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重陽糕是蘇州的名小吃嗎
重陽糕來簡介
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源,也叫敬老節,民間要蒸重陽糕孝敬老人。蒸重陽糕方法與蒸年糕相同,不過蒸糕要小一點,糕要薄一點。為了美觀中吃,人們把重陽糕製成五顏六色,還要在糕面上灑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陽糕又叫桂花糕),這樣製成的重陽糕,香甜可口,人人愛吃。
重陽糕亦稱「花糕」,漢族重陽節食品。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因在重陽節食用而得名。南朝時已有。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製法因地而異,主要有烙、蒸兩種,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夾餡並印雙羊,取「重陽」的意思,現在仍流行。
可以算名小吃,但不能算特產。
B. 八禮四儀的具體內容
具體內容
八禮
儀表之禮:面容整潔、衣著得體、發型自然、儀態大方。
儀式之禮:按規行禮、心存敬畏、嚴肅莊重、尊重禮俗。
言談之禮:用語文明、心平氣和、耐心傾聽、誠懇友善。
待人之禮:尊敬師長、友愛夥伴、寬容禮讓、誠信待人。
行走之禮:遵守交規、禮讓三先、扶老助弱、主動讓座。
觀賞之禮:遵守秩序、愛護環境、專心欣賞、禮貌喝彩。
游覽之禮:善待景觀、愛護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餐飲之禮:講究衛生、愛惜糧食、節儉用餐、食相文雅。
四儀
7歲:入學儀式,讓剛入學的小學生感受學習樂趣、接觸校園生活、感知禮儀規范。
10歲:成長儀式,讓小學三到四年級的學生學會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誨之恩、朋友的幫助之恩。
14歲:青春儀式,讓中學生學會交往溝通,控制情緒、包容他人,邁好青春第一步。
18歲:成人儀式,讓年滿18周歲的學生懂得成人之責,做守法公民,擔起社會責任,不斷完善自我,立志成才報國。
(2)蘇州慶祝重陽節活動擴展閱讀
7-12歲(小學階段)
一、儀表之禮
目標:面容整潔、衣著得體、發型自然、儀態大方
具體規范:
1、勤洗頭、洗澡,頭發、身體無異味。
2、指甲里無污垢。
3、不當眾挖鼻孔、掏耳朵。
4、勤換衣服、鞋襪,保持儀表整潔。
5、坐立姿態端正,在公共場合不東倒西歪。
6、保持書包和個人物品整潔。
7、公共場合不脫鞋。
8、站立時抬頭挺胸。
二、餐飲之禮
目標:講究衛生、愛惜糧食、節儉用餐、食相文雅
具體規范:
1、吃飯時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說話。
2、夾菜時不在盤中挑揀。
3、等候家人一起吃飯。
4、在公共場所就餐時不追逐嬉鬧。
三、言談之禮
目標:用語文明、心平氣和、耐心傾聽、誠懇友善
具體規范:
1、對師長不直呼其名,使用敬語。
2、接聽電話先說「您好」,通話結束說完「再見」,再掛電話。
3、不用帶侮辱性的綽號稱呼別人。
4、在校園和公共場所講普通話。
5、不說臟話謊話。
四、待人之禮
目標:尊敬師長、友愛夥伴、寬容禮讓、誠信待人
具體規范:
1、記住爸爸媽媽的生日並表示祝福。
2、尊重老師勞動,上課認真聽講。
3、遇人面帶微笑。
4、進別人房間先敲門,得到應允再進入。
5、用他人的東西,應先徵得他人同意,用後及時歸還並致謝。
6、用零花錢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
五、行走之禮
目標:遵守交規、禮讓三先、扶老助弱、主動讓座
具體規范:
1、認識交通標識,遵守交通規則。
2、上學放學時走規定路線。
3、乘車有序排隊,不擁擠、不插隊。
4、上下樓梯靠右行,不上跑、不下跳,不並排前行,不推擠他人。
5、乘自動扶梯靠右站立,空出左側通道。
6、不亂按電梯的按鈕。
六、觀賞之禮
目標:遵守秩序、愛護環境、專心欣賞、禮貌喝彩
具體規范:
1、提前入場,對號入座。
2、不隨意走動,不高聲講話。
3、瓜皮果殼放入垃圾袋,自覺帶離場館或送入垃圾箱中。
4、不站立和在通道觀看。
5、觀看結束有序離場,不擁堵通道、出口。
七、游覽之禮
目標:善待景觀、愛護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具體規范:
1、便後及時沖水,不隨地大小便。
2、不觸摸文物,在景物上不畫寫、不劃刻。
3、不追、捉、打、喂動物。
4、不攀爬景區設施。
5、帶走自己產生的所有垃圾。
八、儀式之禮
目標:按規行禮、心存敬畏、嚴肅莊重、尊重禮俗
具體規范:
1、升國旗時脫帽、注視國旗行隊禮,唱國歌聲音響亮。
2、參加入學儀式、成長儀式、入隊儀式、畢業儀式等活動時,著裝整潔,少先隊員佩戴紅領巾或隊徽。
3、儀式活動中按規行禮,肅立傾聽,不隨意交流、走動。
4、春節向師長拜年。
5、清明祭掃不穿鮮艷衣服。
13-15歲(初中階段)
一、儀表之禮
目標:面容整潔、衣著得體、發型自然、儀態大方
具體規范:
1、不染發,不燙發,男生不留長發。
2、公共場合著裝得體,不穿背心、拖鞋。
3、不佩戴項鏈、耳環(釘)、戒指等飾物。
4、坐時男生不蹺二郎腿,女生並攏膝蓋。
5、走路不勾肩搭背。
二、餐飲之禮
目標:講究衛生、愛惜糧食、節儉用餐、食相文雅
具體規范:
1、在公共場所就餐時不大聲喧嘩。
2、適量盛取食物,不剩飯、不剩菜。
3、就餐時保持餐桌、地面整潔。
4、在學校食堂用餐後,主動整理歸放餐具。
三、言談之禮
目標:用語文明、心平氣和、耐心傾聽、誠懇友善
具體規范
1、與人交談時目視對方,不東張西望。
2、不隨意打斷別人講話。
3、不強迫別人回答不願意說的問題。
4、講話音量、語速適中,讓別人聽得清楚。
四、待人之禮
目標:尊敬師長、友愛夥伴、寬容禮讓、誠信待人
具體規范
1、客人來訪,熱情相待,出門迎送。
2、不在休息時間拜訪他人、給別人打電話。
3、不對老師、同學的相貌和衣著評頭論足。
4、不頂撞家長、老師。
5、給別人力所能及的幫助。
五、行走之禮
目標:遵守交規、禮讓三先、扶老助弱、主動讓座
具體規范
1、步行走人行道,騎車走慢車道。
2、騎自行車進出校園大門要推行。
3、主動給老弱病殘孕讓座讓路。
4、不翻越交通隔離護欄。
5、不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吃東西。
6、熱心為他人指路。
六、觀賞之禮
目標:遵守秩序、愛護環境、專心欣賞、禮貌喝彩
具體規范:
1、觀看演出,尊重演員勞動,在合適時機鼓掌喝彩。
2、不爆粗口,不喝倒彩。
3、未經允許不隨意拍照攝像。
4、觀看時取下帽子,盡量降低身體重心,不影響後排觀眾觀看。
5、無特殊情況不提前退場,確需退場,在演出節目間隙離開。
七、游覽之禮
目標:善待景觀、愛護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具體規范:
1、吐痰和口香糖用紙巾包好丟入垃圾箱。
2、在景區長椅上不躺卧,不用物品佔座。
3、排隊等候留意1米線。
4、在不允許拍照的地方不拍照,在有關閉閃光燈標志的地方自覺關閉閃光燈。
八、儀式之禮
目標:按規行禮、心存敬畏、嚴肅莊重、尊重禮俗
具體規范:
1、參加青春儀式、入團儀式、畢業儀式等活動時,著裝整潔,共青團員戴團徽。
2、重陽節問候家中老人,參加敬老活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八禮四儀
C. 蘇州重陽節老人發錢嗎
在當年年滿70 、80 、90周歲的老人發給100元的慰問金。
D. 中國的傳統文化都有哪些
除開我們平時最多的節日以外,還有這些:
1.傳統文學:主要是指詩詞曲賦。回
《詩經》、《答漢樂府》、《孫子兵法》;先秦詩歌、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四大名著(《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聊齋志異》等。
2.傳統節日:中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漢民族傳統節日近50個。如下是15個主要節日:春節、上元節(元宵節)、花朝節(百花生日)、上巳節(三月三)、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鬼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臘八節、祭灶日(小年)、除夕。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3.中國戲劇:京劇、越劇、秦腔、潮劇、崑曲、湘劇、豫劇、曲劇[1] 、二人轉、河北梆子、皮影戲、川劇、黃梅戲、粵劇、花鼓戲、巴陵戲、木偶戲、臉譜、梨園戲、歌仔戲、雙簧等。
4.中國建築:亭閣牌坊、園林寺院、鍾塔廟宇、亭台樓閣、民宅
E. 傳統秋季節日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以乞巧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為例 作者宗文君 蘇州大學 求論文!!
首先,我給你說。看你問的這個問題我就知道,你是一個專業的人士或者是內想專業從事這個專業的人物,你問容的這個問題,我就先不給你回答了。問你一個問題?你有沒有去考那個ICA教師資格證?就是在西安交通大學設有考點的那個嘛。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歡迎你繼續提問。
F. 重陽節習俗蘇州地區。
了解下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今年的都過去了,突然想到父母就這樣老去,心裡不是滋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