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人到晚年,子女越孝順老人越覺得不「幸福」
因為,他們總覺得孩子應該在外面拼搏,而不是自己阻礙了自己孩子的發展。我來講一個真實的事件。我二嫂的媽媽生病住院了,我二嫂孝心最好,除了每天在醫院伺候,還墊付了全部醫葯費。我二嫂有一哥一弟一妹,其中大哥大嫂因為和媽媽吵過嘴,一直沒有來往。這次老太婆住院,大兒子不知怎的聽說了,就來到了醫院探望,你們猜買的什麼禮物?一雙解放鞋。
我聽到一位同事說許多在醫院住院的老人都有一種奇怪的現象。也就是說,如果老人生病了,無論是出錢,還是出力,很多真正在生活中備受寵愛的孩子,都出不了多少。俗話說,老實人吃虧,這話有時候還真是不錯。老實人往往沒有那麼多的心眼,所以在老人面前,不能很吃香,也不會得到很多的利益。真正油嘴滑舌,心機深沉的人,往往更容易取得老人的信任,把好處都得了去。
2. 老人對不孝子女的不孝行為
這一般都是道德問題,起訴基本都是調解,可能更激發不滿情緒!如果沒有什麼暴力沖突的前提下,建議多找些其他親戚一起來幫襯鎮壓一下~可能會更有效果!
3. 兒子不孝順老人怎麼辦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表現,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父母愛孩子,孩子也要愛父母,這不僅是子女和父母的情感關系,更是一個能否關心他人的大問題。我們可以這樣做…… 1.建立合理的長幼有別的家庭關系。家庭成員之間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但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養者,是家庭的核心和主事者,孩子應當在父母的幫助和指導下生活、學習。 2.讓 孩子了 解 父母為孩子 為家庭所付出的艱辛。如果孩子知道父母經濟條件有限;知道父母下崗了,找工作難;了解父母工作的艱辛;明白父母賺錢不容易……那麼孩子就會珍惜自己的生活,不會向父母提過高的要求,也會從心理產生對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3.具體要求和 訓練孩子 孝敬父母的行為。 教育孩子 孝敬父母不是抽象的說教,而是有具體內容的訓練。如 教孩子學 會根據性別年齡稱呼「叔叔」、「阿姨」、「老爺爺」、「老奶奶」等;聽父母說話時要認真,眼睛不東張西望,不插嘴;父母批評時不頂嘴,不任性;在家要當父母的小幫手;要知道父母的生日,主動為父母祝賀生日;有好吃的,先讓父母嘗等等,從小事做起,天天訓練,形成習慣。 4.父母自己要做孝敬長輩的榜樣。孩子對待父母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受父母對待長輩態度的影響。所以身教更重要。
80歲以上的老人家如果子女沒有提供經濟的,或者生病的時候沒有照顧。都是屬於不孝順的一種。可以提出法律的訴訟。
5. 對不孝順的子女老人應該怎麼應對
在社會主義制度下,老人理應受到尊敬和照顧,他們在家庭中的合法權益受到法律保護。子女不僅要在物質上供養父母,一而且要尊敬和關心父母,使他們能夠幸福地安度晚年。
但有些中青年子女對父母冷若冰霜,只管自己享樂,不管父母溫飽,有的甚至遺棄和虐待老人。對此類子女,老人可以理直氣壯地向他們提出批評,並要求有關方面對其子女進行教育,在批評教育無效時,可以訴諸法院,採取必要的法律措施。
對虐待、遺棄老人,情節嚴重的,或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 老人無德,子女可以不孝順父母嗎
你說老人無德,子女可以不孝順嗎?回答只有一個,那就是不可以。
這里我首專先要屬告訴你,你定論老人無德二字極為不恰當。即使老人有做得不合情理的地方,我們都應該寬容。
社會在不斷的進步,你老人起碼也有幾十年了,在他們出生的時候,學習的時候有現在這么好的生活條件和學習條件嗎?也許因為時代,家庭,環境等方面的原因,他們受到良好的教育,直到現在他們的說話做事或許讓人難以理解,但把你養大這是事實,我們不能用現代思維,觀念,以及標准去要求他們,我們唯一要做的是包容一切。
孝順兒生孝順子,忤逆兒生忤逆兒,不信但看檐下水,點點滴在舊窩中。你孝順你的父母,這是跟你的兒女做榜樣,以後兒女同樣會孝順你的。
7. 兒女不孝敬老人怎麼辦
孝順老人,贍養老人,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國憲法明文規定的公民義務。但是,有些兒女不孝敬老人該怎麼辦呢?(1)思想教育。教育青年人應該把尊敬、贍養老人,當做自己應盡的義務和崇高的品德。不能把繁重的家務全推給老人;不能把體弱多病的老人拒之門外;不能把失去勞動能力的老人攆這兒趕那兒,兄弟間互相推脫,誰也不管;更不能虐待、打罵老人。
(2)不忘父母養育之恩。有些年輕人不尊敬老人,忘記了老人當年把自己養育成人,一口水,一口飯,又怕冷,又怕熱,不知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自己成家立業,忘掉年邁的父母,甚至嫌棄老人,這是一種極不道德的行為。
(3)兄弟多人的,要共同承擔贍養老人的責任,不能你推我、我推你,像踢皮球似的,踢來踢去,誰也不管,老人願意住在誰家,就讓他住在誰家,然後,其他兄弟姐妹出錢供養,讓老人過一個幸福的晚年。
(4)依法辦事:《婚姻法》明文規定:「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力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以保證老有所養。
「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刑法》還規定:「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撫養義務而拒絕撫養、情節惡劣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年輕人應當遵守國家法律的有關規定,自覺地履行孝敬、贍養老人的義務。
(5)給下一代做出表率。在一個家庭里,對待老人的態度如何,會直接影響著下一代。年輕的夫婦,要關心、體貼老人,孝敬老人,給下一代做出表率,使敬養老人的家風一代傳一代,這對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也會起到重大作用。
8. 因子女不孝不贍養老人的能申請低保嗎
國家政策法規不健全
於情:年近花甲,上有垂垂老者,下有殘疾嬌兒,生活困苦,當保。
於理:公公有逆兒,慈母有雙子,業已成年打拚生活,贍養老人,憲法規定公民義務,且泱泱大國,如此父母者兒孫者何以萬計,國家並無供養一說。不當保。
冀期未來,法制健全,老有所養,何須低保!
於情:年近花甲,上有垂垂老者,下有殘疾嬌兒,生活困苦,當保。
於理:公公有逆兒,慈母有雙子,業已成年打拚生活,贍養老人,憲法規定公民義務,且泱泱大國,如此父母者兒孫者何以萬計,國家並無供養一說。不當保。
冀期未來,法制健全,老有所養,何須低保!
我頂這個
好貼
先不是能否低保,有法定贍養人,也有能力贍養,先找法律援助,通過法律要求贍養人制服贍養費。在實際中也有兒不養老的,一次在民政局一工作人員舉例說:有一老人要求低保,但有兒女,民政局工作人員回復:先打官司,法律說兒子不養你,我給你辦低保。現在社會法律意識還相當單薄,和兒女打官司,拉不下臉面。
我認為這還是涉及社會保障問題,如果以後農村養老保險也跟城市職工一樣,只要交納一定數額的費用,就人人都可以享受養老金,如果那樣的話,以後農村低保所保障的也就只有因病、因災造成臨時困難的家庭了,也就不會有現在很多農村所出現的有兒不養老的現象,
兩個兒子都有贍養的義務。贍養不因父母婚姻關系變更而改變,反過來說,繼承也不因婚姻關系變更而改變。如果母親現在是百萬富婆,兒子們是否繼承?回答是肯定的。
大兒子自身生活困難,如果符合低保標准,可先行納入。根據規定,子女自身是低保家庭的,不再計算其應付贍養費。二兒子的家庭收入要嚴格計算,應支付母親的部分必須支付。在司法程序後,民政再考慮。
老爺子,基本不用考慮低保,兒子不孝應該走司法程序,這樣的人給他留面子也沒什麼實際意義。自己兒子不支付養老錢,怎能用全體納稅人的錢?
9. 人老了以後,子女是不是孝順,看到哪幾個細節就知道了
人老了之後,子女是不是孝順,看到哪幾個細節就知道了?
中國有句古話叫“養兒防老”,人不同於動物 繁衍後代不僅是為了延續香火,更是為了體會不到含辛茹苦養大孩子的使命感。當然,除了精神層面的享受,人類生養子女也是為了晚年生活有人照顧,得到一定的保障。如今年輕人的生活越來越忙碌,一年到頭能在父母身邊盡孝的機會屈指可數。那麼,人老了之後,子女是不是孝順,要怎樣辨別呢?
當然,付出是相對的,如果父母年輕時沒有履行做父母的責任,那就不要抱怨兒女的不稱職。正所謂“父慈子孝”,愛是相對的,是共同付出的,你用真心愛孩子,含辛茹苦把他養大,相信不用任何人開口,孩子也會用最好的愛報答你的養育之恩。孝道,不是單方面,是種下了因,最終結了果。
10. 兒女不孝順!老人該怎麼辦
告上法庭是不對的
兒女現在都長大了都愛面子
這一告上法庭面子一下子就沒了
兒女們不恨【老人】才怪
但是您最好回想一下
您以前是不是做的什麼地方讓你的兒女傷心或怨恨
如果是其中一個理由的話
你就想辦法讓他們理解一下您做的都是為了他們著想
每個父母不都是為了自己的兒女
每個父母不塗個老了有個靠山
希望您好好跟您的兒女談談
沒必要的時候不要上法庭將來就是陌生人
但是天下有父母的朋友們你們要知道父母不會傷害到你
即使父母對你怎麼樣
都是為了你
你父母用錯了什麼方法你都不要恨
父母是愛你的不會傷害你的 人老了總有一天要離開你的再不盡孝心哭也來不及
只要你好好對待老人即使不在了也對得起你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