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兒媳用不用孝順家婆作文

兒媳用不用孝順家婆作文

發布時間:2020-12-24 03:12:53

Ⅰ 兒媳婦照顧卧床五年的婆婆800字作文

今天中午,我和我同桌來的好早好早,就是為了能夠辦好一個黑板報,可是,楊國版說我們畫的丑到權了極點,聽了這句話,我們已經很不開in了,可是,我們已經很努力了呀!
到了課外活動時,我們兩正辦的起勁時,楊國在前面走著,李銳把楊國一推,我差點掉進了垃圾桶,我同桌差點掉進了水桶,尺子也被李瑞弄壞了,我特別的生氣!不知怎麼給老師交代,老師借我時,還特別的強調了一番,這都怪我!李瑞弄的我頭暈目眩,又是和別人打架,又是把我推搡一番,好事沒有她,壞事一大堆……
本想給老師一個好驚喜,誰料到好驚喜卻變成了壞驚喜!
尺子壞了,不知明天是一個怎樣的明天?

Ⅱ 作文題目 發揚傳統孝道的美德 應該要怎樣寫才好

弘揚孝道,光大傳統美德
愛子女,孝父母,是人之天性。父母對子女,都有一種本能的、天與倫比的慈愛。而子女,也深知從出生、撫養、上學到成家立業,父母為自己吃盡了千辛萬苦,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汗水。
所以,子女知恩、報恩,孝敬父母,是最起碼的品德和基本素養。尤其是在當今社會,發展經濟、共建美滿家庭更需要孝親敬老,更需要弘揚孝道文化。道理很簡單:父母愛子女,子女孝父母,家庭氣氛才會和諧融洽,才會愛心助人,才會團結鄰里、與人友善。同時,家庭和諧,才會為自己拼搏創業奠定堅實的基礎。家和萬事興。
道理簡單,做到這一點,卻不簡單。村民隋本培一家的五個兒子、五個兒媳正是把這不簡單的事做好了:他們弘揚孝道身體力行,不把孝敬父母掛在嘴上,而是落實在具體行動上,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了「養其身,養其心」。
物質上供養老人
隋本培、梁花英老兩口的大兒隋寧若、兒媳張守娥,二兒隋山若、兒媳王安芹,三兒隋海若、兒媳盛豐花,四子隋會若、兒媳高維葉,五兒隋建、兒媳李輝,這五個兒媳,在大兒媳的帶頭下,她們妯娌為老人樣樣都想的周全,做的周到。他們經濟基礎好了,有條件了,只要能做到,對兩位老人的吃、穿、住、醫等方面,眾兒媳婦們總是以最好、最優來孝敬兩位老人。每到換季,幾個兒媳早早買好衣服給老人送來。兩位老人穿的舒適可體,冬暖夏涼。有人還開玩笑的說:看看你們穿的,像退休幹部一樣。在飲食上,飯前總是先問問老人喜歡什麼口味,想吃點什麼。在飯菜搭配上,既考慮有營養,又要可口。只要老人有要求,決不會糊弄,總能使老人稱心如意。
病床前侍奉老人
俗話說:養兒防老。老人有病時是最需要兒女的時候。古人說:「親有疾、葯先嘗,晝夜待,不離床」,這是說老人有病卧床,作兒女的要給老人喂葯、喂飯,白天黑夜不離開床。老人行走時更要注意看管,必要時還要把摻扶或者用車子帶著轉轉,樣樣都應達到體貼入微。
今年春天,在隋本培老人有病住院時,五個兒子五個兒媳,加上孫媳婦,都對老人關愛有加,細心照顧。兒子在醫院陪床,兒媳們中午在家做飯送去,晚上還要到醫院探望。他們還進行了分工,為了不至於光照顧父親,疏於照顧母親,兒子兒媳們還做了分工:有的在醫院陪床,有的在家陪婆婆。為了公公的病情好轉,可以說兒媳們寢食難安,牽腸掛肚,都靠上前,精心伺候老人。
為了給公公增加營養,幫助恢復體力,她們千方百計給老人買營養食品,160元一斤的螃蟹買來送去,魚、蝦、小笨雞輪換著吃……用老人的話說:不是為了早點好,讓兒子、兒媳放心,我真不想天天吃這些,我真想吃豆腐腦呢。
一家子女孝敬老人的行動,使住院的病人和家屬都心生羨慕,紛紛說:關鍵時候,更看出來你們子女孝順得好。
由於住院打針不見好,且長達42天,兒子、兒媳們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便在一起商量:託人尋求中醫葯方治療。老人出院後,兒媳們督促老人支持打針吃葯,伺候老人服中葯,不讓老人費心費力,安心休養。在多方治療和兒媳們細心調理下,老人身體恢復很快,臉色也一步步好起來。
精神上愉悅老人
老人的需要,既要有物質上的供養,生活上的照顧,又要有精神方面的,讓老人有情感上的慰藉,享受到天倫之樂。孝敬父母,既要養身,又要養心。養心是指作兒女的要從愛心出發去孝敬父母,多抽時間陪陪老人,經常使父母處於一種精神愉快的狀態。
兒媳婦們一有空閑就去陪伴婆婆,有的專門拿出時間,有的帶上孩子或者老人的孫媳來到老人身邊,陪老人說話。老年人愛嘮叨,有的人就厭煩,但她們一點不煩,還和老人一塊嘮叨,說的津津有味,使老人心情愉快。她們還隔三差五相約一起,把公婆請到身邊,一起做飯,聊家常,溝通感情,其樂融融。
兒媳們的孝心,讓父母綻開歡喜的笑顏;兒媳們的善良也感染著下一代,使她們把那份孝心代代相傳。
傳承家風敬老人
家庭和睦是每一個家庭成員的責任和義務。在隋本培一家人代代傳承著孝心行動,他們長輩愛晚輩,晚輩敬老輩。兒媳們帶動了孫媳婦,也都對長輩盡孝心,行孝道,在日常生活中像父母學習,使孝順家風得到了繼承和發揚。現在,一大家人和睦相處,幸福快樂。
對於孝敬老人,三兒媳深有感觸的說:人只要把孝敬老人放在第一位,老的少的就會對他佩服。是呀,他們一家人把孝心放到做人的首位,促進了家庭和睦,使家庭充滿了歡聲笑語,喜慶和諧。他們的孝親行動贏得了街坊鄰居的贊譽,也贏得了社會上交往人士的敬重,人們都有這樣一個共識:孝心體現一個人的本質,有孝心才有責任心,大家都願與有孝心的人共事。正是由於有孝心,也凝聚了人氣,促進了兒女、兒媳事業的開展,使他們在各行各業中頗有建樹,成績裴然。
這正是:孝心無價,真愛永存。

Ⅲ 婆婆骨折好媳婦如何照顧作文

「美德人物在身邊」樂觀孝順的好媳婦——倪美娟新圍初中801班諸雪燕倪美娟是河庄鎮閘北村8組的一個普通的婦女。她沒有驚人的容貌、過人的智慧,但她卻總有自己獨特的快樂。她總是樂觀地面對每一件事,別人眼中的她,總是面帶微笑的。她也總能夠把自己的笑容傳遞給身邊的人。村裡人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總喜歡找她談談,談著談著,煩惱便被她趕走了。我媽媽也是這些人中一個,因為她就住在我家隔壁,所以總能得到她的熱情幫助,媽媽也把她當作了親密的大姐。不管是誰,不管大事小事,她都來者不拒。她總是樂觀積極地幫助鄉里。在內,她是一個對婆婆盡心盡力的孝順媳婦。她婆婆年老耳背,所以她總是放大嗓門和她講話。不知情的人還以為她很兇,但她從不因此減小聲音,也不去解釋什麼。她總是默默地為這個家付出,對待婆婆無微不至。大家都知道一次,她婆婆感冒了,她不顧婆婆的阻止推卻,向老闆請假,帶婆婆去看醫生。就在她細心的照顧下,她的婆婆一直很健康喜樂。孝順不需要言語,這就是她孝順行動著的最好詮釋。即使她沒有天使的光環,但是她仍是我們心中的天使。一個人間天使,將她的樂觀快樂傳遞給大家,用她的孝順體貼照料著她的婆婆。樂觀朴實的好農民——戴海根新圍初中801班高鈺珏戴海根是河庄鎮新圍村3組的一名普通農民。他一直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又一天從不間斷地翻地、播種、鋤草、收割,田間勞作的身影為人們熟悉。早晨,年輕人在熟睡時,他已經起床了,騎著自行車到新圍街的茶室去坐會兒,然後回來開始耕作,一直到晚。戴海根老人也是出了名的好人,遠近人都認識他。他從不和別人爭吵,從不埋怨,總是用微笑去面對每一個人,即使是不認識的過路人。因此,每次經過他家的人見到他總會叫他一聲,和他親切打招呼。人們也總愛在他家和他聊聊,而戴海根老人也總是和顏悅色熱情招待。在戴海根老人生活中,除了辛勤耕作、笑臉面對每一個人,在家中更是默默付出著,營造了一個和諧家庭。他夫人偶爾會對他有抱怨,但他從來不會怪她或者爭吵起來,他有時候透露:「畢竟幾十年夫妻了風風雨雨都過來了。何況,給孩子們做個榜樣啊。」在對孩子方面,他總是關心之至。每次只要孩子們到來,就是他最幸福的時候。當然,他也不忘樂呵呵地炒幾個小菜招待,到田間割幾把菜讓孩子們帶回去。戴海根老人身上雖然沒有驚心動魄的事跡,沒有偉大光輝的環繞,可依舊讓人肅然起敬。因為他用他幾十年的執著與堅持,踏踏實實而淋漓盡致地詮釋著一個河庄鎮農民的優秀傳統:辛勤、樂觀、朴實,善良。他正在和必將繼續感染我們新一代的河庄鎮人民。就為一個承諾——馮長標新圍初中801班俞煬斐馮長標是河庄鎮閘北村12組,他有一手精湛的廚藝,後到工廠做工。為人樸素、熱情,喜歡幫助鄰居。鄰居陸炳泉一家在外,一去就四年,陸炳泉外出前把家中大門鑰匙交給他,托他幫忙照看。四年間,每年春夏之交梅雨過後,他都會去陸炳泉家裡查看:是否有漏水的地方,更換遮蓋大門的麻簾。一到氣溫驟降,他就跑去陸炳泉家,用稻草裹住水管以防凍裂。四年來,馮長標每個月交電話費時都會把陸炳泉家的電話費也交上。即便這個號碼已經四年沒有呼出和呼入電話。後來陸炳泉的女兒去電信局業務時發現家裡電話仍沒停機,詢問後才知道是馮長標一直在為她家續費。她拿著清單將這幾年的話費還給馮長標,但馮長標堅持不收。他說:「你父親是我朋友,他托我看著這個家,沒讓我繳電話費,這錢是我自己出的,你們不用給我。」鄰里之間有個照應這是常理,但四年來的堅持就實為難得了。馮長標生性熱腸,平常鄰里間有個急事的,馮長標都會抽個空去幫幫忙。鄉里人都說:有他在,我們就放心!便民熱心的大伯——陳方棠新圍初中802班孫喬峰陳方棠家住河庄鎮閘北村8組,今年已經七十多歲了。他在村裡開了一家小店,風風雨雨十多年了,可至今連個正式的名字都沒有。村人總愛給小店取個好名,比如說「迎春小店」、「優秀小店」等,而以「便民小店」的名字最為大家喜愛。為什麼村人對小店如此有感情?陳大伯確實用這家店,一直給村人帶來方便,默默釋放著溫情。店雖小,貨卻很齊全。有時碰到店裡沒貨,只要和大伯說一聲,過不了兩天,東西會送到你家中!而且他一分錢也不會多收。有時候村人油鹽醬醋忘了准備,在做飯時候才發現,——不用著急,到小店跑一趟就可,大伯有空時還會主動送過來。碰到街坊四鄰買東西錢不夠,陳大伯總讓大家先把東西拿走,等方便時候把錢送去。鄉里感謝他,他總是憨厚地笑笑說:「老鄰居嘛!」大家都喜歡這個店,十多年來,它就像一塊招牌一樣立在村中,雖沒有縣城商場、百貨大樓的雄偉,沒有琳琅滿目高檔貨品,但總是最熱鬧的:它飽含了鄉里的溫情,村人喜歡這個充滿溫馨和信賴的地方。為此,大家感謝一直釋放著這份溫情的善良朴實的老人——陳大伯。用愛堅守不平凡——葛劍文新圍初中802班潘情囡葛劍文是河庄鎮新創村6組的一位平凡的婦女,也說不上什麼高貴職業。早點、晚餐、打掃、農活、照顧老少,一切家務攬入囊中,盡著為妻子、為母親、為兒媳的責任,默默付出,卻始終不是為謀得贊同和福利。她說,既然嫁進潘家,就是一份子,為這個家付出,是最本分不過的事情。葛劍文是有名的熱心腸。村裡高老爺死後,喪事打理缺人手,她二話不說,捲起衣袖,幫忙招待客人,燒水泡茶。人們見了問起她是否高家之女,回答不是;要給他酬勞,她揮手笑著回道:都是鄉里人,平時來往挺客氣,人走了盡點力,沒什麼。3月16日是葛劍文父親的69歲大壽之日。月前,她心急火燎,馬上訂做西服,說是父親大病後缺少合身的衣服。也不顧家境拮據訂下500元的壽箱,內含多種佛經。說是不管有沒有用處,難得一回,最關鍵是讓老人高興盡盡孝道。娘家多次推說不要買東西,可是她前後花費5000左右,為老人買這做那——雖然在她家是筆相當大的數目了,而且錢是她一塊一塊辛辛苦苦積攢起來的。在葛劍文的人生信念可謂:人窮志不能窮。她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給她的長輩、孩子、鄰居以愛的溫暖。幾十年如一日,這也正是一個平凡的農村婦女令人敬佩的不平凡的地方,圍墾農民朴實善良的傳統風范。勤勞節儉的圍墾老人——高幼琴新圍初中802班倪雪芽高幼琴是河庄鎮閘北村22組的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婦女。在她眼裡,那一片承包地是再也熟悉不過親切不過了的。在那一片承包地里,滿滿的菜蔬都是她辛勤耕耘出來的,每一次都不會落後。所以一年四季,地里總是那麼「豐盛」,她的勤勞給家裡帶來了足夠的糧食蔬菜。高幼琴老人已年過七十了,可是年齡阻止不了她地里勞作的那股勁兒。臉上滿是皺紋,皮膚曬得黑黝黝,這就是她這么多年辛勤勞作的見證。不但如此,村裡人還都說她「熱心腸」。確實,她總是去幫村裡人放田水,或者幫忙拔草。別人要問她這么大年紀為什麼不去歇著享享清福。她就是喜歡和村人一起勞作,在她心中,田間勞作已成了一種習慣和快樂。她還不忘把那些辛勤勞作收獲的成果和村人一起分享,總給鄰居們送上新鮮的蔬菜。這時候,她的臉上笑吟吟樂呵呵的。正月里,大家穿得喜慶,她卻又是那一件再也樸素不過的衣服。小輩們要給她買新衣服,她卻總是推辭,笑著說:你們掙錢也不容易,節約點好。縫縫補補又三年。她永遠是那麼樸素,那麼辛勤,那麼善良,堅守著圍墾農民的優秀傳統。【教師想說】「美德檔案館」徵文,上面發文件下來急催稿。同學們利用雙休日將文章趕了出來。起先交有7篇。其實教師確實也並不奢求很多,因為表面文章的風味易濃。後來經過一些指導和修改,最後由教師修改和打字終成文。所幸的是:這幾篇文基本屬實,還好,與那些交差公文有區別。從這些文章看來,反觀現實生活圍墾風情,確實被這些人和事、這些樸素勤勞而感動。這些草根的、鄉間的、以田野精神才能挖掘出來的父老鄉親們,他們的默默無名而執著堅守有多少人能夠關注?而以他們的滄桑的眼來看我們新一代的圍墾人、蕭山人;80後,90後——是彗怎樣的感慨?很多東西都已經沒落,很多堅持都將成為回憶;今天,投機取巧有之,請客送禮有之,攀比炫富有之,打架好鬥有之,誇誇其談有之,但是圍墾精神,老一輩奮鬥打拚的蕭山人的勤勞節約的招牌——式微。所以,這些朴實的鄉親們,應該被關注和學習的。別忘了,這些傳統、這些民風,是我們蕭山人的根

Ⅳ 兒媳婦照顧卧床五年的婆婆800字作文

來孝,乃為人之本自。身體發膚受之於父母,我們就應該孝順父母。有一對夫婦,只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兒子已經成家立業,女兒也已嫁為人妻,只可惜,兒媳不是一個省油的燈,三天一大架,兩天一小架,老夫妻倆沒少生氣,分開後,兒媳更是可惡至極,十幾年來一聲爹媽未叫,老夫妻倆還要給他們幹活。那次,老頭因上房修屋頂,不小心踩空了,摔了下來,尾巴骨摔傷了,兒子兒媳卻連門都不登,老夫妻倆倍感心寒。唉!為什麼?有一些人總是這樣,總是那麼狠心,他們為什麼不想一想他們有一天也會老,如果他們的兒女這樣對他們,他們會好受嗎?人生在世,要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才不會留下遺憾。父母,是我們這一生最親的人,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教會我們做人處事,我們應該好好孝順他們。父母,是對我們恩情最大的人,難道我們要恩將仇報嗎?人的一生,不過短短幾十年罷了,不要做讓自己悔恨終生的事,因為有些事情,一旦錯過,將無法挽回。不要給自己的人生留下任何遺憾!

Ⅳ 一篇媳婦的作文怎麼寫

二十五年前的今天,你我牽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從此,我的生命中有了你。你成為了我的丈夫,我成為了你的妻子,我們心手相映,不再分離。
老人說:夫妻由老天註定。我不知道這是真是假,但我相信,你我肯定前世緣分不淺,肯定一起修行幾千年,要不然我們不會初見就那麼相熟,性格又那麼相似,行動又那麼默契,彼此會留存下那麼多的回憶?甚至一見鍾情!
初見你,是在我進大學的第二天。你來到我宿舍,身體有點瘦弱,穿著一身灰白西裝,有點老氣不是很精神,但眼神很堅定,自我介紹是大二老鄉,問有什麼需要幫助的沒有,說話語速較慢但吐字清楚思路很明晰。我沒有初見陌生人的膽怯和靦腆,情願和你說話。後來,聽說你是學校文學社的編輯,同時又是班級幹部,對你便刮目相看了。有事沒事的,願意和你談生活、談文學、談家庭。晚飯後,和你一起漫步濱河路,侃大山、聊理想、說故事;星期天,約上三五個老鄉參觀風景勝地、或爬山欣賞大好河山、或騎車游覽城市風光。大學時期,遠離了父母的羈絆和牢騷,生活自我,不再為學習絞盡腦汁,不再為前途茫然,是人生最難忘懷最揮灑自如的美好時光。
青春的時光很短暫,充滿詩意和快樂。轉眼你要畢業了,我有種說不出的留戀和不安。你看出來了,勸我不要擔心,說你會回來看我的。我不信,那麼遠的路,又剛上班,哪有時間和錢?可一個月後,你真的出現在了我的宿舍門前,為我帶來了家鄉的小吃和一大箱水果,說是我媽讓你送過來的。那一刻,我真的被感動了,甚至眼裡涌滿了淚水,是高興、亦或是思念?我不清楚。雖然風塵僕僕,只呆了兩個小時,就連夜趕回去了,但我卻竊喜:這是一個說話算數的人!後來的一年時間里,你總共到學校四趟,差不多隔兩個月一趟。我一次又一次被感動。結婚後,你說為了這幾次看我,為攢足路費,為擠出時間,你差不多一天只吃一頓飯,基本上沒有休息過星期天。聽此話時,我心疼的,痛哭流涕。
最難忘記的一件事,是你的最後一個假期,我們約好一起返校。可那一天,我因心裡有事故意沒有去,心想你等不到我會一個人走。沒想到,第二天,當我步入售票大廳時,一眼看見你坐在角落裡的凳子上,臉上灰濛蒙的,眼睛很迷離,整個人耷拉在角落裡,很落魄很無助很痛苦的樣子。我初驚呆了,馬上意識到自己犯了個天大的錯誤:不能捉弄一個這樣守信執著的人!我後悔極了,跑到跟前道歉。你沒有太大表情,只是淡淡的說來了,我們走吧。後來,你原諒了我,我也不再任性,不再自我,開始變得體貼、溫柔,開始學著關心人,為別人著想了。可以說,這件事極大的教育了我、震動了我,也決定了我的人生軌跡:老天註定的你拗也拗不過,何況有這樣的人陪伴你的人生,愛你如己,還有什麼苛求?還有什麼不滿足?從此,我開始全心全意和你交往,心甘情願做你的女朋友。
結婚了,沒有華美婚紗,沒有高雅禮堂,沒有親朋滿座,沒有歌聲祝福聲,甚至連一件像樣的新衣服都沒有,只有幾個朋友和親人聚在一起,吃了一頓簡單的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簡單的不能再簡單。雖然父母因為太過於寒酸偷偷摸眼淚,但我們還是傻傻的微笑,滿心的歡喜,將幸福表露無遺。因為我們相信:只要相愛,一切會好的,麵包總會有的!
一間單位分給的低矮舊房支上一個木床就成了家。過日子離不開油鹽醬醋,可我們的工資少得可冷,兩個人加起來不足150元,還要孝敬雙方父母,只能是粗茶淡飯,有時候連菜錢都不夠,更不用說水果營養品什麼的了。懷孕時,有經驗的老者提醒,多吃蘋果孩子皮膚白,多吃核桃孩子頭發黑。我只是說聲明白了,謝謝,一笑而過。那段時間,雖然清苦,但我們還是過得很幸福,下班一起做飯,一起說笑,有事你商我諒,常常是分吃一個蘋果,搶喝一碗面湯;有時為將一個香蕉留給對方而放爛,看著不能吃的香蕉,指著對方的鼻子,可惜的責罵「怪你、怪你,就怪你,」但幸福還是藏不住的掛在臉上。我想:或許,古人在造「舉案齊眉、相敬如賓」這兩個詞語時一定是這么做的!
人說:家是醞釀愛與幸福的酒坊,是盛滿溫馨和感動等待品味的酒杯。我說:家是在外碰到挫折時的避難所;是快樂時的安樂屋;是煩惱時的出氣筒;是餓了要吃渴了要喝困了能睡的地方。自從有了這個家,我便有了依靠:累了困了,你便擁我入懷,直至進入甜美夢鄉;委屈了受氣了,你便開導我安慰我,直至開懷大笑;收獲了進步了高興了,你便鼓勵我鞭策我,和我一起笑得人仰馬翻;生氣了煩腦了,我會罵得你狗血噴頭,而你像個犯了錯誤的小學生,乖乖縮在哪兒不言不語。在這個家,我就是無上榮光、無所不能的小公主,而你就是低眉垂眼、言聽計從的老嬤嬤。家,使我感受到,是世間人糾纏喧囂之後,一個最溫暖的去處。
後來,我們有了一百多平方的樓房,有了舒適的牛皮沙發,有了高檔的擺設,雙方父母也搬進了城,有了別人有的一切;更有幸的是,兒子聰明懂事,學習上進,善良自強,從小學到大學,一直是班幹部;通過我們的努力,自身也得到了很大發展,都成了單位業務骨幹,雙雙晉升領導崗位,比翼齊飛。可謂是苦盡甘來,甘之如飴。引得別人投來羨慕、嫉妒、不解的眼光。可我們明白,是愛帶來幸福,是愛送給甘甜。
如今,我們已經都過不惑之年,對生活不再有那麼多的憧憬,多前途不再有什麼奢求,只希望過一段平平淡淡、健康快樂的生活。只希望,閑來坐在陽光明媚的窗下,泡一壺好茶,陪你聊天話古人,有興趣時提筆揮毫,抒發胸中快意。只希望,有時間陪你多踏山山水水,多看壯美河山,過一段遊山玩水的神仙日子。只希望,父母健健康康,多陪他們吃一頓飯,多陪他們聊一次天,多哄他們開心一次。只希望,兒子快快樂樂,干他想乾的事,我們能幫他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待到老去的那一天,兩鬢斑白、步履蹣跚時,我和你圍在火爐邊,在我們的皺紋與白發里,細數光陰的痕跡,笑談歲月的無情。
今生你來,只為與我同行。感謝生命中有你!

Ⅵ 兒媳孝敬不能自理的婆婆父母的作文800字

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孝,乃為人之本。身體發膚受之於父母,我們就應該孝順父母。有一對夫婦,只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兒子已經成家立業,女兒也已嫁為人妻,只可惜,兒媳不是一個省油的燈,三天一大架,兩天一小架,老夫妻倆沒少生氣,分開後,兒媳更是可惡至極,十幾年來一聲爹媽未叫,老夫妻倆還要給他們幹活。那次,老頭因上房修屋頂,不小心踩空了,摔了下來,尾巴骨摔傷了,兒子兒媳卻連門都不登,老夫妻倆倍感心寒。唉!為什麼?有一些人總是這樣,總是那麼狠心,他們為什麼不想一想他們有一天也會老,如果他們的兒女這樣對他們,他們會好受嗎?人生在世,要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才不會留下遺憾。父母,是我們這一生最親的人,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教會我們做人處事,我們應該好好孝順他們。父母,是對我們恩情最大的人,難道我們要恩將仇報嗎?人的一生,不過短短幾十年罷了,不要做讓自己悔恨終生的事,因為有些事情,一旦錯過,將無法挽回。不要給自己的人生留下任何遺憾!

Ⅶ 年輕媳婦和好婆婆的作文

豈不正好嗎,來了之後又去,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份姻緣在手可以陪你走到最後的,錯覺一旦消失,接下來的路就又要一個人走了。

Ⅷ 淶源4月18廟會作文

淶源縣的奶奶廟會
淶源縣奶奶廟會,正廟的時間是每年農歷四月十八,發源地是淶源縣的興文塔和泰山宮。
你知道拒馬河發源地在哪嗎? 你知道關於奶奶廟會的傳說嗎?
拒馬河之源,不但風景宜人,有個民間傳說也很生動呢,願聽,我就給你講講。
告訴你吧,它的發源地就在淶源縣城東一里地的地方。這里坐北朝南是十丈高的磚牆。高塔頂平台上是一古建築群,有鍾樓`鼓樓`穿亭`殿閣。最顯眼的則是唐天寶年間的九層古塔。古塔腳下是十幾畝大的水池,水底有無數的泉眼突突的的噴水,翻著浪花,冒著氣泡。池中間有涼亭拱橋。周圍長滿垂柳白楊。池水清澈見底,四時從不封凍。每到春夏,紅樓塔影映碧波,朱雀黃鸝鳴翠柳。風景可美啦。每天都吸引著無數遊人,是人們休息游樂的好地方。

很早以前,這兒叫飛狐郡,土地乾旱,景色荒涼,庄戶人家也稀少。當時住著一戶姓秦的人家。母親`兒子`媳婦三口。兒子勤勞忠厚,媳婦儉朴賢惠。雖然家境貧,婆婆又有點刁鑽,但夫妻和睦,孝順老人,日子還能過的下去。
一年皇上打仗,到處徵兵,官兵們把兒子抓去了。一去幾年音信皆無。兒子初走時,婆婆對媳婦還可以,可時間一長,家裡越來越窮,婆婆的脾氣就變壞了。她把一肚子怨氣都向媳婦發泄,成天叨嘮謾罵:「媳婦是掃帚星,妨了祖宗男人,家裡若沒你,我兒怎麼去充軍。」媳婦好言勸解,全不濟事,只有忍氣吞聲,暗自流淚。
日月如梭,一晃五年過去。有人捎來凶信,兒子死在戰場上了。這下家裡可亂了。媳婦悲痛萬分,哭的死去活來。婆婆暴跳如雷,鬧的翻天覆地:「掃帚星,攪家精,妨的我兒喪了命,家裡留你有啥用,不如死了更干凈。」
從此,婆婆對媳婦更刻薄了。今個打,明天罵,百般折磨虐待,只恨媳婦不死。
那時這一帶天旱缺水,人們吃水要到六里地外的山溝去挑。婆婆每天定要媳婦把水缸挑的滿滿的。而且每挑一擔水,只要前面一桶,不要後邊的。說後面的一桶,媳婦踢上了土,放了屁,臟了給潑到院子里。這樣一擔水,挑兩趟,媳婦又氣又累,不多時被折磨的精疲力竭,骨瘦如柴,簡直不象人樣兒,實在可憐。
一天,赤日炎炎,媳婦擔水回來正在半路歇著,一位白須白鬢的老人,拉著一匹大白馬迎面走來。老人走到媳婦跟前,客客氣氣的施禮道:「好心的大姐,老夫急趕路程,天氣這樣炎熱,馬渴的走不動了,用水飲飲我的馬行嗎?」媳婦忙站起說:「行!行,老人家讓它喝吧。」渴急了的馬見了水,扎頭就喝,正好嘴頭伸在前面那桶里,媳婦一見立刻去拉了馬籠頭,說老人家別讓馬喝前面一桶,讓它喝後邊那桶吧。可哪裡拉的住呢,馬一口氣就把那桶水喝下了半桶。老人問道:「大姐,為什麼不能喝前面這桶,前桶後桶不是一樣的水嗎?」媳婦長嘆一聲,嘴上雖說兩桶是一樣的,不為什麼,但眼裡卻掉下淚來。老人覺的奇怪,再三追根問底,媳婦只好把婆婆怎麼每天讓她挑水,故意折磨她的事一五一十的述說了一遍。
老人聽了媳婦的述說,十分同情,好話安慰了一番,最後道:「好吧,我給你想個好法子吧。我把這條馬鞭給你,回去後把它搭在水缸沿上,鞭梢泡在樹立,如果水少了,你就把鞭子向上輕輕的提一提,水就滿了。以後你再不用跑這么遠挑水了,可是千萬別讓你婆婆知道。」媳婦道:「我哪能要您老人家的鞭子呢,該留著行路趕馬用呀!」老人道:「這你就別管了,叫你收下,就收下吧。」媳婦接過老人的馬鞭,一再致謝。老人道:「別謝了,天色不早,我也該趕路了。」於是扶鞍上馬,揚長而去。媳婦見老人走遠,又返回井邊重新挑上一擔水,回家去。

Ⅸ 兒媳婦對婆婆的壞事作文和結尾

其實應該是相互的吧.就像那句話,你希望別人怎麼對你,你就先怎麼對待別人.不過感覺也不是絕對的,明理的怎麼都好相處,不明理的對她好也沒多大用.

閱讀全文

與兒媳用不用孝順家婆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幼兒園重陽節爺爺奶奶 瀏覽:406
長壽城頭 瀏覽:234
老年公寓給葯 瀏覽:442
一年級重陽節手報 瀏覽:704
老年養護重陽節聯歡活動 瀏覽:771
徐州退休工資如何計算 瀏覽:938
基本工資8千養老保險交多少 瀏覽:720
武漢抗體檢查結果哪裡查 瀏覽:578
如何為老年人進行術前健康教育 瀏覽:746
孩子孝順點評 瀏覽:696
孝順父母多 瀏覽:76
如何申請司法保全退休金 瀏覽:815
互助養老合作社是怎麼回事 瀏覽:454
20廣東省20年養老金調整方案 瀏覽:243
如何取出養老金 瀏覽:71
女49歲沒交過養老保險 瀏覽:938
東莞清溪換駕照去哪裡體檢 瀏覽:240
子女不在多少孝順就好下一句 瀏覽:514
北京養生店有多少家 瀏覽:42
遵義健康體檢哪裡免費 瀏覽: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