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對於孝敬父母的理解

對於孝敬父母的理解

發布時間:2025-09-18 17:49:19

『壹』 結合《孝經》談談你如何理解「孝敬父母」的內涵

尊敬孝,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僅是一種「善事父母」的日常倫理意識、規范和實踐,實際上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整個中國文化的首要精神,其影響之大、涵蓋之廣,既深且遠。

孝是中華傳統文化中,集道德觀、人生觀、宇宙觀為一體的核心和首要觀念。孝是中華傳統倫理體系的起點與諸道德之首。對當代中國影響深遠且發展至今又具有新的時代特點。

孝的一般意義是孝敬父母,其具體內容在儒家經典—《孝經》中有明確說明:「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又謂:「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孝子如何事親呢?「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

『貳』 關於「孝敬父母的」難題求解。

看到您的文字,很是高興,知道您不是做表面文章,而是認真思考了關於孝敬的問題。
關於您提出的問題,我的理解如下:
孝敬首先要道找一面,就是克己。自己要認不是,不找父母的不對。不論父母慈不慈,但問自己孝沒孝;不問兄弟義不義,但問自己悌沒悌;不管別人好不好,但問自己誠不誠。志誠感動佛,意誠感動神,心誠感動人,身誠感動物。別人不滿意你,是你無能。別人不贊成你,是你無用。但你若是看不起人,是你無量。尤其對待父母的問題上,你看到父母身上的不足,你不那樣做就好了,子女比父母強,這就是父母的德。
天下父母有幾個是聖賢?父母如有錯的地方,兒女能補上才算盡孝。當人不好是不知命,叫做丟命。事做不好是不知「道」,叫做丟道。都是不孝的人。真孝敬父母,就得自己比老人強,超過父母所做的,才算真孝敬。比如父母沒能以身作則,是父母有漏;那我們就應該補上這個漏,我們以身作則,這就是真孝敬啊。
以上是我的幾點看法,算是拋磚引玉吧。相信您在未來會有比我更深刻的體會,與您共勉。

祝願您和您的父母健康平安。

閱讀全文

與對於孝敬父母的理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哪些不能讓父母知道的事 瀏覽:86
揚州廣陵區老年大學 瀏覽:516
老人的臉為什麼突然發腫 瀏覽:353
小學生孝敬主題班會活動記錄 瀏覽:237
上饒養老院哪個最好 瀏覽:296
老人腎虛怎麼調理 瀏覽:668
老人家耳背筋痛是什麼痛 瀏覽:98
老人小腿抽痛發硬什麼情況 瀏覽:340
物業保安體檢項目有哪些 瀏覽:244
中國養老保險未來發展的目標設定包括 瀏覽:679
對於孝敬父母的理解 瀏覽:208
80歲老太太馬玉琴 瀏覽:153
長春市目前有多少家敬老院 瀏覽:962
養老保險為什麼交完查不到正常繳費6 瀏覽:594
小區內能不能開養老院 瀏覽:327
古代男子如何稱妻子父母 瀏覽:920
為什麼老人的陰莖越來越小 瀏覽:749
辦理養老院需要多少資金 瀏覽:387
企業退休工資加 瀏覽:591
退休人員退休金是哪裡發的 瀏覽: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