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真正的孝敬父母,往往是哪三個樣子
孝順父母是中華的傳統美德,因此,一個人的品質如何,看他是否孝順父母就知道了。孝順父母有很多的方式,比如有人願意花錢給父母最好的生活,比如說有的人覺得陪在父母的身邊才會安心,於是在父母身邊鞍前馬後,無論是哪一種孝順,都要沖到發自內心。
《勸孝歌》里說到:「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母親十月懷胎生下了兒女,報答他們勢在必行,也是做人的基本,所以,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要忘記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
真正的孝敬父母,往往是這三個樣子,有一個,也很不錯了。
三.知行合一,及時盡孝
「百善孝為先,別等到失去了父母才後悔莫及。」——佚名
孝順父母需要盡早,父母的年紀越來越大,身體各方面也不如年輕人。有句話說得好「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大劉家裡條件不是很好,為了給父母一個好的生活,大劉幾乎常年在外面忙,終於賺了點錢回家,才發現父母已經老了,身體很不好,自那以後大劉就沒怎麼出去過,留在了父母的身邊。
小結:
孝順父母這件事情不該怠慢,父母給予我們生命,讓我們健康的成長,這份恩情就已經報答不完了,不要讓自己的自私和大意成為一輩子的遺憾。真正的孝順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也不是用用嘴說說的,及時行孝,用心行孝,這才是你最該做的。
『貳』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是什麼意思
身體上的每一根頭發每一寸皮膚都是父母給的。
此句出自出自《孝經·開宗明義》,原文: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釋義:我們的身體毛發皮膚是父母給我們的,我們必須珍惜它,愛護它,因為健康的身心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條件,所以珍惜它,愛護它就是行孝盡孝的開始。
(2)保護自己孝順父母擴展閱讀:
我國是一個講究孝道的國家,綿延五千年的歷史,即是一部孝史。這種孝道深深的植入我國的倫理綱常中,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身體發膚,受之於父母」,這是亘古不變的真理,這也是每個父母對自己孩子的愛的最初的體現。每個孩子都是自己父母最完美的作品,每個父母也都會呵護著自己的孩子一步步健康成長。
孝道,同樣也是古代帝王治國理政時所仰仗的,自西漢就開始推行,當時的官員舉薦,第一條就是要孝順。另外父母去世之後,官員要停職,回家守孝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