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順的讀後感200

孝順的讀後感200

發布時間:2020-12-23 01:26:28

㈠ 讀孝順故事讀後感。

俗話說
「百善孝為先」

我們都應該其有孝這種美好的品質。
孝有很多種:
孝敬長輩、
孝敬老師、孝敬父母„„

前不久,我津津有味地讀了一本《孝道故事》的書,使我受益匪淺。晉朝有一個心地善良
的王祥,自幼就失去了母親,他的繼母對他不慈愛
,
還常在父親面前說三道四,搬弄是非,
父親對他也逐漸冷淡。繼母很喜歡吃鯉魚。一年冬天冰凍三尺,王祥為了讓繼母吃道鯉魚
就赤身卧在冰上,他全身凍得通紅。過了很久冰裂開了,王祥喜出望外,他准備去抓鯉魚
時,河裡跳出幾條活蹦亂跳的鯉魚,王祥拿著魚回家供奉給繼母。這真是
:
繼母人間有,
王祥天下無。至今河上水,留得卧冰模。

孝心之花處處開放,曹於亞住在一個貧窮而又偏僻的小山村,為了生活父母外出打工,一
天在學校讀書的曹於亞接到了一個電話,他知道父親得了尿毒症,第二天曹於亞心急如焚
向學校請假,跑去醫院看望那被病痛折磨的父親。當他知道就算有錢還需要腎源,決定用
自己的腎來救父親
,
可是他的年齡不到
,
醫生一口拒絕了
.
曹於亞跪在醫生面前請求,醫生
終於答應了。動手術時曹於亞毫不猶豫進行了生死搏鬥
,
最後治好了父親的病。成為重慶
西南醫院女兒成功向父親捐腎第一人。曹於亞對父親的孝心深深的打動了我
,
讓我淚如泉
涌。

㈡ 孝順父母讀後感100字

篇一:孝敬父母

今天我給媽媽洗了腳我到了半盆熱水,半盆冷水。當媽媽把腳伸進盆里時我又仔細的摸了摸水溫,不冷不熱。

媽媽很高興,不知道怎麼回事我也很高興,這一定是孝敬父母的快樂吧。媽媽的腳上都是凍傷的痕跡,看到這一幕我的心都碎了,我知道了媽媽有多麼的辛苦,以後我要多孝敬父母。

篇二:孝敬父母

星期日,我幫爸爸擦皮鞋,我先拿了一片抹布,再把抹布放到清潔的清水裡,我又把濕抹布的給爸爸的皮鞋上擦了擦,再抹上鞋膏,到了晚上爸爸皮鞋幹了,我一看見爸爸的鞋子就像又干凈又美麗的皮鞋。

我的爸爸還說我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我聽了心裡美滋滋的,真高興。

篇三:孝敬父母

今天,我看了一個電視劇。講的是有兩個親兄弟,他們的母親得了重病,這兩個親兄弟不但不給他的母親看病,更狠心的把他的母親扔到了森林裡。

我看了之後,非常氣憤,他們太不關心父母了,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我們應該孝敬我們的爸爸媽媽,多幫爸爸媽媽做家務,好好學習。不讓爸爸媽媽為我們操心。

篇四:孝敬父母

一天,媽媽在洗衣服,臟兮兮的衣服被媽媽洗來洗去,終於干凈了。

衣服還剩下許多,可媽媽已經累壞了,在外面玩的小明看見了,急忙跑回家,幫媽媽到了一杯水,拿去給媽媽喝,媽媽高興的說:「小明真懂事,會幫助媽媽了!『』小明真是一個懂得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我們要向他學習孝敬父母的好品質。

篇五:孝敬父母

最近我們學習好多關於孝敬父母長輩的知識,他們很值得我學習,我決定也要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我每天回到家裡幫媽媽掃地拖地洗碗,幫爸爸倒茶水等,通過做這些家務我終於體會到了爸爸媽媽的辛苦,我還要好好的學習,不讓爸爸媽媽為我操心,我一定要每天堅持幫爸爸媽媽做家務,我要做一個懂事孝順的好孩子。

㈢ 古人孝親故事讀後感200字

學校的讀書節讓我有了一次機會接觸《弟子規》。品讀後不由得佩服起李毓秀來,竟能編出如此聖明的書來。原本一些同學還說是因為毓秀和育秀字音相同,所以學校才會要求我們朗誦。其實不然,學校之所以選它是因為其中包含的道理或許就是我們一輩子需要做的。
《弟子規》中有一句話使我感觸頗多。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我們應該學會孝敬父母,正如古人所說的那樣百善孝為先。或許現在的兒女早已無法做到像古人說的那樣「出必告,反必面。」
先講個故事:陸績,是三國時期吳國人。官職最大時曾居太守之職,精通天文、歷法,陸績六歲那年,在九江見到袁術,袁術叫人拿了橘子給他吃,陸績偷偷藏了三隻,臨走時告辭袁術時,橘子掉在地上。袁術笑著說「陸郎在這里做客卻懷揣著橘子回去,是什麼原因呢?」陸績跪著回答說:「是因為橘子很甜,想拿回去給我母親吃!」袁術說:「陸郎這么小就知道孝順,長大後必然成大才!」袁術感到很驚奇,往後常常稱道此事

我們可以為父母做一些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比如在家中,父母叫喚我們時,應該一聽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應;父母要我們去做事,我們應該趕快行動,不能借故拖延,或者根本不放在心上,不願意為父母效力;父母教導我們時 ,應該恭敬地聽而不可以隨意打斷他們,要將話聽進心裡;我們犯了錯誤,父母責備,應當順從他們並且承擔過失,不能頂撞他們,讓他們傷心。
如果一個人能夠孝順,那麼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有了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許許多多的人。
古人黃香九歲為雙親溫席;沈雲英替父親守衛道州府;郯子取鹿乳,供奉雙親;董永賣身葬父;陸績懷橘遺親;王祥為母卧冰求鯉;楊香扼虎救父。
這些事例足以看出孝悌一直是中國文化的基礎。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應該學習先輩們以父母為首的優良品德,把中華民族以孝為本的精神發揚光大。
我們要做孝順父母的人!
2.《弟子規》是根據《三字經》編寫的。其中的禮儀規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樹,只有根扎得牢,樹才會長得茂盛。做人,只有將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來,一個擁有謙虛恭敬仁慈博愛的心的人,才會在今後的生活、工作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像畫畫,讓沒有繪畫基礎的孩子發揮想像創作是不會創作出一幅優秀的作品的。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憑著自己的意願任意胡為,那他不會被別人接受,他的人生不會快樂。我也沒有接受過正規傳統文化教育,在學習了弟子規後,我就覺得自己有責任和義務在正確理解古老地中華文化的基礎上將這塊文化瑰寶傳承下去。真心希望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從我們班級教育的一點一滴做起,幫助每一位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
算起來,真正意義上接觸傳統文化已經有一年的時間了。其實,這么算也不見得正確,因為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每一個人都隨時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畢竟,文化是一個連續的傳遞過程。就好比我的一位語文老師講的「無論世家子弟還是山野村夫,無論略識文字還是一字不識,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顯現儒家文化的教養」。這句話,我是感受越來越深。一種思想理念在中華大地上延續了幾千年,這里的人民哪裡還可能不會受到影響呢?雖然傳統文化在近代屢遭浩劫,她還是在中國大地上有很強的生命力。

在我看來,《弟子規》包含了《孝經》《禮》等傳統思想,特別是在行動方面做了規范。所謂弟子規的規,也就是規范的意思。本來這本書是作為兒童啟蒙讀物的,大約和《三字經》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們現在的人,普遍缺乏這種教育,所以現在學習這本經典也是恰當的。特別是當今,社會倫理失綱,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籲重新定位我們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關懷,創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學習經典也就顯得尤其必要。

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認同的過程,而對自身產生影響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例如,我們學習《弟子規》,背誦下來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對一個人產生有益的影響,那就需要時間了。一個人處世必定有一些原則,在他們潛意識中受到這些原則的制約。學習了《弟子規》,就是要把聖人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

學習《弟子規》,我想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和諧的世界。
3.弟子規讀後感

最近讀了一本叫做弟子規的書,使我漸漸感悟了《弟子規》的意思。我這才發現,原來做人也有許多規則,因此,想做一個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規有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我就說一說我讀後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則孝〉,這里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還有就是,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因為,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育之恩吧?更何況弟子規裡面也有寫到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
其次是〈出則弟〉,它是教我們怎麼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為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於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才會從心裏面為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
〈謹〉,我們生活中做什麼事,時時刻刻都要謹慎。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穿衣服要系鈕扣,要整潔,還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適量,不要喝醉了,否則容易被別人「說閑話」。尤其是不應該在背後談論人家的長短,這樣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計較小事,這樣人也會變得很快樂。
仁,代表仁慈、親仁。對外人仁慈,對親人仁慈,對朋友仁慈,對同事仁慈…… 現在什麼人都有,但有幾個是做到「仁」的?俗話說的好,人無完人嗎!只要我們盡量做好自己應做的,至於別人怎麼說,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我已經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還不行,還要學會做。怎麼才能做呢?學知識。怎麼學呢?學習可分為直接學習和間接學習,我們可學別人的,別人的也不一定全對,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該學的學,不該學就不學。我覺得《弟子規》對我們的一生都會有幫助,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的
4.最近一直在學習《弟子規》,使我漸漸感悟了《弟子規》的意思,這才發現原來做人也有許多規則。因此,想做一個受人尊敬的人就得有規矩,有禮貌,最老愛幼,守信用。我就說一說我讀後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則孝,這里主要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還有就是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因為,畢竟他們生下了我們並養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育之恩吧?更何況弟子規裡面也有寫到「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

其次是出則弟,它是教我們如何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為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於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才會從心裏面為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加快樂的。

再次是謹。我們生活中做什麼事,時時刻刻都要謹慎,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穿衣服要系紐扣,要整潔,還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適量,不要喝醉了,否則容易被人「說閑話」,尤其是不應該在背後談論人家的長短,這樣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計較小事,這樣也會變得很快樂。

俗話說的好,人無完人!只要我們盡量做好自己應做的,至於別人怎麼說,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我已經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還是不行,還要學會做。怎麼樣才能算做呢?學知識,怎麼學呢?我們可以學別人的,別人的也不定全是對的。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該學的要學,不該學的就不學。我覺得《弟子規》對我們的一生都會有幫助,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鞭策自己的。
5.讀弟子規有感
自從讀了《弟子規》以後我知道人生需要考慮的還有很多很多,演戲很容易,做人卻很難,戲可以演過無數次,人生的機會卻只有一次;世上好演的是戲,難做的是人;戲是虛構的,人卻是真實的;戲進而演的是人生,人生就像一場戲,心靈美好的人,夢也一定是美好的,真心的夢幻,絕不是虛幻)人活一口氣,要活得有志氣——為喘氣而活,僅活著而已;活得有志氣,死得也美麗。昨天是曾經,是過去,今天是面臨,是現實,不要在昨天里沉媚,應該在今天中開創!
在學生主修的第四課「信」,我知道了能實踐諾言,便是守信;不能實踐諾言,無論是出自不得已,還是故意食言,都違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處世的基本原則。母親履行的責任像奏多情的細雨,潤物細無聲;父親實踐的責任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凈心田。同學們,父母永遠的付出,不曾為回報等待,一心守候,只為子女成材。我們學了「入則孝」以後,心裏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顧到父母。我們能以這樣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這就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為先。
《弟子規》裡面的內容還有很多很多,需你自己去細細品味。
生活似酒,人生像畫,歲月如歌。或許正是由於人生中有許多酸甜苦辣,才會使快樂的滋味更加甜蜜。

㈣ 二十四孝圖讀後感200-300字初中

一翻開《二十四孝圖》,這樣的字眼映入眼簾:「賣身葬父」、「埋兒奉母」、「哭竹生筍」。「刻木事親」、「埋兒奉母」讓人感到冷酷無情;「孝感動天」、「卧冰求鯉」、「哭竹生筍」迷信思想嚴重;「嘗糞憂心」則讓人惡心。
孝是應該的,迂腐是愚蠢的,盲從是可悲的,衛道是可恨的
所謂《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但其中的「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嘗糞憂心」令人發指。 先說說那個郭巨埋兒吧。說是晉代有個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為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養母親,對母極孝。後來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就和妻子商量:「兒子可以再生,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糧食好供養母親。」夫妻遂把兒子抱出,挖坑要埋。興好挖出一壇金子來,才免了兒子一死。
郭巨雖有孝心,但殺兒之舉,卻有違人性,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為貴」的人本觀念。看似大孝,其實是殘忍。古有為求神為父母治病捨身的,也有割股肉以解父母想吃肉之念的,今有為父母治病獻五臟的,極少有為父母去殺人的。為了節約糧食,就想把自己的親生兒子殺了,一則有違老母愛孫之心,二則陷老母於不仁。所以後來有人把這種孝舉,稱為愚孝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神州大地,最源遠流長的中華美德,我們應該懂得理解長輩的心,懂得感恩、懂得孝敬長輩。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個有責任心的、高尚的人。
最後,我願中華美德——「孝」道世代傳承!

㈤ 孝順女兒讀後感

在暑假裡,我和媽媽,一同觀看了榮獲安錫、奧斯卡等動畫大獎的電影【父親和女兒】。

這個電影給我們顯現的是這樣的情節:在秋日的一個溫暖的傍晚,父親帶著他可愛的女兒一起,騎著腳踏車,穿過小小的樹林,綠綠的草地,騎過了高高的小坡,來到了靛藍的小湖邊。父親想到自己還有事情要到湖對岸,便抱抱女兒,劃起湖邊的小船。女兒一直等著,直到太陽落下來,月亮掛上了夜空,這才騎著腳踏車離去。第二天,女兒又來到了湖邊,可是父親還是沒有回來。就這樣,女孩等待了一年又一年,變成了大姑娘,每天都在「痴痴」地等待,為此,她不和同學玩耍,只是等。小女孩變成了人妻,人母,可是,父親,沒有回來。當六十幾歲的女兒再次來到湖邊的時候,湖水卻已經乾涸,變成了一片草地,女兒奔向草地,看到了沉沒的小船,啊!躺在小船里,就像躺在父親溫暖的懷抱......

電影結束了,我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向下滴著,為這對父女的親情鼓掌!你們看,女孩竟然為了等爸爸回來,就放棄了玩耍的時間,哦!他們的親情深如海!女孩慢慢老去,可她依然忘不了遲遲未歸的父親,啊!他們的親情高如山!這部電影讓我突然感到有些羞恥,我愛我的父母嗎?不愛的,我就像一隻嬌慣的懶貓,父母把他們最好的東西給了我,而我呢?留下了什麼?我回報過他們嗎?沒有的,我剩下的,只是一堆我享用「奢侈」生活的殘渣!爸爸媽媽,對不起!我在這里,也要祝願那善良、孝順、懂事的女孩生活幸福!讓我們一起把中國的傳統—孝順的種子播撒到全世界吧!!

㈥ 讀後感孝親尊師從我做起200字

從小到大大人們就教育我們要"孝親尊師",今天我看過學校組織的"孝親尊師"講座後,我更加明白了"孝親尊師"的意義。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孟郊的《遊子吟》充分體現了母親對兒女的愛。但想想自己,心中裝的滿是慚愧:我們的雙親含辛茹苦地將我們帶大,耗費了他們多少心血與精力,我們說過幾聲謝謝?他人對我們的一小點幫助,我們就感動得不得了,但我們幾時想過為我們操勞了一輩子的父母?不但沒有感恩,反而是怨言,是天天和父母吵嘴,讓他們失望、傷心。將我們對父母的愛與父母對我們的愛相比,我們對父母的愛顯得多麼卑微。我曾在報紙上看過這樣一篇報道:一個農夫的兒子在玩耍時,一輛貨車砸到了他的身上。農夫看到兒子暈過去了,心裡十分著急。情急之下,農夫居然搬起了那輛卡車。但事後,農夫卻怎麼也搬不動了。這不正體現了一個父親對子女深沉的愛嗎?
我們的父母雖不是英雄,但他們對我們的愛決不亞於那些英雄。每天父母給我們做早飯、為我們洗衣服、在生病時送我們去醫院、天冷時叮囑我們多穿點…這些小細節不也體現了父母對我們的關愛嗎?
愛我們的人有許多,並不只有我們的父母,我們的親人都是很愛我們的。比如說,當我們的爺爺奶奶看到我們的時候,那種喜悅的感情多麼令人感動。在父母沒有時間照顧我們的時候,是誰陪在我們身邊?是我們的親人啊!
老師用火一般的情感溫暖著每一個同學的心房,無數顆心被您牽引激盪,連老師的背影也凝聚著滾燙的目光…
老師雖不是演員,卻吸引著我們飢渴的目光;老師雖不是歌唱家,卻讓知識的清泉叮咚作響,唱出迷人的歌曲;老師雖不是雕塑家,卻塑造著一批批青年人的靈魂…老師啊,我怎能遺忘!
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頭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師名字刻在我們心靈上,這才真正永存。老師的思想,老師的話語,充溢著詩意,蘊含著哲理,又顯得那麼神奇呵,在我的腦海里,它們曾激起過多少美妙的漣漪!您推崇真誠和廉潔,以此視作為人處世的准則。老師是我們莘莘學子心目中的楷模。
老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唯有這光輝的名字,才有著像大海一樣豐富、藍天一樣深湛的內涵!老師,這個光彩奪目的名稱,將像一顆燦爛的明星,永遠高懸在我們的胸中。即使我兩鬢斑白,依然會由衷地呼喚一聲"老師"!在這個神聖而崇高的字眼面前,我永遠是一個需要啟蒙的學生!在生活的大海上,老師,就像高高的航標燈,屹立在遼闊的海面上,時時刻刻為我們指引著前進的航程!毫不吝惜地燃燒自己,發出全部的熱,全部的光,全部的能量。
老師,像紅燭,受人愛戴,令人敬仰!有人說,師恩如山,因為高山巍巍,使人崇敬。我還要說,師恩似海,因為大海浩瀚,無法估量。老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是"真的種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幟"。老師是嚴冬里的炭火,是酷暑里的濃蔭灑湍流中的踏腳石,是霧海中的航標燈.――老師,言傳身教,育人有方,甘為人梯,令人難忘!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尊敬老師是一種必有的美德。我們的老師就像父母親一樣教育我們,叫我們學習、做人。在汶川大地震中,有許許多多的老師為了自己的學生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不正是老師的精神嗎?--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孝親尊師不僅是一種美德、一種修養,也是中華歷代文明的體現。為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請孝敬他們;為了回報老師教學的辛苦,請尊敬他們。孝親尊師,從我做起:孝親尊師,從小開始。

㈦ 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圖讀後感200-300字

魯迅《二十四孝圖》讀後感
《二十四孝圖》從當時的兒童讀物談起,憶述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
作品著重分析了「卧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蔑了古人,教壞了後人」。
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銳的抨擊。
《二十四孝圖》中那些孝子們的故事,原本該是很感人的。只可惜,一代代人們給它披綾掛彩,塗脂抹粉,將感人的真實塗抹成了讓人反感的矯情。
《二十四孝圖》對荒謬愚昧的封建孝道進行了抨擊。
讓我們唱起普通人的贊歌吧,贊美那些挺立於平凡身軀中的錚錚傲骨。
編輯於 2019-03-20
查看全部5個回答
1條評論
傲嬌的夜魅瞳2
膩害膩害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魯迅《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圖》讀後感100字
文章講的是作者憶述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作品著重分析了「卧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蔑了古人,教壞了後人」。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銳的抨擊。指明了:孝是應該的,迂腐是愚蠢的,盲從是可悲的,衛道是可恨的。
3499贊·26,483瀏覽2020-02-04
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圖讀後筆記 300字
好詞:體無完膚 歡天喜地 枯燥 冠冕堂皇 出乎意料 好句: 現在想起來,實在很傻氣,這是因為現在已經知道了那些玩意,本來誰也不實行。 感悟: 舊社會的封建思想十分要不得,魯迅就加入一些對封建習俗和封建思想文化給予尖銳的諷刺和批判,讓我們看到了舊社會的醜陋。 《二十四孝圖》賞析之一 魯迅先生為什麼說,童年時請人講了《二十四孝圖》中的二十四個故事後,「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難,對於先前痴心妄想,想作孝子的計劃,完全絕望了。」因為二十四孝中有些故事實在荒謬。比如《嘗糞心憂》說:「南齊庾黔婁,為孱陵令。到縣未旬日,忽心驚汗流,即棄官歸,其父疾始二日。醫曰:『欲知瘥劇,但嘗糞苦則佳。』黔婁嘗之甜,心甚憂之。至夕,稽顙北辰求以身代父死。」醫學上只聽說有觀糞便看病情的,而沒聽說過嘗糞便的。父親病重,兒子嘗糞便,難道是為醫生提供配方根據嗎?父親病重,兒子拜北斗星辰又有何用呢?魯迅認為,二十四孝中有些好學,有些實在難學或者說不能去學。 《二十四孝圖》賞析之二 「紳士赤條條的躺在冰上面」借用的是「卧冰求鯉」的故事。《晉書•王祥傳》說他後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將軍跳下汽車去負米」,借用的是「子路負米」的傳說。子路,姓仲名由,孔丘的學生。他服侍父母時,自己只吃粗劣的飯菜,為父母到百里以外去背米。」魯迅在前文已說過,學「子路負米」並不難,而「卧冰求鯉」則有點危險。這里諷刺國民黨反動派統治時期的社會狀況,「整飭倫紀的文電是常有的」,但卻很少看見那些「紳士」、「將軍」為老百姓做出類似「卧冰求鯉」、「子路負米」這樣的善事來。
71贊·3,313瀏覽2017-11-24
朝花夕拾里"二十四孝圖"讀書筆記300-400字
《二十四孝圖》賞析之一 魯迅先生為什麼說,童年時請人講了《二十四孝圖》中的二十四個故事後,「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難,對於先前痴心妄想,想作孝子的計劃,完全絕望了。」因為二十四孝中有些故事實在荒謬。比如《嘗糞心憂》說:「南齊庾黔婁,為孱陵令。到縣未旬日,忽心驚汗流,即棄官歸,其父疾始二日。醫曰:『欲知瘥劇,但嘗糞苦則佳。』黔婁嘗之甜,心甚憂之。至夕,稽顙北辰求以身代父死。」醫學上只聽說有觀糞便看病情的,而沒聽說過嘗糞便的。父親病重,兒子嘗糞便,難道是為醫生提供配方根據嗎?父親病重,兒子拜北斗星辰又有何用呢?魯迅認為,二十四孝中有些好學,有些實在難學或者說不能去學。 《二十四孝圖》賞析之二 「紳士赤條條的躺在冰上面」借用的是「卧冰求鯉」的故事。《晉書•王祥傳》說他後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將軍跳下汽車去負米」,借用的是「子路負米」的傳說。子路,姓仲名由,孔丘的學生。他服侍父母時,自己只吃粗劣的飯菜,為父母到百里以外去背米。」魯迅在前文已說過,學「子路負米」並不難,而「卧冰求鯉」則有點危險。這里諷刺國民黨反動派統治時期的社會狀況,「整飭倫紀的文電是常有的」,但卻很少看見那些「紳士」、「將軍」為老百姓做出類似「卧冰求鯉」、「子路負米」這樣的善事來。
414贊·11,692瀏覽2017-09-17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圖,貓狗鼠,無常,的讀後感。300字左右.
《無常》讀後感 讀了《無常》一書以後,知道了是描述兒時在鄉間迎神會和戲劇舞台上所見的「無常」形象,說明「無常」這個「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眾的喜愛,是因為人間沒有公正,惡人得不到惡報,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 魯迅在《朝花夕拾》中曾多次寫到「無常」這種鬼怪。在《無常》中他比較詳盡地記述了在廟會中見到的「無常」。 《無常》——無常是個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時候,看到母親哭死去的兒子那麼悲傷,決定放兒子「還陽半刻」,結果被頂頭上司閻羅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憶無常的時候,時不時加進幾句對現實所謂正人君子的諷刺,虛幻的無常給予當時魯迅寂寞悲涼的心些許的安慰。 從中可以看出,人們在廟會上都比較喜歡白無常,而普遍討厭黑無常,而從文字來看魯迅也比較喜歡白無常。認為他「不但活潑而詼諧」。而且單單渾身雪白這一點就能在各色鬼怪中十分扎眼,很有「鶴立雞群」之感。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在當時的廟會中白無常是個很出風頭的角色。 整篇文章都洋溢著作者對活無常的敬佩及贊美之情,先寫小時候對他的害怕,和現在對他的敬佩作對比,也拿閻羅王的昏庸和死無常的可怕與之作對比,突出活無常的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朝花夕拾》 《無常讀後感》 早已習慣了在午後翻開《朝花夕拾》這本小冊子,每個下午由先生的文章陪伴都覺得充實了許多。今天照例要讀先生的一篇文章,按照順序,當時到了《無常》了吧。 這篇文章很好了承接了上一篇的《五猖會》,描寫的是迎神賽會那天出巡的神!而這其中各路神明,先生最有些喜歡的當時白無常了。先生用了這樣的詞語來形容白無常:「他不但活動而詼諧,但是那渾身雪白這一點,在紅紅綠綠中就有鶴立雞群之慨。」這是怎樣一個的可愛的角色呵。 先生本文突出描寫了白無常。在先生的記憶中,除了裝扮不甚嚇人之外,無常還是個頗具有人情味的鬼,在戲中有唱到,去勾魂的時候,看到母親哭死去的兒子那麼悲傷,決定放兒子「還陽半刻」,結果被頂頭上司閻羅大王打了四十大棒。 文章在回憶無常的時候,時不時加進幾句對現實所謂正人君子的諷刺,虛幻的無常給予當時先生寂寞悲涼的心些許的安慰。同時,文章深刻表達了舊時代中國人民絕望於黑暗的社會,憤慨於人世的不平,只能在冥冥中尋求寄託,尋求「公正的裁決」。故在文中也可看到先生寫道:活的「正人君子」們只能騙鳥,若問愚民,他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公正的裁判在陰間!這是怎樣的一種戲謔的諷刺!可是也顯示了先生對黑暗的現實的無奈和失望! 最後一段先生判的卻是更妙,有人說,無常是生人走陰,故有些人情味,而現下那些會走陰的卻是生人。這其中的奧妙,難言之矣。我們也只得姑且置之弗論了。
22贊·2,155瀏覽2017-11-25
求《二十四孝圖》讀後感200字左右
《朝花夕拾》中有一篇叫《二十四孝圖》的文章,給我印象十分深刻,頗有感受。 文章講的是作者憶述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 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銳的抨擊。 所謂《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 故事: 「賣身葬父」、「埋兒奉母」、「哭竹生筍」。「刻木事親」、「埋兒奉母」讓人感到冷酷無情 「孝感動天」、「卧冰求鯉」、「哭竹生筍」迷信思想嚴重;「嘗糞憂心」則讓人惡心。 其中給我印象十分深刻,頗有感受。 郭巨埋兒說是晉代有個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為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養母親,對母極孝。後來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就和妻子商量:「兒子可以再生,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糧食好供養母親。」夫妻遂把兒子抱出,挖坑要埋。興好挖出一壇金子來,才免了兒子一死。 郭巨雖有孝心,但殺兒之舉,卻有違人性,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為貴」的人本觀念。看似大孝,其實是殘忍。古有為求神為父母治病捨身的,也有割股肉以解父母想吃肉之念的,今有為父母治病獻五臟的,極少有為父母去殺人的。為了節約糧食,就想把自己的親生兒子殺了,一則有違老母愛孫之心,二則陷老母於不仁。所以後來有人把這種孝舉,稱為「愚孝。「 明白的道理: 孝順是應該的, 迂腐是愚蠢的, 盲從是可悲的, 衛道是可恨的
400贊·21,606瀏覽
小學三年級語文閱讀訓練_提高孩子成績的方法

根據文中提到的朝花夕拾為您推薦
小學三年級語文閱讀訓練,明星爸爸黃磊選擇的智力開發品牌,激發全腦潛能,促成智商情商全面發展,掌門教育4大承諾,全額退款,老師隨時換,0元試學,隨時退款,小學三年級語文閱讀訓練
m.zhangmenkid.com廣告 
前十名四門轎跑車型哪款比較推薦?排行榜是什麼?
前十名四門轎跑車的排行榜是賓士CLS,寶馬M4,奧迪A5,賓士CLA,奧迪TT,保時捷,寶馬2系,大
14條回答·3,287人在看
單位強行要求個人自己辦理離職手續還不給報銷違法嗎?
用人單位強迫勞動者辦理離職,屬於違反《勞動合同法》第38條規定,勞動者應該立即反饋到單位所在地的人力
9條回答·342人在看
什麼是黃金萬年草?
多肉植物花園
種花種草種心情,養花養草養境界
關注
56,632播放
車子一個月不開需要做些什麼?
24條回答·33,031人在看
工作期間什麼都會一點卻又什麼都不精通,是好事還是壞事?
2,595條回答·24,984人在看
劉愷威與楊冪的離婚原因是因為「夜光劇本」嗎?
劉愷威與楊冪的離婚原因不是因為「夜光劇本」。離婚的原因1、成長背景不一致。楊冪是童星出道,15歲就開
6條回答·310人在看
坦白講,男女之間有純潔的友誼嗎?
沒有。會有一方是傻傻的喜歡著的。但不表露。就算前面是友誼,後面發展到無話不談,親密無間。這中間的尺度
235條回答·3,084人在看
汽車和摩托車相撞誰的責任大,怎樣賠付
37條回答·16,132人在看
為什麼學校老師都欺負父母離婚的孩子?
並非所有老師都會欺負父母離異的孩子,大多老師都是一視同仁或者特別關心有家庭問題的學生。反而應該關注離
197條回答·2,835人在看
華為和vivo手機哪個好?
華為和vivo哪個質量更好?
56條回答·4,017人在看
正在載入

㈧ 《24孝圖》讀後感,200字左右,要短

《二十四孝來圖》是一本講中國古自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但其中的「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嘗糞憂心」令人發指。隨便一翻《二十四孝圖》,這樣的字眼映入眼簾:「賣身葬父」、「埋兒奉母」、「哭竹生筍」。「刻木事親」、「埋兒奉母」讓人感到冷酷無情;「孝感動天」、「卧冰求鯉」、「哭竹生筍」迷信思想嚴重;「嘗糞憂心」則讓人惡心。 孝是應該的,迂腐是愚蠢的,盲從是可悲的,衛道是可恨的

㈨ 懂事孝順的孩子人人誇的讀後感200字怎麼寫

我是一來個尊敬長輩、孝順父母源的孩子。

每天,爸爸媽媽一進家門,我就會給他們拿拖鞋、拎包。吃飯的時候,我主動給他們夾菜;爸爸愛喝茶,每次我給他沏茶時都要放上幾個冰糖,看到爸爸美滋滋的品著我泡的茶,我的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我還經常幫著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掃地、擦桌子、洗碗、墩地等。爸爸媽媽都直誇我是個孝順、勤快的好孩子。

記得三年級放寒假時,外婆來我們家,因為外婆有高血壓、關節炎的疾病,所以我擔當了給外婆量血壓、貼膏葯、按摩等任務。每天,我還要和外婆一起出去健身、一起買菜、做飯、一起扭秧歌。外婆在我們家住得特別開心。逢人便誇我懂事、孝順,還特別勤快呢。

爸爸媽媽每天工作那麼辛苦,我已經長大了,就更應該要做一個知道體諒父母、尊敬父母、孝順父母的好孩子呀!

參考參考吧,採納

㈩ 關於孝的讀後感200

首先,需要一篇關於「孝」的文章
之後,就可以開始讀了。
讀了之後還要有感想
最後把感想用書面語言表達出來。
讀後想就寫出來了。

閱讀全文

與孝順的讀後感200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體檢肺炎哪個醫院好 瀏覽:206
深圳福田老年活動中心 瀏覽:947
體檢中心成立工會要去哪裡弄 瀏覽:583
怎麼給父母換錢 瀏覽:698
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工資計算方法 瀏覽:359
老人的錢讓兒媳保管該如何要回 瀏覽:475
80歲老人過世單位能拿多少錢 瀏覽:37
老年人漏尿 瀏覽:343
老年人早上尿多怎麼辦 瀏覽:538
工傷沒有交養老保險怎麼辦 瀏覽:522
80歲生日送什麼 瀏覽:406
老年人染發什麼顏色 瀏覽:924
廣州職工養老金繳費檔次 瀏覽:622
工地體檢都體檢什麼 瀏覽:859
老年人內寒 瀏覽:275
長壽花二茬花開完怎麼剪 瀏覽:676
重陽節來歷以及認識 瀏覽:573
上到70歲下到18歲是什麼意思 瀏覽:902
退休去世社保有什麼 瀏覽:25
上海社保憑證怎麼只有養老保險 瀏覽: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