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上賦白菊的譯文

重陽節上賦白菊的譯文

發布時間:2020-12-25 22:46:35

㈠ 有哪些詩詞句寫重陽

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應該是所有寫重陽節的詩詞中最為人熟知的一首了,寫這首詩的時候王維才17歲,當時的他獨自一人漂泊在洛陽與長安之間。王維是蒲州(今山西永濟)人,蒲州在華山東面,所以稱故鄉的兄弟為「山東兄弟」。

二、《蜀中九日》(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這首詩的解析可參考下面的第三首《九月九日登玄武山》,兩首正好可以參讀。


三、《九月九日登玄武山》(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公元699年,時任沛王府修撰的王勃,因寫的《斗雞檄》觸怒高宗,被趕出沛王府,於是年六月遠游到了西蜀。同一年,盧照鄰來到益州新都任職,是年秋,盧照鄰從益州來到梓州,九月九日重陽節當天,在蜀地任官的邵大震與王勃、盧照鄰三人同游玄武山,互相酬唱。王、盧的這兩首《九日》詩,雖然構思相似,但王勃表達的是他對南方生活的厭倦,而盧照鄰表達的是人不可北歸的鄉思。

四、《浣溪沙·重九舊韻》(北宋·蘇軾)

白雪清詞出坐間,愛君才器兩俱全。異鄉風景卻依然。
可恨相逢能幾日,不知重會是何年。茱萸子細更重看。

這是蘇軾在九月九日與楊繪(字元素,蘇軾好友)分別時寫下的送別詞,以直抒胸臆的方式,寫離愁別緒。可恨彼此相聚能有幾多時光,這一次分別之後,不知到哪一年才能重逢。字里行間充分表露了對相逢短暫、後會難期的悵恨。


五、《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公元845年,張祜來池州拜訪杜牧,他們倆都懷才不遇,同命相憐,所以在九九重陽這天同登齊山,感慨萬千之下作了這首詩。

六、《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由詩題可知,這是李白在重陽節後一天龍山(在今安徽當塗縣)登高時所作的。而其實在前一天,也就是九日重陽節當天,他已經登過一次龍山了,因重陽節有採菊宴賞的習俗,所以他才感嘆菊花連續兩天遭到採摘。這其實是李白聯想到自己兩入長安都遭到政治上重創,有感而發的。


七、《採桑子·九日》(清·納蘭性德)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

公元1682年八月,28歲的納蘭性德與郎談出使梭龍(今黑龍江),使至塞外,正值九九重陽,自然佳節思親,倍感形單影只、孤獨寂寞,於是寫了這首詞以寄鄉情。

八、《重陽席上賦白菊》(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這是白居易晚年在一個重陽日與客飲酒賞菊有感而作的,全詩表達了詩人雖然年老但仍有少年的情趣。白居易能隨時留心觀察生活,他看到滿園金黃的菊花中有一叢白色的,然後由花聯想到酒席上相似的情形,將自己喻為白菊,比喻自然貼切,頗有情趣。


九、《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這首詞寫於南渡之前,是李清照前期的一首懷人之作,公元1101年,18歲的詞人嫁給了趙明誠,婚後不久,丈夫便「負笈遠游」,深閨寂寞,她深深思念著遠行的丈夫。公元1103年的重陽,所謂逢節倍思親,她寫了這首詞寄給趙明誠。

十、《採桑子·重陽》(近代·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廖廓江天萬里霜。

1929年,毛澤東離開紅四軍的領導崗位,他深入上杭、永定的農村,一邊養病,一邊領導地方土地革命斗爭。這一年的重陽,他來到上杭,這時的閩西山區,黃色的野菊花競相開放,面對怒放的野菊花,他寫下了這首詞。

㈡ 重陽節的句

重陽節優美語句大全

1、醉聞詩仙酒仙李白,重陽大作《九日龍山飲》、《九月十日即事》兩首菊花詩,字里行間飄灑的菊香,滲透著酒香。寫菊最多的莫屬白居易,重陽以菊賦詩酬酒的詩作,就有19首,如:《夢中九日對菊花酒憶元九》、《重陽席上賦白菊》等,朗朗上口,情感真摯。

2、最美是重陽,美在一份思念,美在一份景緻,美在一份孝心,美在一份詩酒情懷。這份美,在與親人的團聚中得以熏染和升華,放射出最真實、最樸素的幸福和光芒。

3、重陽日人們有敬老的風習,各家晚輩都要給上了年紀的老人多一些體貼。除了專給他們做些可口的吃食外,分家另過的親屬須慰問老者,出了嫁的閨女一早要回娘家探望父母,以報答養育之恩。有條件的人家,還要陪老人去看看熱鬧兒逛逛公園,這樣會讓老人心胸更加開闊,便於長壽

4、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質樸素雅的詩句,使我身居省會鬧市,強烈的感受到了重陽節思故鄉思朋友之情。

5、愛不過古人如醉如痴。王勃《九日》直白道來:九日重陽節,開門有菊花。不知來送酒,若個是陶家。張籍《重陽日至狹道》的詩作,菊中有酒,酒中有菊。無限青山行不盡,回看忽覺遠離家。逢高欲飲重陽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6、大院的重陽節有一種傳統,喜歡晚餐湊在一起吃。幾家約好,把吃食端到一桌上。夜幕降臨,燈光閃耀,人們飲著菊花酒、二鍋頭,吃著豐盛的飯菜,歡聚暢談,交流情感。一張張笑臉,一陣陣笑語沖出狹小的房間,大家互相祝福著健康長壽、事事平安,大雜院處處洋溢著祥和的氣氛。

7、杜甫《登高》,寄寓夔州,登城遠望,觸景生情: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唱出千古絕唱。《九日》欣然登高,抒發情感,斟酌菊酒,盡賞九秋佳色。

8、古人的重陽登高既反映了人們消災避禍的美好願望,又蒙上了一層迷信色彩。但現代卻給它賦予了具有時代氣息的嶄新意義。秋高氣爽,有人遠足旅行,飽覽風光,寄滿腔熱情於山水;有人參觀菊花展會,抒節日愉悅之情於詩畫;還有人去戶外活動筋骨,調整心態,融健身、休閑於一體。

9、金風送爽,秋陽宜人。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它為何叫重陽節呢?因為我國古代對數字的稱謂頗有講究:一、三、五、七、九等奇數稱陽數;二、四、六、八、十等偶數叫陰數。九月初九,兩九相重,故稱為重九。日月並陽,兩陽相重,故名重陽。

10、令人目不暇接的秋菊,一朵朵,一株株,一叢叢,點綴著重陽節。令人賞心悅目的秋菊,一棵棵,一盆盆,一片片,描繪著重陽節。

11、農歷九月還有著一個美好的名字,叫菊月。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金燦燦的菊花綻芬吐翠,傲霜怒放,彰顯出生命的堅貞與高潔。她那昂首的姿態,使風霜不再肆虐,讓大地變得分外迷人。

12、秋風瑟瑟的日子裡,我們登高望遠,看南飛的大雁在藍天上振翅翱翔,看豐收的稻穀在陽光下顆粒歸倉,這是一幅多麼美的油畫啊!收獲的季節給我們帶來沉甸甸的思想,一切寂寥都在蟈蟈聲中湮沒,心靈深處的富礦毫無暴露地被開采,我們捧起汗水凝成的希望,走在重陽的路上

13、一年一度秋風勁,不是春光,勝似春光。秋的美麗,秋的深沉,秋的寥廓,秋日的重陽,秋日的我們,站在高處,眺望遠方,遍地是金,原來希望就在腳下,高歌一曲《秋聲賦》吧,年年歲歲重陽日,歲歲年年人未老!

14、這一刻,菊花酒擺放在桌前,詠菊詩回響在耳畔。那是但將酩酊酬佳節,重陽獨酌杯中酒的無奈;那是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的等待;那是戰地黃花分外香的美景;那是抱病起登江上台的憂思那些溫暖的、豪邁的、多情的詩句盡在耳邊,將人們一顆顆柔軟的心濡染得瑩潤渾厚。那象徵延年益壽的菊花酒,將人們燦爛的臉龐映照得如花般動人。

15、重陽節,每逢這一天,我已漸漸的向菊花靠攏。觀菊花展,賞菊花詩,喝菊花茶,飲菊花酒,如此親近菊花,只因她是一年四季最後爭芳斗艷的傲霜花。

16、重陽節里話菊花,秋色的霜晨,秋陽的朝霞,公園廣場馬路街道社區庭院,五顏六色的秋菊,到處灑滿著愛的秋暉。近伏遠眺,彷彿站在一塊可愛的五色土上。

17、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古人對數字九很重視,把它當作天長地久的象徵。在這一天人們要給老人贈送糕點,因糕、高諧音,體現對老人高壽的慶賀,也是祝福他們活得更長久的意思。從晉魏時期開始,我國就有將重陽糕和菊花獻給老人的傳統。現代社會的重陽節,各級老年協會都要給老人發放慰問金,並組織他們參加歌詠、舞蹈、書畫等有益身心的慶賀活動,讓老人們老有所樂,真正分享和諧社會帶來的祥和與溫暖。

㈢ 重陽席上賦白菊 注音

重陽席上賦白菊來
作者:白居源易 (唐代)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zhòng yáng xí shàng fù bái jú
zuò zhě :bái jū yì (táng dài )
mǎn yuán huā jú yù jīn huáng ,zhōng yǒu gū cóng sè sì shuāng 。
hái sì jīn cháo gē jiǔ xí ,bái tóu wēng rù shǎo nián chǎng 。

㈣ 怎麼讀古詩《重陽席上賦白菊》

重陽席上賦白菊
原文: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回歌酒席,白頭翁答入少年場。
簡析
白居易這首《重陽席上賦白菊》詩寫得新穎而別致,詞約而意豐。此詩一、二兩句寫詩人看到滿園金黃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無限的欣喜;三、四兩句是採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參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載歌載舞。全詩表達了詩人雖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

㈤ 重陽席上賦白菊古詩課堂筆記的9日和陶家是什麼意思

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專今朝歌酒席,白屬頭翁入少年場。

譯文

一滿園的菊花好似鬱金黃,中間有一叢卻雪白似霜,是如此的孤單。

這就像今天的歌舞酒席,老人家進了少年去的地方一樣。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上賦白菊的譯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自己交養老保險 瀏覽:532
東營區公辦養老機構有哪些 瀏覽:372
90年到2016年是多少歲 瀏覽:875
養老保險基數每年怎麼調整 瀏覽:628
小孩體檢沒抗體是什麼意思 瀏覽:985
襄陽退休人員社保年審查詢 瀏覽:639
冬至敬老院包餃子 瀏覽:941
古代有哪些名人孝順自己的父母 瀏覽:15
老年痴呆被車撞了誰的責任 瀏覽:854
不孝敬父母你就是個錘子 瀏覽:29
老年人嘴裡一直口乾是什麼病 瀏覽:67
外地人在上海退休金多少年 瀏覽:15
雙方父母給孩子定親多少彩禮 瀏覽:850
退休人員異地社保就醫報銷比例 瀏覽:361
到年齡如何在社保中心辦理退休 瀏覽:825
全息能量養生桶的艾灸餅怎麼放 瀏覽:150
年老的父母吵架子女如何勸 瀏覽:8
長樂居老年公寓地址 瀏覽:911
如何讓你父母給你換手機 瀏覽:55
錫安的父母是做什麼的 瀏覽: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