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敬父母親的故事

孝敬父母親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5-10-03 08:39:57

『壹』 古代孝敬父母的經典成語故事

一、湧泉躍鯉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與其妻龐氏以孝順聞名。龐氏常為姜詩的母親取長江水,因其母親喜歡。姜詩誤以為龐氏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龐氏勤勞紡紗織布,托鄰居送回家孝敬婆婆。婆婆得知真相後,命姜詩召回龐氏。龐氏回家當日,家中泉水湧出,味道如長江,且有鯉魚躍出。自此,龐氏得以用這些供奉婆婆。
二、乳姑不怠
崔山南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年事已高,牙齒脫落,其祖母唐夫人以乳汁喂養婆婆,數年如一日。長孫夫人病重時,將全家召集,要求子孫孝敬唐夫人。崔山南後為高官,果然孝敬祖母,如同唐夫人孝敬婆婆。
三、哭竹生筍
孟宗,三國時江夏人,其母病重,需鮮竹筍做湯。嚴冬無筍,孟宗在竹林哭泣,忽見地上生出數莖嫩筍,遂採回救母。其母飲湯後病癒,孟宗後官至司空。
四、棄官尋母
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與生母劉氏失散。五十年來,他刺血寫《金剛經》,四方尋找生母。終在陝州找到生母和兩弟,母子團聚,返回家鄉。
五、嘗糞憂心
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歸家得知父親病重,醫生言需嘗糞便知病情。黔婁嘗後發現甜味,憂慮不已,願以己身代父死。數日後父親去世,黔婁安葬父親,並守制三年。

『貳』 孝敬父母的小故事

孝敬父母的小故事


一、卧冰求鯉


故事概述:寒冬臘月,一位名叫王祥的少年擔心病中的母親缺乏營養,想要為母親捕捉鯉魚燉湯。但是,湖面結冰,難以捕撈。為了孝敬母親,王祥毅然脫下衣物,躺在冰上,用自己的體溫融化冰層,最終成功捕捉到鯉魚,回家熬湯供養母親。


細節分析:王祥的行為展現了孝道的力量。他深知母親需要營養,不畏嚴寒,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他的行為也體現了對長輩的關愛和尊重。


二、黃香溫席


故事概述:黃香是一位非常孝順的孩子。夏天,他為了讓勞累的父親晚上能睡個好覺,提前把父親的床鋪扇涼;冬天,他則提前上床躺在被窩里為父親暖床。這樣做,既保證了父親的休息,又體現出他對父親的孝心。


意義解讀:黃香的行為雖小,卻充滿了對父親的愛與關心。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孝順父母的實際行動,即使是小事也能體現出對父母的關愛和尊重。這種孝敬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


三、仲由背米


故事概述:春秋時期,有一位名叫仲由的孝子。家境貧寒的他,每次都要走很遠的山路才能買到一點米供給父母食用。即便環境艱苦,他也始終保持樂觀的態度,堅持為父母盡孝。這種行為感動了周圍的人。


精神內核解讀:仲由的故事告訴我們孝順父母並不需要華麗的言辭和物質上的豐富堆砌。在艱苦的生活中,他依然堅守孝道,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的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孝心在於行動和態度。


以上三個小故事都體現了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和精神風貌。無論是卧冰求鯉的王祥、黃香溫席的黃香還是背米供親的仲由,他們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這些故事告訴我們,孝順父母不僅體現在大事上,更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點滴細節之中。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用實際行動去孝敬我們的父母。

『叄』 孝敬父母的成語故事

1. 卧冰求鯉:晉朝的王祥,字休徵,早年喪母,繼母朱氏不慈。王祥在父親面前常被數落,因而失去父母的疼愛。一日,繼母欲食生魚,適逢天寒冰凍,王祥解衣卧於冰上求魚。冰忽然自解,鯉魚躍出,王祥持魚歸家供母。此事在鄉里傳為佳話,王祥因此被譽為孝子。有詩贊曰:「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2. 黃香溫席:漢朝黃香,江夏人,年九歲,已知孝順。夏日為父母搭蚊帳、扇扇子,使枕席清涼;冬日則以身溫被,使父母衾暖。黃香孝行傳至京城,被譽為「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3. 戲綵娛親:周朝老萊子,至孝,奉養雙親,言不稱老。常著五綵衣,為嬰兒戲於親側。又嘗取水上堂,假裝跌倒,學嬰兒啼,以娛親意。
4. 鹿乳奉親:周朝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郯子披鹿皮入深山,入鹿群中取乳,供親食用。一次遭遇獵人,郯子以實情相告,免遭誤解。
5. 百里負米:周朝仲由,字子路,家貧,常食用藜藿。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歿後,子路南遊於楚,車載百乘,積粟萬鍾,然思親之心難忘,感嘆「雖欲食藜藿,為親負米,不可得也。」
6. 嚙指痛心:周朝曾參,字子輿,事母至孝。曾參採薪山中,家中忽有客至,母望子不歸,遂嚙指以示痛心。曾參忽感心痛,立即負薪歸家,跪問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嚙指以悟汝爾。」

『肆』 二十四孝指哪二十四個孝敬父母的故事

孝感動天、 戲綵娛親(又名老萊娛親)、 鹿乳奉親、 百里負米、 嚙指痛心、 蘆衣順母、 親嘗湯葯、 拾葚異器、 埋兒奉母、 賣身葬父、 刻木事親、 湧泉躍鯉、 懷橘遺親、 扇枕溫衾。

行佣供母、 聞雷泣墓、 哭竹生筍、 卧冰求鯉、 扼虎救父、 恣蚊飽血、 嘗糞憂心、 乳姑不怠、 滌親溺器、 棄官尋母。

1、湧泉躍鯉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今四川德陽,後出任江陽令,卒於官),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願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

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

其後,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湧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2、 懷橘遺親

陸績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

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

3、 扇枕溫衾

漢朝時期,孝子黃香的母親早逝,他知書達理,在炎熱的夏天,他用扇子扇涼席子讓父親睡。

冬天則先鑽進被窩溫熱被子讓父親睡。他當魏郡太守時當地遭遇洪災,他拿出自己的俸祿和家產救濟災民。人們稱他:「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4、行佣供母

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

戰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慾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

後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僱工供養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

5、 聞雷泣墓

王裒,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多能。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後埋葬在山林中。

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里,母親不要害怕。」他教書時,每當讀到《蓼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二十四孝

『伍』 孝敬父母的小故事

1. 孝敬父母的小故事之一:卧冰求鯉
在一個寒冷的冬季,王祥為了給生病的母親提供營養,決心捕撈鯉魚燉湯。然而,湖面已結冰,捕魚變得異常困難。王祥毫不猶豫地脫下衣服,躺在冰面上用體溫融化冰層,最終捕到鯉魚,回家熬湯給母親喝。他的行為不僅體現了孝道的力量,也表達了對長輩深深的關愛和尊重。
2. 孝敬父母的小故事之二:黃香溫席
黃香是一位充滿孝心的孩子。在酷熱的夏天,他提前為勞作的父親扇涼床鋪;在寒冷的冬天,他則先上床躺在被窩里為父親暖床。這些小小的舉動確保了父親能夠有良好的休息,同時也充滿了他對父親的愛與關心。黃香的故事告訴我們,孝順父母無需大事,生活中的點滴即可表達孝心。
3. 孝敬父母的小故事之三:仲由背米
春秋時期,家境貧寒的仲由每次都要走長途山路購買米糧以供父母食用。盡管生活困苦,他始終保持著樂觀的心態,堅持不懈地孝順父母。他的行為感動了周圍的人,成為孝順父母的典範。仲由的故事強調了孝順父母的重要性,並告訴我們真正的孝心不僅僅在於物質上的供給,更在於行動和態度。

閱讀全文

與孝敬父母親的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農村養老保障制度研究 瀏覽:354
女職工江蘇30年工齡退休金 瀏覽:300
重陽節銀行活動報道 瀏覽:827
老人心包水怎麼治療 瀏覽:867
順義區老年大學電話號碼 瀏覽:516
超市體檢什麼 瀏覽:626
昌邑專業養老服務多少錢 瀏覽:422
書信大賽孝敬父母 瀏覽:347
外企人員退休金 瀏覽:991
養老院商業宣傳怎麼做 瀏覽:405
君逸養生是干什麼的 瀏覽:153
社保買滿15後怎麼辦理退休 瀏覽:468
父母太忙回家很晚孩子該怎麼辦 瀏覽:470
80歲老人強顏歡笑 瀏覽:114
狗子做抗體檢測要多久 瀏覽:67
哪些名人的父母年齡差大 瀏覽:953
因為孝順結婚 瀏覽:322
孝敬父母親的故事 瀏覽:485
皇帝成長計劃天地長壽丹能吃多少 瀏覽:256
萬州區老年大學一分校 瀏覽: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