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九月九為什麼好多放炮的
九月九,為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的俗稱。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回插茱萸、拜神祭答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活動。這其中也會用鞭炮以示慶祝。
重陽節前夜,一些地區會因為重陽節的習俗,聚眾慶祝節日,比如:每年九月九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金子山廣場上,當地壯族同胞與遊客一起,舉行傳統的重陽炸火獅、送火神傳統民俗活動,祈禱平安吉祥。
只見勇敢的舞獅人赤膊手舉火把上場,領獅人點響兩排爆竹,投向舞獅人,頭炮一打響,現場圍觀的壯民與遊客紛紛點燃爆竹向「火獅」進攻,舞獅人使出看家本領,之字步、梅花步、八字步輪番轉換,動作敏捷而又不失優美。整個現場,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熱鬧非凡,兩個小時下來,地下已經鋪了一層厚厚的鞭炮紙。
(1)傳統重陽節新聞擴展閱讀:
按照壯家傳統習俗,炸火獅是為了驅趕歲末常出來危害人類的「年」這種獨角獸,是流傳多年的風俗,當地群眾用炸火獅表演來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而在炸火獅時,地下鞭炮紙越厚,則代表生活越發紅紅火火。
❷ 重陽節新聞稿
10月15日在重陽節即將來臨之際,我們育英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手拿紅花走進社區,為老人們送去節日的祝福。
清晨我們大班四個班的100多名小朋友個個精神飽滿,在老師的帶領下,從幼兒園出發沿匯鑫小區到雙龍橋,為路上的老人送去節日的鮮花和溫馨的祝福,有的祝老人身體健康、有的祝老人長命百歲、還有的祝老人笑口常開,孩子們真誠的祝福和純真的笑臉給老人們帶去了歡樂。
通過這次活動使孩子們知道,不僅自己有「六一」兒童節,爺爺、奶奶也有他們自己的節日,懂得要關心尊敬老人,從而學著去關愛長輩,做個有孝心的孩子。
❸ 與楊府山塗村眾老人宴會代祝詞的社會評論及相關文章
《北京日報·重陽詩匯》2011年10月6日 :「一年一度秋風勁。又到了重陽佳節。自古以來,這一天就有登高、敬老、祭祖、求壽的風俗和傳統。中國人把許多美好的願望都寄託在這個節日中,有一首詩形象地表達了人們的這種願望:『重九江村午宴開,奉觴祝壽菊花醅。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這難道不是一幅其樂融融的民間歡暢節慶的圖景嗎?
《宿遷晚報》2011年10月6日文章《菊花開處乃重陽 但見人間情久長》:「重九江村午宴開,奉觴祝壽菊花醅。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這是古人的願望,也是今人的希冀。
顏婕《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蚌埠人咨詢中心2012年10月24日:「重九江村午宴開,奉觴祝壽菊花醅。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與眾同樂,開心生活……
《濟南日報》2012年10月23日文章《重陽節最好的禮物》:「『重九江村午宴開,奉觴祝壽菊花醅。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重陽節是老年人的節日,每到這一天,我們在溫習傳統節日的同時,不免重拾尊老、敬老、愛老、助老這些亘古不變的主題。」
《學校舉行離退休教職工重陽節茶話會》——廣東海洋大學新聞網2012年10月23日:「『重九江村午宴開,奉觴祝壽菊花醅。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關志強在茶話會上引詩一首,代表學校表達對離退休老同志們的祝福之情。」
《揚子晚報》文章《微博雖有力,敬老需躬行》:「曾有詩雲:「重九江村午宴開,奉觴祝壽菊花醅。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說的正是在重陽節這一天,晚輩們通過宴會賞菊等形式表達對老人們的祝願。」
《徐州日報》2012年10月23日王石川《「老有所養」是重陽節的價值內涵》:「『重九江村午宴開,奉觴祝壽菊花醅。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歲歲重陽,今又重陽。讓我們重溫尊老、敬老、愛老、助老這些亘古不變的主題。」
《中國旅遊報》2012年12月29日大班文章《讓重陽不寂寞》:「有一首詩是這樣寫重陽節的:『重九江村午宴開,奉觴祝壽菊花醅;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願我們的父輩,願每一位老人,在他們的一生中,都有一個寄情於山水之間、浪漫的旅遊經歷。」
《重陽節》——中國文明網2012年10月23日:「詩《與楊府山塗村眾老人宴會代祝詞》:『重九江村午宴開,奉觴祝壽菊花醅。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鋪敘了老人節宴會、飲菊花酒、祝健等活動場景。」
❹ 關於重陽節的故事
說是很早以前,有個庄戶人家住在驪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過得也不錯。
有一天,這家主人從地里回來,半路上碰上個算卦先生,因為天快黑了,這先生還沒找上歇處。由於主人家裡很窄,只有個草棚子房,於是就在灶房裡打了個草鋪,讓妻子兒女都在草鋪上睡,自己陪著算卦先生睡在炕上,湊合著過。
第二天天剛亮,算卦先生要走,庄戶人叫醒妻子給先生做了一頓好吃喝,又給先生裝了一袋白蒸饃。算卦先生出了門,看了看庄戶人住的地方,叮嚀他說:「到九月九,全家高處走。」
庄戶人想,我平日沒做啥怪事,又不想陞官,上高處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說算命先生會看風水精通天文,說不定我住的地方會出啥麻瘩。到了九月九,就到高處走一走吧,全當讓全家人看看風景。
到了九月九,庄戶人就帶著妻子兒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驪山高峰去遊玩。等他們上山後,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沖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沖垮了。不大功夫,整個一條山溝都被泡了。庄戶人家這才明白算卦先生為什麼讓他全家九月九登高。
這事傳開後,人們就每逢夏歷九月九,扶老攜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傳到今。
(4)傳統重陽節新聞擴展閱讀:
重陽節各地習俗
1.廣東
廣州過重陽節,民眾登白雲山,賞秋、健身。吳川地過重陽節,享宴高會,擺敬老宴。懷集縣以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傾城而出,賽神酬願,皆用大炮。連川重陽,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圍觀。陽江市過重陽節放紙鳶,並系藤弓於紙鳶上,在半空中聲音十分嘹亮。
2.港澳
在港澳人的習俗中,清明為「春祭」,重陽為「秋祭」。重陽登高祭祖的傳統風俗延綿至今。在港澳地區,古老的重陽節,今已演變為一個多元化的節日。
3.廣西
隆安縣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覓食,俗語說:「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清明是春祭,重陽作為秋祭,重陽拜山是嶺南風俗之一,慎終追遠、顧本思源的傳統數千年來沿襲至今。
4.福建
海澄縣重陽節放風箏為戲,稱為「風槎」。相傳九月初九是媽祖羽化升天之日,鄉民多到湄洲媽祖廟或港里的天後祖祠、宮廟祭祀,求得保佑。
5.海南
海南過重陽節有登高望遠、插茱萸、送「重陽糕」、「趕山貓」、洗艾葉水等習俗。
6.江蘇
重陽節,南京人家以五色紙鑿成斜面形,連綴成旗,插於庭中。長洲縣重陽節吃一種叫做「駱駝蹄」的麵食。無錫市重陽節吃重陽糕、九品羹。
7.上海
上海豫園於重陽節辦菊花會,以新巧、高貴、珍異三項評分定高下。近年上海市楊浦區開展「歡樂在重陽」敬老愛老系列活動。
8.浙江
紹興府重陽節互相拜訪。桐廬縣九月九日備豬羊以祖,稱為秋祭。同時也在重陽節綁粽子,互相饋贈,稱為重陽粽。
9.江西
婺源縣九月九日,篁嶺舉辦曬秋節。婺源篁嶺古村還保留較好的「曬秋」生產生活現象,秋季有大量新鮮蔬菜瓜果需要曬干貯藏,形成了蔚為壯觀的景象。
10.安徽
銅陵縣以九日重陽為龍燭會,以迎山神。削竹馬為戲,據說可以驅逐瘟疫。近年合肥熱電組織開展重陽節慰問主題活動。
11.雲南
近年雲南昆明舉辦「我們的節日·重陽節」主題活動。
12.湖北
武昌縣於重陽日釀酒,據說此所釀之酒最為清洌,且久藏不壞。應城縣重陽節是還願的日期,甚家皆於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13.四川
舊時南溪縣讀書人於此日在龍騰山岑山樓聚會,紀念詩人岑參,稱為「岑公會」。民間舊俗,重陽前後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話說:「重陽蒸酒,香甜可口」。
❺ 河南老教師是如何「一輩子做好事」的
河南老教師39年行善詮釋「一輩子做好事」並不難。
7月18日消息,「您都這么大年紀了,要好好照顧自己啊,這錢我們不能收!」近日,家住河南省永城市的梁青蘭,面對一位前來捐款的白須飄然的七旬老人,含淚婉拒道。但老人自言受她15年來堅持看護植物人兒子的事跡感動而來,執意讓她收下這份心意,因為他本人也有過類似的經歷,深知如此堅持的不易。
這位白須老人,就是永城市蔣口鎮秦灣村退休老教師劉懷禮,他堅持看護植物人愛妻三年、為悼亡妻蓄須明志誓不再娶的故事,在經本網報道後,被廣為傳頌。
劉懷禮曾經寫給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信件。
目前退居在家的劉懷禮,准備完成兩個心願:一個是「承包」村裡的主幹道養護工作,每天無償打掃、修整;另一個是想組織成立村裡的紅白理事會,好利用自己的文化特長宣傳移風易俗政策,將市裡的「敬老尚儉」工程、「黨暉溫暖・十大幫扶行動」等活動精神講給更多的村民聽。
來源:中國新聞網
❻ 肖戰夜空中最亮的星什麼節目
央視文藝節目中心推出重陽特別節目《歲歲又重陽》。
節目於10月25日晚在央視綜藝頻道播回出。作為總台文答藝節目中心2020年「五小晚」的收官之作,《歲歲又重陽》不僅僅是一場以展示重陽習俗為主題的傳統晚會,也是一頓豐富多彩、包羅萬象的文化大餐,為金秋十月的電視熒屏增加一抹亮色。
(6)傳統重陽節新聞擴展閱讀
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也是中國傳統的敬老節,重陽佳節飽含著中國人的濃厚感情,承載著中國人孝老愛親的精神內核。《歲歲又重陽》以「帶著爸媽去旅行」為主題線索,從角度創新、節目創新、形式創新、舞美創新出發,將重陽節傳統文化習俗以巧妙的創意和獨特的方式予以展示。
《歲歲又重陽》繼續沿續2019重陽節特別節目多位女主持人聯袂主持的設置,邀請梁田、汪聰、龍洋劉婧、蔣夢婕五位女主持人參與到節目當中。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新聞網-央視文藝節目中心推出重陽特別節目《歲歲又重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