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端午節給父母500元不應該嗎
端午節給父母500元應該,這是作為子女的孝心。但是這該主動的,而不該是父母要求的。
過端午節,回了婆婆家,給婆婆買了牛奶和蛋糕。拿回家的時候,婆婆一直在那裡說:「買這些東西干什麼,花這些錢做什麼,自己有錢,什麼都不缺。」
先生上邊還有兩個哥哥,過這個端午節,只有一家給父母買了點東西,兩個哥哥家什麼都沒給父母買。大哥從他家裡拿過去了一個西瓜,走的時候,婆婆直接給在車里了。
二哥一直在外打工,連個電話都沒打,而公婆對這件事的態度是:買不買都可以,誰的理都不挑。買是的孝順,父母知道不買,父母也不挑理,畢竟過得也不容易。
(1)端午節孝敬長輩擴展閱讀
年輕人對待老人,要保護,要孝敬,要給他們讓座。兒女們對待年老父母,要讓他們「享福」,不讓他們做飯、洗碗,做家務。
初心是好的,但行為上,往往容易矯枉過正。形成一種老人就是「老朽」,沒有自理能力,需要年輕人包辦一切的偏見。以為只要給老人吃好喝好,滿足生活物質和安全的需求,讓他們安度餘生,就是最大的孝敬。
隨著物質生活提高,絕大部分老人,生活是能夠自理的。他們欠缺的,是和年齡對抗的自由。要知道,老人最大的痛,是服老。
假設一個人能活到80歲,從退休算起,還有20-30年的時間如果什麼都不幹,就是等死,將是多麼殘酷的事情!尤其是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失偶、失獨、失能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