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孝敬父母尊老愛幼範文
孝親敬老顧名思義就是孝順關心體貼父母和尊敬老人,古往今來,我們中華民族流傳著許許多多孝親敬老的典範。介子推為母而死,香九齡為父暖被,著名的旅遊聖地介休綿山就是為了紀念介子推。記得小時候學的古詩《遊子吟》中的句子,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每當想起這首詩的時候,就想想起了我的父母,如今我已到了不惑的年齡,想起遠在家鄉的父母,我深感慚愧,總感覺虧欠他們太多,陪伴他們太少了。
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用愛心養育了我們,用智慧啟迪我們的思想,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茁壯成長的,有出息的,其次就是孝順的,我生活在一個很平凡的家庭里,但在這個平凡的家庭里時刻上演著一幕幕溫馨的畫面,記得小時候,爺爺身體不好,媽媽總是把最好的飯菜先端給爺爺吃,站在一邊的我很嘴饞,然而媽媽卻說:你還小,吃的日子在後頭呢,爺爺身體不好,讓爺爺吃。爸爸經常給爺爺洗洗腳,那時的我很不理解,爸媽經常教育我要孝順老人,說只有能孝順老人的人才算是一個高尚的人。
歲月伴隨著我的成長悄悄流逝,我遠離父母在外工作,經常在公交車上會很自然的給老人讓座,看到路邊的殘疾乞丐也會毫不吝嗇的給點錢,俗話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覺得很高興,讓人感到無限的溫暖。
如今,父母已不再年輕,母親體弱多病,過年的時候我建議帶她來太原看病,但母親硬是不肯來,怕我花錢。父母總是為兒女付出的多,要求回報的少,我們的祖先講究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那麼父母之恩更是恩重如山,更應該報答。做為家中的長子我深感責任重大,抽時間就應該常打電話問候父母,常回家看看,陪他們聊聊天,哪怕是給他們做一頓可口的飯菜,或者是給他們捶捶後背揉揉肩,刷刷筷子洗洗碗,年老的父母理應得到兒子的關愛和照顧,同時也要教育我的兒子要孝敬老人,讓孝親敬老這種美德代代相傳。
我也希望普天下做兒女的能大力弘揚我國的傳統美德,提高自身素質,孝敬老人,關愛老人,讓溫暖的陽光灑滿社會的每個角落,做一個懂得孝親敬老真情奉獻的好兒女。
⑵ 什麼叫尊老愛幼的數字故事
子路尊老愛幼的故事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像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黃香尊老愛幼的故事
黃香,東漢人,少年時就善於寫文章,當時的人稱頌他:「天下無雙,江夏黃香。」但黃香最難能可貴的,還是他很小就知道孝敬父親。
黃香9歲時母親去世了。他十分悲傷,就把對母親的思念和愛全部傾注到父親身上。
冬夜,天氣寒冷。黃香就先鑽到父親的被窩里,躺一會兒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覺。
夏天夜裡很熱,黃香就手執蒲扇,對著父親枕席使勁扇著。
黃香長大後,朝廷覺得他是個人才,讓他擔任魏郡太守。有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災,百姓苦不堪言。黃香拿出自己的錢財賑濟災民,百姓沒有不感動的。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