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重陽節年齡界定 重陽節是什麼年齡過
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二條本法所稱老年人是指六十周歲以上的公民。可見,一般指60周歲以上的人,當然,公務員女同志55周歲退休,也屬於過老年節的范圍。
但實際生活中,一般60歲以上就應該算老年人了。中老年中間沒有明顯的界限,只是人們從感覺上來判斷。
重陽節叫老人節的原因
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已有千餘年歷史,中國政府在1989年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老人節」、「敬老節」,每到這一日,各地都要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交流感情,鍛煉身體。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
「九」在古數中既為「陽數」,又為「極數」,指天之高為「九重」,指地之極為「九泉」,九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數字。九月初九,日與月皆逢九,是雙九,故曰「重九」,同時又是兩個陽數合在一起,故稱「重陽」,所以這一天為重陽日。
九九重陽,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之意,而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所以,「九九重陽」就被認為是祝福老人長壽的好日子。
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一些地方把夏歷九月初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中國政府在1989年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老人節」、「敬老節」。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2012年12月28日表決通過新修改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法律明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自古重陽節就被人們重視,如今這個節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成為中國的「老人節」。
⑵ 重陽節還稱為什麼節
重陽節,亦稱敬老節、賞菊節、茱萸節、重九節、曬秋節、菊花節、踏秋節、女兒節等,是中國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九月初九慶祝。古時候,民間有在重陽節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這些傳統習俗至今仍在傳承,並增添了敬老等內涵,強調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成為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重陽節有七種不同的稱呼,各有其寓意:
1. 重九節:因《易經》中將「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稱重陽或重九節。
2. 踏秋節:與三月三日「踏春」相對應,重陽又稱「踏秋」,傳統上,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現代社會,很多傳統在變化,但是重陽登高依然盛行。
3. 女兒節:若有女子新出嫁,娘家必贈送重陽糕與時鮮盒,稱為送「重陽節盒」。據晉代《搜神記》記載,丁氏女遭惡婆婆虐待,永無休息之日,不堪忍受折磨,於九月九懸梁自盡,死後冤魂不散,托告世人,勸人家善待媳婦,請於重陽節讓她們休息。於是人們為丁氏女立祠祭祀。後來每逢重陽節,父母都要把出嫁的女兒接回來團聚,稱之為過女兒節,實質上也是讓婦女休息之意。
4. 登高節: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5. 菊花節: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贊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所以人們愛它、贊它,故常舉辦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陽舉行,因為菊與重陽關系太深了;因此,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習俗的組成部分。
6. 茱萸節:重陽節有佩茱萸的風俗,因此又被稱為「茱萸節」。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標志。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7. 老人節/老年節/敬老節:在民俗觀念中,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故而重陽節又有「老人節」之說。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一些地方把農歷九月初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我國政府在1989年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老人節」、「敬老節」。2012年12月28日,通過新修改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法律明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重陽節的起源已經不易考察明確,但民間流傳著眾多關於重陽節起源的說法。其中有一種說法是認為重陽節的原型是古代祭祀「大火」的一種儀式。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農歷九月九日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重陽節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隨著人們謀生技術的進步,人們對時間有了新的認識,「火歷」讓位於一般歷法,九月祭火的儀式衰亡,但人們對九月因陽氣衰減而引起的自然物候變化仍然有著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舊代代傳承。
重陽節的風俗包括:
1. 賞菊:重陽節是菊花開放的最佳時間,也是賞菊的好時候,在花團錦簇的菊花從中,去感知生活的美好。
2. 登高:重陽節的時候不僅是菊花開放的好時候,而且此時秋高氣爽,最是適合登高遠望。自古代起,民間就有重陽節登高的傳統,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
3. 插茱萸:茱萸味濃,有驅蟲的作用,古人認為在重陽節的時候插茱萸能夠祛除疾病、庇護身體。
4. 飲菊花酒:重陽節在我國有悠久歷史文化積淀,從古代起我國就有賞菊花的習俗,因此重陽節又被稱為菊花節。
5. 吃重陽糕:重陽糕又叫花糕、菊糕、五色糕,外形上沒有固定的形態,可以根據心意隨意變換,寬泛來說,各地吃的松軟糕類都可以稱之為重陽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