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長子孝順

長子孝順

發布時間:2025-09-26 23:44:00

㈠ 古文長子如何盡孝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中國自古就有《二十四孝》之說,它影響了中國社會六百多年。古人對孝道有三條很重要:
一,「百順孝為先」。就是要順從父母,不要違背父母的意願做事。
二,「父母在不遠游」。就是要在父母有生之年,在他們身邊生活,孝敬他們,養勞送終。
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長子必須傳承家族的香火,老人們都認為多子多孫才是福。在
當今社會,我們也許會免去一些繁瑣的禮節和腐朽,但最基本的心意是不變的,那就是希望父母在有生之年都能身體健康,幸福快樂,沒有什麼遺憾就對了。
「二十四孝」是封建社會所頌揚的二十四個孝親典型。《二十四孝》一書不著撰人,只敘事跡,序而詩之,用以啟訓童蒙。後又有人配以簡圖,以增強直觀性。這二十四個孝親典型是虞舜、郯子、老萊子、閔損、仲由、曾參、漢文帝、郭巨、江革、蔡順、江詩、丁蘭、黃香、董永、陸績、孟宗、王祥、王裒、吳猛、楊香、庾黔樓、唐夫人、朱壽昌、黃庭堅。這些典型有的實有其人,有的僅存在於傳說中。所述孝行有的是事實,有的是神話;有的合情合理,有的則愚昧荒唐,不足為法。
在中國歷史上,「孝」一向為統治者和士人百姓所看重,這是「二十四孝」得以廣泛持久流傳的思想基礎。統治者大都信奉「忠臣出孝門」之說。「孝」是家庭和諧、社會穩定的重要保證,也是宗親倫理關系得以維護的必要條件,故在「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中,「孝」字居首位。很難想像,一個連雙親都不孝敬的人會忠於國,信於友。
以「孝」字起首的詞最常見的有兩個:一是孝敬,二是孝順,二者的含義略有不同。孝敬是指對雙親的贍養和尊重;孝順則側重於順從,認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對父母要不分是非地絕對順從。我們認為前者的含義較為恰當,後者則有明顯偏頗。贍養、尊重父母是做兒女的最起碼的道德標准,而一味的順從模糊了是非界限,應該稱之為愚孝。

閱讀全文

與長子孝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臨城縣農村養老保險管理所 瀏覽:82
央企女處級幹部退休年齡 瀏覽:347
敬老院慰問老人詩歌朗誦 瀏覽:53
訪談60歲以上老人 瀏覽:613
大平孝敬爹和媽現場版 瀏覽:790
全國人大領導退休年齡 瀏覽:587
呂不韋為什麼能長壽 瀏覽:29
聾啞人多少歲進養老院 瀏覽:384
60歲裸體女人 瀏覽:472
漢代父母官叫什麼名字 瀏覽:837
父母進廠打工怎麼說 瀏覽:495
很討厭老年人喝酒怎麼辦 瀏覽:999
老年人脊椎列怎麼治療 瀏覽:328
龍游縣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瀏覽:330
燈塔市瀾潮養生會館門票多少錢 瀏覽:306
重陽節爬山高中畫 瀏覽:219
老人補肽多少克 瀏覽:395
預防老年痴呆症ppt 瀏覽:988
養老院加盟好項目 瀏覽:241
為什麼喜歡重陽節 瀏覽: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