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與重陽節有關的詩句是什麼
與重陽節有關的古詩如下:
九月十日即事
唐代詩人 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Ⅱ 有關「重陽節」的詩句(古詩)
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代: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沁園春·丁巳重陽前
清代:納蘭性德
丁巳重陽前三日,夢亡婦淡妝素服,執手哽咽,語多不復能記。但臨別有雲:「銜恨願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婦素未工詩,不知何以得此也,覺後感賦。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記綉榻閑時,並吹紅雨;雕闌曲處,同倚斜陽。夢好難留,詩殘莫續,贏得更深哭一場。遺容在,只靈飆一轉,未許端詳。重尋碧落茫茫。料短發、朝來定有霜。便人間天上,塵緣未斷,春花秋葉,觸緒還傷。欲結綢繆,翻驚搖落,減盡荀衣昨日香。真無奈,倩聲聲鄰笛,譜出回腸。
西夏重陽
明代:王遜
作縣幾時同志苦,投荒萬里倍情真。
功名炊黍尋常夢,怪事書空感激人。
擊柝徒吟胡地月,屯田也食漢渠春。
艱難薄俗猶多事,漂泊南冠愧此身。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宋代: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櫥 通:廚)
九日
明代: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五代: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
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茱萸香墜。
九月十日即事
唐代: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日齊安登高
唐代: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沾 同:沾)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 九月九日旅眺
唐代: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九日龍山飲
唐代:李白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九日楊奉先會白水崔明府
唐代:杜甫
今日潘懷縣,同時陸浚儀。坐開桑落酒,來把菊花枝。
天宇清霜凈,公堂宿霧披。晚酣留客舞,鳧舄共差池。
Ⅲ 寫關於重陽節的詩句和兩個習俗
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版酒等活動。權
唐代詩人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代詩人孟浩然
過故人庄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Ⅳ 有關重陽節的詩句 古詩
1、杜牧 《九抄日齊山登高襲》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2、曾幾 《重陽》
老去長爭一寸陰,良辰物色負幽襟。中秋素月偏離畢,九日黃花未散金。蓓蕾不妨供小摘,茱萸聊復伴孤斟。重陽何必今朝是,從此籬邊日訪尋。
3、黃裳 《桂枝香 重陽》
醱醅初熟。競看九日、西風弄寒菊。姝子新妝,向曉淡黃千簇。清香鬧處君須住,摻盈頭、醉鄉相逐。馬台歡笑,龍山縱逸,佳話重緒。共盡日、登臨未足。更休問明年,浮世榮辱。難得良辰,鬢發見秋尤綠。且邀月照金尊上,近人寒、如對飛瀑。宴歸還趁人來,茱萸佩垂紅玉。
Ⅳ 你知道哪些關於重陽節的古詩請寫出其中的兩句。
王勃(唐代) -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專
李清照(宋代) - 《醉花屬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蘇洵(宋代) - 《九日和韓魏公》
佳節久從愁里過,壯心偶傍醉中來。
張可久(元代) - 《折桂令·九日》
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
李清照(宋代) - 《行香子·天與秋光》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
杜甫(唐代) - 《九日五首·其一》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徐燦(清代) - 《菩薩蠻·秋閨》
時節是重陽,菊花牽恨長。
杜牧(唐代) - 《九日齊山登高》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崔曙(唐代) - 《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白居易(唐代) - 《重陽席上賦白菊》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Ⅵ 寫出兩句和重陽節有關的詩句
一、來日來綺窗前,寒梅著花未?——自唐·王維《雜詩三首·其二》
譯文:請問您來的時候我家雕畫花紋的窗戶前,那一株臘梅花開了沒有?
二、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
譯文:我日夜思念的故鄉在哪裡呢?只有在醉夢中才能忘卻思鄉的愁苦。
三、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譯文:一個人獨自在他鄉作客,每逢節日加倍思念遠方的親人。
四、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唐·王勃《九日登高》
譯文:心中已經厭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種愁苦,無法歸去,鴻雁又為何還要從北方來。
五、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唐·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譯文:這就像今天的歌舞酒席,老人家進了少年去的地方。
Ⅶ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有哪些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有: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3、《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4、《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5、《九日齊安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6、《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唐·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7、《採桑子·九日》——清·納蘭性德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
8、《重陽席上賦白菊》——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中國傳統節日。
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一般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
Ⅷ 寫一句有關重陽節的詩句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