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很多人孝敬太晚

很多人孝敬太晚

發布時間:2025-09-24 23:36:50

❶ 很多孩子不孝敬老人,如何解決這種社會問題

孝順老人,一直是我國從古至今的優良傳統美德,但是很多孩子都不會去孝順自己的父內母,這個社會問容題,也是大眾所關注的,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們養育成人,在我們身上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和金錢,反倒而很多人不懂得父母的苦心,長大了之後,依賴父母,繼續啃老,不願意去工作,對父母的態度也是不好的,我覺得這樣的行為是非常惡俗的,

老人的很多經驗都是我們年輕人所沒有的,而且老人的生活經歷要比我們廣,我們應該在年輕的時候接受父母對我們的養育,在我們長大成人之後結果接過父母手中的擔子,好好的照顧自己的父母,讓自己的父母在過晚年後,能有幸福的生活。

❷ 不孝順父母的現實報應

不孝順父母的現實報應就是當他們老了的時候也會遭遇同樣的不公平待遇,因為他們給他們的子女做了榜樣!

❸ 心理學:永遠不要因為伺候老人而拖垮自己,這根本不值得,為什麼

看到這個標題,想必很多人不由心驚了一下,我國向來是注重禮儀廉孝的國家,孝順反哺老人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盡管有些人會因為贍養老人而覺得勞累,但也只能將背後的苦默默吞下。

明目張膽地說不願為了老人拖垮自己,通常情況下會招致責罵,被認為沒有良知,父母辛辛苦苦將其撫養長大,兒女卻不懂感恩。

孩子的生命不是父母送給他的禮物,既然無意相送,又何來居功受恩之說呢?父母對子女少一點要求回報,少一點要求報恩,其實對哪一方來說,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

胡適先生曾說:「我的意思是要我這個兒子曉得我對他只有抱歉,絕不居功,絕不施恩。至於我的兒子將來怎樣待我,那是他自己的事情。我絕不期望他報答我的恩,因為我已宣言無恩於他。」

所謂孝順對孩子來說是不公平的,他們一出生就被綁在要懂得感恩的十字架上,父母若能看清這背後的道理,主動做出選擇,對孩子而言何嘗不是一種恩慈。

❹ 活著時候沒孝順老人,死了後悔

所以我們應該及時的孝順老人這些時間。

❺ 關於子孫不孝順的經典語錄的句子

1、兒子養大了,他就是狼心狗肺,一點都不孝順,讓我覺得他就是一個白眼狼!
2、母親沒有錢,只有去乞討、賣血還有把家裡的東西賣了,但只有賺到一千元,她全都給了兒子,其實,兒子是騙母親的,他想去打游戲、賭博。
3、銀絲漸漸染白了鬢角,皺紋悄悄爬上了額頭。母親啊!不孝的我才是您白發的締造者。
4、——清代:黃景仁《別老母》白話文釋義: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捨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幹了。
5、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盡孝不能等,對父母的愛永遠都不遲!
6、天地雖廣發,難容忤逆族。
7、兒媳生孩子坐月子,帶孩子的時候,您可以不幫忙,也可以說您沒這項義務,但是請記住,在您需要照顧的時候,請您不要想起她,媳婦也沒這項義務。
8、老人去世時講排場,大操大辦,讓老人享受「哀榮」,還不如孝在平時,妥善安排好老人晚年生活,讓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頤養天年。
9、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10、一個人如果不能盡到「孝道」,沒有良好的道德修養,怎麼能把人和畜牲區別開來。
11、親情是什麼?情情是看似很近,其實很遠,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稀有的微妙關系。
12、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3、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13、這世上沒有誰比誰活的容易,只是有人在呼天喊地,有人在靜默堅守。
14、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15、身體發膚受於父母,羊有跪乳之恩,鳥有反哺之情。,不孝敬父母,連畜牲都不如。不和不尊重長輩的人交友,做生意。
16、若不盡孝道,何以分人畜。
17、對自己沒什麼好外想想自己
18、養女不孝不如豬,養子不孝不如狗。
19、曾認為即使窮困潦倒、走頭無路,親情就是最後的稻草,也會伸出溫暖的雙手。現在慢慢才知道,變質了的親情就只剩無情了,疏遠和冷漠才是真正的面孔!實力永遠決定你在親情中的位置!任何時候只能相信自己。
20、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21、一個人的富貴與貧窮,都可以在「孝道」這里追溯到好與壞的根源。
22、——唐代:白居易《慈烏夜啼》白話文釋義:慈烏失去了它的母親,哀傷的一直啞啞啼哭。
23、不孝子!」你不慈別怪我不孝。」老子養大你已經仁至義盡。
24、不孝順的女兒,必然是難以駕馭的妻子。
25、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做人的道德底線。
26、慈烏的啼哭聲彷彿在哀訴著自己未能及時盡到反哺孝養之心。
27、兒子有多懶,我們這些做母親的都清楚,別再說您兒子忙所以要兒媳做家務,他在忙著聊QQ,打游戲你心裡其實知道。
28、看不得你富:你有錢,就等於天生的罪過,感覺只要和你有血緣,你就有原罪,就是欠一大家子債。
29、富貴與貧賤,俱可追芳躅。
30、不善待老人的人不是人,人為善,百孝為先,人活著不容易,由其是老人,到了晚年,更是不易,如果過得不幸福,是件多麼可悲傷的事,所以說不善待老人,天理不容,不得人心,可氣可恨,每個人都有老的一天,因此必須善待老人,人在做,天在看,善待老人與人與己。
31、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
32、不要總惦記兒媳娘家有多少錢,多少房子,再多也和您沒關系,怎麼輪也輪不到您。
33、我這個不孝之子,背棄父母,不盡天職,老天就這么快懲罰我了,真是天公地道。
34、如果你們自己不孝順,那你們的孩子就不會孝順,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35、人在最悲痛、最恐慌的時候,並沒有眼淚,眼淚永遠都是流在故事的結尾,流在一切結束的時候。
36、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37、其他各種鳥類難道沒有母親,為什麼只有慈烏你特別哀怨?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以前有位名叫吳起的人,母親去世竟不奔喪。
38、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39、——元代:王冕《墨萱圖·其一》白話文釋義:南風吹著萱草,搖擺著是為了誰吐露著芬芳?慈祥的母親倚著門盼望著孩子,遠行的遊子是那樣的苦啊!對雙親的奉養每天都在疏遠,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
40、生前對老人不孝,死後大操大辦,於死者有什麼意義呢
41、早晚守著舊樹林,整年都不肯飛離。
42、我兒子真的是白養了,他就是一個狼心狗肺,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我感覺這養兒防老真的是一種無語!
43、老人健康,兒女福;兒女不孝,蒼天報!
44、上了大學後,對父母的愧疚愈來愈深,從前覺得父母一直是年輕健康的「超人」,其實不然,離開家後,每次通電話都能從她們的語氣中聽出對孩子的思念,卻從未明說,我不是個優秀的人,相貌平平,天資一般,也不是可以讓父母驕傲的子女,但我定會是個孝順的人,父母在,不遠游,願父母身體健康。
45、樹欲靜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46、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47、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48、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
49、兒媳回娘家,給自己的父母買東西,請您不要嫉妒,因為他們為兒媳付出的更多。
50、有酒有肉朋友多。事到臨頭沒人問,富在深山有人尋,窮在鬧市沒人問。
51、我此一生,俯仰無愧於天地、君王及至百姓,然唯獨對不起的,便是我的親生母親。
52、要孝敬的太多太多,只想告訴你,選擇孝敬,不要讓迷霧遮住雙眼,讓污垢蒙蔽心靈,為老人,為自己,捧一顆清純孝敬之心。
53、我真的白白養活了自己的兒子,兒子不孝順,讓我感覺特別的心寒,這一切都是拜自己所賜!
54、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55、連父母也不孝敬的人不配為人子、人父或人母。
56、不要認為您對您兒子好,兒媳就欠您的。您就是討債,也要找對債權人。如果您希望媳婦孝順您,關心您,也請您對媳婦好,將心比心。並不是您的要求,就必須要求別人滿足您。
57、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58、、生命和金錢面前,最能看清人的本質!我看清了,看到的是最傷心的來自親情的冷漠和之後的鱷魚的眼淚!可是最最傷心的是有的人卻被鱷魚的眼淚蒙蔽了。
59、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
60、兒子不孝,讓我感覺特別的心寒,我的晚年生活總是那麼的凄涼,總是那麼的孤獨!
61、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
62、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造,一顆感恩的心需要生活來滋養.——王符
63、不要覺得兒媳讓您兒子干點家務,就委屈了他,家是兩個人的,他有義務分擔。
64、——清代王中書《勸孝歌》白話文釋義:「孝道」是各行各業修身立行所推崇的,各種典籍之中都有所記載,數不勝數。
65、做人就像蠟燭一樣,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給人以光明,給以溫暖.——肖楚女
66、子之孝不如率婦以為孝,婦能養親者,公姑得一孝婦,勝如得一孝子;婦之孝不如導孫以為孝,孫能敬親者,祖父得一孝孫,又增一輩孝子。
67、留在你的身邊,我的生命就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痛苦。但是離開了你,我的生命就有一萬種可能!
68、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
69、不要在您兒子面前說兒媳的壞話,您這樣做,只會讓他們無休止的爭吵,吵到最後,忍無可忍就是離婚,如果是因為您而離婚,您的罪孽可大了。
70、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孟子
71、烏鴉知反哺,羊羔知跪乳。不孝敬者禽獸不如。
72、有時候人不能太善良,要懂得適可而止,你太善良了,只會讓人覺得你軟弱可欺。
73、兩件事不能等,盡孝順和報師恩。
74、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間谷。
75、父母為了兒女傾盡一生努力。作為兒女的要盡早孝順父母,在父母有生之年盡量照顧好父母,讓他們過上幸福美滿的晚年生活,不要等到兒欲養而親不待。
76、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77、不要讓兒媳像您那樣照顧您兒子,他是您兒子,是你兒媳的丈夫,兒媳只會把他當丈夫,不會把他當兒子。
78、結局和過程都有了,再去糾纏,連自己都覺得貪婪。
79、抬頭看著一片雲林,聽到慧鳥的叫聲思念起來至此很是慚愧。
80、——清代王中書《勸孝歌》白話文釋義:慈烏尚且還反過來餵食母親,小羊為了報達父母的養育之恩,當父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時,小羊跪下來用乳汁喂養父母。
81、最大的悲哀是父母跟著受委屈,女兒不孝。
82、越是壞的越有人同情幫襯,越是爛的越要照顧。
83、一個不孝順父母的人他拿什麼讓我們相信?
84、我真的沒有辦法理解這樣的人生,兒子特別不孝順,讓我特別的心寒,我與兒子的見面真的是少之又少!
85、人如果不孝順自己的父母親人,還不如沒有心的草和樹木。
86、不孝子女的十句話我內心是愧疚的,說實在的,兒女對父母的親還不如我母親養的貓狗親,母親養的貓貓狗狗,時時刻刻陪伴在母親身邊,為母親作伴,看家護院。而我呢,確做了離家的遊子,陪伴母親的時間,少之又少,慚愧……
87、孝心是一句溫馨的話語,揉搓父母疲憊的心;孝心是一把親切的嘮叨,分擔父母的痛楚;孝心是一首暖暖的小曲,解釋父母的情懷。
88、孝心是……,孝心是捶不完的背,孝心是一句真摯的話,孝心是一杯喝不盡的茶。
89、哀嘆這類的人,他們的心真是禽獸不如啊!5,孝為百行首,詩書不勝錄。
90、不孝順的兒子到處都有,不愛惜自己子女的母親世所罕見。
91、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92、對於不忠不孝之人有什麼自尊可言?可笑!
93、我的兒子被我細心的呵護長大,他卻是那麼的狼心狗肺,卻是那麼的不孝順,讓我覺得內心痛心不已!
94、有稜有角的害處是,別人啃起你來十分方便。
95、常言道「為國盡忠,在家盡孝。」「孝盡父母的事情永遠不能等」。
96、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97、您兒子只是個普通人,沒有你想的那麼了不起。他娶到你的兒媳並不是人家姑娘高攀了你們家,要珍惜兒媳婦。
98、沒有不忠不孝的佛,沒有不仁不義的神。
99、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此生只剩歸途。
100、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
101、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聽到的人也忍不住淚濕衣襟。
102、行善,盡孝,修行,這三件事,適合現在進行時,不能等未來時。
103、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104、痴心父母谷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105、不要總說誰家的媳婦好,再好也是人家的,您也想不來,想要一個好兒媳自己首先要做一個好婆婆。
106、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
107、不要太努力想得到,因為有時候,好事會在你想不到的時候發生。
108、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109、子欲養而親不待,身前行孝不能等。父母存時多盡孝,莫留遺憾悔一生。
110、兒欲養而親不待。父母千辛萬苦養育兒女,為了兒女能夠健康成長,起早貪黑的工作,為了讓兒女學好文化知識,把家裡的積蓄供書教學。
111、勿以不孝身,枉著人子皮。

❻ 為什麼現在很多的人都不懂得孝敬父母

懂得孝敬父母,他們為你付出得太多拉``失去之後你就會後悔``

❼ 人到老年,自己的兒女不孝敬,其根本原因是什麼

人到老年,自己的兒女不孝敬,晚景凄涼,但是,「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任何感情都不是平白無故產生的。其實,造成兒女不孝敬的根本原因,無非有一下三點:

1、老人自己就不孝敬自己的老人,自作自受。

有的老人,自己年輕時,認為自己的老人是累贅,從不孝敬。歲月輪回,等到自己老了,沒有養成孝敬老人的家風,兒女上行下效,也開始不孝敬自己。

有一個老人,兒子對他不孝,張口大罵。老人氣不過,說:「你罵我,我是你爸爸」!兒子還口道:「我罵你還算好的呢,你年輕時,還打過我爺爺呢」!一句話,噎得他啞口無言。

2、老人過度溺愛自己的子女,教育不當。

有的老人,過度寵愛自己的子女,含在口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碎了,自己吃盡千辛萬苦,卻捨不得兒女受一點委屈。以致兒女在成長過程中,形成了自私自利、霸道刁蠻的性格,沒有責任,沒有擔當,沒有愛心,有朝一日,自己不中用了,自然會遭到兒女的嫌棄。

3、老人年輕時做父母不稱職,對兒女缺乏愛心。

有的老人,年輕時雖已為人父母,卻不稱職,沒有盡到撫養、教 育兒 女的義務,本身自己的品行就存在問題,不是好人。所以,兒女長大後,雙方沒有一點感情,父母在兒女的心目中,印象極差。這樣的父母,兒女根本就沒有什麼恩情可感,老了以後,想讓兒女孝敬,也就成為一種奢望。

人到老年,自己的兒女不孝敬,其根本原因是什麼?

昨天在商場門口休息處,就遇到一位老太太,在和一旁的一位中年大姐聊自己家的兒女,一邊說,一邊哆嗦著抹眼淚。

這位老太太已經八十歲了,背駝了,手都哆嗦了,從超市裡買了一桶十斤的食用油,買了一些紅蘿卜,洋蔥,土豆,給兒子打電話,讓兒子趕過來接,兒子說單位現在有事出不來,讓她打車回家,於是老太太就像一旁的大姐哭訴,說兒女嫌棄她,不管她,自己手不利索,拿不回去。大姐說,以後這些東西讓孩子們買,她說,孩子們買的她不稱心。大概過了有半個小時,老太太踉踉蹌蹌的走了。

我心裡的第一印象是她的兒女太不像話了,老太太八十了,還讓她自己出來買東西。可是我後來冷靜下來一想,我想起了老太太說的那句話,兒女買的東西她覺得不稱心思。

孝敬父母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我國的法律規定,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

可是人到老年,為什麼會有很多老人說自己的子女不孝順呢?

第一,子女生活壓力大,工作忙,陪伴時間少,老人感到孤單而且被忽視。

第二,老人沒有退休金,子女負擔過重,不想承擔老人的生活費用或者醫療費用。

第三,人到老年過分挑剔,看不慣子女的生活習慣,生活在一起時常發生矛盾。

第四,從小對子女溺愛,養成了子女以自我為中心,沒有責任感的性格。

第五,多子女家庭的養老問題頻發,多半是因為子女對老人的某些做法不滿,或者子女之間相互推諉,形成了一個和尚有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局面。

我身邊有一個朋友,妹妹沒有工作,離異後帶著孩子常年住在娘家,靠著父母親的退休金生活,我朋友多次勸說妹妹找工作都被嗆了回來。我朋友每次回家,父親都說經濟緊張,錢不夠花,可是轉頭又把錢全部補貼了自己的二女兒和外甥身上。而且還逢人就說我朋友不去看他。朋友表示也很傷心。

所以,真的是很多子女都不孝順嗎?畢竟我們幾千年的傳統美德。我個人感覺,從心裡不孝敬父母的還是很少數的。這里我給父母們幾點建議。

第一,不要過分苛責兒女,兒女買了什麼都表示喜歡,不習慣兒女的生活習慣,可以當做看不見,自己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最重要。

第二,多子女家庭的父母親,一定要注意平衡子女們之間的關系,有時候父母親的一個決定就是兒女們矛盾的導火索。

第三,如果子女真的不孝敬父母,父母完全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

其實,人到老年最重要的就是 健康 ,而這種 健康 不只是身體 健康 還包括心理 健康 。

最後,祝全天下的老年人都身體 健康 ,長命百歲。

經常見到一些老人向人哭訴自己孩子不孝順,而在實際生活中,也確實有很多人存在不孝行為。比方說很多年以前,山東泰安的一位八旬老人到了春節,因為無人照顧歐,去向自己的兒子討要一碗面吃,結果被兒子和兒媳吊在房樑上鞭抽,最後含恨而去。

但是,種種不孝行為受到譴責的同時,卻鮮有老人去反省自己。當事老人從來沒有意識到,兒女不孝,也許自己就是親手製造這一切的始作俑者。

舉個生活中的例子吧:我的一個鄰居老來得子,也許因為此原因,對自己的兒子百般疼愛,直到愛過了火,成了驕縱。不管什麼事,在理還是不在理,都以自己的兒子為中心,結果把兒子嬌慣成了自私自利、凡事以自己為中心的忘恩負義的人。這對老夫妻的晚景非常凄慘,老兩口的退休工資每月都要被兒子花個精光,有時因為兜里沒錢,只好接受眾鄰居的接濟。

人人都說老兩口攤上了不孝子,可是怎麼就沒人問問——這不孝子是誰一手製造的呢?

這只是一個例子,其實造成兒女不孝的原因還有很多,比方說有的家長家長作風非常嚴重,對孩子從小施以家暴,還有的家長在兒女中間偏心嚴重、、、、、、這一切的一切,都有造就不孝子的可能。

再打個比方:有位阿姨,她的女兒上小學的時候偷過同學的東西,誰知都過去好多年了,她這當媽的卻念念不忘。後來女兒考上北京一所重點大學,這位阿姨卻肆意阻攔,堅持說她女兒是小偷,沒資格上大學。後來女兒在自己高中班主任的幫助下,沖破母親的阻攔,上了大學,畢業後留在了北京當老師,直到結婚成家,都不肯見自己的母親。而這位阿姨又四處嚷嚷,說自己生養了個白眼狼、不孝女——試問明眼人,這樣的結局怪誰呢?

所以,當我們不幸遭遇兒女不孝時,別忘了反省一下自己。

自己兒女不孝,這個應該不是無緣無故的不孝,人們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首先反省反省自己有沒有對自己父母或者岳父母以及家裡其他老人不孝或者不尊重?如果你自己也是這樣那麼就不能怪孩子對你不孝了,這叫做有樣撿樣,報應到了。

如果自己有良好的家風,孩子從小就是在一個很有素養,尊老愛幼的環境下成長大的。到老了,自己的子女不可能不孝順你的。

人到老年,自己的兒女不孝順,這最根本的原因,當然是你這個做父母的教育出了問題。從小不注意這方面的教育,或自己本身有問題,言傳身教所至。

一, 從小的教育問題,孝敬父母,尊敬老人這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優良傳統。 而做父母的卻不懂得如何去教育子女,一味的溺愛,沒有原則的滿足小孩的要求、慾望;沒有建立起一個良好的家風,發現小問題,不去糾正,慢慢的就釀成了不好的品德。

二, 自己就不知道孝道,對自己的父母不懂孝敬,言傳身教,讓子女也不懂得孝敬,「做什麼都是會還的 。」你對父母的不敬,同樣會一點不漏,甚至變本加厲的還回到你的身上。這就怨不得人了。

三, 做父母的對子女的愛,方式、方法發生錯誤,給孩子帶來了傷害 。如,並不去了解他們的想法,感受,一味強制灌輸自己的做法,自己為他們去選擇,讓子女反感,不尊重他們的思想與人格,而當他們長大了後,一定還是會從心裡拒絕你,哪怕內心想愛你,而在生活中表現出來的依然是抗拒與不合作,也就談不上孝順。

四, 太物質化了孩子,如今 社會 經濟發展飛速,什麼都是以物質為主,物質充斥著整個生活。 思想自然就也物質化了,如,經常用物質去獎勵孩子,用物質去安慰孩子,那當孩子滿腦子都以利益為重的時候,親情就變淡了,變味了。

總之,人到了老年,才發現兒女不孝順,是自己教育的一切錯誤,但都晚了,那一切都要怨自己,教育不當,釀後果就能自嘗。

現實生活中,許多老人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得開心愉悅,家庭和睦,而有些老人,卻事與願違,子女不孝,可謂晚景凄涼。 究其主要原因,在與老人對於子女的言傳身教,能否以身作則,教育、影響孩子朝好的方向發展,在於能否懂得生活的智慧,會不會做一個不討人嫌的老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深受父母影響。要想孩子懂得孝敬自己,那就必須以身作則,孝敬老人,起典範作用,教育和影響孩子。 一個家庭,做父母的如果用偏激的言語和頹廢的情緒來表達對事物或人的看法,孩子也會感受到這種面對問題時的處理方式,也會躁動不安,容易緊張。如果做父母的經常吵架、說臟話、冷暴力等,孩子潛移默化中,攻擊性強,處事不理智、粗暴,或者是不接受溝通,不接受合作。


如果父母對朋友對鄰里熱情、和善,對老人孝敬、真心,孩子記住的不是父母說了什麼,而是孩子眼睛看到的父母如何為人處世。如果父母以身作則,處處以愛的心態對待人,對待生活,對待所有的一切,做好孩子的典範,孩子就會知道哪些是有用的,愛心就會在孩子身上紮根。



老人不要干涉子女的生活,讓大家都生活的輕鬆快樂。 生活中,習慣早睡早起的老人們不要責怪年輕人的晚睡晚起;善於精打細算的老人們,不要對於年輕人傾倒了剩飯剩菜、丟棄了破舊傢具而橫加指責;還有,老人整天嘮嘮叨叨,這也管那也問,一味地瞎操心,累了自己,煩了孩子。生活中的觀念不同總是存在,老年人沒必要爭辯,要學會生活的智慧,學會裝糊塗。


如果條件允許,老人最好和子女分開住。老人要從根本上承認自己確實老了,不要用固有的思維和觀念要求孩子,不要以為就該以你為中心,要完全執行你的指令,聽從你的意願。要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時代的發展。過去的事不糾結,現在的事不困擾,對於未來,不爭不搶不氣,做好自己,愉悅大家,不討人嫌。



老人要想晚年幸福,就必須要有 健康 的身體,要有獨立的經濟來源。 要想有好的身體,減輕孩子的負擔,就必須加強適當的鍛煉,增加免疫力。可以出門走走,逛逛超市,幫忙添置一些日常用品,把洗衣做飯、帶帶孩子當作一種生活樂趣;或是看看書、讀讀報,分享國事天下事;跳跳廣場舞、練練太極拳,聊聊油鹽柴米;種種花、養養草,修性又怡情。還要端正態度,不搞歪門邪道,不增加子女的麻煩。還可以學學未知的知識,開闊自己的視野,不讓自己閑下來,要老有所樂。


同時,自己要有獨立的經濟,要有自己的小金庫,或是買一份保險,能夠讓自己輕松應對日常生活開支。久病無孝子,再孝敬的子女,在面對卧床不起的老人時,也會經不起折磨,因為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也會有心有餘而力不足的苦衷。



如果有兩個孩子的,老人要盡量做到一碗水端平,不能愛一個厭一個。 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都是一母所生,為何要分個好歹呢?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嘴甜會說話、做什麼事都順著你意願的孩子,你會更喜歡,什麼好的都優先給他,相反的,沉默寡言、叛逆,做事總是與你做對的孩子,你對他要差點,這樣的偏心,只會成為未來家庭矛盾的主要原因。


孩子是聰明的,做父母的所作所為,他洞察秋毫,雖然他一次兩次不說、沒有意見,但是三次四次呢?就算他大度,不計較父母的一切,但不能保證他成家後另一半沒有抱怨或是憎恨。如果老人能夠做到公平處事,不論大小,一律平分秋色,做子女的會不理解不孝順嗎?



不管你出身高貴還是貧寒,一個老人能做到持之以恆地教育、影響孩子朝正確的方向發展,能做到熱情善良、慈祥和藹,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能做到不倚老賣老,能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他就一定會受到大家歡迎的。真心希望每一個老人,多看多學,提升自身素質,加強自身修養,做個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人。

想想自己孝順過自己的父母嗎?家庭生活中父母的言行會影響到下一代孩子們的生活狀態。身教重於言教呀!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來說說我們老家一個李大爺的故事。

李大爺今年80多了,有一兒一女,女兒遠嫁在外地,留個兒子在身邊一起生活。

李大爺雖然年紀不小,但身體還算硬朗,只是有條腿有點殘疾,走路一瘸一拐的。雖然如此,但他還是每天推個小斗車四處轉悠,在垃圾堆、工地上去翻找能賣錢的廢品,比如鋼筋、紙板、塑料管等等,收集一點後就拿去廢品站賣。

好的時候一天能賺4、50塊,差的時候可能就幾塊錢,我經常能在外面遇到他,推個小板車,一瘸一拐地緩慢走著,覺得他也挺可憐的,可是可憐之人也必有可恨之處。


據李大爺的兒子講,李大爺年輕的時候都是好吃懶做,不怎麼管家裡面,是自己的母親一個人扛著。

而且李大爺是一個十分要臉面的人,經常在外面吹牛,說自己做了多少多少事,其實根本就沒有,對於這些過往,李大爺的兒子是頗有怨言的。

李大爺的媳婦說,老公公雖然一把年紀了,但是十分不愛干凈,夏天這么熱的天氣,一天都不洗個澡,渾身散發著一種酸臭味,衣服臟得都變色了也不會換,而他自己住的小屋呢,也是十分凌亂,東西到處堆的都是。

白白的一床蚊帳用黑了都不知道洗,每天出去撿垃圾本身就臟,回來也不收拾一下,手黑黑的就直接上桌吃飯,她實在有點受不了,說了很多次也不改,也曾經幫著打掃過幾次,可沒多久又恢復了原樣,她實在是有心無力,不想再管了。

現在李大爺雖然是和兒子兒媳住在一起,但是吃飯不在一起吃,都是自己做的,然後住在房子里的一個小角落裡面。


通過李大爺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基本上大部分子女對老人都是孝敬的,可是因為有些老人年輕時犯了一些錯,讓孩子們解不開心結,或者是年紀大了,有些毛病改不過來,甚至是倚老賣老,總想著要沾兒女多少光。

其實越是這樣,兒女們越是離老人們遠一點,反倒是那些處處為子女著想的老人,穿戴整齊,講究衛生,不圖兒女給他們多少,自己還能動的時候就從沒想過依靠別人。

這樣的老人更加受到兒女的尊敬,過年過節都會買東西回來看望一下。


所以說啊,我們任何時候都要自立自愛才能被人愛,老人呢,也不要總指望著養兒防老,兒女們大了有自己的生活,不要處處干涉,能夠自食其力的話那是最好的,互相之間有一個界限感,反而能讓人更加的親近。


有的是因為老人 健康 時候,不知道自己老了會咋樣,他們太能嘚瑟,不給留點餘地,有的是遇見那些黑了良心的兒女,所以說不能一起而論

人到老年,自己的兒女不孝敬,其根本原因,我認為,妻不賢,子不孝,無法可治也。據我和老年人閑聊時,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其主要原因如下幾方面;

一,子不孝,父子過,因為父母是孩子的不忘初心的好搒樣,孩子錯誤根源在於大人沒有教好。以中華五年傳統不息的之化教育,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訪照大人的所做所為,去學習成長起來。百善孝為先,首先,你必須要好好去孝敬你的父母,在孩子幻小的心靈里種下良好影響,當你老了,走不動了,他們長大成人了,理所當然的去孝敬你的。反之,你對你老子有不孝的行為,孩子對你一樣的對待。

二,「人之初,性本善」,父母要和自己的孩子建立一種朋友關系,不要經常去打罵傷害她們。特別是孩長了也有自遵性,反其倒而行之,不要隨意拋起疏遠她們,好好理解孩子心理願望,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她們會知恩圖報,有利於和諧身心,和諧家庭的責任感。

三,在當今的就會,因為,都生一個孩子,由於教生慣養的現象較為普邊。望子成龍的希望,卻變成了逆子,五毒俱全,讓大人寒心,無法可治,後悔莫及。要知今日,何比當初。必須嚴格的抓緊早期對兒女的教育,勢在必行。

所以,人到老年了,愚到自己的兒女們不孝敬的時候,不要有過多報怨,因為你付出不多,收獲的甚少,你養她們小,他們必定會養你老的。每個人都有孝敬老人的責任,這是做為兒女義不容辭的傳統觀念。

閱讀全文

與很多人孝敬太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貴陽老年大學時裝 瀏覽:438
沈陽退休工資發放時間 瀏覽:22
楷媽懷姜養生膏創始人哪裡人 瀏覽:842
用五穀養生酒怎麼泡 瀏覽:303
關於重陽節詩歌手抄報圖片大全 瀏覽:653
2017上海退休金計算器 瀏覽:597
女兒婦科應該體檢什麼 瀏覽:269
公司2500給父母多少 瀏覽:411
山東老年大學一年住宿費 瀏覽:86
孝順媽媽1500高三 瀏覽:61
三河養老需要多少錢 瀏覽:417
關於老年大學工作分工 瀏覽:998
寶媽養老保險怎麼辦 瀏覽:978
襄陽社會養老保險需要哪些條件 瀏覽:410
長壽花新聞 瀏覽:247
學霸的父母為孩子做了什麼 瀏覽:510
父母要擔負起的責任有哪些 瀏覽:498
自由擇業者退休工資如何計算 瀏覽:723
父母健在的時候房產怎麼分 瀏覽:788
長壽花根莖發黃是什麼原因 瀏覽: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