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裝台》張嘉譯:父母老了,我不讓他們晚年流淚
2020年12月,因為電視劇《裝台》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熱播,劇中男一號「刁大順」的扮演者、著名演員張嘉譯紅到炸,多次上熱搜。媒體將他稱為「最有魅力的國民大叔」。
張嘉譯至今已主演了2000多集電視劇,是優秀演員。他與著名女星王海燕再婚後,婚姻平穩幸福,堪稱模範丈夫。張嘉譯還有一個重要身份,那就是孝順兒子。 百善孝為先。張嘉譯的孝順原則是,在物質和精神上贍養父母,讓他們晚年不流淚……
張嘉譯1970年出生於西安,他上面有4個哥哥,下面有一個妹妹,張嘉譯在家排行第五。張嘉譯的母親姬春如在圖書館工作,父親也是普通工人。
張嘉譯以前叫張小童,他覺得自己以後年紀大了,人家還「小童小童」地叫,有些刺耳,於是90年代後期,他自己改名張嘉譯。
張嘉譯中學在西安86中就讀,在校期間,他不活躍,也沒有表現出什麼文藝天賦,唱歌還五音不全。誰也沒想到,他將來能當演員。 高二時,張嘉譯迷上了摔跤,便經常去學校附近的體校練習摔跤。
但教練覺得他在摔跤方面沒有過人的天賦,勸他放棄。 張嘉譯一度很是迷茫。高二時,張嘉譯偶然在報紙上看到了北京電影學院在西安招生的消息,便頭腦發熱地報考電影學院。
張嘉譯有個哥哥的岳父,在陝西省人民藝術劇院當導演。姬春如便領著兒子找上門,請親家輔導張嘉譯。對方將張嘉譯介紹給曲國強老師。曲國強在西安知名度很高,他輔導張嘉譯小品、台詞,教他唱歌。
當時,陝西有1000多名考生參與競爭,很多是藝校的孩子,還有不少考生拍過戲,而張嘉譯是一張白紙。 北電負責招生的馬精武老師,覺得張嘉譯長相端正,舉止大方,就將他招了進去。
1991年,張嘉譯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後,被分配到西安電影製片廠工作。當時西影廠已經沒落了,負債累累,很少投拍影片。
於是張嘉譯便在西影廠團委,從事行政工作。那段時間他非常糾結,經常將自己關在家裡聽音樂,然後對著牆壁大吼。
母親在外面敲門,很是擔心。 張嘉譯在裡面說:「媽媽,你放心,我發泄發泄心情就好了。」母親走後,張嘉譯的眼淚就流了下來。
自己學了4年表演,再這樣下去就廢了。1992年,西安電影製片廠籌拍影片《殘酷夏日》,張嘉譯主動找到導演,要求給個角色。他說:「我不要補助,只要劇組給我盒飯吃就行。」
導演覺得他很誠懇,又是科班出身,讓他在裡面扮演一個角色。
張嘉譯性格好,聽話,從不與人發生摩擦,導演都喜歡用他。從1992年到1998年,凡是西影廠投拍的影片,導演都喜歡找張嘉譯演。那段時間,他參演了《背靠背,臉對臉》《埋伏》《道北人》等多部影視劇。
張蘆斗嘉譯演廠里的戲是本職工作,沒有酬勞,只有少量的生活補助。 因為家裡孩子多,張嘉譯從小見證了父母生活的艱難。他將微薄的補助省下來,讓父母補貼家用。
姬春如和丈夫省吃儉用了大半輩子,以前省錢養6個兒女;現在孩子們大了,要結婚成家,要買房,要生 育兒 女,她和丈夫又要省錢貼補兒女們。因此,作為多子女的父母,姬春如夫婦總有操不完的心,一輩子也不敢亂花一分錢。
母親喜歡吃南方的荔枝,但幾年也不買一回。一次張嘉譯從外面拍戲回來,給母親買了4斤荔枝。姬春如說:「你買這么貴的水果,媽媽都不敢吃。」 張嘉譯隨口撒謊:「媽,這不是我買的,是劇組發的。」姬春如這才吃了幾顆。張嘉譯扭過臉,淚水淌滿臉頰。
2000年,張嘉譯已是西影廠的知名演員,但他依然運胡很窮,在全國也沒有知名度。於是這年秋天,張嘉譯來到北京發展,成了一名北漂。
經歷短暫的落魄和迷茫後,張嘉譯迎來了事業的黃金時期。隨著《蝸居》《懸崖》《借槍》等影視劇的熱播,張嘉譯躋身一線男星行列。
經濟條件好了,張嘉譯每年要給父母好幾萬塊錢,但他發現二老一輩子節儉慣了,捨不得花錢。 於是每次回西安,他就給父母買吃的、穿的、用的。父母嫌貴,張嘉譯就壓低三分之二的價格,哄得父母眉開眼笑。
父母大半輩子沒有離開西安,張嘉譯拍戲時就將他們帶在身邊。幾年裡,張嘉譯帶領父母走了20多個劇組。他人緣好,朋友多,聽說他父母來了,朋友們都趕來看望姬春如夫婦,給他們帶水果和糕點。
2015年,父母年齡大了,張嘉譯不方便再帶他們出來拍戲。於是他就頻繁回西旁嘩攔安看望雙親。他經常會將一大幫朋友帶回去,也不事先給父母打招呼。姬春如和老伴兒熱情好客,一次和20斤面做扯麵是常事。張嘉譯和朋友們吃得倍兒歡。
姬春如夫婦低調朴實,從不在親友和鄰里間炫耀張嘉譯是大明星。 二老生活依然節儉,出門捨不得坐計程車,還經常擠公交車。
在6個子女之間,姬春如和老伴兒也做到一碗水端平,絕不因為張嘉譯名氣大,就厚愛一層。
2018年,姬春如和老伴兒都患上了慢性老年病。因為自己的事業和小家庭都在北京,張嘉譯無法長期在父母跟前盡孝,便對4個哥哥和妹妹說: 「你們輪流照顧父母,父母有什麼事,你們第一時間趕過去。爸媽的生活費、醫葯費等一應開支,都由我承擔。」
張嘉譯的4個哥哥和妹妹都很孝順,將父母照顧得妥帖周到。為感謝哥哥和妹妹的付出,張嘉譯總是在經濟上給予他們援助。 哥哥妹妹家遇到孩子升學、搬家、生日等喜事,張嘉譯都要包大紅包。如果時間允許,他還會回老家祝賀。
因為張嘉譯的孝順和暖心,他將哥哥和妹妹緊緊地團結在父母周圍,4個嫂子和一個妹夫也很服張嘉譯,稱他仗義、大氣。
2019年春天,張嘉譯接拍家鄉的電視劇《裝台》,外景地就在西安。拍攝期間,他不在劇組安排的賓館住,而是晚上回家陪父母。
本來張嘉譯在劇組吃過盒飯了,但每次他一到家,不管他回來多晚,母親都做好熱騰騰的飯菜等他。
張嘉譯說:「媽,我吃過了。」姬春如笑眯眯地說:「那就再吃一點,這么多年了,你一直在北京發展,媽媽也沒機會照顧你。現在好不容易回家拍戲,就讓媽照顧你一段時間吧。」
聽了這話, 張嘉譯落淚了。無論自己年紀多大,在父母眼裡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這就是父母的偉大之處。
與父母分別的日子裡,張嘉譯經常給雙親打電話,聽二老嘮家常,詢問他們的身體和生活狀況。他對父母說:「爸爸媽媽,你們操勞了一輩子,現在孩子們都大了,你們的主要工作就是保養好身體。」兒子的暖心話語,熨帖著姬春如和老伴兒的心。
自從2007年12月,張嘉譯與女星王海燕在北京再婚後,夫妻倆互敬互愛,相扶相持,婚姻始終平穩幸福。 在張嘉譯看來,自己好好拍戲,經營好婚姻,是在精神上贍養、孝順父母。
2020年12月,張嘉譯已經50歲了,父母年近八旬。張嘉譯在物質和精神上贍養、孝順父母,讓他們晚年不流淚,讓他們的晚年舒心安逸,這是一個孝子最樸素的情懷!
-END-
Ⅱ 河南55歲大叔每天免費為40位老人做愛心餐!大叔身上有哪些可貴品質
河南有一位55歲大叔,每天免費為40位老人做愛心餐,我覺得大叔身上可貴品質莫過於有孝心、愛心以及善良,很少有人會做到,像他這樣回到家鄉給老人煮愛心餐不要錢的,而且他還表示自己會做到干不動為止。
李大叔真的是一個很孝順的人,為村裡面的老人准備愛心餐,不僅能夠照顧到村裡面的老人,還能多多陪伴在自己母親身邊,和母親空絕好好相處,那個氛圍其樂融融,想想就讓人替這位李師傅感到開心。
Ⅲ 娛樂圈成熟有魅力的大叔,你最喜歡哪位
娛樂圈成熟有魅力的大叔,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胡歌,他真的太帥了。不是那種當下流行的帥氣,而是一種說不出的,但就是讓人著迷的帥氣。胡歌能夠火這么多年,我覺得是因為他不僅實力好,人還好,善良,懂得感恩,這些都讓他散發著強大的人格魅力。
胡歌,經歷過生死的人,失去過所有再站起來,他活的更明白,這些年他也一直按著自己的規劃在走,沒有改變過。 還有他對"演員"這兩個字的看重和嚴謹,他為人處世的不卑不亢和謙遜,他為公益付出的時間金錢和精力,他的一切,都是我喜歡他的原因,也都是我覺得他帥的原因。
胡歌眼睛最美麗,天真爛漫,笑起來像個孩子,冷起來是個迷,深邃智慧。眼睛上面的疤痕,是天使 的吻痕,是成長的軌跡。
立體的五官,迷人的微笑,為人謙遜涵養,低調孝順,活到老學到老,好多好多優點,都足以讓人愛他長長久久,所以那麼多人喜歡他。希望大家多向學習他,擁有自己的內涵。
Ⅳ 大叔每天推85歲母親看戲2年,這就是所謂的孝道嗎
現在,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思想水平不斷提高,人們表達自己孝心的方式也在不斷的更新著,有一位大叔每天推著85歲的母親堅持去看戲兩年,那麼這就是所謂的孝道嗎?在我看來,這就是所謂的孝道,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