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法律如何對待偏心的父母贍養
法律分析:(一)物質上的贍養。生活費用的提供是最基本的。當被贍養人患病時應當提供醫療費用和護理。應當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強迫老年人遷居條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擔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侵佔,不得擅自改變產權關系或租賃關系。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贍養人有維修的義務。贍養人有義務耕種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歸老年人所有。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贍養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擔力不能及的勞動。贍養人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
(二)日常生活中的扶助。對於年老體弱、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父母給以照顧、扶助,對生病的父母應給予悉心照顧。
(三)精神上給予慰藉。父母進入老年後需要親情的慰藉以克服孤獨感。精神贍養是社會經濟發達以後更為重要的贍養義務。因為物質條件會隨社會經濟發展而提高,國家和社會對老年人能夠提供更多的物質保障,許多父母不依靠子女提供物質上的幫助,所以物質贍養會弱化。而日常生活的料理扶助也可依靠社會服務保障體系得到解決。唯有子女對父母的孝敬、關心、體貼、安慰是無法從其他途徑得到解決。贍養老人這一義務顯得更為重要。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條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⑵ 結婚了怎麼孝敬父母
1. 女人結婚以後如何孝敬父母
現代社會,交通通訊十分便捷,結婚後如果你遠離父母,仍然可以以多種方式孝敬父母。
及時給愛你疼你時時刻刻牽掛你的父母送去一份關愛。 如果你的父母無依無靠自理能力差:你可以好好和老公溝通,把父母接到身邊來。
直接照應他們。 如果你的父母有自理能力。
他們樂意在老家生活:你應該經常和他們通話,多說一些讓他們開心愉悅的話題。讓他們能夠及時舒緩牽掛你思念你的心情。
節假日,和老公一起回家看望他們。帶上一些他們愛吃的食品或生活用品,多陪他們說說話,向他們回報你們的工作、學習、生活中的趣聞軼事,讓他們和你們一起高興! 其實,現在做父母的並不缺少物質。
他們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關愛和享受。結婚後,不管你的小家在他們附近還是遠在他鄉。
只要你時時刻刻把他們放在心上。只要你注意常和他們聯系,多給他們關心:多做一些能夠為他們分憂解難的實實在在的事情就是對他們最貼心的孝敬! 祝你成功!祝你的父母健康長壽。
2. 農村兩女出嫁後,如何做到孝順的贍養父母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
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新三字經》里有一句:"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其中提到的小黃香是漢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長輩而名留千古的好兒童。
他九歲時,不幸喪母,小小年紀便懂得孝敬父親。每當夏天炎熱時,他就把父親睡的枕席扇涼,趕走蚊子,放好帳子,讓父親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鐵,他就先睡在父親的床席上,用自己的體溫把被子暖熱,再請父親睡到溫暖的床上。
小黃香不僅以孝心聞名,而且刻苦勤奮,博學多才,當時有"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贊譽。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吮著母親的乳汁離開襁褓;揪著父母的心邁開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兒歌聲中入睡,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中成長;災災病病使父母熬過多少個不眠之夜;讀書升學費去父母多少心血;立業成家鋪墊著父母多少艱辛。
可以說,父母為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
如果人類應該有愛,那麼首先應該愛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談到愛他人,愛集體,愛社會,愛祖國……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擔對父母應盡的贍養義務,而且要盡心盡力滿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別對年邁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顧,耐心安慰。
就說現在城市裡的大多數老人,雖然兒孫滿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錢花,但是孩子因為工作的緣故幾乎都不在身邊,平時恐怕很少見面,所以,在他們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與所有的親人團聚。不是有首歌中唱到"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捶捶後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只求個平平安安,團團圓圓"所以將來不管我們走到哪裡,都要記著爸爸、媽媽。
3. 結婚後怎麼處理和對方父母關系
情況一:經常看到雜志上或者電視劇中說,男(女)結婚以後 就不養父母了,以前也在電視上聽說過一個男的,婚後唯妻子是從,什麼也不聽父母的,多次為了妻子和父母 吵架,最後妻子挑撥離間,把癱瘓在床的老母親活活餓死了,幾天後才知道。
這樣的人父母養了他們這么多年,養條狗也通人性啊!情況二:有的人結婚後還是跟以前一樣,照樣孝敬父母,對老婆或者老公好,但是有的母親怕媳婦搶走了兒子,處處和媳婦做對,而丈夫又處處聽從婆婆的,從而使夫妻兩人的關系惡化,最近因此分手的人也不在少數。在這里不是要說結婚後男的怎麼怎麼樣,只是看到這樣的事情了,隨便說說,女的例子可能也有,看過一本小說,是蒲菖寫的相思門,大意是一女的為報殺父和殺哥之仇,找到了仇人卻愛上了他,多年後原來當初哥並沒有死,並且以為妹妹多年忍辱負重為的就是將來親手殺了仇人,於是正好找上門來,想一起殺了他。
結果愛情戰勝了親情,為了做丈夫的好妻子,她做了親手殺人哥哥的妹妹,報不了父仇的女兒。看完了雖然小說是假的,但是這樣的事情的真實性,我估計還是有的吧。
因此想討論一下,結婚或者關系確實以後你會怎麼樣處理和父母之前的關系呢?也不是出現了一些問題才這樣想的,只是想知道大家怎麼想的。
剛開始有對象時,有什麼事情都是聽父母的,因為還沒達到互相信任的程度,慢慢感情深了以後,就覺得有些事情處理起來挺的,我是有這樣的感覺不知道大家是怎麼樣想的有沒有遇到這樣的問題?。
4. 女兒出嫁後如何孝敬父母不會讓婆家不高興
首先要和老公溝通一下,說出你的想法和難處,爭取他的支持。雖然說自己有能力掙錢,但現在畢竟有了自己的小家,老公的支持很重要喲。
第二要讓婆家人明白兩邊的父母都是一樣的,如果婆家有了難處自己也會責無旁貸。這個就要靠自己平時的表現了,而不是一連句話就能解決的。特別是對自己的婆婆一定要好,設身處地的替她著想,常陪她逛逛街,偶爾買點衣服之類的。千萬別偏心,應當讓婆婆有充分的優越感。關系一好,什麼都好說。
只要老公支持,你就可以先按你們商量的結果做。和婆婆慢慢培養感情,以後再讓她們慢慢知道也不遲。
切忌:別背著婆家人,特別是老公,往娘家拿錢或是拿東西,一旦被他們發現就會讓他們對你產生不信任感,而這種感覺一旦形成就很難改,你說什麼、做什麼都會讓人覺得你有事瞞著。吵吵鬧鬧也就難免了喲。
5. 怎樣去孝敬老公的父母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所以天下孝順的順序是:
第一孝順自己,第二孝順夫妻兒女,第三孝敬老人
原因:沒有第1還說什麼2和3?沒有第2你成老人後誰來孝敬你?第1和2都好了,不做第3,將來後人會孝敬你嗎?
我們這地方的傳統:父母管孩子生活到結婚吃完滿月酒,老人就算完成任務。
什麼是親、什麼是孝?把錢當做流水,水從高處往低處流就是親,就是孝;反過來就是不親、不孝!
如果父母有能力自己生活,過年過節探望即可,如果父母能力不能自立了,養活他們即是孝
奉送婚姻守則:給夫妻、父母、子女
一句話:學習做丈夫妻子、父母兒女、翁岳婿媳、兄弟姐妹。因為大家都沒有經驗。大家都需要學習。
如何幸福生活:當成一家人,大家一家親;索取不奉獻,至親也不親!【莫讓愛成為負擔】
父母子女如何做:親嚴姻慈。
⑶ 孝敬父母有四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孝敬父母有四層境界:身、心、願、慧。
第一層孝敬父母之身 ,就是讓父母吃得飽、穿得暖、行得安全、住得舒服,這是最基本的孝敬;
第二層孝敬父母之心 ,就是子女的言行,要讓父母安心,不能讓父母操心,盡可能讓父母感到驕傲、自豪;
第三層孝敬父母之願 ,就是傾盡所有所能,完成父母餘生心願、夙願,哪怕是坐一次飛機,爬一次爬長城,拜訪一次老友;
第四層孝敬父母之慧 ,就是耐心幫補父母的慧心,比如教會父母使用智能手機,方便父母子女間的溝通、感知體驗外界的精彩等,讓父母與時代同頻共進。
孝敬父母的四層境界,由低到高,由淺入深,依次遞進,構成完整的孝敬。
對普通百姓而言,大多數在第一、二層做得較好,在第三層做得一般,做到第四層的就難能可貴了。
孝敬父母既是子女對父母必須盡的責任義務,更是中華傳統文化提倡的行為,對任何人都不例外。
如果把我們的一生比成一棵樹,那麼父母、爺爺奶奶、曾祖父母以及我們的祖宗是樹根,我們是樹身,兒女、子孫是樹枝樹葉。
只有將樹紮根在肥沃的土壤中悉心澆灌,大樹才能粗壯挺拔,枝繁葉茂。
父母和祖輩是我們生命的基礎,我們身體里的生命信息都傳承自父母和祖輩,父母和祖輩就活在我們的血脈中。父母和祖輩造就了我們的生命,是我們生命的根基。
很多人過得痛苦和不幸福,就是因為與父母和祖輩斷了「根」。
何謂與父母和祖輩斷了「根」?
就是指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由於感覺著父母、祖上等長輩親人們的做法和行為,違背了自己的心意,讓自己感覺心靈受到了傷害,對父母祖上產生了諸如「疏遠、排斥、對立、對抗、不接受、不認可、看不起、引以為恥、恐懼、怨恨、不滿、逃離等等負面情緒」,這就是「斷根」。另外,因為父母怨恨長輩或者父母之間互相怨恨,自己就介入到親人們的因果中間,對父母或長輩親人起了種種負面的念頭,這也是斷根。
與父母和祖輩斷了「根」的危害性非常大,主要表現為:
對父母不恭敬、與父母斗氣、頂撞、反感、求認可、求關愛等等;
叛逆、厭學、自閉、早戀、沉迷網路、自卑、自負、自傲等等;
婚姻不順、怨恨、邪淫、出軌、找小三、墮胎殺生等等;
身體上會出現各種疾病、最嚴重如癌症等。
所以斷根對人的健康、事業、家庭,甚至對整個人生的危害都是相當大的,必須加以處理。
想要獲得幸福美滿的家庭、扭轉人生的命運,根源都在於與我們的父母祖宗連根。
孝敬父母、尊敬祖輩就是尊敬自己,供奉祖輩就是給自己的生命養料。
祭祖就是找到自己的根,跟自己的生命根本對話。經常祭祖連根養根,可以讓我們更清晰地認識自己,也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力量,獲得人生的幸福。
連根 。連根就是恢復與父母、祖輩的連接關系,「連上根」就會感覺到,與父母祖上之間的隔閡去除了,心意通達了,內心溫暖了,心敞亮了,感覺到生命有了依靠,有了靠山、人也變得更加自信、更加堅強,感覺到父母尊長怎麼做都是為自己好的。
養根。 養根首在盡孝。與父母連上根,也並不是一勞永逸了,還得把根養好。
怎麼把根養好?就一句話:讓父母祖宗樂起來!
怎樣讓祖宗樂起來?惟有盡孝!
首先我們要明白「三命」的道理,從家庭的角度來看,老人是「天命」,兒女是「陰命」,夫妻是「宿命」。
可是我們多數人對於「老人」這個天命重視不夠,把精力過多地用在「兒女」這個陰命上了。結果真的很糟糕,弄得老人沒有很好地贍養,兒女也叛逆等等,全家一團糟!
這就是忘了老人是家庭的根,兒女是花葉果實,忘記了養根護根,不往樹根上施加養料,總往花葉果實上面灑水施肥,不光效果不好,反而把花葉果實給燒壞了。
所以,盡孝決不只是做一堂功課,做幾次內觀的問題,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孝敬老人的性心身!
孝身,為老人解決衣食住行等生活問題。
孝心,通達老人的心意,不給老人添心事,幫助老人了卻心事。
孝性,對老人恭敬愛戴,讓老人心情暢達地安度晚年。
若父母健在的話,要時常回家陪伴父母、給父母打電話,鼓勵父母完成父母的心願,認同父母,逗父母開心,幫老人立志學習傳統文化等等。
護根。 護根有兩大方法: 繼承祖德,傳承家風;決不做有損祖德的事情。
盡孝,不僅僅是要贍養老人,它還包括許多方面,從反面來說:
子女不好是虧孝;
夫妻不和是虧孝;
兄弟不睦是虧孝;
工作不忠是不孝。
所以人必須要圓滿了倫常關系,才算真正的盡孝了。父母已經往生的話,可以多和子女說長輩的恩德恩情,將祖輩的德光發揚光大。
孝敬父母最基本的四種方法,要常常做,做到更好!
找父母的好處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
看父母的長處 :養我們的恭敬心,沒有恭敬心的人,則消自己的福報;
知父母的苦處 :父母發脾氣時,要當苦處,養我們的慈悲心,只可幫不可怨。我們有能量也會點燃父母的能量。
明父母的恩德 :對於父母的對自己點點滴滴的恩德恩情關心關愛,都要一一憶念出來,存於心中。
⑷ 4個子女贍養老人最佳方案
法律分析:4個子女贍養老人最佳方案首先可以根據老人的意願簽訂贍養內容協議,簽訂了贍養協議後,4個子女需要根據所簽訂的贍養協議履行自己的贍養義務。簽訂贍養協議能夠有效避免因為贍養而引起矛盾。如果子女並沒有簽訂贍養協議,那麼就需要平均承擔,並且履行自己的贍養義務。如果子女都不願意履行自己的贍養義務,那麼父母可以將自己的子女起訴的人民法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十九條 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贍養人不履行贍養義務,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付給贍養費等權利。贍養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擔力不能及的勞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二十條 經老年人同意,贍養人之間可以就履行贍養義務簽訂協議。贍養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的規定和老年人的意願。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老年人組織或者贍養人所在單位監督協議的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