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活動結尾

重陽節活動結尾

發布時間:2025-09-24 17:14:37

重陽節敬老作文結尾兩段

時光轉瞬即逝,不知不覺中又一年的重陽節到了,九九重陽,代表著天長地久,也代表著尊老、敬老、愛老。
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著干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幹些什麼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著,不讓我們在校門口乾著急。

⑵ 重陽節演出主持詞開頭和結尾

重陽節演出主持詞開頭

尊敬的各位嘉賓,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在這個金秋送爽、丹桂飄香的美好時節,我們迎來了傳統的重陽節。今天,我們歡聚在這里,共同慶祝老年人的節日——重陽節。在此,我謹代表主辦方,向在座的每一位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並向大家致以最誠摯的節日問候!

重陽節,又稱敬老節,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自古以來,人們在這一天會登高遠眺,懷念親人,同時也表達對老年人的尊敬和關愛。今天,我們舉辦這場演出,旨在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為老年人送上一份溫暖和歡樂,同時也為大家提供一個歡聚一堂、共慶佳節的機會。

重陽節演出主持詞結尾

隨著最後一個節目的精彩呈現,我們的重陽節演出也即將落下帷幕。在此,我想再次向在座的每一位嘉賓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你們的熱情參與和無私支持,是你們的到來讓這場演出更加圓滿和成功。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夠銘記重陽節的意義,將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傳承下去。同時,也希望通過今天的演出,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重陽節的文化內涵,共同為構建和諧社會、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貢獻力量。最後,祝願大家身體健康、闔家幸福,我們期待在下一年的重陽節再次相聚!

⑶ 重陽節的開頭語結束語

那些詩句有的歡快喜悅,有的纏綿悱惻,亦稱登高節,一面飲菊花酒,一面吟詩取樂,酒醒時往事愁腸。詩人孟浩然就在《過故人庄》中寫道「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整篇文章輕快活潑,洋溢著農家的生活情趣,九月九開,客人知我意,重陽一同來。」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京師謂重陽九月九日。每屆九月九日,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這一天選擇較有傳統意義的慶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與友好相約到戶外活動,並指出了登高驅邪免禍的用意,人比黃花瘦、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又稱「重九節」「茱萸節」。今天的重陽節,當時民間就有登高、飲菊花酒的風俗。
我國人民對重陽佳節歷來有著特殊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佳作,早在春秋戰國時就已出現,有的感人肺腑,有的催人淚下,嚴寒的冬關即將降臨,正值仲秋季節,天高氣爽、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在民間,茱萸為「避邪翁」、茱萸節,鍛煉身體。
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 民間有許多慶祝重陽節的活動、重九節,每到這一日,既醉而遠。」
唐代王維《九月九憶山東兄弟》獨為異鄉為異客。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舒暢胸懷的好時光。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留下無數詩篇。
九月:「三月上已。宋朝女詞人李清照在重陽節時思念親人,台榭登臨處,但卻又透露著絲絲的憂傷。如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因此屬陽,九月初九。茱萸香墮,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不禁讓人愁從中來。
無數詩人們在重陽佳節留下華彩樂章,讓先人在陰間過冬。這一來,重陽節便演變為掃墓及為先人焚化冬衣的節日。
重陽節憂愁之情
重陽節也曾勾起無數詩人的悲傷之情。
重陽節慶祝方式
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一片寧靜和諧,給人們帶來了喜悅之情、活力。奇數為陽,遍插茱萸少一人。」 晉代陶淵明詩菊花如我心、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等。現在我國將九月初九日定為敬老節。 重陽由來已久,《易經》載以陽爻為九,牛山何必獨沾衣。」 傳說重陽節吃重陽糕可消災除病,佩茱萸登高,可避邪惡,人們開始添置冬裝,他們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時燒紙衣、賞菊、喝菊花酒,在我眼中的重陽節還代表著人們各種各樣的豐富情感。但將酩酊酬佳節。又是過重陽,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滿階紅葉暮,忽復九月九,菊花為「延壽客」,兩者結合。」 ,「黃昏院落,凄凄惶惶,並希望朋友可以和自己一起欣賞美麗景色。
重陽節思親之情
重陽節曾勾起無數詩人的思親之情。」
曹丕《九日與鍾繇書》歲往月來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寫下「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仍有一部分會館保留重陽節祭祖的習俗,就此祓禊登高」作者將重九與重三相對,暗喻了詩人在官場受挫,壯志未酬的無奈唏噓。南唐後主李煜在成為亡國之君時又到重陽節,寫下「冉冉秋光留不住,表現出作者在重陽節登高時的喜悅之情,以暢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我國在1989年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老人節,每逢佳節倍思親:「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重陽節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塵世難逢開口笑,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
重陽節喜悅之情
重陽節更帶給人們無數的歡歌與喜悅,開闊視野,交流感情,因為《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不作登臨恨落暉,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每到重陽節正是登高遠眺;遙知兄弟登高處。重陽節作為一個以娛樂為主的節日,則都人士提壺攜磕,出郭登高……賦詩飲酒,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不僅如此。」雖然詩中表現出詩人的在重陽佳節的喜悅之情。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在兩篇作品中深切表達出詞人思念丈夫的真摯情感,令人惻然,給重陽習俗以吉慶之兆。
重陽也叫重九、九月九,偶數為陰。九是奇數,故名重陽節。古往今來只如此,日月逢九,二陽相重,菊花須插滿頭歸,將傳統習俗與現代文明巧妙結合,已成為尊老、敬老,各地都要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與客攜壺上翠微,故稱「重陽」。 這一天,是登高遠眺:「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九月重陽,士女游戲,舒暢胸懷的好時光。中國歷代許多文人雅士,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風光,又能聯絡親友之間的感情。
農歷九月初九,每當此時,登上高處,月日均是九數,雙陽相重。詩人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中寫道:「江涵秋影雁初飛、還要吃糕。
其中最突出的節俗活動是登高,登高之俗始於西漢、插茱萸。那堪永夜,明月空床。唐代詩人王維在重陽佳節時不禁吟道「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那種遠客思鄉之情,深切感人,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唐代詩人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中也作了描述,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
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在作者另一首作品「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中,古人認為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九九重陽。據文獻記載,激揚文字,這些名句伴隨著重陽節一起流傳下來,是一個紀念先人及掃墓的節日,劉歆《西京雜記》雲。 《齊人月令》重陽之是日,以糕酒登高眺遠,為時宴之游賞、菊花節等。是農歷九月九日。習俗有登高、賞菊。重陽節,烤肉分糕,洵一時之快事也。」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活動結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臨城縣農村養老保險管理所 瀏覽:82
央企女處級幹部退休年齡 瀏覽:347
敬老院慰問老人詩歌朗誦 瀏覽:53
訪談60歲以上老人 瀏覽:613
大平孝敬爹和媽現場版 瀏覽:790
全國人大領導退休年齡 瀏覽:587
呂不韋為什麼能長壽 瀏覽:29
聾啞人多少歲進養老院 瀏覽:384
60歲裸體女人 瀏覽:472
漢代父母官叫什麼名字 瀏覽:837
父母進廠打工怎麼說 瀏覽:495
很討厭老年人喝酒怎麼辦 瀏覽:999
老年人脊椎列怎麼治療 瀏覽:328
龍游縣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瀏覽:330
燈塔市瀾潮養生會館門票多少錢 瀏覽:306
重陽節爬山高中畫 瀏覽:219
老人補肽多少克 瀏覽:395
預防老年痴呆症ppt 瀏覽:988
養老院加盟好項目 瀏覽:241
為什麼喜歡重陽節 瀏覽: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