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正確解釋孝順這個詞語
尊敬.愛戴.關心.照顧自己的長輩!
孝順:應該是每個人對自己父母的一種責任,一種感情;聽話是一種類型,反駁是另一種類型;順從是一種類型,對著干是另一種類型;這都應該取決於事情的本身。
當孩子慢慢長大,見識、學識開始比父母淵博的時候,孩子對父母的照顧,管理就像小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一樣的。所以在30年、40年以後,對父母的「聽話」不一定是一個孝順孩子唯一可以做的!
孩子孝順父母,應該是照顧老人的衣食住行,讓他們晚年過的安樂,不用再為生機操勞,只要養好自己的身體,干自己喜歡乾的事,去自己喜歡去的地方,不受經濟上的約束。
Ⅱ 孝順兩個字都怎麼理解啊
所謂「孝順」,首先是要順從長輩,其次是要盡孝道,即為人子女要從生活上和心理上照顧長輩。但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傳統製造就了一幫「愚孝」之徒。錯將「孝順」誤讀為無原則的順從服從。可悲!好像不從就是不敬不孝。
Ⅲ 孝順兩個字怎麼解釋
孝順
【讀音】
[xiào shùn]
【基本解釋】
1.〈動〉盡心奉養父母或長輩並順從他們的意志。
2.〈形〉形容人能孝敬父母或長輩。
孝順
【讀音】
[xiào shun]
【基本解釋】
xiào shùn的又音。義同「孝順xiào shùn」。
【詳細解釋】
1.原指愛敬天下之人、順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後多指盡心奉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
《國語·楚語上》:「勤勉以勸之,孝順以納之,忠信以發之,德音以揚之。」
晉 袁宏 《後漢紀·安帝紀上》:「觀人之道,幼則觀其孝順而好學,長則觀其慈愛而能教。」
《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這 張主管 是個本分之人,況又是個孝順的,聽見娘說,便不往鋪里去。」
老舍 《柳家大院》:「可是,爸爸『文明』,兒子也自然是要孝順了,打吧!」
2.指 以 財 物 賄 賂 官 吏 或 尊 長 等。
《水滸傳》第九四回:「﹝ 何才 ﹞與本州庫吏最密,當下探知此事,他便攛掇庫吏,把信賞錢大半孝順州官,其餘侵來入己。」
《紅樓夢》第十五回:「我想如今 長安 節度 雲老爺 和府上相好,怎麼求太太和老爺說說,寫一封書子,求 雲老爺 和那守備說一聲,不怕他不依。要是肯行, 張 家那怕傾家孝順,也是情願的。」
3.指用其他方式討好人家。
《金瓶梅詞話》第七四回:「 李桂姐 道:『三位師父宣了這一回卷,也該我唱個曲兒孝順。』」
4.指 賄 賂 官 吏 或 尊 長的財 物。
《二刻拍案驚奇》卷五:「大凡做賊的見了做公的,就是老鼠遇了貓兒,見形便伏;做公的見了做賊的,就是仙鶴遇了蛇洞,聞氣即知。所以這兩項人每每私自相通,時常要些孝順,叫做『打業錢』。」
5.特 指 獻 給 皇 帝 的 貢 物。
《明史·李邦華傳》:「是時 神宗 好貨,中官有所進奉,名為孝順。疏中刺及之。」
【近義詞】
孝敬
【反義詞】
不肖
忤逆
Ⅳ 「孝順」是怎麼理解的
孝順不是在他們面前一定要做到盡善盡美,也不是為了讓他們滿意放棄自己的想法。孝順是靠長久對老人的關心得到的。只有你長久關心老人的衣食住行、精神等問題,那你就做到了孝順
Ⅳ 如何解讀孝順兩字
個人理解
孝道的表現就是順從,無條件的順從
Ⅵ 孝順解釋孝順的順是順其自然還是 順從
「孝順是漢語詞語,讀作xiào shùn,出自《國語·楚語上》,原指愛敬天下之人﹑順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後多指盡心奉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現多指孝敬的口語。孝順現在應該理解為,孝敬父母長輩,順應天理善意。讓孝道一代一代的順下去。」
Ⅶ 孝順的解釋
尊敬來.愛戴.關心.照顧源自己的長輩!
孝順:應該是每個人對自己父母的一種責任,一種感情;聽話是一種類型,反駁是另一種類型;順從是一種類型,對著干是另一種類型;這都應該取決於事情的本身。
當孩子慢慢長大,見識、學識開始比父母淵博的時候,孩子對父母的照顧,管理就像小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一樣的。所以在30年、40年以後,對父母的「聽話」不一定是一個孝順孩子唯一可以做的!
孩子孝順父母,應該是照顧老人的衣食住行,讓他們晚年過的安樂,不用再為生機操勞,只要養好自己的身體,干自己喜歡乾的事,去自己喜歡去的地方,不受經濟上的約束。
Ⅷ 如何正確理解「孝順」的涵義
我活了半輩子了。對孝順還是不大理解。個人認為,孝是對長輩的敬重和依從以版及照顧對方權的身心健康。順是順應對方的需求。但孝順不等於盲從。涉及到我們自身的問題也要因人而異,因事而異。父母因為所處的生活環境以及他們的性格和處事手段不一定就適用於我們。所以不能去百依百順,當然你可以表面上答應哄他們高興。
有時候父母年齡大了有些老糊塗,還有父母為了顯示他們的權威從而要求我們百依百順。這些都是面子工程。你可以假裝依從。
一句話。小事百依百順,大事還是要有自己的主見。
Ⅸ 關於孝順的文言文或古文及解釋 (有分加喔!)
東漢陸績,字公紀。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版,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權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
卧冰求鯉
原文
晉王祥,字休徵。早喪母,繼母朱氏不慈。父前數譖之,由是失愛於父母。嘗欲食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歸供母。
譯文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並不慈愛,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繼母朱氏時常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於冰上禱告,忽然間冰裂,從裂縫處躍出兩尾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
東漢陸績,字公紀。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到跪拜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跪著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