑤ 什麼叫個稅遞延養老保險

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實質上是國家在政策上給予購買養老保險產品個人的稅收優惠。考慮到這期間物價上漲因素,這一產品實際能起到個稅「減負」作用。即使不考慮這期間物價上漲的因素,這一產品所起到的個稅「減負」作用,還意味著遲緩繳稅等好處。在國外,這種產品非常通行,可通過降低個人的稅務負擔,鼓勵居民購買養老保險。

⑥ 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具體是什麼情況

什麼是「個人稅收遞延型保險」?
企業個人均可獲利
所謂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是指個人收入中用於購買商業補充養老保險部分,其應繳個人所得稅延期至將來提取商業養老保險時再繳納。說得直白些,就是指投保人在稅前買入養老保險產品,在領取保險金時再繳納個人所得稅,對投保人而言有一定的稅收優惠。這一產品在許多國家已發展得相當成熟,其中最知名的屬美國的「401K計劃」。
與市場上現有的養老險品種相比,該險種有一定的稅收優惠。專家認為,發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能夠有效拉動內需,釋放存款,此外,還有利於改善民生、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更重要的是,養老基金規模的擴大,可以為國家積累大量的長期建設資金,有利於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
舉例來說,如果個人月收入為6500元,每月拿出500元購買養老保險產品,那麼當月需要納稅的工資收入就只剩下6000元,在退休後領取養老金時,再繳稅就可以了。
對於投保人而言,購買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最大的好處是減輕稅收負擔,因為購買此類產品的多為青壯年,在領取保險金時,他(她)已經退休,在這期間大約有20年—30年時間,而通脹、提高個稅起征點等因素已經把個稅給稀釋了。
去年9月1日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將個稅起征點從2000元提高至3500元,同時征稅幅度也出現了調整,通過合理購買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其對於每月個稅的繳納將產生很大的影響。而在退休之後,由於收入已經降低,即使再繳稅的話,數量也將遠遠低於現在。
企業個人均可獲利
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對於企業和個人來說是個雙贏的舉措:從企業的角度來說,購買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是員工自己投保,企業不需要支付額外的費用,卻能提高員工的福利;對於個人來說,由於在稅前購買養老保險,就能減免部分當期的個人所得稅。
之所以目前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遲遲沒有實施,並不是技術上有操作難度,關鍵是每月繳費金額還是有著很大的爭議,業內曾經有過一個測算:以月收入在6250元者為例,扣除四金後(按照佔比工資19%計算)以及個稅起征點3500元後,應納稅的收入為1562.5元左右,繳稅標准應參照10%的稅率計算,再減去速算扣除數105元,需要繳稅51.25元。
如果可以稅前列支600元作為保費,月收入6250元左右則應納稅的收入為962.5元,按照3%稅率計算,應繳稅28.875元。也就是說,如果購買了個稅遞延型養老產品,每月可以避稅22.375元。
以此類推,如果每月購買600元的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收入越高,其避稅的金額就越大。
另外,如果實行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初期可行的辦法就是通過個人所在企業代繳保費,等到領取保險金時,再由保險公司代扣稅。而且,稅延型養老保險產品將採用個人保單團體投保的形式,投保人在保費上還能享受到團險的較低費率。

⑦ 個人購買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的支出,是否可以在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推進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建設,對養老保險第三支柱進行有益探索,《財政部稅務總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會關於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財稅〔2018〕22號)就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以下簡稱稅延養老保險)試點有關問題做出如下規定。
1.試點地區及時間
自2018年5月1日起,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廈門市)和蘇州工業園區實施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試點期限暫定一年。
2.試點政策內容
對試點地區個人通過個人商業養老資金賬戶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的支出,允許在一定標准內稅前扣除;計入個人商業養老資金賬戶的投資收益,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個人領取商業養老金時再徵收個人所得稅。具體規定如下:
(1)個人繳費稅前扣除標准。
在2018年12月31日前取得工資薪金、連續性勞務報酬所得的個人,其繳納的保費准予在申報扣除當月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限額據實扣除,扣除限額按照當月工資薪金、連續性勞務報酬收入的6%和1000元孰低辦法確定。取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承租經營所得的個體工商戶業主、個人獨資企業投資者、合夥企業自然人合夥人和承包承租經營者,其繳納的保費准予在申報扣除當年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限額據實扣除,扣除限額按照不超過當年應稅收入的6%和12000元孰低辦法確定。
(2)賬戶資金收益暫不征稅。
計入個人商業養老資金賬戶的投資收益,在繳費期間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3)個人領取商業養老金征稅。
個人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時,可按月或按年領取商業養老金,領取期限原則上為終身或不少於15年。個人身故、發生保險合同約定的全殘或罹患重大疾病的,可以一次性領取商業養老金。
對個人達到規定條件時領取的商業養老金收入,其中25%部分予以免稅,其餘75%部分按照10%的比例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在2018年12月31日之前稅款計入「其他所得」項目。
3.試點政策適用對象
適用試點稅收政策的納稅人,是指在試點地區取得工資薪金、連續性勞務報酬所得的個人,以及取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承租經營所得的個體工商戶業主、個人獨資企業投資者、合夥企業自然人合夥人和承包承租經營者,其工資薪金、連續性勞務報酬的個人所得稅扣繳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承包承租單位、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的實際經營地均位於試點地區內。
取得連續性勞務報酬所得,是指納稅人連續6個月以上(含6個月)為同一單位提供勞務而取得的所得。
4.商業養老資金賬戶和信息平台
個人商業養老資金賬戶是由納稅人指定的、用於歸集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繳費、收益以及資金領取等的商業銀行個人專用賬戶。該賬戶封閉運行,與居民身份證件綁定,具有唯一性。
試點期間使用中國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建立的信息平台(以下簡稱中保信平台)。個人商業養老資金賬戶在中保信平台進行登記,校驗其唯一性。個人商業養老資金賬戶變更銀行須經中保信平台校驗後,進行賬戶結轉,每年允許結轉一次。中保信平台與稅務系統、商業保險機構和商業銀行對接,提供賬戶管理、信息查詢、稅務稽核、外部監管等基礎性服務。
5.商業養老保險產品及管理
個人商業養老保險產品按穩健型產品為主、風險型產品為輔的原則選擇,採取名錄方式確定。試點期間的產品是指由保險公司開發,符合「收益穩健、長期鎖定、終身領取、精算平衡」原則,滿足參保人對養老賬戶資金安全性、收益性和長期性管理要求的商業養老保險產品。具體商業養老保險產品指引由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提出,商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稅務總局後發布。
6.徵收管理
(1)繳費稅前扣除。
個人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享受遞延納稅優惠時,以中保信平台出具的稅延養老扣除憑證為扣稅憑據。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和連續性勞務報酬所得的個人,應及時將相關憑證提供給扣繳單位。扣繳單位應按照要求,認真落實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政策,為納稅人辦理稅前扣除有關事項。
個人在試點地區范圍內從兩處或者兩處以上取得所得的,只能選擇在其中一處享受試點政策。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有關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21號)第一條第一項的規定,試點地區內可享受稅延養老保險稅前扣除優惠政策的個人,憑中國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相關信息平台出具的《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扣除憑證》(以下簡稱稅延養老扣除憑證),辦理稅前扣除。取得工資薪金所得、連續性勞務報酬所得的個人,其購買符合規定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的支出享受稅前扣除優惠時,應及時將稅延養老扣除憑證提供給扣繳單位。扣繳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在個人申報扣除當月計算扣除限額並辦理稅前扣除。扣繳單位在填報《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或《特定行業個人所得稅年度申報表》時,應當將當期可扣除金額填至「稅前扣除項目」或「年稅前扣除項目」欄「其他」列中(需註明稅延養老保險),並同時填報《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稅前扣除情況明細表》(見表3-7)。
個人因未及時提供稅延養老扣除憑證而造成往期未扣除的,扣繳單位可追補至應扣除月份扣除,並按規定重新計算應扣繳稅款,在收到扣除憑證的當月辦理抵扣或申請退稅。個人繳費金額發生變化、未續保或退保的,應當及時告知扣繳義務人重新計算或終止稅延養老保險稅前扣除。除個人提供資料不全、信息不實等情形外,扣繳單位不得拒絕為納稅人辦理稅前扣除。

表3-7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稅前扣除情況明細表
《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稅前扣除情況明細表》填報說明如下:
本表適用於個人購買符合規定的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支出稅前扣除申報。本表隨《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特定行業個人所得稅年度申報表》《個人所得稅生產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B表)》等申報表一並報送;實行核定徵收的,可單獨報送。
①「所屬期」:應與《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等申報表上註明的「稅款所屬期」一致。
②「單位或個人情況」欄。
「單位名稱」:填寫涉及商業養老保險扣除政策的扣繳義務人、個體工商戶、承包承租的企事業單位、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的單位名稱。
「納稅人識別號(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填寫上述單位的相應號碼。
③「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稅前扣除情況」欄。
「姓名」「身份證件類型」「身份證件號碼」:填寫購買稅延養老保險的個人信息,相關信息應與《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等申報表上載明的明細信息保持一致;個體工商戶業主、個人獨資企業投資者、合夥企業自然人合夥人、承包承租經營者和其他自行納稅申報個人按照本人實際情況填寫。
「稅延養老賬戶編號」「報稅校驗碼」:按照中國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相關信息平台出具的《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扣除憑證》載明的對應項目填寫。
「申報扣除期」:取得工資薪金所得、連續性勞務報酬所得(特定行業除外)的個人,填寫申報扣除的月份;取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承租經營所得的個人及特定行業取得工資薪金的個人,填寫申報扣除的年份。
「年度保費」:取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承租經營所得的個人及特定行業取得工資薪金的個人,填寫《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扣除憑證》載明的年度保費金額。
「月度保費」:取得工資薪金所得、連續性勞務報酬所得(特定行業除外)的個人,填寫《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扣除憑證》載明的月度保費金額,一次性繳費的保單填寫月平均保費金額。
「本期扣除金額」:
取得工資薪金所得、連續性勞務報酬所得(特定行業除外)的個人,應按稅延養老保險扣除憑證記載的當月金額和扣除限額孰低的方法計算可扣除額。扣除限額按照申報扣除當月的工資薪金、連續性勞務報酬收入的6%和1000元孰低的辦法確定。
取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承租經營所得的個人及特定行業取得工資薪金的個人,按稅延養老保險扣除憑證記載的當年金額和扣除限額孰低的方法計算可扣除額。扣除限額按照不超過當年應稅收入的6%和12000元孰低的辦法確定。
(2)領取商業養老金時的稅款徵收。
個人按規定領取商業養老金時,由保險公司代扣代繳其應繳的個人所得稅。
在2018年12月31日之前,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21號第二條的規定,個人達到規定條件領取商業養老金時,保險公司按照規定代扣代繳「其他所得」項目(需註明稅延養老保險)個人所得稅,並在個人購買稅延養老保險的機構所在地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
7.相關工作與部門協作
(1)試點期間其他相關准備工作。
試點期間,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會做好相關准備工作,完善養老賬戶管理制度,制定銀行、公募基金類產品指引等相關規定,指導相關金融機構產品開發。做好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信息平台(以下簡稱中登公司平台)與商業銀行、稅務等信息系統的對接准備工作。同時,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牽頭,聯合國家稅務總局、銀保監會、證監會等單位,共同研究建立第三支柱制度和管理服務信息平台。
試點結束後,根據試點情況,結合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制度建設的有關情況,有序擴大參與的金融機構和產品范圍,將公募基金等產品納入個人商業養老賬戶投資范圍,相應將中登公司平台作為信息平台,與中保信平台同步運行。第三支柱制度和管理服務信息平台建成以後,中登公司平台、中保信平台與第三支柱制度和管理服務信息平台對接,實現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宏觀監管。
(2)部門協作。
信息平台應向稅務機關提供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有關信息,並配合稅務機關做好相關稅收征管工作。
保險公司在銷售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產品時,應為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的個人開具發票和保單憑證,載明產品名稱及繳費金額等信息。保險公司與信息平台實時對接,保證信息真實准確。

⑧ 什麼是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

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是由保險公司承保的一種商業養老年金保險,回主要面向繳答納個人所得稅的社會公眾,公眾投保該商業養老年金保險,繳納的保險費允許稅前列支,養老金積累階段免稅,領取養老金時再相應繳納,這也是目前國際上採用較多的稅收優惠模式。

(8)上海個稅遞延養老保險產品擴展閱讀

2018年6月7日,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在上海簽發我國首張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保單,投保客戶為我國首架國產大飛機C919首飛機長蔡俊。這標志著醞釀多年的稅延養老險政策正式實施。被譽為支撐中國養老保險體系「第三支柱」的個人商業養老保險,迎來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今年5月,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頒布《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業務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業務基本的經營規范和監管要求。5月31日,首批經營稅延養老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名單公示,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旗下子公司太平洋保險壽險位列其中。6月6日,該公司的4款稅延養老險產品獲准銷售。

⑨ 稅延型養老保險的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

所謂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是指個人繳納的保費在一定金額之內可以在稅前工資回中扣除,答而在將來退休後領取保險金時再繳納,這和個人收入納稅後才能購買商業保險有所同。
相關報道中提及的上海個人稅延型養老保險產品定位為契約型養老保險;產品形式分為萬能型和分紅型;稅收遞延模式採取稅基遞延型,即在繳費及收益階段免稅,領取階段再根據當期稅率表繳稅;繳費限額為每月1000元,其中700元用於個人養老保險免稅,300元用於企業年金免稅。但究竟是兩個賬戶同時試點,還是商業保險先行企業年金稍後跟進,則尚未明朗。
據測算,採取稅基遞延型模式,同等收入情況下,越早購買稅延型養老保險產品,未來可省稅額越高;同等時間開始購買產品的情況下,收入越高,未來可省稅額也越高。覆蓋范圍上,無論企事業單位還是政府機關,都可以參與。產品操作模式上,繳費時由企業代扣代繳,領取時保險公司代扣代繳個稅;員工離職時,可以在不同保險公司、不同企業之間轉移。

閱讀全文

與上海個稅遞延養老保險產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福建省集體工轉合同工退休社保補繳多 瀏覽:456
老人去世多久可以養寵物 瀏覽:180
老年人經常頭疼是什麼原因 瀏覽:793
玖姿中老年人短袖上衣 瀏覽:786
哪些東西可用於hiv抗體檢 瀏覽:693
為什麼我不喜歡養父母 瀏覽:203
上海抗議養老金並軌 瀏覽:191
父母無能力交社保怎麼辦 瀏覽:189
天津老年公寓咨詢電話 瀏覽:470
關於孝順的短故事 瀏覽:356
老年人腿困是怎麼回事 瀏覽:871
軍人養老保險60歲以後給多少 瀏覽:647
父母職業個體工作單位怎麼填 瀏覽:231
養老保險單子怎麼算 瀏覽:11
易縣養老保險到期怎麼辦理 瀏覽:15
樂山養老保險用什麼軟體 瀏覽:929
重陽節插什麼 瀏覽:21
什麼體檢需要等一周 瀏覽:372
海淀入職體檢怎麼辦 瀏覽:340
八零後能一次交夠養老保險嗎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