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傳統節日風俗圖片

重陽節傳統節日風俗圖片

發布時間:2025-09-13 23:56:08

A.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寬昌。御巧敗

因「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所以古人認為,重陽節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下面我們來看看大家是怎麼過重陽節的吧。


1、吃重陽糕

在重陽節這一天,民間有一個普遍的習俗,就是人們要在這一天外出登高望遠。古代人們崇拜山神,認為「九九老陽,陽極必變」,所以在九月九日,要前往山上登高望遠,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後來逐漸演化為一種娛樂活動。

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至於等到的地方,沒有特別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如今,我國也將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B. 中國傳統節日檔案——重陽節

中國傳統節日檔案——重陽節

節日習俗,登高:

登高,指重九登高的習俗。這一活動具有陶冶情操、鍛煉體魄的特點,故屬節令性的一種民俗體育活動。古代對山神的崇拜,以為山神能使人免除災害,所以人們在「陽極必變」的重陽日子裡,要登山拜神以求吉祥。

節日習俗,賞菊:

自漢魏以來,重陽 (九月初九) 有登山、佩菜英、飲菊花酒之俗。晉代詩人陶淵明尤愛菊花。至唐宋時,重陽賞菊成為風俗。

節日習俗,佩萊英簪菊花:

佩菜英·簪菊花,重陽節並凱銷有佩莫的風俗,因此又被稱為「萊英節」。茱英是重陽節的重要標志重陽節時人們還喜歡佩戴菊花。萊英雅號「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

節日習俗,飲菊花酒: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漢代已有重九日佩萊英、食蓬餌、飲菊花酒的風俗。飲菊花酒的時代,一般認為是從晉代陶淵明賞菊飲酒而來的。南朝檀道鸞《續晉陽秋》載:某年重陽,陶淵明在家中東籬下彈琴賞菊時,忽然想要飲酒 :恰好有一白衣使者挑擔前來送酒,於是立即暢飲,並寫下名詩《九日閑居》。晉代干寶《搜孫沒神記》中還記載釀造菊花酒的方法。

節日習俗,祭祖:

重陽節是我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之一,民間素有祭祖祈福的傳統。人們會在每年的重陽節舉行祭祖活動,祈求神靈降福,並推行敬老活動,傳承孝道文化。重陽節的拜祭,是出於作物收成後,祭謝祖先恩德,並祈求祖先保佑,所以氣氛是輕松愉悅的,不會有「行人慾斷魂」般的哀傷。

節日習俗,放紙鳶:

有些人認為重陽放風箏是「放吉祥」、「放福氣」,所以重陽節放的風箏飛得越高,寓意越好在放風箏過程中不能將風箏的絲線弄斷,若是絲線斷了,則「吉祥」、「福氣」也隨之飄向遠方。也有絕游某些地區,認為重陽時放風箏是為了「放晦氣」。風箏飛得越高、越遠,晦氣也離之遠去,有些人,在放風箏的時候還要將線燒斷,讓風箏消失得無影無蹤才好。

C. 重陽節傳統節日風俗(重陽節有什麼風俗 傳統)

九月九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因「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所以古人認為,重陽節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賞菊花】

歷來重陽節都有觀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在古時重陽節又叫菊花節,人們認為菊花是長壽的象徵,重陽節期間很多地方都會舉行菊花大會、菊花展,全城的人都會出動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成為一種風尚。

【菊花酒】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因此,重陽節才一直保留著飲菊花酒的習俗。

九日所釀的菊花酒在古代被視為延年益壽的長命酒。菊花酒有清熱解毒、明目祛風、平肝舒肺、益陰滋腎的葯用價值。宋人以菊花、茱萸泡酒,名茱萸為「辟邪翁」,菊花為「延壽客」,認為藉此二物,可消「陽九之厄」。如今,山東地區仍有民間童謠言:「九月九,九重陽,菊花做酒滿缸香」。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登高】

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當然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並飲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與野宴結合起來,更有吸引力。

如隋時孫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陽日,必以看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歸。」描寫了重陽賞菊及登高觀景的韻致。由於重陽為秋節,節後草木開始凋零,所以有稱重陽節野遊活動為「辭青」,與三月春遊「踏青」之說法相對應。

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記:「(重陽)有治看攜酌於各門郊外痛飲終日,謂之『辭青』。」這也是一個頗有詩意的名稱。

【吃重陽糕】

重陽的飲食之風,除飲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

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糙花糕」以粘些香菜葉為標志,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糙乾果。細花糕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果脯、桃脯、杏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 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

至宋代,吃重陽糕之風大盛了。糕與高諧音,吃糕是為了取吉祥之意義,因而才受到人們的青睞。

【放紙鷂】

重陽節習俗:放紙鷂是惠州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換句話說,惠州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鷂為主要特徵的。此習,除惠州流傳的民謠中有敘述以外,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紙鷂亦現在的風箏。風箏是五代以後的稱謂,五代之前,北方習慣稱「紙鳶」,南方則多叫「鷂子」,惠州的「紙鷂」稱謂很明顯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稱,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惠州民間的紙鷂,已非本來面目,多為四方平面,帶一尾巴,其形狀與民間所貼門神、神位相似,故疑為神狀風箏的一種簡化。

【佩茱萸·簪菊花】

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標志。重陽節時人們還喜歡佩戴菊花。茱萸雅號「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

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葯的果實,因為出產於吳地(今江浙一帶)的茱萸質量最好。茱萸秋後成熟,果實嫩時呈黃色,成熟後變成紫紅色,有溫中、止痛、理氣等功效。《本草綱目》說它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可以治寒驅毒。古人認為佩帶茱萸,可以辟邪去災。


九月九,時重陽,遍插茱萸思念長;賞菊花,登高望,直抒胸臆喜洋洋;斜陽里,雁幾行,佳音頻傳福無疆;寄問候,訴衷腸,願你如意又安康。

D. 重陽節有哪些傳統風俗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

重陽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時間是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重陽節源於天象崇拜,是根據上古時代,秋季豐收後祭祀演變而來的。重陽節的傳統風俗有:登高、賞秋、賞菊、懸掛葫蘆、佩茱萸、放紙鳶、吃重陽糕、喝菊花酒、感恩敬老等,我認為在重陽節眾多的習俗中,最值得一提有6個,下面就跟我一起看看吧:


✨🌹重陽節的傳統風俗之一:懸掛葫蘆🌹✨

重陽節有懸掛葫蘆的傳統風俗。民間傳聞,葯王下凡到人間時,毒蟲亮卜磨橫行、瘟病四起。為了解救眾生,他將自己的神葯裝在葫蘆里掛在眾人家門口滅蟲降瘟、普救眾生。因此留下了重陽節家門口掛葫蘆這一風水習俗。

而在重陽節當天,瘟氣降臨、凶毒四起,人們就會在門口懸掛各式各樣的葫蘆以鎮凶化煞、祛除病氣。其中,尤屬黑曜石葫蘆效果最佳。古代的佛教文物中,就有相當多有關於鎮宅或避邪的黑曜石聖物或佛像。


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義,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

E. 閲嶉槼鑺傚張縐頒粈涔堣妭

閲嶉槼鑺傚張縐幫細

鏁鑰佽妭銆佽祻鑿婅妭銆佽尡钀歌妭銆侀噸涔濊妭銆佹檼縐嬭妭銆佽強鑺辮妭銆佽笍縐嬭妭銆佸コ鍎胯妭絳夈

鑼辮惛鍛蟲祿錛屾湁椹辮櫕鐨勪綔鐢錛屽彜浜鴻や負鍦ㄩ噸闃寵妭鐨勬椂鍊欐彃鑼辮惛鑳藉熺涢櫎鐤劇棶銆佸簢鎶よ韓浣撱 寰堝氫漢浼氬湪閲嶉槼鑺傝繖澶╃櫥楂樸侀噰鏉ヨ尡钀革紝灝嗚尡钀告彃鍦ㄩ棬鍓嶏紝鎴栬呯粡榪囩畝鍗曠殑鍔犲伐錛屽仛浣滄垚棣欏泭錛屼僵鎴村湪韜涓娿

4.鍠濊強鑺遍厭

閲嶉槼鑺傚湪鎴戝浗鏈夋偁涔呭巻鍙叉枃鍖栫Н娣錛屼粠鍙や唬璧鋒垜鍥藉氨鏈夎祻鑿婅姳鐨勪範淇楋紝鍥犳ら噸闃寵妭鍙堣縐頒負鑿婅姳鑺傘 鑿婅姳鐨勯熺敤浠峰煎緢楂橈紝涓嶅皯浜鴻繕浼氬皢鑿婅姳閰胯繘閰掗噷錛屽仛鎴愰欑敎鍙鍙g殑鑿婅姳閰掞紝閲嶉槼鑺傜殑鏃跺欑敤鑷鍒剁殑鑿婅姳閰掓潵鎷涘緟瀹浜猴紝涔熸槸鍒鍏蜂竴鐣椋庡懗銆

5.鍚冮噸闃崇硶

閲嶉槼緋曞張鍙鑺辯硶銆佽強緋曘佷簲鑹茬硶錛屽栧艦涓婃病鏈夊滻瀹氱殑褰㈡侊紝鍙浠ユ牴鎹蹇冩剰闅忔剰鍙樻崲錛屽芥硾鏉ヨ達紝鍚勫湴鍚冪殑鏉捐蔣緋曠被閮藉彲浠ョО涔嬩負閲嶉槼緋曘

F. 重陽節的風俗傳統有哪些

重陽節的風俗傳統有哪些

重陽節的風俗傳統有哪些,說起傳統節日,我們就會想到節日里的習俗活動和傳統美食,還有一些禁忌事項,就比如重陽節,你知道重陽節的風俗傳統有哪些嗎?一起來看看。

重陽節的風俗傳統有哪些1

重陽節有哪些傳統風俗

重陽節的習俗有:登高、賞秋、賞菊、佩茱萸、放紙鳶、吃重陽糕、喝菊花酒、感恩敬老。重陽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時間是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重陽節源於天象崇拜,是根據上古時代,秋季豐收後祭祀演變而來的。

登高是重陽節的悠久風俗。在古代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被稱為「登高節」。因為古人對山嶽是十分崇拜的,所以在重陽節當天都會去登高。關於重陽節賞菊花的習俗。因為古代有菊文化,人們認為菊本是天然花卉,於是慢慢形成賞菊贊菊的菊文化。此外,重陽節還可以稱為重九節、祭祖節、登高節、曬秋節等。

茱萸是一種中葯的果實,因為在吳越地出產的茱萸質量是最好的,所以又叫吳茱萸。在古代,人們在重陽節登山時插上茱萸就可以驅蟲去濕,於是便把茱萸佩戴在身上。放紙鳶是我國南方過重陽節的習俗之一。據民間傳說放紙鳶就相當於「放晦氣」,風箏飛得越高,那麼晦氣也會離人遠遠的。而且風箏飛得越好,那麼福氣就越濃。

重陽糕又叫菊糕、五色糕。在重陽節當天,用此糕搭在兒女的頭額,即可祝願子女萬事順意。古代的重陽糕有九層,形狀像寶塔一樣,在上面還做了兩只小羊。其中「羊」通「陽」有諧音之意。飲菊花酒是因為菊花本身是有一定的養生成分。所以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祛災祈福必飲的吉祥酒。

重陽節各地風俗習慣是什麼

【湖北省】:武昌縣於重陽日釀酒,據說此所釀之酒最為清洌,且久藏不壞。應城縣重陽節是還願的日期,甚家皆於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陝西省】:西鄉縣重陽節,親友以菊花、菊糕相饋贈。

士子以詩酒相賞。據說婦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

在陝北正式收割的季節,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陽,收呀么收秋忙。穀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場」。

陝北過重陽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場。晚上月上樹梢,人們喜愛享用蕎面熬羊肉,待吃過晚飯後,人們三三兩兩地走出家門,爬上附近山頭,點上火光,談天說地,待雞叫才回家。夜裡登山,許多人都摘幾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兒的頭上,以之避邪。

【江蘇省】:重陽節,南京人家以五色紙鑿成斜面形,連綴成旗,插於庭中。長洲縣重陽節吃一種叫做「駱駝蹄」的麵食。無錫縣重陽節吃重陽糕、九品羹。

【福建省】:長汀縣農家采田中毛豆相饋贈,稱為毛豆節。海澄縣重陽節放風箏為戲,稱為「風槎」。

在福建莆仙,人們沿襲舊俗,要蒸九層的重陽米果,我國古代就有重陽「食餌」之俗,「餌」即今之糕點、米果之類。

莆仙人以重陽祭祖者比清明為多,故俗有以三月為小清明,重九為大清明之說。由於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媽祖羽化升天的忌日,鄉民多到湄洲媽祖廟或港里的天後祖祠、宮廟祭祀,求得保佑。

【廣東省】:連川重陽,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圍觀。

南雄府九月九日請茅山道士建王母會,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婦女都會前來參加。陽江市重陽節放紙鳶,並系藤弓於其上,在半空中聲音十分嘹亮。臨高縣民重陽節早起,大家齊聲高喊"趕山貓",以此為安和富利之吉兆。

【廣西省】:懷集縣以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傾城而出,賽神酬願,皆用大炮。隆安縣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覓食,俗語說:「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四川省】:舊時南溪縣讀書人於此日在龍騰山岑山樓聚會,紀念詩人岑參,稱為「岑公會」。民間舊俗,重陽前後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話說:「重陽蒸酒,香甜可口」。

【山西省】:山西晉南地區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傳統習慣。

飽覽大好河山,觀仰名勝古跡,成為節日的盛舉。至今還在民間傳誦著「乾坤開勝概,我輩合登高」,「東風留不住,冉冉起峰頭」,「九月欣新霽,三農慶有秋」等名言。

重陽節的風俗傳統有哪些2

重陽節的習俗

1、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

2、吃糕吃面:

農歷九月九日吃棗糕,取意早日升高。晉東南地區及五台縣等地,則習慣吃壽面。晉南地區有「九月九,家家有」的民諺,意思是說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改善生活。

3、尊老敬老:

九九重陽節,今天成了象徵老年人長壽的佳節。是日習慣慰問老人。老人們喜歡到門外遛達遛達,鍛煉鍛煉。體魄強壯者還要登上附近的高處,極目遠舒,以壯暮志。

4、賞菊:

賞菊也是重陽節的一項傳統活動。金秋時節,正是菊花盛開的季節。古人在賞菊之時,還習慣飲菊花酒。今天,不少人仍喜歡在這天飲菊花酒。多數是在酒中泡點干菊花。晉北一些地方,飲酒喜在門外,稱為辭青,意喻告別秋天。

5、宴師:

舊俗九月九日,各村由學董牽頭,組織村民殺一隻羊做飯菜,盛情招待先生。同時商討本村下一年的`教書事宜,或繼續留聘,或另請高明。今天學校教師多為公職人員,不少農村仍然習慣在這一天宴請老師。

重陽節的風俗傳統有哪些3

重陽節的主要風俗有:登高、賞菊、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祭祖等。九月初九重陽節,也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是一個紀念先人及掃墓的節日,現在我國將九月初九日定為敬老節。

登高

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登高習俗源於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登高「辭青」也是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

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賞菊習俗源於菊文化。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繽紛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賞菊贊菊的菊文化。

飲菊花酒

重陽佳節飲菊花酒,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是葯酒,味道微微有一點苦,飲後可使人明目醒腦,而且具有祛災祈福的吉祥寓意。

佩茱萸

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葯的果實。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驅蟲去濕、逐風邪。於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裡,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祭祖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之一,古代民間素有祭祖祈福的傳統。重陽祭祖的傳統習俗在嶺南一帶至今仍盛行,人們在每年的重陽節舉行祭祖活動。無論是祭祖活動還是登高遠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強人們文化認同感,加強家族和社會的凝聚力。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傳統節日風俗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人如何去國外居住 瀏覽:269
什麼是養生哲學之道 瀏覽:319
泉州家庭養老培訓價格多少錢 瀏覽:735
九十歲老人身上有濕疹怎麼辦 瀏覽:452
武侯區大型養老院需要多少錢 瀏覽:243
老人後背長黑痣是怎麼回事 瀏覽:12
重陽節職工座談會 瀏覽:508
長壽路附近商場 瀏覽:700
老年人解痙 瀏覽:710
中老年人走路一瘸一拐怎麼辦 瀏覽:918
古人孝順的故事300字 瀏覽:939
為什麼有的兒女不養父母 瀏覽:580
敬老院先進事跡 瀏覽:317
老年養生吃哪些食物 瀏覽:2
長壽花桿和葉片上長白霜是什麼病 瀏覽:628
2017年四川養老金上調 瀏覽:812
敬老院活動影響力 瀏覽:684
未買社保退休侵權 瀏覽:703
老年大學志願服務對方案 瀏覽:375
阿城老年大學舞蹈班 瀏覽: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