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才能孝敬父母
自古以來,我們中國傳承的都是百善孝為先,一個孩子一定要孝順自己的父母,因為父母為我們奉獻了太多太多,我們沒有理由不孝順他們!
其實孝順父母很簡單,父母年齡越來越大了,他們最想要的就是孩子陪在身邊,所以你想要孝順他們,就要多騰出一些時間陪他們吃飯,散步,逛街,帶他們去旅旅行,每當逢年過節記得的無論有再大的事,都要放下,回去陪父母,這個時候父母最需要你。而且在工作的時候,也要每天給父母打一通電話,讓他們放心,關心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
父母總是自己不捨得花錢,所以苦著自己!那麼你就應該經常給父母買一些保健品,還有一些他們愛吃的,喜歡的一些東西。也要經常帶他們去體檢,買一些按摩器械,因為人老了,身體就各種難受,也要幫他們洗洗腳,嘮嘮嗑等!
㈡ 95後女孩照顧50後父親,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孝順有多難得
一、家有一老,如有一寶95後女孩照顧50後父親,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孝順是很難得。我國的傳統美德,就是孝順。對於中華兒女,忘什麼,不能忘本。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如果對於孝順這樣的事情都可以不在乎,那麼最終導致的後果,就是整個家庭都沒有任何的溫暖。對於一個家庭,都是需要互助。孩子在小的時候,靠父母去養。當父母老了,孩子長大了,那麼作為孩子的,就必須做到贍養老人的義務。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雖然老人沒有多大的勞動能力,但是有時候,有一個老人在家裡面,在內心就有一個牽掛。對於任何一個家庭,家中有老人,就會感覺有一個溫暖的環境是屬於自己的。在外無論多麼累,回到家裡之後,有自己的父母陪伴,就是一種溫暖。
孝順,其實就是一種教育。所以,對於脊昌孝順這樣的問題,作為家長的,都是需要從小就圓漏去重視。如櫻腔扒果能夠在孝順這樣的事情當中去用心,你就會發現生活在每個時刻都是非常的幸運。
㈢ 以孝順為話題的作文800字
“百善孝為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順是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應該做到的,自古以來,我們民族就有許多孝順父母的故事。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以孝順為話題的作文800字,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古人雲:“百善孝為先”,在古代,就把孝當做了第一位,由此可見,“孝”是有多麼的重要。但是,古往今來,又有誰能真真正正的做到這一點?又有多少人為了“孝”而抱憾終身……
三國時期的名將“夏侯惇”在一次與梟雄曹操的對戰中,被曹操用弓箭射中了左眼,夏侯惇本想把箭支拔出來,卻連左眼也拔了出來,他大吼一聲:“父精母血,不可棄也!”,說完便將左眼吃了下去。這需要多麼大的毅力和決心?需要多麼孝敬父母才可以做到這一點?就連和他對戰的曹操都在一旁自嘆不如!
“因為連年戰亂,使得董永的父親死在了戰亂中。而董永,卻因為戰亂,連給父親安葬的費用都沒有。最後沒有辦法,只得將自己賣到一富豪家為奴從而換取安葬費用。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一個在樹下哭泣的女子。女子聲稱無家可歸,兩人一見鍾情,不久兩人便結為夫婦,女子用一個月的時間就編織三百匹綢緞,將董永從富豪家贖了回來。之後便對董永說:“我本是天帝之女,因為被你的孝心而感動,所以特地下凡來與你結為夫婦,將你贖身,但現在我要走了……”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這便是大家所熟知的“董永賣身葬父”。當今社會,科技文明雖然發展的愈來愈快,不說“賣身葬父”,就連父母都會不管不問,難道就沒有感到愧疚嗎?難道就沒有一點兒痛心嗎?
當你在外地燈紅酒綠、花天酒地時,有沒有那麼一刻想過家中那蒼老的父母?當你連過年都只是敷衍的時候,又何時想過父母的心情、看到過父母那擔憂、遺憾、渴望的眼神?你永遠都只是冷冷淡淡……仔細想想,父母生你的時候承受了多大的痛苦?而當看到生下的是你時,又是多麼地高興和開心。一有什麼事情想到的必定最先是你,而你又何曾想過父母那為你默默的付出。只是一味的埋怨,嫌父母啰嗦、邋遢……慚愧嗎?
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時候才想起了父母為我們的付出,不要等到真正失去了父母的時候才驀然發現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多麼的令父母寒心。“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百善孝為先!
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尊老愛幼,孝親敬老的英雄模範。比如:一個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傑;抱著年老母親曬太陽的洪祖龍;奶奶的好孫子馬鵬飛;10歲的王依萌照顧腦癱哥哥……這些感人的事跡,已經深深的刻在人們的腦海里,他(她)的故事讓人永遠銘記!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故事是“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傑”。請看她的故事吧!
“臨汾最美女孩”孟佩傑當選中央電視台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
5歲那年,她爸爸遭遇車禍身亡,媽媽將她送給別人撫養。在新的家庭里,她還沒過上好日子,養母劉芳英3年後癱瘓,養父不堪生活壓力,出走再沒回來。絕望中,劉芳英企圖自殺,但她放在枕頭下的40多粒葯片被小佩傑發現。孟佩傑對養母說:“媽,你別死,媽媽不死就是我的天,您活著就是我的心勁兒,有媽就有家!”從此,8歲的孟佩傑就挑起照顧養母的重擔。
“女兒最大的優點是有孝心,愛心和耐心。”劉芳英說。為配合醫院的治療,孟佩傑每天要幫養母做200個仰卧起坐,拉腿240次,捏腿30分鍾。這是多麼辛苦啊!碰上劉芳英排便困難,孟佩傑就用手指一點一點的摳出來。
20XX年,孟佩傑考上了大學,經過考慮,她決定帶著養母上大學。暑假,她頂著烈日上街發廣告傳單,拿到工資的第一件事就是買養母愛吃的紅燒肉。孟佩傑的願望是畢業後做一名小學老師,和養母簡單快樂的生活。
聽了孟佩傑的故事,你的內心是否有所感觸。都是同齡人,我們,每天什麼都不幹,而孟佩傑已挑起家庭的重擔。當我們還在熟睡,她已起床做飯。當我們還在玩耍時,她在家裡照顧養母。這是多麽大的差距。
如果我們可以多多孝敬長輩,不惹父母生氣,看到馬路邊的爺爺奶奶去扶一把,在公交車上讓讓座等等的,從這些小事做起,相信自己,我們也會成為孝親敬老的模範!
“百善孝為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順是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應該做到的。自古以來,就有許多孝敬父母的故事。
相信小黃香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吧。小黃香九歲時,他的母親就去世了,於是,他將自己所有的愛都傾注到了父親的身上。天冷了,他就給父親暖被窩,等父親的被窩暖熱了再回到自己冰冷的被窩里;天熱了,他給父親扇涼席、驅蚊子,讓父親睡個安穩覺,自己卻熱得滿頭大汗。
當讀完了小黃香的故事後,我的內心在深深地沉思:以往都是爸爸媽媽在照顧我們,我們在爸爸媽媽的百般呵護中長大,可是我們卻沒有為他們做過什麼事。我們為什麼不能像這些古人一樣,孝順自己的父母呢?於是,從那時起,我開始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孝順父母。
有一次,爸爸去工廠里上班,一直到了晚上六點半還沒有回來,等得我心中焦急萬分。於是,我吃好晚飯,就飛似的地跑到樓下,向前探著身子焦急地注視著前方。這時,天空陰了下來,好像是要下雨了,開始爸爸還是沒有回來,我的內心更加焦急起來。終於,爸爸那疲憊的身影在雨中出現了。等爸爸進了居民樓後,我連忙幫他把沉重的工具、文件提上去,還扶著爸爸上樓,爸爸見了,臉上露出了快樂的笑。等爸爸進屋,換好了衣服躺在床上休息時,我又給他拿來了滾燙的熱水袋,幫他放在腳下墊好。爸爸看了,臉上又露出了欣慰的笑。突然,我聽到了爸爸的肚子在“咕咕”叫,我猜想,肯定是在外面勞累了一天,肚子餓了。於是,我又去給爸爸拿了幾個巧克力派。爸爸吃著巧克力派,幸福地笑了。這時,我又發現,爸爸一隻手在拿著派吃,另一隻手卻在不停地揉背。於是,我又捲起袖管,幫爸爸錘起背來。我給爸爸捶背時錘得恰到好處,可是我自己卻腰酸得很。爸爸見了,忍不住了,激動地對我說:“兒子,你太懂事了,爸爸自己來,你別累著了。”我笑著說:“這有什麼,比起你每天在外辛苦地勞動,這算不了什麼。”爸爸聽了,緊緊抱住了我,抱得那麼緊,那麼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