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死後祭拜不如生前孝敬

死後祭拜不如生前孝敬

發布時間:2025-08-09 20:51:04

① 基督徒不能祭祖

基督徒不能祭祖?

「基督徒是不能祭祖的,基督徒一定要明白敬祖和祭祖是不一樣的,二者不能混淆。」
基督徒對祖先的態度應該是敬祖而不是祭祖,敬祖不是在祖先死後開始的,而是在他們活著的時候就應該尊敬愛戴他們,這個是基督徒孝敬的本分,因為十誡中也告誡我們「孝敬父母」。
對於祭祖的問題,何長老說,哥林多前書10章20--21節, 我乃是說:「外邦人所獻的祭是祭鬼,不是祭神,我不願意你們與鬼相交。你們不能喝主的杯又喝鬼的杯,不能吃主的宴席,又吃鬼的筵席。」
出埃及記20章3節: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這是確立神的威信和地位,同時也確立了造物主和受造物之間的關系。
基督徒應當告訴家人,基督徒是不參與他們的祭祖活動的,在那種場合中,基督徒當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向家人解釋清楚。如果受到家人的逼迫,基督徒可以以鞠躬或擺上鮮花來懷念祖先,那麼你的動機要純正,這個只是起到「懷恩報德、飲水思源」的孝道而已,不是你的祖先可以保佑你,決不能把你的祖先當做偶像來拜。

基督徒可否祭祖

可以追思先祖。人之常情。
但不可祭拜,祭拜死人與拜鬼無異。
願神賜福與你!

中國基督徒該不該祭祖

那要看聖經裡面有沒有反對祭祖啦,如果聖經裡面明確寫著不能祭祖,那你如果非常虔誠的基督教徒,那就要遵守啊。
就像佛教也沒寫像中國人這樣清明冬至祭祖,但也沒明文寫反對祭祖,當然可以尊重保留我們自己的習俗了。
你只要祭祀的時候盡量不要殺生就好。我看到長輩殺豬宰雞的祭祖,我覺得不好。對祖先沒有一點幫助,反而增加罪孽。

清明節祭祖 ▎基督徒不能做哪些事

「基督徒不可以祭祖!」那麼,為什麼不可以呢?本人就這一問題,在此按照基督教倫理學三大原則作如下剖析: (一)標准原則。 1、十條誡命中的第一、二誡告訴我們:「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不可拜偶像」。一些基督徒對祭祖是不是拜假神和拜偶的認識模糊不清,而存在誤區: (1)一種觀點認為,祭祖是對先輩的尊敬,是傳承中華孝道文化,不是將祖先當著神。但是,中國民間信仰一貫認為亡魂有超然的能力,能保佑後人,所以民間紛紛供奉先人的牌位、雕像,目的是「佑啟後人」,可見祭祖是地地道道地將祖先當了神靈! (2)另一種觀點認為,祭祖是緬懷前輩的業績,弘揚前輩的美德,不是拜假神和偶像。如果真是這樣,為什麼非得採取民間宗教儀式,向祖宗的牌位或雕像燒香、燒紙、下拜?而不採取坐談會(或紀念會)的方式呢? 當年,乃幔錯誤地認為只能在以色列土地上敬拜耶和華,做了從以色列地背土回國築壇侍奉耶和華的蠢事。今天,許多基督徒對祭祖的本質認識不清,而陷於拜假神和偶像的罪中。 2、還有一些人受「乃幔觀點」的影響,誤以為「身拜心不拜」是聖經的標准。其實,這種人曲解了經文,而沒有弄清以利沙吩咐乃幔平安回去的真實原因,是因為乃幔承認了自己過去陪亞蘭王叩拜假神臨門的罪,神赦免了他(王下5:17~19)。 (二)場合原則。 一些受「乃幔觀點」影響之基督徒,認為在環境的逼迫下,可以「拿拿香」,在表面上附和一下。但是,我們應當清楚:一方面,外表的附和就是參與了拜假神的活動;另一方面,參予敬拜會使得信心軟弱的信徒,誤認為基督徒可以拜偶像,實屬絆倒別人。 其實,唐朝「景教」的失敗和天主教「鍾擺式」的立場給宣教事工帶來的挫折,已經給了中國基督徒最深刻的教訓。基督徒應當以但以理的三位朋友為榜樣,拒絕拜假神和偶像的祭祖活動!(但2:1~30、6:1~28) 當然,如果實在有不可避免的原因,為了表達我們對先輩的尊敬,基督徒可以以獻鮮花代替鞠躬上香、燒紙。因為獻鮮花是一種禮節,不同於敬拜。切忌不可以鞠躬敬拜。 (三)動機原則。 如果出於對長輩的愛,不讓長輩(如父母親)傷心,以滿足一下長輩的心願,基督徒能否參加祭祖呢?耶穌基督講:「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太 10:37) 如果是為了傳福音,以便更廣泛地接觸親友,能否去到祭祖的人群中呢?回答是肯定的,但必須特別注意與世人分別為聖(不下跪、不拿香、不燒紙、不吃祭品),應為主作美好的見證。 最後,我要提醒弟兄姊妹,要洗去基督徒「大逆不道」、 「不孝敬父母」的罪名,不是靠向世俗讓步,而是靠用真情去關愛父母和其他長輩,盡上做晚輩的本份!

基督徒清明節怎樣祭祖

原來該怎麼祭現在就怎麼祭。
祭祖,就是緬懷祖先為我們做的事,又不是把祖先當做偶像祭拜,怕他怎滴?
已經受洗的人了,做事還要束手束腳的,那還不如不信基督呢,是不?

第八篇 基督徒可否祭祖

基督徒可以懷念、看望先人,但是不會祭拜先人的吧,因為在他們的宗教觀中,先人去世了,靈魂不是上天堂就是下地獄了,根本就不用祭拜啊。

基督徒在清明節要祭祖嗎

可以掃墓,但是不能上香,燒紙,跪拜,可以懷念親人,需要與家人團聚過節日,只是不要拜偶像就可以了。你不是野種,傻孩子。

清明節,基督徒可以祭祖嗎

1:祭祖的本意是讓我們紀念祖先,不要忘記他們,聖經中也常提到當紀念耶和華,所以這里需要有正確的理解。
2:可以去帶上鮮花去墳地走走,因為我們也需要紀念上帝放在我們身邊的那些長輩,已故的,還在的。但不可以迷信,例如燒紙錢、放鞭炮、祭酒.......在世人看來,他們這樣做是給陰間的長輩享用,但我們知道,人的結局隨著人的死去而決定了,所以這些都是徒勞無益的,而且是迷信,基督徒不可以這么做,因為基督徒知道,人的最終結局在上帝的手中,信他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做神的兒女
3:不可以跪拜,上香、作揖,因為這些在世人眼中都寓意著死去的長輩可以看到,並且可以知道,保佑他們,這里需要說明,基督徒應該清楚的知道這些都是沒有用的,因為長輩確實不能知道,而且在世上做的事情對已故的沒有用。
4:總結:長輩需要我們紀念,但我們更盼望哪些還在的能認識上帝,因為信他的就不至於死,未來我們可以在天國再見,這是何等美好的事情,也可以透過紀念的日子向長輩們傳揚福音。

春節回家 基督徒可以祭祖嗎

感謝主!
可以掃墓,僅僅是紀念先祖,而不是祭祖。祭祖,有祭拜之意,就是拜偶像;而紀念,就是懷念、想念,沒有拜偶像之意。掃墓的時候,可以放炮、獻花,甚至可以哀哭。但不能擺祭物、燒紙燒香、跪拜!同樣,在家裡的祖宗牌位前,也不能燒紙、燒香、跪拜!
求神保守你、祝福你,阿們!

3.基督徒可不可以祭祖

這不可以,祭祖是預設有祖宗牌位,去燒香祭拜的,這是迷信的。基督徒對祖上最多是去上墳,上墳也不要做某些迷信的事,別的多半是沒的。

② 在孝順老人時,有人主張活著時孝順,死後的一切皆是空,對嗎

這句話前半句是對的,後半句是錯的。

首先孝順老人,扮培拆活著的時候需精心伺候,生活起舉細心照料,經常噓寒問暖,談心舒情,面對面交流,心與心靠近,情與情盤活,理與義疏通,各自有各自的特點,各家有各家的難處,周全考慮,盡到責任,有情有義就行,不必攀比,也無需強求。

如果老人一但去逝,生老病死,自然規律,誰也無法抗拒,誰也無力逆天。坦然面對,順勢而為,節哀順便,親情依舊,隨鄉入俗,理順人情,端正風俗,不必要嬌揉造作虛張聲勢,也無需要大操大辦鋪漲浪費。心到意到,孝到禮到就好。

親人去後,七七載載,節日節點,應時常懷念,以表情意,宣誓孝道,雖不必誇張,也不能無視。只有禮儀翩翩,才能彰顯情意綿綿。上傳下孝,風氣使然,切不可無視或偏廢。

完全正確。我是唯物主義者,死後上天堂是人們的一種美好的願望。而祭拜、掃墓是人們對逝去親人的一種追思。紀念先烈英雄是為了繼承他們的意志、精神,並且教育後人。

死後一切皆空,說明已永遠離開了人世,你再怎樣表示,他也不會知道,祭祀的廳棗禮品再豐厚他也享受不到。

做為家中的長中沖輩至親,在他們活著的時候,用他們的愛把兒女養大成人,用自己的辛勞助兒女獨立生活。這份恩情做為兒女當永世相報,待他們年老身體衰弱之時,理應盡孝侍奉,是人之常倫,對老人來說也是一種慰籍。

有的人生前不養老人,死後大做排場,其實都是做給別人看的。一是為了賺取一個好的名聲,向人宣示。二是成本低廉,視財如命,因為死後孝敬花不了太多的錢,而生前養老卻是無底深淵,因而不願承擔。這種人應受到良心譴責。

我本人非常認同這種做法 ,我們都是無神論 ,做為子女 ,老人在世 你盡了孝道 就問心無愧 ,老人去世了 ,葬禮再講排場 ,那隻是求得自己一點心理安慰 ,或者是做給別人看的 。

就拿我們家來說,親生父母走的早 ,當我們還沒有能力孝敬他們 ,沒來得及回報的時候 ,父母就離開了我們 ,非常遺 憾 ,子欲養親不待 。

每到掃墓的節日 ,我們幾姊妹 都要到父母墳上 ,祭拜 ,表達哀思 ,那又有什麼用 ,只能表達活人的哀思 。

我婆婆公公有所不同 ,婚後我們一直住在一起 ,我們對二位老人也算盡到了孝心 。

二位老人生前都立下遺囑 ,走後不留骨灰 ,不講排場 ,讓我們一定照辦 ,我們還是按遺囑照辦 了。

雖然外人有些不理解 ,但是我們問心無愧 ,生前孝敬老人 ,沒必要管外人說什麼 。

所以我的觀點也是 ,生前一定要好好孝敬老人 ,死了,死了,人死後, 一切皆為空

③ 父母在世時很孝順父母過世了不上墳合適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談談個人的看法吧,父母在的時候,你巳經盡到了做子女的義務和責任!從這點上來說、我非常替你感到欣慰和高興!在父母晚年的餘生時光!你陪伴他們度過最後的日子!這是非常令人感動和佩服!你是有孝心有愛心的孩子!

另外你說:父母在世的時候,該做的事都做了,也送了父母們最後一程!現在因為工作的關系!常年在外奔波,及少回老家為過世的父母上墳燒紙,內心深處感到很糾結和矛盾!我勸你不要想太多或者有思想顧慮!如果沒有時間回去給父母上墳,你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地給他們燒點紙錢,說一些想對父母說的話,我想他們是不會責怪你的。這種情況不止是一個人,全國有千萬個,為了生活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離鄉去外面打拚事業!

我也與你一樣!父母在世的時候,為了生活奔波勞碌!當送走了父母的時候!忍著悲痛的心情繼續前行!懷揣著對家鄉的嚮往、對父母的思念!依然在異鄉生活工作打拚!內心深處無數次夢想回家鄉!給過世的父母們上上墳、燒燒紙,對他們說一說心中的酸甜苦辣!可是時間並沒有給我們留下多少機會,也會有許許多多不盡人意的事情!盡管內心深處感到很痛苦和無奈!我們只能在異鄉夜深人靜的時候,給他們燒些紙錢,心裡默默祈禱父母在天堂一切安好!自從父母們去世致今十年整,我一次都沒有回去給他上過墳。但是我並不遺憾和愧疚!因為他們在世的時候,我盡到了自己的義務和責任!最後希望你能放下思想包袱和不安,父母們在世的時候,好好的孝順和照顧、要比那些假孝子強一百倍!有些人就是:父母活著時不孝!死了亂叫。有一句話說的好:人在做,天在看。

最後祝你一切順利!生活開心快樂幸福!

父母在世時很孝順父母,過世了不上墳合適嗎?

但你說在外面很多年沒有來跟父母上墳,你的父母埋葬在老家山坡上還是在公墓?如果在公墓的話,每年都會有人去管理,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最低兩三年來上墳一次,如果在山坡上的話,一年過清明節要抽一點時間回去跟父母上墳才行,現在清明節國家也放假。如果在山坡上你不去上墳的話,父母的墳上面生了大樹,這樣是對你不好的,對你已過世的父母來說,好像你不管他們了。雖然心中你是孝順他們的,你也抽不出這個時間,但想盡辦法還是一定要來上墳才行。中國的傳統節日還是記得跟父母供飯,也代表你還心中記得你的父母。當然這也是各個地方的習俗,在我們這邊是要這樣做的。

也不知道你們那邊有沒有這種現象,我們這邊我就知道了幾個人家的祖墳上面生了樹,沒有人去管理,後來後代就生病,去找一些懂的人查才知道那是那個原因。有一個特別明顯的就是,我們那個大家族有一個大嫂家有一個祖墳,被牛弄壞了一半。後來那個大嫂的手半邊就動不了,請人來查過後知道是那個原因,修整好之後那個大嫂的手又好了。

從大體上來說,每個人生了兒子,就是希望老的時候有人養老。百年之後希望逢年過節有人供飯,清明節有人去掃墓,也就是說這一家人還有後人,這就是人們所期盼的人生規律。

這個事情不要去赳結,沒關系。

做為兒女,父母活著的時候盡量孝順孝敬,盡自己的能力吧,讓父母活著地時候,盡量享福也就夠了。

我和你差不多地情況,也是在外地打工,也是沒有時間回家上墳。

記得父母去世地時候,那些長輩們和我說,不用按我們這里的風俗,因為我不在家,要按我們這里的風俗,我得在家守孝一個多月,那樣我就沒法回單位上班。

記得那些長輩們和我說,把父母平安送入土下就行了,入土為安,該回去上班就上班吧,關於上墳地事,什麼時候有時間什麼時候上墳就行了,也不用按年節來算,長輩們這么一說,我心裡好象得到了安慰。

不知你們那裡是什麼風俗,我們這里長輩們也是做了修改,以前可不是這樣,他們也是如時俱盡。

以前如果家裡有兒女的,逢年過節不上墳可有說道了,最可氣地是,人家明明有後人,有些人偏偏說,這家沒上墳的,絕戶了,這個話最難聽。

所以說,我們這里不管孝子還是不孝之子,逢年過節都去上墳,一般情況都是為了這句話上墳而上墳,上墳都是給活著的人看的。

如工作忙不去也合適,可以理解,畢竟入土為安了,加之現都是公墓,墳頭上也沒雜草,也不用添土什麼的,看著我說這話好像不近人情,但是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現我說說我的父母,我為什麼說不去也合適,我父母都是是文明人,他們說活著時孝順點,千盞萬盞到墳頭,不如一口到喉嚨,等他們走了去世了,叫我們兄妹幾個別哭、別燒紙錢、別上供(就是做齋飯)並且說那都是騙人的,他們生前就是這樣遺言給我們兄妹幾個的,當然我們兄弟姐妹每逢正月初一和清明節,拿著鮮花,都會去墓地看望拜祭他們老人家………

我父親去世30多年了,我總共才去了三次,一是路遠,二是麻煩,三是沒空,我也不燒紙或其它什麼祭拜。我感覺沒什麼意思,老人活著時多順著點比什麼都好!我對我的家人孩子說了,我死後遺體捐醫學院,供教學用,能用的全用了,不能用的燒了,不留任何東西,不用祭奠。

心裡有爹媽,到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都可以祭典。記得我老父曾經多次向我們說起過世的爺爺奶奶。他講的就是故事,這些讓我們記憶深刻,甚至聯想。父親在天津,一生中回老家次數不多,但是他對父母的懷念已經深深的留在我們的記憶中。父親最後一次回家是我們兄弟四人陪同一起去的,父親領我們到他出生的老屋,到埋葬地祭典。那已經是一大片樹林,墳塋已經深埋,我們都跪在地上,腦門頂著土地,深深的吸氣,那是我們永遠懷念的土地,那是我們的根。

這個怎麼說呢?按你說你確實盡到孝心了, 去世了你離得遠不能上墳,清明節的時候給家裡近親打點錢讓他們給捎著就是。那也得偶爾回家去父母墳墓看看念叨念叨。

我老娘去世好多年了,都是哥哥嫂子去上墳,我們老家那兒有說法閨女上墳窮娘家,所以我哥哥不讓我們去,我們就給他錢讓他們上墳用。

個人淺見,不一定對。

我個人覺得,父母活著多孝順,死了以後可以隨意。

人死如燈滅,你燒多少紙,他們也未必花得上。

不過,既然我們國人有這種習俗,我們生在 社會 中,也不應該完全脫俗,隨意吧,有時間還是應該多去看看,生活中有什麼委屈和父母念叨一下,不管他們是活著,還是故去,畢竟還是父母。在這個薄情寡義的世界裡,除了父母,沒人真的在乎你。

還是要上墳的,我不知道你老家的風俗習慣,我老家的風俗習慣是,如果不能回家上墳的,可以在十字路口燒紙,紙錢上寫父母的名字(意思就是讓ta們收錢的意思),這些雖然都是迷信,但也不得不信,因為我爸爸就經常夢見過世的爺爺,說夢見爺爺問他要錢,因為爸爸住在農村,清明和爺爺的忌日,爸爸都會去上墳燒些紙錢的,按爸爸做的夢來說,是說爺爺在另一個世界缺錢了,沒錢買東西了,每次爸爸說時,就跟爺爺真缺東西一樣,所以爸爸第二天馬上會去墳前燒些紙錢的,說給爺爺花,缺啥少啥讓他自己在另一個世界買,反正農村燒紙也方便,不像城裡不方便,題主可以在路口給逝去的父母燒些紙錢,安慰逝去的老人,也是安慰自己吧。

我是50年代的獨生子女 ,父母都是我和我的子女和老公一起送走的,我就是在忙也會想盡辦法去按照節令,為我的先人燒紙上香,從不找任何理由減少一次,包括我的未見過面的公婆,一次不落的去祭奠。我的生活很好,我自己認為這都是自己給自己再積陰德。

④ 去世的人生日該怎麼祭奠

去世親人的生日不要去祭拜。在山東泰安一帶,民俗規定:活人過生人,逝者過忌日(即去世的日子)。認為死就是新生進入天堂,所以,後世人只在忌日前去祭拜。其實,也就是一個對死者的懷念和哀思。只要老人活著的時候盡心孝敬、做到為心無愧,也就可以了,死後拜祭其實就是給活著的人看的。自古以來也是崇尚「厚養薄葬」。

不建議在死人生日的那一天去上墳的,因為那一天並非是祭祀日,如果貿然去墳地很有可能會破壞墳地的風水,導致死人無法安眠,而且子孫後人的運勢也會跟著折損,最後影響家庭和諧,致使我們不但沒有達到緬懷的目的,還賠了夫人又折兵,這是一種十分不明智的舉動。


給死人過生日的忌諱:

1、忌飲酒饗宴:生忌的這一天是緬懷日,是大悲之日,不可享樂,而享樂的內容包括了飲酒和饗宴,我們要吃一些清淡的事物,盡量避免開灶生火。

2、忌上墳:生忌這一天並非是祭祀日,我們不必去上墳,可以在家中立一個牌位或者遺照,然後擺放一些瓜果進行緬懷祭拜,為死人過最後一次生日。

3、忌婚嫁:婚嫁是大喜之日,一定要與大悲之日錯開,所以在喪葬文化中,生忌的這一天是不能進行婚嫁等活動的,否則會導致死者無法安眠,容易讓新人們的運勢下跌。

4、忌邀請賓客:生忌不是祭祀日,不必邀請賓客大擺宴席,否則就失去了緬懷日的意義,會導致死去的先人們留戀不願離去,影響家中風水和人的壽運。

⑤ 為什麼活人要給死人祭拜和燒紙,不去祭拜和燒紙的會怎麼樣

這個事兒只是暫時的,因為他們所在的這個環境是他們自身夜報所導致的,那也不是時間太久,有的會很久,有的是,只是幾個月的時間,那在這個期間囊中,讓他們也要有所需求,所以這些東西是暫時是可以使用的,當時只是管他們吃喝,如果是面上經管嗯,或者是放生將這個功德迴向給他就可以了,很大力度的幫助他們嗯,一項單處比這里邊要好很多,因為眾生都是隨意流轉的,他沒有那麼大的服務和德,他就會暫時在這個地方,如果比較大的話,嗯,做的事多,他會去更好的地方,如果不懂了,會有夢境的嗯,在夢中他也會告訴你,他是需要吃,需要喝的,我需要住的地方,他會有所提示的,如果比較大的話,就會達成所願的話,就會反復找你,如果實在不懂,也可能很快放棄了

閱讀全文

與死後祭拜不如生前孝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班孝敬長輩教案 瀏覽:233
婚後首付怎麼證明父母出 瀏覽:172
90後有雙方父母同時病了怎麼辦 瀏覽:461
兒子成家父母還幫什麼 瀏覽:48
有沒有種植和養殖老年大學 瀏覽:285
老年人腳心長腳墊是怎麼回事 瀏覽:20
全護理養老院上海浦東 瀏覽:968
報考警校體檢查什麼 瀏覽:667
廣東社保交15年退休拿多少錢 瀏覽:69
成都市養老機構政策 瀏覽:720
焦作體檢去哪個醫院 瀏覽:153
武昌區老年大學學費 瀏覽:597
老人過壽長壽花選什麼顏色 瀏覽:778
老年大學是什麼性質的學校 瀏覽:771
養生壺如何煮黑茶 瀏覽:937
死後祭拜不如生前孝敬 瀏覽:725
孝順傳承與 瀏覽:999
瑞安市老年大學論壇 瀏覽:673
河南省增發養老金 瀏覽:310
衢州體檢中心有哪些項目 瀏覽:776