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感恩父母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1、伯俞泣杖
[拼音]
bó yú qì zhàng
[釋義]
指孝順父母
2、班衣戲彩
[拼音]
bān yī xì cǎi
[釋義]
指身穿綵衣,作嬰兒戲耍以娛父母。後以之為老養父母的孝親典故。
[出處]
參見「斑衣戲彩」。
3、承歡膝下
[拼音]
chéng huān xī xià
[釋義]
承歡:舊指侍奉父母;膝下:子女幼時依於父母膝下,故表示幼年。舊指侍奉父母。
[出處]
《孝經·聖治》:「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曰嚴。」
[例句]
身邊有兒孫承歡膝下,是讓風燭殘年的老人感到最欣慰的事。
4、慈烏返哺
[拼音]
cí wū fǎn bǔ
[釋義]
慈:奉養。返哺:烏雛長大,銜食哺其母。比喻子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出處]
元·無名氏《薛苞認母》第二折:「常言道馬有垂韁。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烏反哺。」
5、綵衣娛親
[拼音]
cǎi yī yú qīn
[釋義]
傳說春秋時有個老萊子,很孝順,七十歲了有時還穿著彩色衣服,扮成幼兒,引父母發笑。後作為孝順父母的典故。
[出處]
漢·劉向《列女傳》:「老萊子孝養二親,行年七十,嬰兒自娛,著五色綵衣,嘗取漿上堂,跌仆,因卧地為小兒蹄,或美鳥鳥於親側。」
⑵ 關於孝順的四字成語
孝順的四字成語
1. 忠孝兩全
忠孝兩全是指一個人既忠誠於自己的國家、事業,又能孝順父母,盡到為人子女的責任。這個成語體現了古代社會對於一個人的完美期待,既要忠誠於國家,又要孝順父母,二者並重。
在古代中國,忠誠與孝道被視為人們行為的兩大基石。忠,是對國家的忠誠和奉獻;孝,是對父母的尊敬和供養。一個人若能同時做到這兩點,就被認為是典範。這一成語至今仍然被用來稱贊那些既事業有成,又盡孝道的人。
2. 慈孝奉親
慈孝奉親是指子女對父母極為孝順,充滿慈愛和恭敬之心。這一成語強調子女對父母的孝敬不僅僅是物質上的供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關愛和尊重。
在現代社會,雖然物質條件日益豐富,但很多人依然注重家庭親情。孝順不僅僅是供養父母,更在於關心他們的精神需求,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陪伴和照顧。慈孝奉親正是對這種行為的贊揚。
3. 孝感動天
孝感動天意味著一個人的孝心非常深厚,能夠感動天地。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非常孝順的行為,這種行為不僅是表面的供養和尊敬,更是發自內心的對父母的真摯感情。
這個成語來源於古代傳說,講的是一些極為孝順的人,他們的行為之感人,甚至能夠感動天地,使得神明為之動容。雖然現代社會的科技進步讓人們不再相信神話傳說,但這個成語依然被用來形容極為孝順的行為。
4. 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是最基本、最樸素的孝道表現。它涵蓋了供養、尊敬、關愛等方方面面,是每個人對生育、養育自己的父母應盡的基本義務和道德責任。這一成語簡單直接,體現了孝道的核心價值。在現代社會,盡管生活節奏加快,但孝敬父母依然是每個人應該堅持的倫理道德之一。
⑶ 孝順父母的經典成語精選39句
1、「孝」是中華民族的道德之魂。下面是關於孝心的10個成語。
2、孝子順孫:指孝順父母的兒子,有德行的孫子。
3、綵衣娛親:傳說春秋時有個老菜子,很孝順,七十歲了有時還穿著彩色衣服,扮成幼兒,引父母發笑。後作為孝順父母的典故。
4、承歡膝下
5、扇枕溫衾
6、子女幼時依於父母膝下,故意示幼年。舊指侍奉父母。
7、移孝作忠: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為效忠君主。同「移孝為忠」。
8、孝悌力田: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努力務農。
9、烏鳥私情:烏鳥:古時傳說,小烏能反哺老烏。比喻侍奉尊親的孝心。
10、關於孝敬父母的成語很多,真心希望天下的父母健康長壽!
11、愛老慈幼,讀音[àilǎocíyòu]釋義:慈:慈愛。愛護老人與兒童。例句:愛老慈幼是人應有的美德之一。
12、指奉養父母,使父母歡樂。
13、【解釋】: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忠於君主,取信於朋友的封建社會的應具備的道德標准。
14、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每一個為人子女應該做的。關於孝的成語有很多:舐犢情深,椿萱並茂,寸草春暉,慈烏反哺,孝子賢孫,忠孝兩全,入孝出悌,子孝父慈,披麻戴孝,忠孝節義,孝悌力田,移孝為忠,不孝有三,忠臣孝子,忤逆不孝,愚忠愚孝,孝思不匱。
15、母慈子孝:母親慈祥愛子,子女孝順父母,是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風范。
16、入孝出悌:指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亦作「入孝出弟」。
17、子孝父慈:兒女孝順,父母慈愛。同「父慈子孝」。
18、他與衛君游桃園,把吃剩的半個桃給衛君吃,衛君誇他盡忠。
19、【出處】: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統制顯靈救駕》:「凡遇人,只勸人以'孝悌忠信』四字。」
20、誇孝心的成語還要五個字,那就只能是「百善孝為先」了。我們的國家有五千年文明傳承,天地君親師,仁義禮智信,最深入人心的就是孝道,這也是我們的國家與其它國家的顯著區別。國人都在潛意識里有孝順父母感恩的心,這種傳承深入骨髓,雖然也有個別人狼心狗肺不贍養父母,我想以後也不會有好下場,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定會自食惡果。
21、移孝為忠: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為效忠君主。
22、菽水承歡
23、恩逾慈母,讀音[ēnyúcímǔ]釋義:比慈愛的母親給予的恩情還要重。形容恩情深厚。例句:寒泉之思,老牛舐犢,含辛茹苦,恩逾慈母,孟母三遷,可憐天下父母心。
24、寸草春暉,讀音[cùncǎochūnhuī]釋義:小草微薄的心意報答不了春日陽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難報萬一。例句:對祖國母親,我們總懷有寸草春暉之情。
25、為父母奉上普通食物,讓他們歡樂,這就是孝道。
26、綵衣娛親這個漢語成語出自我國西漢時期傑出的文學家劉向所編纂的傳記性史書《烈女傳》,這個故事講的是在春秋時期的楚國,有一個叫做老萊子隱士,他這個人非常孝敬父母,總是會想非常多的辦法討父母開心。在老萊子七十高齡的時候,他的雙親依舊健在,他便穿著一套五顏六色的綵衣扮成小孩子的模樣讓父母開心
27、戲綵娛親
28、老萊娛親:表示孝順父母。
29、恩重如山,讀音[ēnzhòngrúshān]釋義:恩情深厚,像山一樣深重。例句:父母的養育恩重如山,做兒女的一生也報答不完。
30、後來彌色衰愛弛,失寵於衛君,衛君借這兩件事治他的罪...
31、形容孝心的成語有:綵衣娛親、卧冰求鯉、寸草春暉、慈烏反哺、老萊娛親、蘆衣順母、入孝出悌、孝悌力田、移孝為忠、孝子賢孫、孝悌忠信、扇枕溫襲、菽水承歡、懷橘遺親、刻木事親、哭竹生筍等等。
32、返哺之恩,讀音[fǎnbǔzhīēn]釋義:雛鳥長大,銜食哺其母。比喻報答親恩。例句:烏鴉且知報返哺之恩,何況人呢?
33、扇枕溫襲;恣蚊飽血孝感動天、戲綵娛親、鹿乳奉親、百里負米、嚙指痛心、蘆衣順母、親嘗湯葯、拾葚異器、埋兒奉母、賣身葬父,人心所向餘桃啖君...戰國時期,衛君寵愛彌子瑕,一次彌的母親生病,他偷偷駕駛衛君的車回家探望,衛君知道後沒有按律砍足,誇他有孝心。
34、【成語】:孝悌忠信
35、【舉例造句】:人以孝悌忠信是教,家惟禮義廉恥是尚。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二十三回。
36、上堂,故意仆地,以博父母一笑
37、【拼音】:xiàotìzhōngxìn
38、形容對父母十分鍾孝敬。
39、就這樣躺在冰哭竹,扇枕溫衾,也難報答萬一。
【孝順父母的經典成語精選39句】相關文章
父親節快樂祝福語一句話精選精選好句97句
父愛如山的唯美句子49句
父愛如山的唯美句子58句
父親節快樂祝福語一句話精選精選55句
父親節快樂祝福語一句話精選
父親節快樂祝福語一句話精選精選好句75句
⑷ 孝敬父母的成語故事
1. 卧冰求鯉:晉朝的王祥,字休徵,早年喪母,繼母朱氏不慈。王祥在父親面前常被數落,因而失去父母的疼愛。一日,繼母欲食生魚,適逢天寒冰凍,王祥解衣卧於冰上求魚。冰忽然自解,鯉魚躍出,王祥持魚歸家供母。此事在鄉里傳為佳話,王祥因此被譽為孝子。有詩贊曰:「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2. 黃香溫席:漢朝黃香,江夏人,年九歲,已知孝順。夏日為父母搭蚊帳、扇扇子,使枕席清涼;冬日則以身溫被,使父母衾暖。黃香孝行傳至京城,被譽為「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3. 戲綵娛親:周朝老萊子,至孝,奉養雙親,言不稱老。常著五綵衣,為嬰兒戲於親側。又嘗取水上堂,假裝跌倒,學嬰兒啼,以娛親意。
4. 鹿乳奉親:周朝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郯子披鹿皮入深山,入鹿群中取乳,供親食用。一次遭遇獵人,郯子以實情相告,免遭誤解。
5. 百里負米:周朝仲由,字子路,家貧,常食用藜藿。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歿後,子路南遊於楚,車載百乘,積粟萬鍾,然思親之心難忘,感嘆「雖欲食藜藿,為親負米,不可得也。」
6. 嚙指痛心:周朝曾參,字子輿,事母至孝。曾參採薪山中,家中忽有客至,母望子不歸,遂嚙指以示痛心。曾參忽感心痛,立即負薪歸家,跪問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嚙指以悟汝爾。」
⑸ 形容對父母有孝心的成語
菽水承歡
成語釋義:菽水:豆和水,指普通飲食;承歡:侍奉父母使其歡喜。指奉養父母,使父母歡樂。
返哺之私
成語釋義:返哺:雛鳥長大,銜食哺其母。比喻報答親恩。
椿萱並茂
成語釋義:椿:多年生落葉喬木;萱:古人以為可以使人忘憂的萱草。椿萱:喻父母,古稱父為「椿庭」,母為「萱堂」。比喻父母健在。
愛老慈幼
成語釋義:愛護老人和兒童。
子孫後輩
成語釋義:一個祖先的直到最遠一代的後裔。
孝子賢孫
成語釋義:指孝順父母的兒子,有德行的孫子。現比喻忠實繼承某種主張或舊傳統思想的人
舐犢情深
成語釋義:舐:舔;舐犢:老牛舔小牛的毛以示愛撫。比喻對子女的慈愛之情。
養生送死
成語釋義:子女對父母的贍養和殯葬。
慈烏反哺
成語釋義:慈:奉養;慈烏:烏鴉的一種,相傳能反哺其母;返哺:烏雛長大,銜食哺其母。比喻子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兒女英雄
成語釋義:指感情豐富,年輕有作為的英雄人物。
義夫節婦
成語釋義:指忠義氣節雙全的夫婦。
孝子愛日
成語釋義:指珍惜與父母共處的歲月,能及時行孝。
孝思不匱
成語釋義:匱:缺乏。指對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時刻不忘。
移孝為忠
成語釋義: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為效忠君主。
忠孝兩全
成語釋義: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兩樣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雙全」。
寸草春暉
成語釋義:寸草:小草;春暉:春天的陽光。小草微薄的心意報答不了春日陽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難報萬一。
二十四孝
成語釋義:指古代二十四名盡孝的典型人物。舊傳 元郭守敬 弟 守正 輯 虞舜 、 漢文帝 、 曾參 、 閔損 、 仲由 、 董永 、 郯子 、 江革 、 陸績 、 唐夫人 、 吳猛 、 王祥 、 郭巨 、 楊香 、 朱壽昌 、 庾黔婁 、 老萊子
返哺之恩
成語釋義:返哺:雛鳥長大,銜食哺其母。比喻報答親恩。
綵衣娛親
成語釋義:傳說春秋時有個老萊子,很孝順,七十歲了有時還穿著彩色衣服,扮成幼兒,引父母發笑。後作為孝順父母的典故。
⑹ 孝順父母的經典成語精選53句
1、烏鳥私情烏鳥:古時傳說,小烏能反哺老烏。比喻侍奉尊親的孝心。
2、愛老慈幼祝哽祝噎陟岵陟屺骨肉至親骨肉相連恩重如山晨昏定省寸草春暉冬溫夏清恩逾慈母返哺之恩甘馨之費顧復之恩藉草枕塊敬恭桑材敬老尊賢勞而不怨南山之壽寢苫枕塊升堂拜母壽比南山壽山福海菽水承歡送往事居先意承旨顯親楊名孝子賢孫仰事俯畜養生送死義不背親白雲親舍必恭必敬赤子之心椿萱並茂承歡膝下
3、孝悌忠信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忠於君主,取信於朋友的封建社會的應具備的道德標准。
4、母慈子孝母親慈祥愛子,子女孝順父母,是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風范。
5、後來彌色衰愛弛,失寵於衛君,衛君借這兩件事治他的罪...
6、扇枕溫襲;恣蚊飽血孝感動天、戲綵娛親、鹿乳奉親、百里負米、嚙指痛心、蘆衣順母、親嘗湯葯、拾葚異器、埋兒奉母、賣身葬父,人心所向餘桃啖君...戰國時期,衛君寵愛彌子瑕,一次彌的母親生病,他偷偷駕駛衛君的車回家探望,衛君知道後沒有按律砍足,誇他有孝心。
7、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8、父慈子孝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對子女慈愛,子女對父母孝順。
9、(晨昏定省、問安視膳、扇枕溫衾)
10、逆臣賊子逆臣:叛亂之臣;賊子:忤逆之子。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11、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12、顧復之恩,漢語成語,拼音是gùfùzhīēn,意思是比喻父母養育的恩德。
13、入孝出悌指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亦作'入孝出弟』。
14、曾參忽然覺得心疼,背起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
15、移孝為忠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為效忠君主。
16、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讓你知道。【出處】二十四孝之一蘆衣順母【解釋】形容對父母十分孝
17、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18、(罔極之恩、昊天罔極)
19、扇枕溫席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20、形容孝心的成語有:綵衣娛親、卧冰求鯉、寸草春暉、慈烏反哺、老萊娛親、蘆衣順母、入孝出悌、孝悌力田、移孝為忠、孝子賢孫、孝悌忠信、扇枕溫襲、菽水承歡、懷橘遺親、刻木事親、哭竹生筍等等。
21、綵衣娛親這個漢語成語出自我國西漢時期傑出的文學家劉向所編纂的傳記性史書《烈女傳》,這個故事講的是在春秋時期的楚國,有一個叫做老萊子隱士,他這個人非常孝敬父母,總是會想非常多的辦法討父母開心。在老萊子七十高齡的時候,他的雙親依舊健在,他便穿著一套五顏六色的綵衣扮成小孩子的模樣讓父母開心
22、同扇枕溫席。【出處】二十四孝之一行佣供母【解釋】行佣供母,二十四孝之一,說的是東漢時齊國臨淄人江革,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的故事。【出處】二十四孝之一滌親溺器【解釋】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每天晚上,都親自為母親洗滌溺器(便桶),沒有一天忘記兒子應盡的職責。
23、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2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25、王祥卧冰王祥卧冰求魚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順父母。
26、父嚴子孝父親嚴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順孝敬父親。
27、孝子慈孫對祖先孝順的子孫。
28、母愛勝於萬愛。——莎士比亞
29、老萊娛親表示孝順父母。
30、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出處】二十四孝之一嚙指痛心【解釋】曾參入山打柴,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3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32、他與衛君游桃園,把吃剩的半個桃給衛君吃,衛君誇他盡忠。
33、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百善孝為先
34、扇枕溫衾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溫席」。
35、形容人孝順的詞語:湧泉躍鯉【解釋】講述了漢代姜詩與其妻的孝行。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出處】二十四孝之一懷橘遺親【解釋】陸績懷里藏兩個橘子,帶給年邁的母親吃。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出處】二十四孝之一扇枕溫衾【解釋】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36、誇孝心的成語還要五個字,那就只能是「百善孝為先」了。我們的國家有五千年文明傳承,天地君親師,仁義禮智信,最深入人心的就是孝道,這也是我們的國家與其它國家的顯著區別。國人都在潛意識里有孝順父母感恩的心,這種傳承深入骨髓,雖然也有個別人狼心狗肺不贍養父母,我想以後也不會有好下場,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定會自食惡果。
37、寸草:小草,借指兒女。春暉:春天的陽光。小草難以報答春天陽光的恩惠。比喻子女報答不盡父母的養育之恩。
38、扇席溫枕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溫席」。
39、恣蚊飽血【解釋】拿自己的血喂飽了蚊子,讓他不要再叮父母。形容子女非常孝順。【出處】見前文《二十四孝》扇枕溫席【解釋】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出處】漢劉珍《東觀漢記黃香傳》:冬無被褲而親極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溫席。孝感動天【解釋】講述的是虞舜孝心感動上天的故事。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出處】二十四孝之一鹿乳奉親【解釋】講述了作為孝子怎樣冒著生命危險,想方設法得到鹿乳來奉養親人。【出處】二十四孝之一百里負米【解釋】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路,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
40、養生送死:指對父母應盡的孝道。
41、(不辱椿萱、揚名顯親)
42、寸草春暉:指父母對子女教養的恩情深重,兒女竭盡心力亦難以回報。
43、無忝所生:勉勵人進德修業,以免羞辱父母。
44、綵衣娛親:身穿綵衣逗父母開心,比喻孝順父母。
45、扇枕溫襲;恣蚊飽血孝感動天、戲綵娛親、鹿乳奉親、百里負米、嚙指痛心、蘆衣順母、親嘗湯葯、拾葚異器、埋兒奉母、賣身葬父、刻木事親、湧泉躍鯉、懷橘遺親、扇枕溫衾、行佣供母、聞雷泣墓、哭竹生筍、卧冰求鯉、扼虎救父、恣蚊飽血、嘗糞憂心、乳姑不怠、滌親溺器、棄官尋母
46、移孝作忠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為效忠君主。同「移孝為忠」。
47、孝悌力田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努力務農。
48、逆子賊臣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49、寸草春暉:
50、反哺之私,漢語成語,拼音是fǎnbǔzhīsī,意思是比喻子女長大奉養父母,報答養育之恩。
51、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爾基
52、孝子順孫指孝順父母的兒子,有德行的孫子。
53、孝子賢孫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
【孝順父母的經典成語精選53句】相關文章
父親節快樂祝福語一句話精選精選好句97句
父愛如山的唯美句子49句
父愛如山的唯美句子58句
父親節快樂祝福語一句話精選精選55句
父親節快樂祝福語一句話精選
父親節快樂祝福語一句話精選精選好句75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