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孝順的孔子名言有哪些
關於孝順的孔子名言有: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2. 有人說輪流養老是假孝順,你認為呢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父母千辛萬苦將子女撫育長大,等到本人老的那天,卻常常享用不到「對等的待遇」。
有一種假孝敬,外表看很公平,以至「童叟無欺」,老人卻在背後偷偷抹眼淚。
為人子女,對父母的生育之恩要懷有一顆感恩之心。平常抽時間多陪陪父母,不啃老,讓老人少操心,努力為老人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這才不白費來人世一場!
3. 孝順的簡單名言
年輕時看父敬子,年老時看子敬父。
給父母最好的禮物就是榮耀;
給家人最好的禮物就是保障;
給子女最好的禮物就是榜樣;
給朋友最好的禮物就是機會;
給自己最好的禮物就是成就。
如果你是存在的,那麼就不要讓自己可有可無地存在著。
掌握趨勢勝悔攜於追隨流行。
浪費時間就等於浪費自己寶貴生命。
辛勤的播種,必會帶來豐厚的收獲。
金錢、寶石,別人偷得走,只有思想、觀念及一身本事,別人偷不走。
身處何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未來的方向。
孩子的貧窮是我們做父母的罪惡,因為在他小時候,我們沒有給他正確的人生觀。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想奔小康就要先有健康。
金錢可以買來床,但買不來睡眠;
金錢可以買來書,但買不來知識;
金錢可以買蠢野來婚姻,但買不來愛情;
金錢可以買來滿漢全席,但買不來良師益友。
威廉.詹姆斯:帶前喊
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
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
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我們都是聰明人,但未必是智慧人。
健康不能等,孝順不能等,教育子女不能等。
簡單名言名句
1、簡單地說,文明就是人類對大自然的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2、戰略有很多意義,小公司的戰略簡單一點,就是活著,活著最重要。
3、大自然總是在蠢人面前露出簡單的特徵。
4、真理太簡單了:你總是通過復雜的路線才能到達它的身邊。
5、許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蘊在一些極其簡單的思想中。
6、人生往往是復雜的,使復雜的人生簡單化除了暴力就別無他法。
7、創業一定不要把事情想得那麼簡單。
8、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把宇宙的本源弄明白它為何如此,它為何存在。
9、最偉大的真理最簡單;同樣,最簡單的人也最偉大。
10、最優秀的模式往往是最簡單的東西。
11、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願,總是能夠變得簡單。
12、把事情變復雜很簡單,把事情變簡單很復雜。
13、當你簡化你的生活,宇宙的法律將更加簡便;孤獨不會孤獨,貧窮不會貧窮,也不虛弱無力。
14、華麗常常伴隨著偉大,幸運更經常地來自於簡單。
15、人生往往是復雜的。使復雜的人生簡單化除了暴力就別無他法。
16、簡單地活著,其他人可能只是簡單地生活。
17、最樸素的往往最華麗,最簡單的往往最時髦,素妝淡抹常常勝過濃妝艷服。
18、歷史和哲學負有多種永恆的責任,同時也是簡單的責任。
19、簡單是終極的復雜。
20、世界上沒有不能用簡單標志著簡單真理似乎是它的基本意願之一。
21、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不斷地重復做。
22、宗派主義,使人完全忘記了人就是人這個簡單明白的真理。
23、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簡單、最普通的真理。
24、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簡單最普通的真理。
25、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26、一個想法含糊景用簡單的方式表達不清楚,那就說明這個想法應該拋棄。
27、成功是很簡單的事,只要方法正確。
28、為什麼?很簡單,因為你是土鱉,沒見過世面。
29、任何事物都不及偉大那樣簡單;事實上,能夠簡單便是偉大。
30、簡單生活的麻煩在於,它是快樂的,豐富的,有創意的,卻一點也不簡單。
31、學會以最簡單的方式生活,不要讓復雜的思想破壞生活的甜美。
32、區別成功人士和普通人士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前者喜歡讀書。
33、愛可以簡簡單單。但不能隨隨便便。
34、當今領導,集中到一點,就是他有能力使他的下屬信服而不是簡單地控制他們。
35、成功就是將簡單的事情重復做。
36、成功的法則極為簡單,但簡單並不代表容易。
37、要成功,先發瘋,頭腦簡單向前沖。
38、獻身於正義是簡單的,獻身於邪惡則是復雜的,而且變化無窮。
39、當一個簡單的問題又被重新慎重地提出來的時候,這個問題就不再是簡單的了。
40、任何事物都不及偉大那樣簡單;事實上,能夠簡單便是偉大。
41、最偉大的人僅僅因為簡單才顯得崇高。
42、後來的進程無關痛癢。
43、把最復雜的變成最簡單的,才是最高明的。
44、事情是很簡單的人,全部秘訣只有兩句話:不屈不撓,堅持到底。
45、每個人都應照顧自己的利益,這是最簡單的道理。
關於老師的簡單名言
1. 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是教師。
2. 心靈的溝通勝於知識傳遞。
3. 慈父+慈母=教師。
4. 心靈塑造的最佳工程師。
5. 勤於給一棵棵稚嫩的幼苗鬆土、澆水、捉蟲、施肥的園丁終將迎來爭奇斗妍的春天。
6. 沒有愛的教學,宛如無水池塘,終將群鮮枯竭。
7. 天荒地老,教師的童心不泯。
8. 教師要以東風化雨之情,春泥護花之意,培育人類的花朵,繪制燦爛的春天。
9. 教師,是播撒知識的種子,傳遞文明火炬的使者。
10. 嚴於己,而後勤於學生,這個無愧為教師的天職。
11. 不放手讓孩子去做,猶如血液循環受到阻礙,是會防害孩子增強體質的。
12. 在知識的舞台上,最淵博的教師也是最謙虛的學生。
13. 教師與畫家不同的是他要創造真善美的活人。
14. 聖明的教師給予學生的不是現成的知識寶殿,而是鼓勵他們去做砌磚的工作,教他們建築。
15. 一個好的教師,是一個懂得心理學和教育學的人。
16. 一個教師必須對祖國優秀文化和語言文字深深地熱愛否則就站不進去,不可能獲得真知。
17. 愛崗、敬業、肯於奉獻是職業道德觀的三個層位,愛崗是敬業、奉獻的根本。
18. 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就是把一棵棵幼苗培育成參天大樹,就是為人類的未來培養人才。
19. 教師就是要敬業愛生。
20. 教師是天底下最為特殊的職業,今日的師德水準就是明天的國民素質。
21. 良好的師德風范必須「心中有學生」「有學生立場」。
22. 教師如果對學生沒有熱情,決不能成為好教師。但是教師對於學生的愛是一種帶有嚴格要求的愛。
23. 教師若不能取得他的學生對自己的尊敬和愛戴,那麼最好讓他離開教育崗位。
24. 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
25. 師德最樸素的認識就是「要對學生充滿愛心」。
26. 師德最重要的是用高尚的情操去感染學生,讓學生心中沐浴陽光。
27. 一名具有高尚師德的教師,須是一個因材施教,公正公平對待每一名學生的教師。
28. 「教師」應該是個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達、和善的人,同時又要具有能夠經常莊重、安適、和藹地和學生交談本領。
29. 把一切知識教給一切人。
30. 道而弗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
31. 教師必須非常謹慎,必須對他的所作所為負完全責任。
32. 教師當然須教,而尤宜致力於「導」。導者,多方設法,使學生能逐漸自求得之,卒底於不待教師教授之謂也。
33. 在過多地要求孩子的同時,也應該盡可能地尊重他們。
34. 母愛的偉大之處在於可以容納孩子最可譴責的行為。
35. 孩子是可以敬服的,想上天空,想潛蟻穴,往往他們思維跳躍比我們要快得多。
36. 每一位有自尊的老師都會讓學生自尊心有發揮的機會。
37. 我願做人梯讓年秦人踏著我的肩膀攀登科學高峰。
38. 習於智長,優與心成。
39. 享受人文的課堂,享受動感的課堂,享受智慧的課堂。
40. 欣賞別人的優點,善待別人的缺點,尊重別人的隱私,快樂自己的人生。
41. 揚黃牛精神,做平凡工作。
42. 教師的工作是教書育人,不光是傳授學生知識,更要教學生怎樣做人。
43. 教師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引路人似的朋友,是心靈、智慧的雙重引路人。
44. 親其師,信其道,惡其師,疏其道。
45. 勤勤懇懇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堂堂正正做人,認認真真做事。
46. 教育貴在一個「及」字,重在一個「小」字,即使天天從小事抓起。
47. 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成功在於奉獻;教育是科學,科學的探索在於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
48. 課--是點燃求知慾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顆火星,我願執著地「眾里尋他千網路」。
49. 每一個學生都是好學生。
50. 培養人,就是培養他獲得未來,快樂的前景的道路。
51. 捧著一顆心,不帶半根草去。
52. 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才能達到自身的完善。
53. 教師要融於師生的相互理解中。
54. 能得到家長和孩子的尊敬和喜愛,這是教師的價值所在。
55. 在教學上,要做教師兼學者;在寫作上,要做學者兼教師。
56. 堅持啟發式,避免注入式。
57. 博學、耐心、寬容,是教師最基本的素質。
58. 教師應該善於挖掘孩子的潛能,培養他們包括學習能力在內的多方面能力。
59. 想讓生命輝煌,就別浪費青春。
60. 千教萬教教書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61. 怎樣的老師造就了怎樣的學生。
62. 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是老師。
學習的簡單名言
1、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
2、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
3、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種的愚人;恥於發問的人,終身為愚人。
4、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
5、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及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後能融會貫通,以至於此。
6、欲速是讀書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綿密不間斷,不在不速也。
7、每一本書都是一個用黑字印在白紙上的靈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觸了它,它就活起來了。
8、熱愛書吧——這是知識的泉源!只有知識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夠使我們在精神上成為堅強、忠誠和有理智的人,成為能夠真正愛人類、尊重人類勞動、衷心地欣賞人類那不間斷的偉大勞動所產生的美好果實的人。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9、書是個好夥伴。它滿腹經綸,卻不喋喋不休。
10、一本書象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
11、書就是社會,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世界,好的社會。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氣質,使人高尚。
12、當你還不能對自己說今天學到了什麼東西時,你就不要去睡覺。
13、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
14、閱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與筆記使人精確。史鑒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
15、每個有知識的人,應該在自己的一生中,好好讀上8-10本書。究竟該讀哪些書?若想了解這點,那至少得讀上15000本才行。
16、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17、閱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使人精確。
18、你認識我時,我不認識你;你喜歡我時,我認識你;你愛上我時,我喜歡你;你離開我時,我愛上你。
19、閱讀一切好書如同和過去最傑出的人談話。
關於簡單名言名句
才華撐不起野心時,你應該從簡單少量做起。
用筆跡書寫心情,筆尖劃出點點滴滴的喜怒哀樂。流走的歲月,好像一本舊帳,忍不住要去翻閱,也就忍不住會翻滾打撈出心底的悲歡離合。塵封的記憶,倒不如說是堆積在抽屜里的一疊疊老照片,依稀可見稚嫩的笑臉,總是怎麼看怎麼覺得似曾相識的陌生!寫過的心情,早已忘了那是怎樣體會,只是憑著感覺拼湊,怎樣的畫面,怎樣的一番別有風味了。曾幾何時的刻骨銘心,終有一日會平淡的一笑置之,所以,喜歡邊寫邊刪除掉那繁瑣的影響,留下上一秒的簡單,丟掉這一秒的感慨萬千,最真,才最感動。
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無法用簡單的對與錯來辨別,所以矛盾是永遠不會消失的。 ----撞破南牆《刺客魔傳》
死亡是 一種飛翔 比生簡單歲月穿過時間的手指留下躊躇的時辰 ----《李米的猜想》
「我要的很簡單那就是和邊伯賢談談戀愛睡睡覺白頭偕老而已」
凡事只有經歷挫折,才會體會到得來的不易,輕易得到的東西,總是感覺太簡單而不去珍惜,這算是人之本性。 ----徐晴媛《徐氏交易心得》
有時候,生活中那些看似能一蹴而就的事情,稍不留神就有可能一敗塗地。走路可能崴腳,吃飯可能噎著,說話可能遭人嫌,而愛情更不可能是簡簡單單的事情。 ----徐嗖《有書共讀,一個人的朝聖》
你說我的心海底針,你連了解都不願了解我的簡單。
黑夜的質量是無與倫比的,任它怎樣的雨打風吹,怎樣的洗刷都不曾掉落過一丁點色澤。黑夜是多姿多彩的,收容了那些絕對的萬紫千紅,她也變得奼紫嫣紅。她不善變,她卻多變。她時而溫柔,你可以盡情的親近,依偎在她的懷抱,吐露著真情實感。她時而靈動,你可以放縱的奔跑,她就追隨著,閃躲著,卻又一刻不停的陪伴著。她時而小慍,時而大怒,你可以聲嘶力竭的爭吵,看著她哭的稀里嘩啦,卻從來不用費盡心思去哄騙,怒了,她要的就是一場酣暢的流淚。她是聰明而又理智的,躲開白天的奢華與紛爭,你看她活的多開心!誰說過白天不懂夜的黑?白天有的,夜都有了,白天沒有的,夜也應有盡有了,過得復雜,夜的簡單確實難懂。
將當今教育體制種種表面文章與嚴格措施刪繁就簡,不過四句話:將小孩當大人管,將大人當小孩管;簡單的事情復雜化,復雜的事情簡單化。
如果有一天可以遺忘過去,那麼生存的意義就會變得簡單,但我不願觸及那忘卻的彼岸。因為我不知道何時會讓我無緣無故的流淚。
無論你再怎麼努力再怎麼秀再怎麼熱情還是多麼的努力取悅別人 終究還是免不了個別心胸狹窄外表寬容的小人存在 她看不得你好看不得你笑更看不得你的驕傲和美好 反正無論你怎麼做她也不會對你有任何改觀那麼就算了吧你沒必要再努力取悅強顏歡笑 她多討厭你勝利後趾高氣揚的樣子你就得多給她帶來這種感覺你年紀輕輕心地善良怕什麼沒人愛 對於那種婊子你無需放低自己的身段因為你自己給足了她尊嚴和尊重然後一切都無效不是嗎 人生中難免總會遇到一兩個這樣的人但是她們沒有錯 因為她們真正教會了你什麼叫成熟什麼叫寬容還有你應有的傲驕 從現在起讓心情表情展露無遺你就是你 生活真的很簡單 你是要成功還是要聽別人的話?有時你不妨做個聾子 否則你會活的很累很累
人字好寫不好做,心字簡單卻難懂
世間最可貴又最艱難的事情,一定就是有情人能成眷屬。你看,拆散一對戀人,竟可以如此簡單。(T . T)
如果你問我讀書帶給了人什麼,現在我明白了:使你內心豐富,生活簡單。
讓孩子跟你合作5大技巧:1. 描述狀況,描述你所看到的,或是描述當下的問題;2. 提供資訊;3. 用最簡單的字表達;4. 說出你自己的感覺;5. 寫紙條。 ----阿黛爾·法伯 伊萊恩·瑪茲麗施《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有的時候,不是不懂,而是不願去懂,不是愚鈍,而是想活的簡單。不要用自己的眼光看待別人的抉擇,他們不傻
人都有感情,所謂的七情六慾,想要的也很多,其實都可以並存。
人生並不是選擇題,喝水和吃飯可以並存,也必須並存。就像白晝和黑夜組成完整的一日。
母親和老婆並存,寵物和男友也可以並存。
但為什麼會有這么多矛盾呢。簡單,就是你的能力不夠,調節不了,包容不了,處理不了,接受不了。
牙齒和舌頭都有相撞的時候,更何況由陌生到相識,相知的兩個人。由爭吵到理解,到相互體諒,是一個工程,去珍惜,包容,原諒,才能走下去,才能在一起。愛不是簡單的一個字。愛了,就說出來,就好好的去經營,就如同一盆玫瑰,你不用心去栽培,澆灌它,怎能開出鮮艷的花。人活一世,難能遇到可心的人,喜歡的人,去爭取,去努力,去維護,不留遺憾。愛情,美麗的詞,願天下有情人都如玫瑰花一般綻放美麗
但他願意每個人都能謹慎的找出並堅持他自己的合適方式,而不是簡單的因襲和模仿他父親的、或母親的、或鄰居的生活方式。 ----《瓦爾登湖》
其實一切都很簡單,但它們又不是絕對的簡單。就像你我,可以一起笑一起哭,但又不能一直在一起。
你簡單 這個世界便不復雜
把很多人放在我的心裡,只是為了我要記住。我想他勝過與愛,我不知道愛是什麼,我很簡單一點就是永遠記住那些心裡的人。每時每刻的想著他們動態畫面。我在乎很多人,他們都在我的心裡,只是我接受我同時重要過很多男人。但沒人相信我的承認。我願心裡的你們都走到我面前,雖然你們已老,我不願你沒死就活在我的心裡。你們若是老死那日,我為我的心祭奠,因為我還要愛別人。
真相再簡單不過,被垃圾盯上弄出了一場「秧」及世界的大「惡娛」而已。一個大笑話。
我所憧憬的人生,是先是留得健康的身體做本錢,其次是勇於接受新鮮事物,最後才是領悟真假對錯間的關系。畢竟很多事物都並非你想的那樣簡單。
其實愛情是簡單的,不過就是柴米油鹽雞毛蒜皮。
其實最完美的愛情,就是給你一個家。
心中常存希望,手中常有事做,身邊有愛人培伴到老,這就是我給我的幸福的詮釋,我的幸福可以這樣簡單,明淅。
時光已停留在某年某月某天的某刻,記憶卻還在不停的循環著曾經的點點滴滴。就像一首歌中唱到的那樣,要有多堅強,才敢念念不忘。我不想做一個堅強的人,我只想像個孩子那樣,簡單,透明,不去管那些爾虞我詐,不去理那些笑裡藏刀的人。
華麗的詞藻
又怎麼能修飾我的真情
你是我
等不及的小幸福
沒有盡頭的思念
是我深情的流露
我只想簡單的
帶你走到世界盡頭 ----LHZ《隨筆》
這個世界有倒影,更是有海市蜃樓。還有最簡單的可復制的人皮玩偶。
有關友情的簡單名言
1、嬰其嗚矣,求其友聲。——《詩經·小雅》
2、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宋)顧夏
3、在無利害觀念之外,互相尊敬似乎是友誼的另一要點。——莫羅阿
4、若知四海皆兄弟,何處相逢非故人。——陳剛中
5、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清)曹雪芹
6、交朋友要交有義氣的人,正如聰明的醫師治病前必須切脈考察病根,交朋友也必須考查對方的品德,否則是危險的。 伊本·穆加發
7、君子上交不謅,下交不瀆。——《周易》
8、只能和你同樂不能和你共苦的人,丟掉了天堂七個門中的一把鑰匙。 紀伯倫
9、以權利合者,權盡而交疏。 (漢)司馬遷
10、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漢樂府》
11、樂莫樂兮新相知。——(戰國)屈原
12、青年男女應當保持真誠的關系,也就是說,要有這樣一種關系:無論對任何事物,不誇大,也不低估。如果彼此不欺騙,如果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這時候,不管保持什麼樣的關系-友誼的、愛慕的等等關系-那都是健全的關系。 馬卡連柯
12、人生所貴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親。——《雁門集》
13、朋友,以義合者。——(宋)朱熹
14、朋友切切思思。——《論語·子路》
15、知音世所稀。——(唐)孟浩然
16、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鮑溶
17、有些人對你恭維不離口,可全都不是患難朋友。莎士比亞
18、歲寒知松柏,患難見交情。
19、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20、同心而共濟,始終如一。——(宋)歐陽修
21、刎頸之交。——《漢書·諸葛豐傳》
22、鍾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漢書》
23、大丈夫處世,當交四海英雄。
24、合意友來情不厭,知心人至話投機。——(明)馮夢龍
25、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易·系辭上》
名句作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孝順的簡單名言》內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想獲取更多名句內容可以點擊 晚安句子簡單正能量 專題。
4. 漢朝以後「以孝治天下」中的孝指的是什麼
在中國古代,講究“百善孝為先”,“孝”是仁愛的根本,是善良的元德。漢宣帝曰:“導民以孝,則天下順”,漢也開啟“以孝治天下”的治國綱領。漢朝的“以孝治天下”,更是中國漢後封建帝制長治久安的治國綱領。
無論漢代那種孝,對於現代的我們來講,孝順都是最美好的美德。
5. 親人去世,葬禮上哭的越響喊得聲音最大,最孝順、感情才最真嗎
你信不信?在父母生前真正孝順了的兒女,她只會默默流淚,因為她問心盯爛無愧於父母了。我老鄰居她有四個女兒,她本人活到了九十歲。每一個女兒都盡心盡力的伺候她到生命的最後時刻,這都是我們這些鄰居有目共睹的。老太太走後,四個女兒把她埋在了她老伴身邊(也走了沒多少年)。也沒有燒紙,也沒有放鞭炮,買了一束鮮花放在了墓前,用默默流淚以示哀掉。
而那些哀嚎乾哭的兒女,大多都是父母生前不管不問,父母死了心中有愧才裝腔做勢的哭給活人看,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有多孝順父母呢。
民間流傳說:兒子哭驚天動地,女兒哭真心實意,媳婦哭表表情義,女婿哭放他媽狗屁。
恰巧我經歷過,相對有點發言權。當年我奶奶去世,穿上壽衣之後旁人退去,一直是我守在她身旁。雖然心裡難過,但是我一直堅信奶奶還在,我要一直陪著她。奶奶那時癌症,被病魔折磨了很多年,姑姑一直安慰我說奶奶走了也是解脫了,不用再受折磨。
家人穿好孝衣送奶奶上山埋葬的那天,鞭炮一響,我的姑姑們,尤其大姑和大表哥突然放聲大哭。而我一滴眼淚也沒有。旁人就開始指指點點,看外孫哭的多傷心,還是外孫孝順,親孫女全是白疼了。也想裝模作樣,可是別人越是那樣說,我越是哭不出來。
其實只有我自己知道,奶奶卧床的這些年她的兒子兒媳婦以及3個閨女,沒有一個在旁伺候過。病情輕的時候,倆小閨女再娘家生兒育女,相對還陪伴了一兩年,大閨女大外孫幾天都不曾照料過。
等到爺爺過世,大表哥和大姑父不僅沒有露面,連葬禮都沒有參加。大姑這一生也不如意,老公出軌無數,兒子女兒相繼離婚。表面哭的最凶,實則最不孝
不一定哭的越響喊的聲音最大、就最孝順,
我認為父母在世時盡了孝順、對父母無為不至的關懷、父母經過病時間後過世了,做兒女的心裡認識到父母總是要離開的、心情也平靜了很多、也就不須要裝腔作勢大喊大哭了。
反而那些有原因、沒盡到做兒女盡孝的,有的是掩世人耳目、有的內心有愧、所以嚎堂大哭,這樣的例子是有的。
親人去世,葬禮上哭的越凶是否越孝順嗎?我十幾歲的時候我奶奶去世了,那時候我想哭可哭不出來,奶奶對我很好,三姐掐我大腿說奶奶去世了大家都哭你什麼不哭。在看奶奶的兒媳婦也就是我大伯的老婆,那個女人外號叫(天地驚)矮子婆,看人家給起的外號叫可想而知這個女人有多壞,只要有她在大家不敢聊天不敢湊一起熱熱鬧鬧,如果她跟人家吵架就踹別人房子里躺著要棺材,跟男人吵架讓男人拍則睜脫褲子打男人下體,就是跟她兒子吵架也是這樣的。那年代就占著有四個跟她一樣不講理的兒子橫行霸道,後來這個惡毒的女人被一個瘋子活活的用磚頭砸死了一分錢都沒有賠,這就是惡人有惡報的下場。只要那家有吵鬧她肯定是火上澆油。再說我奶奶去世只見她哭的死去活來,呼天搶地,攔著棺材打著棺材叫奶奶,一聲比一聲高乾哭著我只冷冷的看她心想奶奶活著對奶奶多不好,去世了真會表現。所以說親人去世哭的最凶的人不一定孝順。我這個人就是這樣人生在世的時候好好孝順父母,不要等死了在表現給誰看。不過我養母去世的時候我的眼淚真像襲歲大水一樣沖出來,心裡是很痛很痛的。當時我在河北我弟弟打電話說媽媽突然去世了我連手機都拿不穩電話號碼都找不到,淚水像水龍頭一樣出來,馬上飛回來,按我們這里風俗最小的女二應給媽媽穿鞋子,哥哥弟弟姐姐們一起陪我給媽媽穿鞋子,養母去世應該是我這輩子留的最多的眼淚,因為媽媽疼我愛我,願養父母在天之靈安息吧!
不一定!
親人去世固然悲痛!悲痛的表現是多種形式的。
第一、如問題上說的:葬禮上哭得死去活來。人倫親情,是美好的!失去親人誰不傷心啊?特別是女人。我印象最深的是我母親。我外婆去世了,由於當時是公社時期,外婆害病期間,母親沒有用多的時間(集體也不允許)去 伺候外婆。記得有一次我們去看外婆,離別的時候,她們母女兩流著眼淚道別!母親要趕回去到隊里幹活,不能耽擱!外婆去世了,我們才去奔喪,母親背著弟弟遠遠看見外婆家的時候,一直哭喊著走到外婆身邊(外婆還沒有入棺,擺放在樓板上的),跪下來嚎啕大哭,眼淚濡濕了蒙臉的帕子!
第二、所謂傷心,是在心裡。有些人心裡再難過痛苦表面上都是很沉靜的。這樣的人男人居多,「男兒有淚不輕彈」,我父親就是這樣!我的三弟患重感冒夭折了,他沒有流下一滴眼淚。但是他卻患上了心臟病,於是落下了病根,在他43歲時再次翻病的時候,由於沒有錢給他治病,46歲就去世了!他是在夜裡不知是什麼時候去世的。我睡在他的腳邊,第二天早上,母親去看他的時候,已經開始冷了。母親嚎啕大哭,我隱含悲痛趕忙起來,抱著父親走出走出房間,害怕母親過度傷心,連忙拭掉眼淚,鎮靜起來,沒有嚎啕大哭,在辦喪事過程中,我也沒有哭!在送父親上山的途中,沒有讓母親去,我走在棺材前面才嚎啕大哭起來,一直哭到下葬!40年過去了,流著眼淚寫下這些文字!
第三、有表演性質的,這完全不是真的悲傷。如「諸葛亮哭周瑜」。我們這里流行俗語:「在身不孝,死了流尿。」對長輩孝不孝順,別人是知道的!不孝順你哭得再傷心的樣子,都知道你是怎樣的!
哭,聲淚聚下為哭,
嚎,出聲不流淚為嚎。乾嚎。
泣,流淚不出聲為泣,悲泣。
還用解釋,古文用字准確,乾嚎比悲泣孝心大?無語。
「活著不孝,死了亂叫」,這句俗語說得有一定道,我們這一帶說得更土俗,叫做「在身不孝,死了流尿(淚)」,雖然不雅,但也表現出了鄉人對那些在父母有生之年不聞不問,不管不顧,一旦父母去世後便呼天搶地,打滾撒潑,故意哭得死去活來的人的一種鄙視。
但凡是這種人,你看他表面比誰都悲痛,哭得有腔有調,振振有詞,誰都勸不住,其實是在表演。有的甚至為了與兄弟姐妹爭奪父母遺產而採取的一種先發制人的手段。
親人過世,生離死別,悲痛是自然的。悼念親人,真情實感應出自內心。祭奠父母,子女媳婿,一部分人嚎啕大哭也許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表達自己的愧疚。但也不排除一部分是在掩飾自己的不孝。但總覺得,在父母遠行時,在其靈前大聲喧嘩是對死者的不敬。好在這種現象過去常見,現在少了。
說實話哈,真的悲傷是心裡在痛,喉嚨哽住,喊不大聲的。
外公去世的時候,媽媽痛得捂住胸口。連一聲「爸爸」都被哽在喉嚨,只會眼淚不停的流。還是舅母給她背上拍了兩巴掌,她才能說得出話。
真傷心了,還有人撅過去。沒有力氣哭得那麼大聲。喊得那麼響亮。當然,不是說哭得大聲,喊得響亮就一定是沒有真感情。
很多時候,這是習俗如此,三分感情要做出十分來給人看。告訴別人:「看,我多傷心,我多孝順。」
其實,真的孝順還不如在生前多點陪伴,多點耐心,多點關心,多點包容。少點算計,少點虐待。
生前的孝順,老人能活生生的感受到,享受到,安度晚年。人死了,再多的孝順,再多的尊榮,也不過是做給活人看。
老人不過背一個名。得名聲受益的是活人,是兒女。對掩在黃土下的老人又有什麼好處呢!
所以,在葬禮上哭喊得是不是大聲,不是那麼重要。如果習俗如此,可以按習俗辦。但這不是衡量感情真假的度量。
是不是真感情,當你看到任何與老人相關的東西,都能引發你的回憶,讓你潸然淚下。那多半就是真感情了。
這個也不是絕對的。有的人就是受農村裡喪葬氛圍的耳濡目染,夲來就是喪事,哭哭喊喊也能討來大眾的同情和憐憫,並且多數認為哭喊的最響的也是最孝順的。
其實在喪葬期間,特別是農村,大都在自家院子里搭簡易靈棚,首先,去世老人的棺材就在靈棚後邊門囗停著,靈棚最正中間放一張老
式桌子,桌子上擺上好多你品,上邊掛著去世老人的遺像,靈棚內壁全印有有關喪葬的大幅壁畫,靈棚外擺放著為去世老人插的一些大型紙的祭奠物……使人一眼看去就心情自然而然升起悲哀的感覺,在加上去世的是自己的親人,特別是作為兒女也都把心裡的悲傷心情無拘無束放縱的喊出耒。
但有對老人很孝順的兒女,
感覺親人在世已經盡心盡力,對親人也沒留太多遺憾,所以在葬禮上也不見得喊的最響,倒是有的表現不太好的哭喊的最響。
我見過一個閨女葬禮上哭父親的,前一分鍾還哭天搶地,要死要活的,後一分鍾就立馬有說有笑,恢復了常態。其實也不是說有什麼不對,而是對他們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議式而己。
6. 孝,如果掛在嘴上那就是假孝順
孝順是一個人良心的體現,孝發自於內心付諸於行動,是人最真摯的情感流露。
孝也是分層次的,就像產品一樣也有優劣真假。
小時候就聽老人們談起六零年鬧飢荒人們挨餓的事。當時村裡有娘倆,兒子四十多歲了,老娘七十多了。在當時那個食物匱乏到極點的危及到人們活命的情況下,兒子想盡一切辦法到處搜尋可以下肚的東西,找到了就趕快給老娘送來。老娘讓他吃,他總是一句話,「我早就吃了,娘你快吃吧」
後來這個兒子就活活的餓死了,而他老娘生存了下來。
這是我們村裡的一個真實故事,我我現在寫到這里眼淚還不由得模糊起來,心臟在鼓脹,因為它感動了我。
這是真孝順,實實在在的發生的。
我們現代社會,物質條件已經是翻天覆地今非昔比了,吃飽飯已經不是個問題了,沒有人會再因為孝順挨餓而付出生命的代價。但是,在這種優越的物質條件下,有些做兒女的對老人的孝順並不到位,有的甚至做的很差,有的甚至可以說是不孝、假孝。
據我觀察,很多農村裡比較缺乏孝道,如果趕上兒女不孝順做為生活條件相對落後,缺乏養老保障,又失去勞動能力的農村老人來講日子是非常艱難的。
有一個村裡,一個老太太快八十了,有三個兒子。兒子們的日子過得都不錯,但是都不願養老娘,老太太自己住在一個門洞里。說好了每個兒子每年給的口糧也經常拖著不給,老人只好每逢收小麥的季節,到地里、路上撿拾麥穗攢起來當口糧。
這也是一個真實的事情,而且類似的例子很多,如果想聽我會寫一大堆出來,但是看了讓人生氣、郁悶!
有孝順的、有不孝的、還有假孝順的。孝和不孝很好辨別,但是假孝順就不容易一眼看出來了。
之所以叫假孝順是他骨子裡跟本就不孝順,或者不太孝順,而他為了擺樣子、搏名聲故意裝出孝順的樣子來給人看。
很常見的一種情況是兄弟姊妹間互相攀比,誰對老人付出的多了、誰付出少了,為此鬧矛盾甚至弄的雞犬不寧。有的對父母付出了一點他應盡的義務,就認為自己勞苦功高、孝順的不得了了,把自己當成大孝子,處處顯擺到處張揚。
他沒想想比起他父母的養育之恩他照料父母的那一點就像那九牛一毛,你的父母老邁了,或是有病了你伺候伺候,端茶送飯、洗衣疊被……這算的了什麼?不就是付出點體力和時間嗎?叫什麼苦?
你口口聲聲說那個哥哥兄弟不如你對老人細心照顧的好了,哪個姊妹不如你付出的多了,各人盡自己的心、盡自己的孝,你攀比別人干什麼?你攀比是你覺得干多了吃虧抱屈,你這個照顧老人比別人吃虧的想法,就是你對老人真實的內心,就是假孝順的真實反應。
「百善孝為先」,人一代代的誰都會有老的那一天,孝順老人是天經地義,是應盡的義務應承擔的責任。你是怎樣孝順、對待自己父母長輩的,你的兒孫們會見樣學樣,你將來老了他們會用你的方式對待你,而且很快會應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